系列专题:年终营销盘点
肃杀的冬风往往就是一道优胜劣汰的清场令。体质较弱、储备不足的,往往会在寒风中被淘汰;只要那些体格强健、储备充分者,才能迎接下一个春天……
酒在任何时候的节日都是不会缺少的。
临近年终酒市也迎来了旺季,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这是酒类销售中一年中真正的收获时刻,更是左右着一个品牌在新的一年的市场前景。
但随着市场的饱和,层出不穷的酒类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不断被瓜分和洗牌。无论是岁末年初的“终端火拼之势”,还是渠道的“年终冲量之争”,在激烈的市场中争夺有限的资源,就不乏众“品牌”及它们的经营者们上演出一场场PK秀了。(PK:PLAYERKILL“一对一或对多厮杀”)
传播PK
又是一年春来到,一轮新的“竞争”正在兴起。伴随进入下半年旺季,作为营销策略性的广告投放量骤然上升。各酒类企业/品牌纷纷慷慨解囊,在能够赶得上趟的各地主流强势媒体(电视、报刊、户外广告等)一涌而上,连绵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眼球能够注视到的地方。面对有限的资源和并不富裕的“钱袋子”,跟随不上而被PK掉者,就只能是“另辟新径”寻找其他突破口了。
在所有品牌的宣传中,打“温情”牌始终是一剂百试不爽的良方。“春节回家·金六福酒”则其中佼佼者和成功者。而“国窖·1573”刚刚点亮广州电视塔上中国最大的霓虹灯广告,也是通过优势的传播途径和平台来主动“造势”,为其品牌争辉,以求今后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然,在投放上花钱也不容易,花钱是为了更多的赚钱。如今的传播投放不仅是刺激市场的兴奋剂,作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也并非万能,仍需更多的营销手段及方式来解决品牌及销量的问题。
渠道PK
渠道之争由来已久,就如把双刃利器,玩得不转溜了,不是伤了自己就是伤了你。
每逢销售旺季期间,众酒企便纷纷出动,与各地经销商共谋划策,开始拿出惯用的所谓“杀手锏”——促销会议。如此争先恐后召开会议,生怕被别的厂家/品牌分流抢走了客户。“你追我赶”的频繁促销会议最终成为酒界相互PK残杀的引爆器。
各级分销商在各酒企的“会海”中快乐奔走,比较各中价格、政策、奖励等优势再出手,孰不知也许就被所谓利益诱惑,给厂家“PK”拿下,既套了资金又压了货。
众多的促销会议导致的“市场麻痹症”,让经销商们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定时购买,平常不进货,专等节日前夕厂商的促销会议和诸多优惠的政策、奖励等,就此造成市场推动恶性循环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终端PK
从终端资源上来说其数量是有限的,过多的竞争品牌和相对有限的终端市场必然导致激烈的竞争。面对春节期间不可避免出现的商超“井喷”、餐饮“火爆”等繁荣景象,作为销售战线的前沿,平时就是各酒企/品牌的必占高地,此时想胜出当然得是先下手为强了。所以各厂商不断以比竞争对手更优惠的条件来争夺终端进行“PK之战”,大张旗鼓的买下“好地段”堆团造势。“是非之地”总能见到如“茅五剑”等一些名酒老大及其众门生的身影。
而随着终端费用的水涨船高,导致各厂商入场特别“壮烈”,特别是部分厂商为了垄断终端采取的买断销售权和促销权的方式,使一些商超和酒楼的买断费用动辄几万、数十万元。为了既爱又恨的终端不得不满足其贪欲,就这样,终端恶性竞争不断在哄抬中逐渐走向混乱。
虽然PK封杀掉竞争者,赢得与“首发”的优势,所不惜余力的投入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对于终端,仍是酒类厂商心中永远的痛!
尾声:
酒市逐鹿,百战沙场。PK战役中,外围环境已经先一轮清除了众多争食者,但各酒类厂商们的春天是否到来却还是未知数。对于酒类经营者来说,如何积极备战,以便于在下一次春暖花开时间迅速恢复元气并顺风飞扬,这才是心头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