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事件对企业是一个警示,不要盲目接单,一定要核算成本。如果采购商给的价格太低的话,你接了这个单你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代工企业的利润是很低的,为什么呢,因为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尤其是石油上涨了,就牵扯到塑料、铜材、纺织原材料等都在上涨,包括人民币升值,这两年玩具的成本上涨幅度惊人,但国外采购商不但没有相应提高玩具采购价格,而且还在不断压价,这样造成工厂的压力非常大。比如说一件产品,采购商在国际市场上卖10块钱,给厂家加工生产的价格是4、5块钱,这是双方能够合理生存的价位。但因为生产厂家之间竞争很厉害,国外采购商他会压价压到2、3块。这样一来形成一种现象:一个玩具产品涨价了,但只是采购商本身的利润空间提高了,他甚至获得暴利了,工厂却面临更重的压力。 一些国外品牌商不但压价,还索取回扣。同行中有一个大厂子,就曾经坚决不给对方回扣,而且态度很强硬,工厂老板曾经向美国一家最大的玩具厂商表示,如果你们只支付这样低的价格的话,我不可能用高品质的材料给你们生产,因为这样我是要赔钱的。你如果在下单时明确这个价,我用的材料就不是这个材料,我现在用这么高品质的材料给你生产,到现在你要回扣,不可能。后来该玩具采购商就制裁这间工厂,两、三个月都不给他们订单,不过因为这个工厂品质好、有口碑,所以他们一样能扛得过去。该采购商后来把订单转给了其他小企业,结果很快就出了一些问题,质量跟不上,产品出不了货,他们就更着急了,后来又回来给这家大厂加价做。
![一个中国网民的自白 “不升级毋宁死”——一个中国供应商的自白](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63494717362.jpeg)
这几年我们企业也有一些经验教训,我们内部交流经验时,大家都说,“接单的过程中,过低的价位一定不要接。”这次召回事件对企业是一个警示,不要盲目接单,一定要核算成本,全面考虑自己的利益之后才可以接。如果采购商给的价格太低的话,你接了这个单你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我们把投入放在创品牌,放在知识创新上,我们的自有品牌产品就会逐步发展起来。问题是有些企业,尤其是做来料加工、代工的企业,根本不考虑市场,人家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习惯了对采购商的这种依赖性。为什么这次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做出了很大调整,就是要这些企业创新。不要用国家补贴给你的出口退税这类优惠政策,来继续让利于外国商家了。现在我们国内的玩具本来可以卖5美元,成本是4美元。国家政策给我们补贴5毛钱,工厂只不过把价格又降了5毛钱,把这5毛钱让给了采购商,其实这等于是我们国家对外国让利了。这何苦呢,我看早就该取消出口退税了,十年前取消就好了。那么多代工企业用了这么多年的国家优惠政策,结果呢,还是在做代工。这就是我们的“囚徒困境”,我们国家让利,结果是大家在比谁的价格更低,就像广交会是“比价大会”,我从来不参加广交会。你出9毛,他出7毛,另外一个出6毛,为了抢到订单,大家都在压价,结果只是乐坏了采购商,国家亏损了,企业也没有获利。不如把这些税放在国家口袋里,等到我们的行业真的出现竞争困境时,国家可以把它拿出来支持好企业,支持我们的企业进一步升级,和其他国家的对手竞争。这就是我要说的,你一定要升级,没有别的选择。不升级,毋宁死。(节选自《中国企业家》/作者: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