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发展和完善的:
一、基本概念的分化与整合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基本概念的分化,从价值的原始概念中逐渐分化出价格、货、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劳动价值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并对它们逐渐进行归纳、比较和整
合,使之趋于具体、明确和准确。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商品与货币,这样就出现了价格和价值问题,这些客观存在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就形成了模糊的、朦胧的价值观念。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粗略地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概念,认为每种货物都有两种用途:一种是货物本身所固有的,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用途;另一种是可以用来进行交换的用途。他还明确提出“一切物品都必须有一个价格;这样才会始终有交换,因而才会有社会。事实上,货币就像尺度一样,使物品可以通约,从而使它们相等。因为没有交换就没有社会,没有相等就不能有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相等”。亚里士多德在商品的价值表现中发现了等同关系,但是他未能发现这种等同关系究竟是什么。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平均价格。马格努将公平价格看成是与产商品时的劳动耗费相等的价格,认为只有劳动耗费相等的物品才可以相互交换。他第一次提出了应该以劳动耗费作为商品交换之基础的理论。
威廉配第把价格区分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前者实际上就是商品的价值,后者则是指商品价值的市场表现——价格。他认为,市场价格的涨落是有中心的,这中心就是自然价格,即价值。他认识到商品和货币的价值均取决于劳动,劳动量就是货币和其他商品得以比较和交换的基础。这样,他一次粗略地、模糊地区分了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但是他把价值与交换价值混为一谈。
斯密把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没有把交换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概念区分开来。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他指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少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须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并不是每个生产者在生产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而是必要劳动量,但他认为是生产者在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马克思在概念上严格区分了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区分了交换价值与劳动价值。他认为,劳动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所付出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使用价值则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需要所产生的肯定与否定关系,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同另一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他还区分了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他认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不过,他并没有区分价值与劳动价值,他认为价值完全等同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无关,不含有任何使用价值的成分。也没有严格区分劳动量与劳动价值量,这些概念的区分虽然对劳动价值论的根本思想影响不大,却制约着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劳动价值论向信息生产领域以及向更为复杂的人的精神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扩展,影响着劳动价值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衔接。
统一价值论一方面促进了价值概念的分化,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价值概念在更高意义上的统一。
二、理论出发点的变更
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任何价值理论都必须首先回答“究竟是什么领域在生产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不同的价值理论因其理论出发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回答。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的程度很低,商品交换在社会生产中的比重很小。社会生产的主要矛盾在于直接的物品生产,而不在于物品的交换。人们只意识到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几乎没有意识到流通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货币日益发展,城乡资本主义逐渐成长,整个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不断向商业资本倾斜,从而产生重商主义的政策和学说。重商主义者认为:只有可以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先决条件,必须尽力鼓励和发展这个先决条件;流通领域(即商品变为货币的领域)是财富的直接源泉;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了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从而把财富和利润全部归结为流通过程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流通过程变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时必须对重商主义重新考察,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也跟着从流通领域逐渐转移到生产领域。另一方面,由于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农业日益衰落,工商业的发展也受到阻碍。这时,人们开始怀疑重商主义的政策和学说,于是就形成了重实业主义。重实业主义者从交换的等价性原则“推导”出流通领域不生产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么一个结论。他们认为在充分自由的竞争条件下,商品交换是按照等价原则进行的,既然交换是等价的,那么流通领域就不可能是财富的源泉。
重农主义是重实业主义的原始表现。重农学派认为:商业丝毫不能创造财富;金银本身不是财富,除非用来交换到生活资料;商人是货币财富的代表,他既剥削卖者,又剥削买者,破坏了交换的等价性。重农学派的代表魁奈以生产费用论为依据,力图证明只有农业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只有农业部门才是生产性部门,农业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工业劳动不是生产性劳动,工业不是财富的源泉。
重产业主义是重实业主义的发展形式。重产业主义者认为只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即农业和工业)可以生产出社会财富,其他部门均是生产财富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他们尤其否认流通领域生产财富,否认管理部门、信息服务部门等生产财富,把财富的概念局限于物质财富的范围。他们始终认为物品的使用价值只与其品质特性有关,而与使用者的素质或状态无关,与使用者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也就是说,只有改变物品的品质特性才能改变其使用价值,而流通、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不能改变物品的品质特性,只能改变物品的时间、空间、环境特性以及主体特性,因而不能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即服务业和信息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甚至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总和,而且还在不断发展,重实业主义的观点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
事实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因改变了商品的时间、空间、环境、风险概率、主体状态等特性,从而改变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流通领域的工人、职员及管理人员也能生产各种使用价值。
总之,理论出发点的变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二是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信息领域进行扩展。
三、商品价值决定因素的变化
马格努第一个提出用劳动耗费来解释物品的价格,他认为只有劳动耗费相等的物品才可以相互交换,这标志着劳动价值论开始萌芽。
阿奎那提出用“公平价格”来确定商品的价值,但他对“公平价格”的理解又是非常混乱的,其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的混合体。
配第开始用劳动时间来测量商品的价值量,并把工人的口粮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尺度。富兰克林认为银的价值可以和其他一切东西的价值一样用劳动来衡量。他指出:“既然贸易无非是一种劳动同另一种劳动的交换,所以一切物的价值用劳动来估计是最正确的”。
斯密说:“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换言之,只有用劳动作标准,才能在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但是,决定商品价值的究竟是什么劳动呢?他提出了三种相互矛盾的观点:①价值由耗费的劳动来决定;②价值由购买的劳动来决定;
③价值由劳动收入来决定。
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支付的工资、利息和地租构成产品的生产费用,决定着产品的价值。
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他认为:“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又由劳动时间来决定;只有直接劳动才创造新价值,而间接劳动只是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必要劳动,是指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然而,李嘉图体系存在两大难题:①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②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
马克思坚定地捍卫了劳动价值论,并致力于解决导致李嘉图体系解体的两个难题: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劳动力是潜藏在人的身体内的劳动能力,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它体现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可以创造出超过劳动力商品本身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把资本与劳动的交换看成是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这样,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同价值规律的矛盾就得到了解决。他通过分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定性地解决了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的问题。此外,马克思还修正了李嘉图对必要劳动量的规定。
有些价值理论虽然在其表面上与劳动价值论相矛盾,但实际上是大体相容的。例如,边际效用价值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经济价值理论,实际上研究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劳动价值的变化规律;价值工程学研究的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考虑时间因素的价值率的变化规律;许多经济学理论所研究的实际上是生产价格、生产费用、使用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规律。
统一价值论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价值转换与价值生产的系统,发现了生产资料对于劳动力的杠杆作用,实现了劳动价值的数学分析,从而定量地解决了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说,关于商品价值决定因素的认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①从主观效应向客观效用转化;②从客观效用(或使用价值)向生产费用转化;③从生产费用向劳动耗费量转化;④从劳动耗费量向劳动价值量转化。
四、劳动价值度量方法的变更
劳动价值论提出要用劳动的耗费来度量劳动者凝聚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因此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也必然体现在劳动价值度量方法的变更上。
关于劳动的耗费究竟如何来描述和度量,存在着若干种不同观点,归纳起来可分为:①时间消耗形式;②身体化学变化形式;③牺牲安乐形式;④生活资料消耗形式;⑤货币工资或口粮形式;⑥能量消耗形式等。其中每种度量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劳动量,都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劳动耗费的某种共同特征。从整体上来说,劳动价值度量方法的变更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①由货币或财富形式向时间形式的转化;②由时间形式向能量形式的转化。
总之,劳动价值论是在不断的争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劳动价值论的顶点,而是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发展阶段,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才能把劳动价值论推向新的高峰。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