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不是欺骗节,搞笑的人不一定有恶意,只是开开心,开个玩笑,就像否定消费券作用的一个名词——替代效应一样。神秘深奥的理论外衣下,替代效应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笔者认为替代效应不应该成为否定消费券拉动内需作用的理由。
众所周知,扩大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题。而我们遇到的困难是,间接扩大消费的办法多,直接扩大消费的手段少。好不容易有了直接扩大消费需求的消费券,却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专家学者们对于消费券理论上的关注、质疑和苛刻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间接拉动消费的工具:
对于四万亿投资的时效性和转化率,我们没有深入讨论;对于减税的范围、幅度和公平性,我们也没有深入讨论;对于提高收入、完善社保的具体效果,每增加一块钱有多少钱会转化为即期消费,更没有深入讨论。而对于消费券的“弊端”,讨论之深入,抨击之猛烈,似乎越过了理性探讨问题的边界。
消费券面临的诸多诟病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替代效应。
所谓替代效应,经济学理论中也称挤出效应,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简单地说,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
具体到消费券,替代效应的意思是说,政府给一个消费者发放100元消费券,他很可能把100元消费券花了,然后把自己本来要消费的100元人民币存到了银行,导致社会消费总量没有增加,没有达到拉动内需的目的。这个观点看上去好像挺合理,仔细分析以后,却发现值得商榷。
首先,假设收入不增加、税负不减少、消费无奖励、长期预期不改变的纯静态条件下,消费券是否具有替代效应?
在上述前提下,支持替代效应观点的人,是假定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确定不变的,即每月挣2000元,只花1000元,存1000元。如果发了100元消费券,变成花“900元人民币+100元消费券”,存1100元。这显然不符合大多数消费者实际情况。如果每一个消费者的月消费支出都是既定的,拉动内需将无从谈起,怎么拉也拉不动。
实际情况是,需求是有弹性的,而规模需求理论认为,需求的弹性不仅是针对绝对平均价格的,这一问题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可以参见笔者的其他文章。需求的弹性是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前提。当月收入2000元时,消费支出有一个下限,也有一个上限,比如800元到1200元。扩大消费需求的意思就是,让消费者选择消费支出的上限。认为发放消费券以后,消费者“节余”下来的钱,一定全额选择储蓄的推论,显然是轻率的。只要消费券有助于老百姓选择消费上限,就产生了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
退一步说,如果采纳某些学者的主张,不发消费券,而是提高收老百姓入,那么老百姓增加的这部分收入,将以工资卡等银行存款的形式,马上全部变成储蓄。
为什么不将这部分增加的收入,变成只能支付的消费券呢?因为消费券100%要被消费掉,即使有替代效应存在,最坏的结果是,增加的这部分100%的消费,替代了消费者原计划支出或收入临时增加的货币。只要没有进行全额替代,发消费券,就比直接发货币,有更大的拉动内需的作用。
最后再讨论一下减税的替代效应,比如最近大家关心的提高个税起征点问题。减少税收,其实相当于增加了消费者的收入货币。那么同样的道理,个税起征点调高所减的这部分税,是现金的形式好?还是消费券的形式好?我们应该采取“消费券抵税,现金不抵税”的政策,奖励消费,拉动内需。这样一来,被减免的税费,就能100%地转化为最终消费。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消费券拉动消费需求作用,大于等于增加现金收入,也大于等于减税。
以往专家学者们谈论的消费券替代效应,其实就是在刻意强调纯理论的、极端的“等于”。即使是“等于”的情况,也并不意味着发消费券就坏于发放现金。既然如此,在减税和增加收入的问题上,为什么不采取消费券的办法呢?
近日有经济学家建议采取“挖沟填沟”的零和政策来解决就业问题,假如这种经济价值等于零的政策,都能有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那么拉动消费作用大于等于零的消费券,怎么可以被所谓的替代效应所否定呢?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诸如投资、就业、财税分配、社保改革等,所使用的某些理论、方法、政策,有没有出现过或即将出现实际作用小于零的情况呢?如果有,还是请以替代效应反对消费券的学者们,过了愚人节以后,逐一指出并批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