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理论的差别 对中西财政理论的比较研究



    时代的变革呼唤理论的创新。作为这种时代特征的体现,是我国财政学界持久而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财政理论体系。为着这个目的,我们实际上面临着双重选择:一是实践上如何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与中国国情的关系,二是理论上如何正确处理中国财政学和西方财政学的关系。理论的创新必须服从实践的需要。发生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实践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而,我们所需要的理论,也必然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又富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寻找这样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便是本研究力图实现的宗旨。

    笔者认为,财政问题说到底是国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财政只是将它们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财政研究必须以国家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为主题,以国家—财政—经济为逻辑线索。按照这样的思路,本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逻辑层次:一是国家与经济的关系,主要探讨财政是如何因国家与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考察财政在二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国家与财政的关系,主要探讨作为财政主体的国家(政府)的构成与行为,以及财政主体为什么只能是国家(政府);三是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主要探讨财政之所以介入经济的原因,财政活动的内容、范围和方式,以及介入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 

     通过对中西财政理论的比较研究,笔者得出的不同于别说的主要结论是:

    1.财政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分立之后,作为公共部门(政府)的收支活动而产生的;财政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财政是公私部门实现利益、资源和信息交流的中心;财政收入和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利益和财力;财政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进行的权与利的交换     2.理解政府(国家)的财政活动,必须进行物质利益分析。政府过程无一不是多种利益均衡的结果。因此,谋求各种利益的均衡,对政府(国家)来说,既是现实选择也是行为目标。财政是“财”与“政”的结合,财政学是一门经济的政治学。 

    3.财政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表现在:(1)财政是国家的财政。我认为,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相互联系的四个条件:剩余产品,公共需要,阶级国家,暴力机构。由此也决定了财政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混合体”。(2)国家是财政的国家,因为:财政是国家的物质基础,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财政是国家的经济体现。(3)财政与国家共同发展,财政性质与国家性质一同变化,财政活动与国家职能一同扩张,财政规模与政府规模一同增长。

    4.政府介入经济的必要性,或者说,经济之所以需要财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外部环境,包括国防安全、法律秩序、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政府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补充,主要是承担私人企业不愿涉足的投资大、收益低、风险高的各类事业,发挥“补缺”作用;政府还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制导作用,如矫正外溢性和自然垄断,熨平经济波动,调节收入分配,扶持新兴产业,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精神文明等。简单地说,政府介入经济的必要性就在于:提供外部环境,矫正“市场失灵”,制导经济发展。

    5.关于国家(政府)作用的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般条件论”,认为国家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而当代西方财政学提出的是“公共产品论”,认为国家的职责就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虽然提法不同,但实际含义是一样的。如果要说这两种观点有什么区别的话,只能说“一般条件”比“公共产品”的针对性、适用性更为广泛,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特征概括更为准确。

    6.具体说,国家(政府)的作用就是为社会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或“公共产品”,包括安全品、秩序品和公益品三个类别。国家或政府的职能就是维护政治统治,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相应地,我把财政的职能概括为筹资职能、调控职能、发展职能。

    7.财政活动的范围,或者说,政府与市场职责的划分,并没有确切的边界。因此,财政规模的大小也难以有确切的数量界限。

    8.财政活动包括收入、支出和管理三个方面。关于财政平衡,既不能说赤字一定有害,也不能说赤字一定无害,有害无害最终取决于哪种结果对经济的发展更为有利。

    9.“双元财政”只是一种过渡性的财政模式,这种财政模式究竟能够存在多久,取决于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份量。

    10.财政调控的主要依据就是政府制导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财政调控的目标是:优化配置、公平分配、协调稳定、经济发展。

    11.公共选择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开辟了经济学和政治学交叉研究的新领域,把政治、制度因素作为经济过程的内在变量,合理地解释了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分析、解决“政府失灵”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路。公共选择论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市场失灵”并不意味着政府有效,由于种种原因,政府同样存在失灵的现象。

    12.国家分配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关于人类社会诸形态的财政一般理论。它是在大量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经过众多理论工作者的反复争鸣和精心提炼,而最后臻于成熟的智慧之果。其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本质论,财政要素论,财政职能论,财政运行论,财政规律论。

    13.目前关于“公共财政”的争论,实际上是世界性的经济学难题在我国财政理论建设中的反映,这就是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干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经济人”与“道德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些难题仍然是困扰经济学界、影响财政理论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关于公共财政的争论难以在短期内结束。

    14.“公共财政”的基本内涵是:“市场财政”、“补缺财政”、“公益财政”、“法治财政”。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也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15.对于中国财政学的未来发展,我的总的判断是:国家分配论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历史起点和不容抹杀的理论成果;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中西财政学从分立走向融合,形成一个有着统一内核的理论框架;由于国情不同,在我国必须按照国家分配论的基本原理,借鉴西方财政学,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简单地说,笔者的观点是:基本内核的中西融合,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

    16.财政学依以确立为一门学科的基本内核是:财政是政府的收支及其管理活动,财政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相互联系的纽带,财政研究的主线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过程是一个民主与法治的过程。

    17.在财政基础理论体系中,必须包括的内容是:论述国家、财政、经济如何因人类需要的发展而产生及其相互关系的“财政本质论”,考察国家职能和政府行为的“财政主体论”,分析财政与经济关系、财政的经济依据等问题的“财政经济论”,论述财政职能的界定和演变的“财政职能论”,研究财政活动内容、规模、效率、模式、体制的“财政运行论”,阐述财政之于经济运行理论的“财政调控论”,探讨财政过程的民主化和法治化问题的“财政决策论”,考察财政实践和理论动态的“财政发展论”。

    总的来说,笔者的研究是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其特点就在于:(1)以国家—财政—经济作为财政研究的结构性线索,(2)以人的需要作为财政研究的逻辑起点,(3)以国家与经济的关系作为财政研究的主题,(4)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作为财政研究的基本范畴,(5)以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财政研究的主线,(6)以分工理论作为财政研究的理论基础,(7)以财政一般作为财政研究的对象。

 中西医理论的差别 对中西财政理论的比较研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293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中西医理论的差别 对中西财政理论的比较研究》为网友哎呦我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