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创新》:企业家战略的同义表述



吴振海虽然自称“不对称创新”理论的创始人,但他并不回避该思想乃得益于几位战略或创新大师的智慧启迪。这些大师包括:“颠覆性创新战略理论”创始人克莱顿8226;克里斯坦森,“蓝海战略理论”缔造者W.钱8226;金和勒妮8226;莫博涅,“竞争战略理论”始创者迈克尔8226;波特,战略管理大师加里8226;哈默尔和“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其中,克里斯坦森又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据吴振海介绍,他的“不对称”的概念最早源自克里斯坦森的大作《困境与出路》一书。“虽然颠覆性创新是该书最重要的思想,然而最吸引我的却是在书中仅仅出现过两次的‘不对称动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概念。简单地说,不对称动机就是一个公司想做的事恰恰是另一个公司不想做的。”因为“两面之缘”,最终促成了吴振海写出了一本颇具原创性和实用性的财经作品,看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巧不成书”,然而,吴振海忽略了一个人、一个重要的人——管理大师彼得8226;德鲁克;当读者们也随着吴振海淡忘的时候,《不对称创新》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地道的上乘之作,有观点、有想法、有论据、有逻辑。然而,一旦读者熟读德鲁克作品,并对其思想略知一二时再回过头去看《不对称创新》,它就不再像之前那么令人振奋、拍手称绝了,它的表述很面熟,总是那么得似曾相识。

要申明,这绝不是说吴振海的《不对称创新》有抄袭德鲁克作品之嫌。在该书所附录的参考书目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努力和认真。有关企业战略、创新策略、市场营销的经典著作吴振海都翻了个遍,这中间也包括德鲁克关于创新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于是,我们便不禁纳闷:如果吴振海读过德鲁克的这本书,就应该清楚地知道他的“不对称创新”其实更像借鉴自德鲁克的“企业家战略”,而不是克里斯坦森的“颠覆性创新”,况且,还只是从后者偶尔提过两次的“不对称动机”中寻获灵感。所以,对于吴振海介绍的理论渊源,将是我们阅读其作品时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除非我们从来不识彼得8226;德鲁克。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有专门一章论述“企业家战略”。“在市场中,正如企业家精神不仅需要企业家管理,也就是企业内部的政策和实践,而且还需要企业的对外政策和实践。其实,它需要的是企业家战略。”德鲁克指出,具体的企业家战略包括以下四种:1.孤注一掷;2.攻其软肋;3.生态利基(指蕴含丰富市场机会但规模不大,别人不做的产品或服务);4.产品或服务的革新。而在另一边,吴振海提出企业想要以小博大、以弱胜强,关键要创造不对称局势。所谓不对称局势,是指挑战者利用对手优势中所固有的弱点而采取的一系列战略行动,让强大对手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而形成的有利于挑战者、不利于强大对手的非竞争局势。“不对称局势能够有效地规避同强大对手正面的直接竞争,从而为本企业创造宝贵的生存发展的空间,并争取更多生存发展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吴振海提出了五种可以创造或利用不对称局势的类型,它们是:信息不对称局势、认知不对称局势、优先级不对称局势、意愿不对称局势和能力不对称局势。每一种局势,吴振海都给予了极为详细地阐述,并给出不同的实施策略。尽管,有时候我们对上述五种不对称局势会存在区分上的困难,例如,认知不对称局势所说的“做对手不认可的事”和优先级不对称局势所说的“做对手不重视的事”有何实质性区别?要知道,因为不认可,所以才会不重视,有时候,认可和重视近在咫尺,哪有这么容易分个一二、你我。但对吴振海来说,他却想极力澄清,五种类型泾渭分明、没有重叠,当然,很大程度上,这是不同人对同一词所作的不同理解,纯粹的语词之争没有太多价值。

aihuau.com

事实上,我们应当关注“不对称创新”作为一个理论其本身是否能自圆其说?并且它是否具备实证研究意义、实践指导价值?正如之前我们所指出的那样,吴振海的“不对称创新”有很多德鲁克“企业家战略”的影子,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相对应的。例如,信息不对称局势、认知不对称局势以及能力不对称局势像极了德鲁克所说的“攻其软肋”,或者,是对后者换一种说法的表述。(其实,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德鲁克就对“攻其软肋”战略提出了五种企业家常见的“坏习惯”,倘若读者一一对照,会发现是何等惊人地相似。)又如,意愿不对称局势其实就是德鲁克所说的“生态利基”,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强大对手对市场小、不起眼的产品或服务都不愿意去做(如果去做,投入产出不经济),这无疑就给挑战者创造了极大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所以,从系统性和自洽性的标准来看,“不对称创新”算得上是一个完整且尚属成熟的理论。而至于实用性方面,该书一个很大特点是有极为丰富和生动的案例参考。“作为本书研究基础的案例材料涉及行业广泛,横跨日化、传媒、玩具、半导体、消费电子、互联网、金融、商业零售、家用电器、餐饮、食品、饮料、通讯设备、办公设备、汽车、摩托车、饲料和航空等众多产业。”不厌其烦地罗列,吴振海无非想说,他的“不对称创新”适用于多数行业,且具有来自一线的应用反馈。

加里8226;哈默尔曾言:“全球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对产品、公司对公司的竞争,还是一种思想对另外一种思想、一种管理框架对另外一种管理框架的竞争。”这就是说,倘若对“不对称创新”这种战略运用得当,按照书中介绍的策略去实施,完全有可能在企业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下反客为主、以弱胜强。所谓“企业要想繁荣的话,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你在哪个产业竞争,关键在于你如何竞争”(迈克尔8226;波特语),说的正是此理。

吴振海:《不对称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定价:35.00元。

二〇〇七年九月六日

 《不对称创新》:企业家战略的同义表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2878.html

更多阅读

不对称创新 《不对称创新》新书精华连载之二十七

第七章 挑战者的成长之道(四)扬长补短的突破阶段在这个突破的关键阶段,挑战者一方面要创造相对的优势,另一方面还要在客户仍旧很关注的方面弥补相对的劣势。也就是说,挑战者不但要善于进行不对称创新,创造不对称局势,还

骄阳似我下册连载 《不对称创新》新书精华连载之二十三

第五章 能力不对称局势(二)了解了企业能力构成后,还要知道能力不等同于优势。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为完成特定的任务,和特定对手比较,能力才可能转变成所谓的优势或劣势。正像古人所说:“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弃长以就

平生不晚连载十二 《不对称创新》新书精华连载之二十二

第五章 能力不对称局势(一)能力不对称局势的概念能力不对称局势,是利用强大对手在发展壮大、建立成功模式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上的内在弱点,做对手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情。索尼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以能力不对称为基础确定企业的发展

轻想连载 《不对称创新》新书精华连载之十七

第三章 优先级不对称局势(一)优先级不对称局势的概念俄罗斯生物学家高斯,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生物种间竞争的基础上,得出了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相似的两种生物不能在同一地方永久共存;如果它们能够在同一地方生活,那么其生态位相似性必

连载省委班子第三部50 《不对称创新》新书精华连载之十六

第二章 认知不对称局势(二)按照唐纳德8226;苏的观点,企业的成功模式由战略框架、资源、流程、关系和价值观构成。战略框架就是企业的共同心理模式,它决定了企业经理人和员工如何解释外在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经理人和员工通过这个共同心

声明:《《不对称创新》:企业家战略的同义表述》为网友安城如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