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假设的历史演绎及其局限性
“人性”概念作为一个历史性的哲学范畴,其内涵与外延的衍生与其本身的历史一样复杂和久远。“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类苦苦寻求的难解之谜。作为区别于自然界其它一切生物的人类,对“人性”本质理解的执着,深刻反映出了认识主体对自身特性的理性反思,正是这种理性反思证明了主体对客观存在认识的可能性和科学性。既然人的理性能够正确认识必然王国,那么也就能够正确认识作为必然王国一份子的人和人类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了对“人是衡量世界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哥拉)的全面认识,就有可能使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评价达到科学的认识。(一)“人性”概念诠释1.马克思以前关于人的抽象认识人类从“这是什么?”“这是人”的直观朴实认识起,西方历经苏格拉底把人定义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神学将人定义为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人是神的儿子”;直至文艺复兴彻底解脱人依附于神的枷锁,恢复“人就是人”的理性认识,完成了马克思之前人性认识的相对完整的全过程。而在中国古代,孔丘、孟轲、荀况都曾不同角度谈及人性。孔丘的“仁”学认为人性中有“善端”,他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主 张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况在其《性恶》篇中认为人性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至少在先天是恶的,善的方面则是后天人为的,但是他也同意经过“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人性恶的方面得到改造,“除之人可以为尧舜”(大路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象尧舜一样的圣人)。表面看来,孟轲和荀况对人性的认识相左。一个主张“性善”,一个主张“性恶”。其实,他们分别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或者说是在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的不同理解上产生了分歧。但二者对人性能达的“圣人”境界上达成了一致。2.马克思的“人性”论费尔巴哈从哲学上复兴了唯物主义,提出“人是人的本质”,把自己的哲学明确的命名为“人本论”。然而“他没有把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①而过多地强调人本身的自然方面,他所谓的人的本质仍然只是单个人的抽象。马克思在科学批判费尔巴哈人论的基础上,从社会现实状况与人的关系入手,使人成为具体现实的人。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现实的人”的社会属性,他说“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②把社会、国家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看作人的本质的客观体”;③“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④马克思对“现实人”的本质作了三个方面的规定,即“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⑥不难看出,马克思着眼于现实考察人、研究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抽象的人”(黑格尔、费尔巴哈式的人),经过现实的人(阶级社会中现实的人即阶级人、社会的人、经济的人),再到理想社会中的人(自由人)。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本质是需要;作为社会存在物,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人类的存在物,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人性论的先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人自我认识的一个难题,即人性“是”与“应是”的逻辑断裂。这种“断裂”首先由休谟发现,他指出,在每一种道德体系中,作者按通常的推理方式进行,但在推理过程中的联结词“是”与“不是”却在结论中被吃惊地变成了“应是”与“不应是”,致使同一推理过程中作为前提和结论的命题真值联项失去了逻辑联系;⑦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在于“是”与“应是”的相互关系不具有逻辑联系的唯一性。“应是”在内涵上有两层含义:其一近于“必是”,指不论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必然是”;其二指主观愿望上“愿是”;不难看出,除了主客观性一致的“必是”外,“愿是”无法从“是”中逻辑的推导出来。马克思把“是”与“应是”的关系不仅仅看作逻辑问题,更主要地看作实践问题。他试图用“实践”范畴在主体与客体上内在的一致性来综合“是”与“应是”在逻辑联系上的断裂。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劳动实践的动因,即人的需要”。深刻阐明了人的需要是联系一切实践的主客观基础。3.现代人本主义的“人性”论马克思之后,现代思想家、学者都对人性作了更广泛、更深刻的思索和研究。从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尼采提出“意志主义”,经过狄尔泰、柏格森等用“生命哲学”对其人本主义思想予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再经胡塞尔现象学为渊源的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盛行,直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使得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空前发展。对人的本质和“人性”的探讨,对人的价值的研究成为社会主流思潮。而且“人性”研究为基础的人文学科应运而生,以“人性”理论为纽带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广泛而深入。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人类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宗教心理学等等。但不论学科间的分类多么详细,在日益分化的同时,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的趋势也日趋明显。其中,“人性”研究成果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主要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引人发省的局面呢?关键原因就在“人性”研究方法在实践上的突破,由抽象分析法向实证分析法的革命。从前述的历史回顾中不难发现,马克思和他之前的中西“人性”论均建立在理性抽象和直觉描述上。其主要方法表现为“经验观察”和“现实描述”方法,在这种抽象概括的理论水平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已达到了巅峰。从“人”的自然属性(需要)、社会属性(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实践),对它的本质在抽象意义上的认识几乎完备。但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分析,由于受相近学科理论匮乏和研究方法的局限,使得人性本质的研究未能达到规范定性分析与实证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高度,从而也就必然地决定了“人性”本质认识上的局限性。人本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综合弗洛伊德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以其富有创造性的需求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对“人性”给出了实证研究上的定义。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是以不断追求由低到高的需求层次满足为价值指向的本能存在。其后的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柯林·威尔森研究表明,人类有八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超越需要;不同层次的需要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东西,即具有本质和本能倾向,文化和外部环境不能扼杀它们,只能抑制它们;心理健康程度越高的人对低层需要不断超越的需求越强烈;与需要层次相对应,不同人格层级中,相对高级人格的人,其身心的健康程度越高,即自我实现和超越型人格是最优的人格类型。人本心理学对于“人性”的实践研究表明:“人的天性不是邪恶的,而是好的或至少是中性的”(马斯洛)。(二)经济学“人性”假设的历史演绎经济学的研究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不同假设对应不同的经济学的哲学观和方法论。这些哲学观和方法论又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这些假设也许通过对现实的理论和实践的观察中归纳出来,也许是为了建立理论体系的方便而人为设定的。正是这些假设与现实的吻合程度,对历史的解释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见性决定了该种假设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因此,与西方经济学说史几乎一脉相承的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先后产生了六种“人性”假设,演绎出了经济学“人性”假说史,尽管这些伴随着经济学相近学科理论发展而不断“进化”的假说都相对的有所进步,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对这些产生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性”假说进行科学的批判分析和全面的综合,就难以保证经济理论大厦的坚实可靠,也就难以构建起面向人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经济学理论。实际上,经济学在其理论上广泛的涵盖性和经济活动的具体实践上,都需要作为社会科学的核心科学—哲学给予适时恰当的帮助。“我们仍然需要—而且始终需要—广泛的哲学讨论,能出丰硕成果的研究上的直觉建议”11(拉格纳.弗里希,1969年世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因此,通过考察西方哲学和经济学在人性假设上形成的学说,并汲取其中不乏精华的理论来改造、修订和完善传统经济学理论,将是必然和亟需的。1.“理性人”与“有限理性人”假设及其局限性1.1 “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又称完全理性人说,它是古典经济学家对人性的认识。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人都充分理解自身利益所在,并都能采取正确对策去最大化谋取自身利益。人是能运用逻辑推理,从事实出发,推出纯粹客观的结论,而且都能根据客观的条件和自己拥有的禀赋从许多个可选项中作出最优的决策。1.2 “有限理性人”假设。由于通常都不能获得与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并且每个人的大脑思维能力都有限,因而任何个人在一般条件下都不能做到充分理性,而只能拥有“有限理性”,人们在决策时不可能追求最优结果,而只能追求满意的结果。1.3 “理性人”与“有限理性人”假说的局限性①两种假说都从观察者的角度描述了个体选择的共同特征,即一致性。却忽略了选择结果的差异性并因之导致的个体收益的差异。因为不同的选择预示着不同的收益。②该种假说暗含了唯一价值取向假设,即评价决策收益的标准就是物质财富。③该种假说漠视了人的本性中情感性、精神性需求的一面,使人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唯利是图”者。④只重视了个体选择的自由、合理和有效性,却摒弃了寻求一整套评价收益的客观参照系的可能。2.“经济人”假说及其局限性2.1 “经济人”假说又称“唯利人”假说,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物质上的报酬,其代表人物是泰罗。经济人假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人生来是懒惰的,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②一般人都缺乏雄心壮志,不愿意负任何责任,宁愿让别人来领导与指挥。③人生来就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漠视组织的需要。④人习惯于守旧,反对变革,把个人的安全看得高于一切。⑤人是缺乏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⑥一般人参加工作都是为了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只有金钱和物质利益才能刺激他们工作。2.2 “经济人”假说局限性①该假说在人性的理解上出现了彻底的“一边倒”现象,将人的理性和自律,积极进取、不断向上和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一律抹杀。从而也就彻底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②该假说在狭义经济学范畴内静态地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也是市场经济规则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石。但是,从广义经济学和动态的视角看,它忽视了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漠视了非物质形态的社会财富,遏制了社会文明进程。③该假说难以解释经济生活中主动的“利他”行为。④预设了个人追求的价值目标和社会总体价值目标一致的逻辑前提,但却又解决不了个人行为的外部不经济和短期行为,是自相矛盾的理论。3.“社会人”假说及其局限性3.1 “社会人”假说。“社会人”又称“社交人”,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只在于经济利益,而更重要的是工作中的社会关系,其代表人物是梅奥。“社会人”假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外,还有社会的心理因素。②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社会生活及企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一致。③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有着很大的影响。④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合理化,使得人对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⑤领导者要了解人,善于倾听和沟通员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取得平衡。3.2 “社会人”假说的局限性①“社会人”假说注意到了员工精神方面的需要,这和以前理论相比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使人性开始健全并得到尊重。但是,“社会人”对人性的理解还不够立体,不够系统,不够全面。②“社会人”只从人的社会性去理解个体,昭彰了人的归属和尊重两个层面的需要,隐没了其它更多层次的需要。③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只有人对工作的不适应,对“某一工作”的无意义感,不存在人对“工作”失去意义。④致命的一点是没有找到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共同遵循的价值参照系和逻辑起点,未能从“人性”本质的深刻理解上形成两种组织目标的一致。4.“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局限性4.1 “自我实现人”假说。“自我实现人”是指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自己才得到最大的满足。“自我实现人”假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人并非生来是懒惰的,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②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而且主动工作。③人有追求满足欲望的需要,职工的自我实现倾向与组织所要求的行为之间没有矛盾,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④人并非必然会对组织目标产生抵触和采取消极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压力造成的。⑤人对自己所参与的工作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⑥大多数人都有组织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智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4.2 “自我实现人”假说局限性“自我实现人”假说比“社会人”假说又前进了一步,它更加关心员工的高层次需要和个人发展,这是人本理论的一大进步。其主要局限性是:①“自我实现人”是满足了诸如生存、安全、归属、尊重等较低层次需要基础上的理想人格,可以说是人类的优秀分子。因此,“自我实现人”的涵盖面相对比较窄。将绝大多数的人排除在人性假设之外,也就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容易使理论形而上学化。②该假说褒扬人性善良、优秀的一面的同时,轻视了人性低层次需求和“恶”的一面,不利于从制度建设角度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③与现实的人具有很大的出入,经验表明,“自我实现人”很多时间上并非处于“自我实现”状况,因而出现假说与现实的差距。④“自我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指向的逻辑联系仍然断裂。⑤“自我实现人”的自我实现程度是一个抽象认识,难以进行量化实证分析。决定了以此为前提假设的经济学理论实践性和操作性上的局限。5.“主观理性人”假说及其局限性5.1 “主观理性人”假说。“主观理性人”总是根据自身的价值判断,以主观上认为最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标准作出决策。其主要观点有:①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偏好集,构成独特的自我价值判断体系,该体系的形成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且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②每个人之间价值不可比较、不可加总。③个人是自我价值判断的惟一源泉,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自我主观价值参考系。④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本位的具有主观理性的人本主义者。⑤每个人都把自我感悟到的一切人生游戏放进自我存在的大本营中来处置,其处置的一般规则是:采取自以为最优的游戏策略谋求尽可能充分地实现自我主观价值。⑥由于每个人能力的有限性和某些不可测因素,主观理性的行为往往不一定取得客观理性的效果。5.2 “主观理性人”假说的局限性“主观理性人”较之以前人性假设最大的进步就是引进了价值评判标准概念,使得个体选择有了赖以判断的价值参照系,因而也就有了对决策效果的评价尺度。但是,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表现在:①“主观理性人”除非有一整套外在的价值参照系,以供借鉴,否则,“主观理性人”难以“自发”的形成自我价值判断体系,否则,最终形成是非不分的“糊涂人”。②舍弃了找寻社会普遍认可的客观价值评价体系的可能。③“主观理性人”使得世界迷失了客观公允的统一价值取向,从而也就使得人和人的存在失去了意义。6.“复杂人”假说及其局限性6.1 “复杂人”假说。“复杂人”假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复杂人”假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人的需要不仅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并且需要的层次也不断改变。②人在同一时间内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作用,结合为一个统一体。③人在组织中的生活条件和工作会不断变化的,因而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的动机。④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同一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映。6.2 “复杂人”假说的局限性。该假说过分注重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动态性、交互性。但是对人的需要的具体类别、层次、顺序、意义等没有更为详备的阐释。固然,原则性有余,但指导性和操作性明显不足。(三)“人性”假设综评长久以来,经济学在深化人性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性”假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经济学研究范围内如若有一点更贴进现实的合理分析时,经济学家势必对以前的各种假设予以重新阐释,抑或适时提出假设新理论。经济学“人性”假设在理论构建中显得如此重要的根源,就是“人性”假设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主观价值、社会价值、理想价值之间的整合问题。主要包括五个元问题:①“能不能整合?”②“为什么整合?”③“怎么整合?”④“整合程度如向?”⑤“整合程度能否计算?”实际上,解决了上述五个元问题,也就必然地解决了价值判断“是”与“应是”的逻辑断裂问题。下面五个元问题分别予以分析。1. “能不能整合?若有统一的参照系,就能整合,否则,只能是分歧。2. “为什么整合?”这一问题实际上解决的是选择“整合”而不选择相反的必然性。其包括三个层次的涵义:一是主观价值选择上的整合必然;二是社会价值选择上的整合必然;三是理想价值选择上的整合必然。只有三者均具有“整合”取向的选择,“整合”才有必然性。3. “怎么整合?”问题针对的是三种价值取向整合的可能途径。着重解决一是有没有途径;二是何条途径可行;三是何条途径最优(满意)。4. “整合程度如何?”问题研究的是整合三种价值取向的可能性边界:一是客观上整合的可能性边界;二是主观上整合的可能性边界;三是主观和客观交互作用下整合的可能性边界。5. “整合程度能否计算?”包括:一是计算在方法上能否可行;二是计算在量上能否准确表达。经济学“人性”假设倘若能够以一贯之地解决上列五个价值整合的元问题,并且,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一致性,那么,这种假设在逻辑“是”与“应是”之间架起了通向经济理论之桥。否则,无论经济学家怎样努力不可以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包括“自我实现人”假设在内的各种假设,都陷入了解释得了现实,说明不了历史,却说明得了历史,又解释不了现实,更难以预测未来的尴尬局面。一切理论的成果都是现实社会实践的总结。时代呼唤价值体系整合重构,历史发展要求新的理论的出现去揭示历史,解释现实和预测未来。西方现代人本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心理健康的实证分析,对“健康人”的期冀,对健康社会的向往,客观上为经济学“人性”假设和人本经济学理论构建提供了理论创新的空间。二、“健康人”假设的理论创新(一)“健康人”假设“健康”概念更多使用在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主要是对人或动物生存状态优或较优的描述。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的状态”(W.H.O,1948年),这一健康概念因产生得较早,之后又相继得到了较大地发展,国内外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1. 健康概念的更新1.1 1929年,美国第三次健康及保健地白宫会议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是:“在个体的心理功能活动尚未显露出明显心理障碍中所常见的症状表现。”1.2 1948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心理健康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在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1.3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况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精神状况,不止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1.4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A.Masalow &Mitelman)提出心理健康的十一条标准:适度的安全感;适度的自我评价;适度的自发性和感应性;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有自知之明;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综观心理健康概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层次:①没有精神病。②有效地对付各种心理压力,保持精神上的愉快。③高心理效能,使人们在智力、道德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潜能。再对心理健康的论述加以横向比较,我们看到,有的学者从心理健康的基本、平均状态中来定义;有的学者描述的心理健康是高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图景;有的学者定义时侧重于适应与调节的角度;有的学者更强调自我意识的作用;还有人则更肯定发展的重大意义。2. 人本主义的心理健康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已不局限于其定义的描述,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健康人“应该”怎样生活?或者说,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特点是什么?这种人怎样行动、怎样思维、怎样感受?一般的人能否变成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等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关心心理健康可以释放人的巨大潜能,以便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力,发现人生更深刻的意义。以下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几种健康人格的理论模式:2.1 奥尔波特(Gordon Aupoit)的成熟者理论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明确提出研究健康人格而不是神经病人格的第一批心理学家之一。所谓“成熟者”即是那些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人,他们的人格发展是在理性的水平上进行的。“成熟者”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关键在于他的目标和动机水平。成熟的人目标努力指向未来,有理想、有希望、有计划,这种意向性整合着整个人格,促使人格的统一。成熟的人不仅有明确的动机,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动机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他们对目标的追求永无止境,如果旧的目标被抛弃,新的目标会迅速形成。健康的成熟者应该具备的特征就是,自我感的扩展;自我与他人的亲密联系;安全感;现实主义的知觉;有一定的技能和任务;自我客观化统一的人生观。2.2 罗杰斯(Carl Rojers)机能健全者理论与奥尔波特仅研究健康的成熟者不同,罗杰斯不仅关注健康人格的描述,同时也在有心理疾患的人身上开展工作,他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患者中心疗法”的首创者。罗杰斯主张人具有实现的倾向。他说:“人类有机体有一个中心能源,他是整个有机体而不是其中某些部分的功能。也许解释这种能源的最好概念,就是一种指向完成、指向实现、指向维持和增长的趋势”(罗杰斯,1969年)。也就是说,人类同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都具有保持生存、促进成长的需要。这是一种既求生存也求发展的、与生俱来的实现倾向,它是积极的,具有引导、调整、控制有机体自身的能力。即便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他也不仅仅指向生理方面,只局限于保持有机体,而是推进人的发展。例如婴儿学步,一次次跌倒,摔疼自己,但他仍会不断的尝试,摇摇晃晃,最终学会走路。罗杰斯认为这是现实倾向推动的结果。当人长到更大些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实现的倾向便朝向自我。罗杰斯认为,人有先天的创造冲动,而这个创造物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自己的过程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是成长、完善自己、发挥生命潜能的过程。这个毕生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人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生活的最重要的目标。实现倾向是生命的推动力量,它使人更复杂、更独立、更富有社会责任感,使人成为机能健全的人,心理健康的人。自我实现的内涵就是人的本质充分发挥,个人的心理活动能有效地反映现实,有效地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并指向更高健康水平的发展。健康人在没有强制和压抑下,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自由取舍,他们能体验到选择的自由,而且这种自发自愿的选择与现实之间的可能性是相一致的。所有健康人都具有高度创造力。成为健康人关键在于自我结构与经验的协调一致。这就需要有一个“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成长环境。他相信健康人正在大批成长,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说:“作为人,我们已经开始拒绝用技术来统治我们的生活。……他(指人)具有高度意识性和自我定向,是内心世界更深入的探索者。他独立于环境,藐视权威,怀疑行为塑造,确信人本主义。我敢断言,他具有高度的生命力。”(罗杰斯,1974年)罗杰斯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他强调以自我结构为中心,以实现倾向为动力,以人内心体验的方式和质量为标准,来描绘健康人的图景,令人耳目一新。他的理论建立在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是具有实证性、科学性和现实意义。2.3 弗洛姆(Erich Fromm)创造性人理论在人本心理学家中,弗洛姆最倾向于从社会、文化方面来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弗洛姆把人看成社会文化的产物,他认为,人格不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都是由影响个体的社会力量以及影响人类种族发展的历史力量所决定的。因此,要理解这个社会的人,就必须从分析这个社会过去的、现在的结构入手。弗洛姆认为,所有的人都有先天的健康追求,但是当社会力量与天然的成长力量发生冲突时,就产生非理性和神经病的行为。一个病态的社会在其成员中制造敌视、猜疑和不信任,压抑自我的成长和充分发展,制造病态的人。一个健康的社会是一个促进创造性的社会,一个人道主义的、公有制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他的成员彼此相爱,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健康。因此,衡量心理的健康,不应根据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而定,应该根据社会对个体的需要的满足程度而定。他所描绘的新社会里的健康人是创造性的人,他称其为“创造性定向”,泛指创造性的一般态度与观念。包括创造性的爱、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存在。弗洛姆关于健康人的观点强调社会存在的作用,具有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色彩。他的创造性的人友爱、参与、尊重,对他人富有责任,与罗杰斯的机能健全人相比,更少利己的成分。他的创造性的人客观、理性,扎根于现实之中,并力图发展自我的全部能力,这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在非理想的社会环境里,克服社会文化的影响,达到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可行的。2.4 马斯洛(Abraham Maslow)自我实现者理论马斯洛是作为人本心理学的代言人出现的,他的“自我实现理论”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研究中影响最大。他研究的重要目标是探讨人类究竟有多少适合于发展的潜能。马斯洛认为,人天性本善,或至少也是中性的,但需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才能发展成现实的心理品质。如果条件提供了适宜发展的土壤,人就能顺其天性发展出健康的心理品质。反之,人的天性就可能被阻抑、扭曲,发展出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一个社会中占主导的文化条件本身就是异常的、压抑人性的,就会出现多数人心理不健康,出现大量“适应良好的奴隶”。因此,不能把大多数人的常态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研究残废的、不成熟的、不健康的人,那些人只能使我们看到人性病态、动物的一面。那么应该研究谁呢?马斯洛提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研究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思路,即研究极端健康的那种人,他本人称之为“尖端样本统计学”。就像我们打算了解人究竟能跑多快,不能研究受伤的赛跑者,也不能研究一般的赛跑者,而应当研究奥运会上的金牌获得者。同样,只有研究最健康的人,我们才能发现,究竟能把人的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马斯洛最初研究的是他的两位导师格式塔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和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他观察、记录、分析思考这两个人物的行为,发现了他们不同于常人的特征和行为模式,于是他试图在其他地方也找到这种模式。后来他又调查研究了在世和已故的有卓越人格的48人,包括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歌德、爱因斯坦、斯宾诺沙、林肯、罗斯福等等,如愿以偿地建立了自我实现者的理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个人的潜力、天资在发展中不断实现,是使命的完成,是个人对自身内在价值更充分的把握。只有充分实现个人的潜能,实现人生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健康人,即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者在现实生活中只是极少数——少一百分之一,而且是中年人和老年人。马斯洛的理论提出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对真理、善良、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积极意义。在研究方法上他不仅提供研究人格的新尺度,而且也提供了研究心理学的新方法。2.5 弗兰克(Viktor Frankl)的超越自我者理论弗兰克的心理健康观点极其强调生活意义的重要性,弗兰克深入研究意义对人的存在的重要性,并针对那些生活缺乏意义而产生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创立了“意义疗法”。弗兰克认为,人的精神性、自由、责任心,是决定人能否发现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基本条件。而给世界以创造、从世界汲取经验、对痛苦采取积极态度是向生活提供意义的三种方式。与此同时,有三种最基本的价值体系:创造的价值、体验的价值和态度的价值。创造性的价值体现在活动中,通过创造产品、创造思想等等向生活提供意义,创造的价值在于向世界授予。而体验的价值是从世界汲取,是对美好事物的体验。例如在听音乐时进入陶醉状态,体验到了有价值的生活。在既没有创造也没有体验价值时,态度价值得到发挥。弗兰克以他的亲生经历向世人证明,当人处在无力改变的糟糕状态时,应该接受命运,忍受苦痛,保持尊严,经受健康人格的最后考验。弗兰克把人的缺乏生活意义的状态称之为“意向性神经病”。该病的特征表现为生活空虚,感到厌烦、冷漠、无力。弗兰克证明,在各种文化背景下,广泛存在着生活空虚状态,它作为一种时代病正在迅速蔓延着。相反,追求生活目标、发现生活意义的人则是健康的“超越自我”者。弗兰克的超越自我者,不是探索自我、完成自我的意思,而是指摆脱自我中心、忘掉自己的意思。他认为,追求目标只限于自我之中,结果就造成自我挫折。越是追求自我实现,就越达不到自我实现。如果超出自我中心,全神贯注于意义和目的上,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自我。弗兰克关于意义的理论和疗法,在欧美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他提出了我们时代特有的问题——意义缺失,并揭示了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三种方式。他的精神自由不仅对超越自我者,就是对只要活下去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与宿命的人生观大相径庭,是对人类有责任心的积极的人生观。3. “健康人”概念涵义归纳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对象的研究中对健康人格或健康人的认识,不难理出一条“健康人”概念的诠释思路。3.1 “健康人”定义所谓“健康人”,就是指以全面方式占有其本质的人。这一理论抽象其实仍然是马克思对人本质的定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①他又说,“人的本质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②之所以援引马克思对人本质的论述,只想说明对人本质的抽象认识迄今为止没有超出马克思的视野。对人本质认识的突破在于因研究方法的区别而引致的具体内涵的揭示。也就是说,关于“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的具体内容、内容之间的关系、价值指向等等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衍生。3.2 “健康人”内涵“健康人”是禀赋了其全部的基本需求的正常人。一是“健康人”指拥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求知需求、求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和超越需求的现实人。这些需求的产生和变化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一般情况下呈从低到高次优化排序。这些需求具有人的本能的特征。“健康人”是以不断超越低一级需求动机水平,趋向更高一级需求动机水平为内在价值取向的实现倾向的人。主要特征:一是不断扩展、丰富和完善自我潜能,具有实现倾向;二是创造性的生活,即创造性的爱、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存在;三是统一整合的价值观,由于“健康人”目标努力指向未来,有理想、有希望、有计划,这种意向整合着整个人格,促使主观价值、社会价值和理想价值统一。4. “健康人”标准“健康人”概念内涵表明,测定人的健康水平,制定标准必须注意以下前提:①心理健康标准具有相对性;②心理健康标准具有综合性;③心理健康标准具有情景性;④心理健康标准具有社会历史性;⑤心理健康标准具有年龄阶段性。本论题属心理学研究范畴,不再赘述。总之,博采众长,不断汲取人本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在科学归纳、实证分析、定量测评的基础上,主要用统计学方法,尤其是运用马斯洛“尖端样本统计”,形成高健康人群健康水平作为理想价值参照,再以特定人群(社会)常态分布曲线形成社会平均健康水平,作为现实价值参照。这样就形成了“健康人”社会平均健康水平和理想健康水平三大参照标准。(二)“健康人”假说理论创新1. 整合日益纷乱冲突的价值参照系。“健康人”假说切中要害地解决和回答了主观价值、社会价值和理想价值三者整合中前面述及的五个元问题。1.1 “能不能整合”?肯定能。被整合的可能性来自于三方面:一是人本心理学“人性”研究的结果显示,“人性”是向善的,个人成长是不断趋于健康人格实现的;二是在现实社会中存在普遍意义上的健康人群;三是部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平均健康水平的人群存在。因此,“健康”价值是三者共同性的价值取向。1.2 “为什么整合”?原因主要有:一是主观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指向、主观价值取向与理想价值指向之间,以及社会价值指向与理想价值指向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和冲突;二是不论个体、社会均需一套共同的价值参照,这既是人的本质需要,也是作为类的存在物——社会功能发挥和发展的需要;三是作为个体和社会都有未来指向的价值选择倾向。1.3 “怎么整合”?一是整合的可能途径有三条,而且在现实中存在:主观价值主导型、社会价值主导型和理想价值主导型。二是三条途径可行性一般而论是同等的,例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认识属主观价值主导型;“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认识属社会价值主导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认识属理想价值主导型。因此,三种类型价值“整合”的可能性是等同的。三是价值整合的最优解只能是用其中之一去合并其他两类,即采用理想价值主导性整合模式。1.4 “整合有没有程度 ?”肯定有。一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理想健康水平是“整合”价值可能性的客观上限;二是个体能够达到的健康水平是整合可能性主观上限;三是主观价值与社会价值、理想价值整合的实际区间是“整合”的实际量值。1.5 “整合后的程度能否计算?”完全可以。一是用统计法即可;二是可以经过计算个体健康水平、社会平均健康水平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的比值,求得个体健康指数和社会健康指数。个体健康指数=个体健康水平/理想健康水平×100%;社会健康指数=社会健康水平/理想健康水平×100%;个体健康收益率=个体健康指数×社会健康指数;全社会健康收益总额=社会健康指数×社会平均健康水平;个体健康收益额=个体健康收益率×社会平均健康水平;社会健康收益率=社会健康指数。综上所述,通过价值整合五个元问题的解答,“健康人”假说的内在的共同价值参照—健康值(包括健康水平和健康指数)都产生,促成了价值的已整合统一。尤为显得重要和有意义之处在于这样统一的价值标准与人的需求,从而也就与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产品之间在一系列动态作用的过程中有机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中一切存在的客观事物与人及其健康联系在了一起。其实质是,某产品有没有价值,价值多大,都在最终效用上取决于其能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的影响。其影响的大小又取决于消费者健康值的变化。实际上,一旦这种假设成立,那么,将数学方法引进经济学价值参照系不仅是可行的,显然也是必须和必然的。当然,由于产品本身效用的多样性,人的需求层次在“有序性”之上的多变性、需求满足程度与健康值变化中的影响系数等等都使得建立这样一整套的函数关系,显得较为复杂。但是,可以肯定,现实经济关系中一定存在这种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的相对精确的经济对应关系。2. 完善了社会发展理论“健康人”假说以价值整合为前提,显而易见地改观了发展理论的全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发展”概念的内涵增大。“发展”不再仅仅指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基础上的社会物质产品的增加以及GDP增长的速度,它还包括与物质财富相应的精神财富的改善。而且,还应包括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现实运动过程中的和谐性、补益性和创造性。更为重要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分配也必然的成为衡量一国和一个地区发展的尺度。而这一系列内涵的扩充无疑是由于“健康人”假设引入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引致的。透析一切个人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视角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健康人”和“健康社会”成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个体健康水平的最大化和社会健康总收益的最大化也必然地成为衡量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2.2 “发展”的外延扩大。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主要指物质总财富增加和公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物质财富为主,兼顾精神财富或者将二者简单的并列为同等重要的观念支配下的理论。而“健康人”假说雄辩地证明了这种理解的机械性和简单性。“健康人”假说指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和最终结果。由于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和作为社会的发展在现实利益关系上存在不一致、不协和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的社会发展合力的内耗如何克服或降到最低程度,这一问题的引入导致了“发展”外延的拓宽。一定意义上讲,“发展”意味着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健康收益额。2.3 “发展”标准改善。“发展”不但指特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综合经济指标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应该将所在地区居民“平均健康指数”的改进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测评指标体系。这在现实中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其他指标无法比拟的综合性和人情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在制定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标时,将“全社会居民平均健康指数”作为综合指标予以定期统计。3. 丰富了劳动力资源素质优化的内涵“健康人”假说在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方面具有实际操作性质的指导意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有利于从这一假设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善社会财富创造者—劳动力资源结构,具体讲:3.1 获得了对劳动者本质的正确认识。人是“健康人”,具有追求自身健康最大化的倾向。这种认识直接影响个人价值选择,必然指导人形成不断趋于高水平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方面,正确认知了人的本质的个体,在一切经济活动中会变得更为积极、主动、热情、善良,不仅有利于个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客观上这种主观能动性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健康人”观念的普及必将确立人性本善的信念,使社会个体之间的亲和力、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归属感强化,有利于促进个体和社会共同“健康”的双赢效果。3.2 有利于在科学价值标准指导下建立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形成既符合个体实际,又能促进社会进步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体系。形成各种道德规范之间的互促互进,拾遗补阙。3.3 有利于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为原则,提高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劳动力求知、求美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正相关性,克服二者之间的“异化”。3.4 明晰了劳动力资源特征的认识。一是改变“单向度”衡量人的偏颇认识,积极着手研究人的需求多样化和立体化的运动规律,改静态地看人为动态地看人,认清人发展的方向性;二是将健康水平作为衡量劳动力基本素质的标准之一;三是不同健康水平的劳动力的创造性有差别。4. 丰富了社会分配制度理论4.1 “财富”内涵的扩充。“财富”既包括物质财富,又包括精神财富,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物质财富主要指物质产品;精神财富既包括精神产品,又包括精神性产品。无形资产既包括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无形资产,又包括新创造的无形资产。这些都是“财富”的外在表现形式,“财富”的内在实质是效用总和。4.2 印证和丰富了主观效用价值论。一切现存的事物从其对人的需求的满足角度而论,均有效用即价值。物品相对于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其自身具有不同的效用。这一属性,使得物品相对于人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的效用,具有效用的多元化特征。效用的多元化造成对物品效用即价值的判定变到复杂起来。某物品对价值判断主体有多大效用,效用增大的程度是多少?这一令人头疼的困难问题不公诘难了19世纪效用价值论创立者,而且,时至今日,“主观数量的测定仍是经济理论中一个未解决的问题”。①但是,瓦尔拉斯相信:“存在着一种标准的需求强度或内含效用的尺度。它不仅适用于同种财富的相同单位,而且适用于不同种财富的不同单位”。②“健康人”假说可能为找到这种尺度开辟了一条在已知范围内可行的道路。道理显而易见,某一种物品的多元化效用因满足了特定消费者的不同层次需求,将直接影响着该消费品的满足程度,间接地反映到对消费者的“健康值”的变化上,而“健康值”按照现代统计学和心理学发展的学术水平,是不难测定的。“健康人”假说在价值理论认识上的创新有一切现存的能为人所自觉意识到的事物均有三次价值属性,客观价值,主观价值和交换价值。客观价值因其无法交换和无需交换而只能定义为抽象的“存在价值”。二是主观价值,即个人对商品价值的主观判定,或者说商品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主观价值具有极端个性化、独一无二的特性。三是交换价格,指商品需求总和与商品供给总量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现实交易价格。4.3 分配依据、分配比例、分配效果、分配公正性的科学化。分配制度就其实质性的公平、公正而论,首先,确定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依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对社会财富的分配都将建立在最大限度促进居民和社会健康水平提高上,防范、化解、整合不利于社会健康水平提高的各类因素,形成有利于健康水平提高的舆论环境、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追求和实现更快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财富。其次,社会财富分配上注重不同层次需求,分配数量比例以全社会健康值的提高为客观标准进行数量分配,避免和克服财富分配中由市场机制“效率优先”原则造成的实际上的“不效率”,更加人性化地实现“兼顾公平”,从更宽泛和更宏观的层次上实现效率。换言之,随着国际范围内贫富悬殊的日益严重,基尼系数增大造成世界范围内相对于能够支付的有效需求,丰富多彩的商品呈相对的“过剩”状态。对于高层次需求主导型的人群,许多基本生活资料的供给已属非必需品,而生活在极端贫困和落后地区的居民却忍饥挨饿,连起码的生活必需品都难以得到。这种很荒谬的现状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人类及其赖以发展的市场机制的莫大讽刺,对全球“人性”和公平的质问。在全球呼吁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善待环境的潮流下,人类却难以做到善待同类,难以做到善待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弱势群体。从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终极目标讲,这不啻是“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更是人类的鼠目寸光的有力证明。“公平”、“公正”在实质的意义上代表什么?该是今天二十一世纪人类最为重要和核心的问题了。“健康人”假说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和现实作用。5. 融化经济理论内在的“二歧”对立,克服经济活动中人的“异化”窘境。“经济人”不经济,经济活动“自戗”,市场的“失败”,政府的“失灵”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究其深层原因,就是不同价值取向的纷繁复杂,各种市场利益主体的利益追逐点的差异。作为任何目光长远和具有战略取向的政府,从经济理论内在的一致性上解决分歧,并以这样的理论为依据,开拓性、创造性、进步性地解决上述矛盾,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健康人”假说适应了这种现实需求。5.1“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一。需求层次论中的“生理需求”和“求知需求”以及“超越需求”客观地论证了“健康人”内在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人活着不仅仅需要物质利益,不仅仅追逐物质利益最大化,而且,像本能一样迫切需要得到精神满足,追逐精神利益最大化。因此,物质和精神同为人的根本需要,精神需求在社会物质财富普遍盈余的条件下,显然更为急迫和“饥渴”。从这一角度讲,如不及时调整改造人类的文明观、发展观,就会造成精神极为空虚和“饥渴”的非健康人的大量涌显。这种恶果的出现在人类普遍意识和自觉到的那一天(如果有的话),就如同今天意识到环境危机一样付出惨痛代价。与其到那时亡羊补牢,不如尽早未雨绸缪,挽狂澜于既到。尤为引人重视的是,“非健康”人群的健康状况具有不可逆性,他们的损失无可替代,甚至无法弥补。包括“真正”的经济学家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关心人类健康问题已责无旁贷。5.2 个人选择和社会的谐和。个体选择的多元化与社会进步的共同性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科学普遍关心和探讨的问题。“健康人”假说有力地说明了这种表面看起来矛盾的双方利益整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只有充分满足个人的高层次需求,重视个人价值选择,正确引导和不断满足高层次需求,培养更多的高健康水平人群,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不竭动力和现实载体。社会化存在的一切国家机器、经济制度、法律体系、意识形态均以此为准绳,营造个人多元化选择与社会共同健康进步的协和一致,真正实现社会文明进步。 5.3 实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步调一致。经济与政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辨证关系不言自明,相互作用机理毋需赘言。在现实关系中令人发省的是,这种关系已成空泛的教条主义的抽象理论,而非缘自实践的科学认识,使理论界的学者迷惑不解,众呈纷辞。“健康人”假说的价值整合理论在此具有的作用显而易见。只要制定出符合人需要的健康目标体系,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道德的,甚至宗教的,那么,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实质上达成一致,相互间的磨擦力急剧减小,补益性明显增强,将是期望和预料中之事。实现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不再成为空洞的说教,而具有了现实的基础。6. 架构多元文明交融的必经之通途。世界范围内经济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收益巨大。但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种族之间、文明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文化传统的冲突却令人遗憾的成为人类交往的“不死之结”。尤其是国际交往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极大地伤害了发展中国家和弱小民族的自尊心,践踏了人权。随着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文化一元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许多令人类引以为豪的文明传统正遭受肆意毁坏,这就如同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一样,也正在诋毁和淹灭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各类文明。探根寻本,就是缺乏建立在人类真正普遍意义上的本性的科学内涵。“健康人”假说最值得品评的一点,就是将人性建立在世界范围内人的本性之上。这种人性的科学认识,为理解、认同、整合、发掘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真实价值提供了价值参照。为实现跨国度、跨地区、跨民族的世界文明的融合寻求到了路径。全人类认识到,更为迫切和重视的文明重建方法不是盲目地诋毁、破坏多元文化,而是激励多元文化继承、发扬的前提下,建设性的重建全球文明。7. 实现了社会理想在价值指向上的一致。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存社会中的生产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揭示其中运动变化规律,科学预测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这不仅是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健康人”人生发展的价值选择。人性的“超越需求”揭示,人性不仅要探究人类自身的秘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会永无止境的探索自然之谜、宇宙之奥,力求突破自身局限性去体认存在,为人的存在寻求终极的存在意义。既然终极真理具有唯一性,那么,作为目标追求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其内在的价值选择必然趋于一致。“健康人”假说使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健康社会)在实现人的健康最大化上达成了默契的一致,为现实社会向理想社会的迈进和跃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图 示 (一)(三)“健康人”与“人本主义”概念的内在逻辑联系阐明作为理论经济学赖以展开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石—“健康人”假说,是使用科学抽象的具体分析方法,是对现实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简化而提出的一个假设或理论前提,正如有限理性说提出者西蒙所言:为了建立理论,特别是为了建立那些使我们能够椐之推理的理论,我们要对现实进行简化。我们不是试图捕捉真实世界的每一个复杂因素,而是仅仅抓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并且小心防止使我们从理论中得出的推论超越理论本身对现实的近似界限。经济分析之所以作出“人性”假设,就是为了在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众多复杂因素中,抽象出主要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结论,并据此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提供行为或政策决策的理论依据。可以想象,没有这种假设,经济学就很难作出有用的结论了。正因如此,不同的经济学“人性”假设,必然形成对以前经济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健康人”假说是建立在西方人本主义学者对“人性”研究的结论之上的。将“健康人”引入经济学理论研讨的前提之中,首要的是给研究经济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财富分配、共同富裕、社会理想等等方面产生了新的认识。对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方法、领域、目标必然地起到修正作用。因此,从“健康人”假说的基本点分析观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个历史过程、现实环境和发展趋势,就成为经济学的历史使命和必然选择。 用“健康人”假设的理论视角纵观人类社会,人类发展史与人性的成长成熟有着惊人一致性。而且,诚如图示二所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犹如健康人的成长过程,适应于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人格的需求层次,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相应的关系。从这一对应关系中将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重新划分和界定很有意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健康人需求层次递进的视角观察社会,许多历史性的难解之谜可得到新的诠释。
三、人本经济学构建
(一)人本经济学内涵1.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主流思潮1.1人本主义概念释义。人本主义一词的英文原文humanism是从德语Humanismus译过来的。“至于在中国,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别和语言的隔阂,以及由此而致的翻译上的困难和局限,不仅对人文主义一词的内涵没有一致的认识,而且在译名上也产生了混乱,有译为人文主义的,也有译为人本主义的。”(董乐山语,见[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序)因此,人本主义可以仿唯物论、唯心论、唯理论而译为“唯人论”,也可仿科学、哲学、化学、文学而译为“人学”。从其词义内涵而言,正如阿伦·布洛克指出的“姑且不把人文主义当作一种思想派别或者哲学学说,而是当作一种宽泛的倾向,……它们不是由一个统一的结构维系在一起的,而是由某些共同的假设和对于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因时而异的共同关心所维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人本(文)主义是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一场持续不断的对人的存在、人存在的意义、人存在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激烈争论,是人对物质技术高度发达带来的生存困惑和“异化”窘境的理性反思。时至今日,这一核心问题仍为诸多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所强烈关注。以致于这一争辩本身成为西方现代社会主流思潮和文化传统。1.2人本主义传统的特点尽管不同论点对人本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出于同样的原因,没有人有权对人本主义传统的看法成为定论。但是,回顾人本主义传统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共性,其传统中始终不变的特点还是能够归纳:①神学观点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科学观点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两者都不是以人为中心的。与此相反,人本主义焦点集中在人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认为这是所有男女可以依据的唯一东西,这是对蒙田“我是谁”的唯一答复。但是,并不排除对神的秩序的宗教信仰,也不排除把人作为自然秩序一部分而作科学研究。但必须强调,像其它任何信仰,包括我们的一切价值观,甚至全部知识,均由人的思想从人的经验中得出。②每个人在他或她自身都是有价值的,沿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叫做人的尊严—其它一切的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尊重的基础是人的潜能,潜能一旦释放出来,就能使人有一定程度的选择和意志自由,可以创新,从而创造改善自己和人类命运的可能性。解放潜能途径有二:一是教育,唤醒和提高社会公民的人性意识,全面发展个性和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当代“成功学”正是赖此建立的一门致用之学;二是个人自由。用法制保障每个人得享的人人平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③人本主义传统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对思想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认为思想不能孤立于它们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来形成和加以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替个人经济利益、阶级利益或者性的方面的本能冲动所作的辩解。一个世纪以前,在杰文斯、瓦尔拉斯、马歇尔、门格尔等人开始形成消费需求理论之前,经济学家们经常考虑和讨论的是欲望的决定因素。其中,边沁的快乐主义思想是最著名的。然而,“由于异乎寻常的精确化充斥了消费者需求理论,特色、声誉或善举等变量愈来愈失去存在”(贝克尔语)。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类原动力被舍弃得无影无踪,经济学被日益推上了数理、逻辑精密化的轨道。而且,由于缺乏对人类行为动力的解剖,单一效用函数、经济人假设等精密化研究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经济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在绕了经济学地球一圈之后,新经济学重又回到了古典经济学强调的人本身。”(宋承先语)经济学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是重又拾起先哲大师们认真讨论过的话题,从决定人类欲望的最基本因素—需求,开始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在经济学这门古老科学发展到目前,其分支学科越分越细,专业化水平愈来愈高。不但有比较经济学、发展战略学、国土经济学、经济效益学、生态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相对综合的部门学科,而且还有基本建设经济学、地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军事经济学等行业学科。经济学新学科的大量涌显,不仅有助于经济科学向更深层面推进,而且还大大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一方面,经济学研究领域从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现代经济较马克思所处的工业化前期的19世纪有很大不同,物质生产固然十分重要,但不再是唯一的经济活动。现代经济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非物质生产领域也兴起了许多经济部门,如科技、教育、卫生、旅游、信息、生态等一大批以非物质生产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问世,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精神经济学等新兴学科纷呈并进。并大都形成了数量可观的学科群。这些学科的出现,使人们对社会经济关系、经济运行与发展规律均有了新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另一方面,物质生产由原来的传统领域向前沿空间拓展。19世纪,物质生产以机械化为目标,而现代经济不仅有机械化生产,而且还有自动化生产。人类的生产活动在向高科技、新产品发展的同时,研究视野从陆地奔向海洋,飞向太空,其触角已延伸到宇宙空间。与此同时,经济学另一显著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内部各学科间以及与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加强。各种学科相互依存,出现了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许多偏重于经济科学方面的边缘学科萌生,如文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就是这种趋势增强的重要表现。专业化和综合化是两种并行不悖的历史趋势。由于边缘学科大多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的“化合物”,经济学的开放性越来越强,而且,综合化的趋向必然促使现代经济学在同其它学科的综合交叉中,汲取富有养分的精萃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因此,面向未来的经济理论应该是建立在对一系列现代科学之上的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理论一般。在理论探讨的层面上应不拘一格,随机应变,伺机而发,蕴涵巨大的现代性、开放性、广泛性、上溯性、预见性、指导性,尤其要着眼于解决人的存在面临的根本性、终极意义的问题,突破经济学研究眼界限于“实利人”的狭隘境界,迈向全面人、健康人的境界,实现经济学的人本化和理性觉悟。2. 人本主义必然要求经济学理论创新经济理论“其研究领域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规定”(李宝元《经济学消息报》240期)。人本主义作为西方主流思潮,势不可挡地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学术界、理论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受这种经济学研究趋向的作用,在国内学界,经济学的人本精神也开始日益受到重视。如汪丁丁所指出的“中国五千年的思想中,占主流的都是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只是近代以来由于挨了打,我们也要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学工业化,才开始了科学主义的学术传统。我认为现在是结束这一百五十多年科学主义传统的时候了,至少要把它转移到使它与我们几千年的人文传统相一致的轨道上。”(《经济消息报》220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界不懈探讨的题目。只是由于作为经济学这一核心科学受西方数理思维桎梏的局限,未能在中西方文化融合中起到基础性的纽带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学的非人性化、非人本化阻滞了东西方文明共架沟通之桥。如果有朝一日,完成了经济学在实质意义上的人本化,体现出明显的人文关怀,那么,能够设想和预见,建构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世界性大文化、大文明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正如陈惠雄教授在其《人本经济学原理》书中指出的“如果从整个经济学说史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和过分的数学分析,也许正是现在和未来经济学融合人文精神,走向实证与规范相结合分析的重要和必然的一步”。(二)人本经济学研究对象1. 明确经济学研究对象必须正确处理三层关系经济学就其研究的客观性而言,在确定具体研究对象之前,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1.1认清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层—经济活动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门经济科学,无论是对人与物的关系研究,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或者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能够称得上是科学的经济理论,只能是对各类经济关系本质的抽象概括和对客观规律的合理提示,这种认识只能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予以总结归纳。经过严密的逻辑演绎推导形成理论体系,再用其指导实践和在实践中受检验,只有经受住检验使之趋于完善,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才能被证明。一旦形成科学体系,理论所包含的科学内容不会因不同社会制度而变异,也不会因受不同利益集团的运用而改变其本质的规定性。所以,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分析方法,必然成为人本经济学构建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人本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主要在于对经济理论研究的规范问题上的新思路和价值体系的整合。是对传统经济理论境界的擢升和具体方法的扬弃,而非企图否定和抛弃经济理论研究数百年的骄人成就。1.2经济理论与时俱进的修订和完善—应用层面的创新。经济学在本质上又是一门致用之学,用活的实践丰富、充实和完善经济理论包括一般原理,是经济学宿命的结局。由于经济学家只能面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背景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理论解释和对策措施,而当这些理论应用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背景时,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只能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甚至需要修正或摒弃原有的部分理论,以形成更符合实际的新理论和学说。1.3 经济理论的利益阶层性—实用层面。经济学在本质上还是分析和解决利益矛盾的实用性社会科学。人们分析经济问题,寻求经济对策,其最终目的无非是要解决所面对的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这就导致了经济学研究上的第三层面,即经济学被不同利益集团所利用的问题。由于经济学所分析和研究的对象是人类最根本的利益关系问题,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可以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利用经济学的一些原理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其一是利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对本集团的有利的对策措施;其二是寻求和培养能代表集团利益的代言人。不认清这一特性,认为经济学研究的现实性是纯客观的,毫无利益原则可言,只能说是天真幼稚的表现。但是,致力于人本化、人性化特征的人本经济学力求在“利益代表”上承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实质,体现人类一般,偏重于人类整体的高度健康和全面解放。1.4在搞清人本经济学研究对象之前,必须明确经济学是进行经济学具体学科研究的基础科学,就是经济理论一般的阐述。用“理论经济学”替代“政治经济学”这一17世纪遗留下来的古老名称。使理论经济学成为其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人本经济学正是理论经济学的具体名称表述,或者说是理论经济学的具体形态之一。1.5经济学的初步定义与时俱进地改革或创新理论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必须对经济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即在现实经济社会活动中存在的特殊矛盾予以指明并加以规定。追溯经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给定的定义,从中撷取出科学内涵是十分必要的。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旨在“富国裕民”的科学。①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的国家绝大多数人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该国家政府所能提供的物质福利的方法的科学”。②杰文斯的经济思想直接以边沁的快乐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痛苦换取最大快乐的学说。③马歇尔认为,经济学一方面“是一种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它是研究人的学科的一个部分”。④马克思认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罗宾斯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目的和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⑤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间进行分配的科学”这一普遍定义的由来。或者如萨缪尔森所定义的“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⑥从这些关于经济学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定义在确定经济学研究的目标与致力于解决问题上互有差异,但在“经济学是一门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的学说”这一点认识上仍然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我们更有理由把经济学理解成是人类在为满足自身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探求原因、寻找对策的一门科学。2. 经济学的境界对客观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中,从总体而言的主导人格、主导产品、主导产业、经济类型、经济理论、文明类型、社会形态等进行宏观分析与把握,从而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理论构架,将这种主要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分析需求层次的跃升引致经济理论“境界”升华的战略性思路,称之为人本经济学。从社会历史演进的情况看,人类社会从蒙昧时期发展至今,便是人性优化,主导需求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增强的过程。相对应的,经济社会的经济类型、文明类型、社会形态都有变化和改观(见图(一))。实际上,这样一种从人性改观的角度看待经济社会的眼光,不仅是经济学的,更是哲学化的视角。而且,也是人生境界在经济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反映。因此,把“境界”概念引入理论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很有必要性和实际意义。“境界”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内涵指,以不同的价值取向为标准的经济发展定位。前面已述及,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不但是有层次的,而且是递进排序的。不同的需求层次意味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就限定了不同经济阶段的经济理论境界。2.1自然境界自然境界主要指人类处在蒙昧状态中自我意识尚未完全觉醒的较长一段时期,大致包括农业文明及其之前的全部历史阶段。在此期间,人类生产力水平和自我生存能力相对低弱,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以认识利用自然界自身规律,从中通过初级的农业种植、牲畜圈养、打猎捕鱼等为主的劳动,获取物质财富以维持生计,并尽可能储备剩余产品用于交换。这一阶段,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相对融洽,人与自然的亲和力较大。尽管这种融洽和亲和并非出于完全的自觉理性,在客观上受制于落后的生产力,主观上得益于朦胧的“天人合一”观,但确实体现着人与自然相安相济的和谐。①经济活动集中表现为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经济特点显著地呈短缺经济状态,人类普遍面临的是如何减轻饥饿,对付灾荒、增加税赋收入等诸如此类的与短缺经济相关的“避害”问题,而不是主要研究“趋利”。经济学成为“经邦济世”之学。自然境界经济社会的主导人格、文明类型、主导产业、经济理论等具体特点有:②主导人格。自然经济阶段,社会物质财富相对贫乏,人类的生存需求受到较大威胁,迫使社会中大多数成员处在以追求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层次上,可以总体上将社会视为生存需求主导型人格社会。但是这种归纳并不漠视人类社会中尚存在大量的不局限于低层次需要的较高人格类型,这也正符合马斯路的需求层次论。而且,这些高级需求主导型人格受到当时乃至今日人类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崇敬,有些甚至列入圣人、贤人品列。这从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存在着不以物质财富为唯一标准的价值取向,明示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方向,指出了以人的全面健康自由发展为终极的价值追求。这种现象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种明显的道理:人追求高层次需求并不一定以低层次需求充分满足为条件,这种次优顺序的层次是相对的。因此,从发展的眼光讲,我们应该鼓励和倡导社会不囿于现实经济物质条件,一开始的目标就锁定在高层次需求的追求上,所谓“取法乎上,得其中 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在社会公德、公民道德、精神文明的建构和塑造中,倡导向最高层次的人生境界挺进。只要社会上鼓励和涌显大批的自我实现型、超越型人格群体,并使这些人的存在价值昭显,那么,无疑会形成社会公民素质的普遍好转和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③主导产品。自然经济阶段,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直接的效益和获利即是从大自然中经过初级加工得到的物质产品。譬如,粮食、棉麻、丝织品、建筑木材、石料等等。这些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在于满足生存需求,社会财富的主要形态是物质财富,所以富商巨贾皆以囤积居奇以为用。“民以食为天”是这种状况的典型表述。④主导产业。随着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加深,自觉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包括种植、渔猎和放牧等经济活动在内的农业产业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生产部门。经济活动从宽泛的意义上就是指农业生产,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⑤文明类型。自然经济状态下,农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文明形态向农业文明的发展,受农业的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重视农业、服务农业、发展农业的导向,表现在经济思想中出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倾向。这种认识造就了相对发达的农业文明。人迹所至的地方,人类拦河筑坝、兴修农田、改善水利、疏浚河道,呈现出以农兴邦、以农兴国的局面。⑥经济理论。在农业文明时期,围绕着兴盛和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提高农民为主的居民生活水平,形成了西方的重农学派,中国的农学思想。只不过中国的农学思想注重研究“农业发展应该是什么”、“怎样发展和发展以后干什么”等问题,而西方重农学派更关心“是什么形成了物质财富”、“农业怎样更快的创造财富”等问题。可以说,中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研究的出发点有所不同。西方最早提出“经济”一词的色诺芬在其《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中指出:“农业是其它技艺的母亲和保姆”,揭示了农业是国民济发展的基础的理念。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有同样的认识。奥古斯丁甚至于认为农业是最高尚的行业,农业技艺是所有手艺中最纯洁的手艺。所以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理论主要以农业经济理论或思想为主。⑦社会形态。与马克思划分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相对应,自然经济时期涵盖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尽管这种阶段划分显得比较笼统,历史跨度较大,许多概念和理论认识尚待系统阐释。但是,从纯粹经济理论境界客观变化的角度,从人性境界与经济境界相一致演化的观点,进行这样一种划分和研究,不仅是视角的创新,更具有解释经济历史和现实,预测经济发展未来趋势的现实意义。2.2实利境界实利境界主要指西方文艺复兴起随之开始的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境界。实利境界中,效用及其最大化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以狭隘的自我的物质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范围内求得最大利益。亚当·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家研究和实践的经济、文化体系,表面看来异彩纷呈,其实始终囿于实利境界中认识和阐释经济问题。这种经济学研究还没有达到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与规范分析的觉悟与境界,只是把人看成较为简单的机械的以物质实利为动机的抽象人—劳动力。使人异化为经济活动的客体和其中之一的要素。陷入了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目的与手段的混淆,漠视了人的高层次的需求。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将人类的行为简化为看似复杂实则虚谬的实利函数中进行研究,人为地摒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无法割舍的密切联系,抑制了人的情感、社会归属需要、天人合一需要,造成了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的结局。现代经济学在貌似科学、精当、逻辑、数理的外观下,破坏了经济学对人及人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的探讨。具体分析实利境界社会经济类型、主导人格、主导产品、主导产业、文明类型、社会形态、经济理论特征:①经济类型。实利境界是商品经济阶段,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开始直至全球范围内基本实现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如果归类都可以看成商品经济。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商品,它既是经济世界财富的主要载体,也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成果,甚至于成为经济活动的目的。从商品的价值、价格起源、决定因素、流通过程和分配原则的相关理论研讨几乎涵盖了整个实利境界经济活动的全部。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具有显著的商品经济特征。②主导人格。实利境界中社会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格类型是社会需求型人格。其特征主要为:首先主张人生而平等,人的尊严的基础便是人性自由,社会允许并营造有利于每个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和自由选择的权利。个人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获取财富、名誉、权利,得到社会的许可和赢得普遍的尊重。在满足精神性的归属、爱的需要方面应该创造多种机遇,爱和被爱均是天赋人权,任何人,甚至于神均不可剥夺。人人都可以并且必须珍爱唯一的生命,尽情享受生活给予的乐趣和经验,增强生活的审美情趣等等。社会需求型人格已开始摆脱生理等初级需求对其健康发展的制约,将社交、自尊、求知、审美等需求作为一切行动的主导动机。③主导产品。实利境界中主导产品便是商品,由于分工的精细和社会化生产的必需,一切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与其对象并不存在直接的消费而满足自身需求的关系。一切劳动几乎表现为商品的生产,而非自给自足的产品生产。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是,所有商品在其物质化载体的外表下,越来越趋向精神化需求的满足为方向。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所有商品的功能(效用)呈现多元化和复合化趋势。甚至一件极平常的食品既可以充饥,亦可以当作艺术品供人观赏。如异形面包、糕点、甜点等等食物。不仅满足充饥的生存需要,而且,同时提供评鉴艺术品的审美满足。服装、住房、旅游更不待其说。另一方面,商品的理念消费成为消费者的核心消费点。人们满足吃穿用住行需要的方式和消费品的实质消费点集中在精神性消费上。在异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商品大海中,消费者之所以选择甲而不选择乙,只因为甲是更“环保的”、更“绿色的”,或者仅仅因为甲的品牌吸引人,或者产地有特色等等。在消费导向上反映为商品基本使用功能弱化,而代之以附属功能强化。许多生活消费品都呈现这样一种特征,与其说在消费该商品的基本功能,毋宁说在消费该商品带来的新理念、新时尚(时尚亦是理念的形式之一)。再回过头来仔细研究理念消费的特点和规律,不难发现这些冠以品牌、信誉、质量等等理念的商品,其卖点已不再着眼于商品本该原有消费层面上,而是尽可能地提升商品的理念品位(精神性价值),并将这种“附加”的精神性价值低廉地出让给消费者。这种现象在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尚不明显,到工业化成熟期则益显其彰。到后工业化的实现境界中,理念消费、知识消费将成为主流,稍后详述,暂不论证。④主导产业。实利境界经济活动的主导产业为工业。从生产力进步的角度讲,社会化工业生产是与商品社会、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初始的手工业作坊发展成机械化、大规模、社会化工业生产,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丰富了商品数量,而且在客观上开拓和增加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不失为这种现象的经济学表述。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从初级机械化阶段到成熟的高智能生产,经历了许多具体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自身区别于其它阶段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但从产业优势等本质特征分析,时至今日,除个别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工业化外,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均处在工业化初级和中级阶段,尚未摆脱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实利性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制约,促进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非知识性因素仍占绝对支配地位。这正是实利境界区别于随后将提及的实现境界的根本因素。⑤文明类型。工业化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业文明是实利境界的文明特征。机械大工业普遍渗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将人类劳动从简单体力劳动解放出来,从事更多更重要的脑力劳动。这不仅是产业革命的必然,更是人类进化的根本动力。实利境界的人类文明呈现出较多的物质依赖性,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及其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诸环节的物质依赖。⑥经济理论。在整个实利境界中起主导作用和普遍适用的理论就是市场经济学,是从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直到今日占西方经济学主流的经济理论赖以研究和存在的基石。在为社会创造大量丰富的物质财富方面,市场经济机制发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作用,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阶段创造的社会财富比以前所有历史时期人类财富总和还多的辉煌成果。这不能不说得益和归功于这只“看不见的手”。因此,整个工业化阶段的典型经济理论,抽象地称为市场经济学也是完全确实的。⑦社会形态。实利境界的整个历史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时至今日这一阶段还在延续。但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人类整个意识形态转向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正悄然兴起一种嬗变。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社会阶级划分、阶层划分上表现为模糊化和不确定性,在生产关系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实质上的平等,包括分配制度中的实质性公平(福利化国家更是如此)。这种“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语)的内涵的改变实际上在引致一场没有硝烟的社会革命,一种资本主义在自我完善中的质变,按照马克思观点看,实质上的社会主义正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蕴育和形成。这也符合社会主义“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成”的著名论断。当然,这仅仅还是一种趋势预测,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需要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客观条件,而且还亟需以社会主义理论自身继续完善为依据。2.3实现境界实现境界指基本走完工业化全过程后,步入后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境界。实现境界是以美日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其中又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的新型国民经济体系构建为标志。实现境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也仅仅是一种未来的趋势和前景,一切才刚刚起步。其可以预见的显著特征是,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信息产业逐步成长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知识空前“爆炸”和知识识新陈代谢周期日益缩短,即知识的半衰期趋短;以知识为方式、途径、目标和手段的“知识经济”迫近;消费者已不再是下意识的消费知识、消费理念,而是自觉自醒地自由选择消费知识;精神性商品成为消费新热点和主导商品;自我实现型人格普遍存在;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力度加大,着力点集中在效率和公平的兼顾上,社会总体福利水平高;人们普遍追求的是健康值的提高,幸福感的增强。具体为:①经济类型。实现境界的经济类型是现存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继续发展的产物。是对发达市场经济今后发展方向的战略预测。尽管目前对未来经济发展作比较超前的预测有较浓浪漫主义色彩。但是,站在对日益困惑的文明的反思立场和解决经济理论过分形而上学的弊病,进行超前预测分析仍是十分裨益的。加之,人本经济学是倾向规范分析的经济理论,在对已露出种种迹象的新经济表达一孔之见的认识也不为过。在理论界,许多专家、学者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经济发展类型,有称之为“新经济”的,又有称为“知识经济”的,还有称为“后工业经济”的,等等。无论称之为什么,毫无分岐之处在于客观上悄然发生着世界发达经济迥异于以前所有经济时代的一场革命,经济类型的变革。如果从产业分离论的眼光看,某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工业、商贸业等产业的新兴产业正在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并发展壮大,而且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其中,显得较好明辨的就是IT业即信息产业,但又不完全是。这一新经济除IT业外还有尚未涵盖的其它内容和特征。姑且称之为知识经济,以区别于以往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知识经济虽然尚难给予一统天下的科学定义,但是,从广义上将其理解为“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①仍然是较为可行的。当代知识经济具有以下具体特征:一是不仅出现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而且出现质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后是知识革命的起始阶段,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原子能、计算机、导弹、火箭、卫星、激光、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问世,以及电脑、电视、录像、复印、传真、星讯、光讯、激光照排、光子传输、光电书刊、多媒体、电子图已馆的出现,使人类社会能够获取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不仅总量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而且获得的时空缩短,浓缩成“地球村”。二是知识传播的速度加快。信息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网络。现在正在兴建的下一代互联网的速度是当前互联网的100--1000倍,这种速度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传输一部《大英百科全书》为标志。三是知识的内涵和形态有了重大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内涵是以科学、技术、艺术、教育、传媒、咨询、管理为主体,以实现人的潜能为主要途径,以提高人的本质的全面恢复和自由自在的存在为目的的学科群和知识群。四是知识创造、运用、发挥、受益的面呈主体性和广泛性。知识的创造者不仅仅是少数的贵族、“僧侣”和“白领阶层”,而是最广大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劳动者。五是知识的作用日益显著,甚至影响、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决定着一国、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应用为内容的教育、科学研究等将成为主导产业,科学的认识论、科学方法及其具体的应用形式---知识产品、理念产品将成为社会化生产的主导产品。②主导人格。实现境界的经济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格便是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者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因他们的高度的健康理念、合理的行为模式、融洽良好的社会关系、为人师表的言行一致而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效仿的范本和楷模。而且,由于大量自我实现者的出现,会导致社会崇尚人性美、热衷心理健康、努力实现自我潜能。造福人类社会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平等、自由、博爱,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用精神满足抵制和克服过度的物质耗费,尚俭崇朴,已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和生活必需。③主导产品。在实现境界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仅仅是生产的因素或经济增长的要素,而且成为生产的核心内容、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是,知识本身成为产品,它不断的生产出来,并通过加工、处理、传输和经营而为全球的居民所共同消费。许多知识被物化,理性的科学总以简化的感性的物化形态生产和消费。或者以各类软件、光盘、电子图文等形式被传播应用。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主导产品的“知识”,更多的是以其传播的媒介作为表现形式而存在,知识产品的“物化”和“泛化”同时存在,而且,值得研究和关注的现象是作为内容的知识越来越廉价,甚而至于到了免费的境地,而作为其物化形态的产品因其对现实物质资源的消耗,才具有了市场价格。这一经济现象的奇特之处在于作为经济主导力量的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其外化成的现实物质产品越来越廉价。要阐释清楚这一经济现象,必须对传统的商品价值观、消费观和分配观从人本主义的正确立场予以重新审视和科学求证。④主导产业。知识经济时代,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服务业和知识产业的地位将不断上升,成为主导产业。服务活动在现代企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营管理等软性工作成为企业活动的中心,如会计、计划、咨询、决策、研发、职工培训等等。信息产业、教育产业、科研产业、咨询产业、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⑤经济理论。实现境界即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理论以知识经济学为代表。知识经济不仅作为一种21世纪的经济形态被专家学者认可,而且,以研究知识经济最一般特征和规律为对象的经济理论—知识经济学已经开始诞生和正在完善。以经济社会实践需要为出发,未来经济学将开始站在宏观回顾人类经济史,微观重视新经济现象的战略地位上,揭示经济发展中产生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性和科学规律,探寻支持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有利途径和可供选择的模式,为培育、成熟的知识经济建构理论体系。知识经济时代是经济学的实现境界,因知识这一特定产品与人之间不同于以往的密切关系,必然形成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上,放在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上。换言之,知识经济时代是重视人、研究人、开发人、利用人的时代,是真正意义上开始的人本主义时代。经济学理论将从根本上实现人本化。⑥文明类型。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以信息的高度集聚和广泛传播为特征,是信息发达的时代,将其称为信息文明时代可谓名符其实。信息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观念产物而存在,在其现实的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尤其是满足精神性需求的崇高意义方面,变得更加物质化、更加具象和更加可感知。信息的物质化特点日益显现出来。而且,由于信息、意识、观念、精神、思想等等之间的融合性和联系不断增强,甚而至于在马克思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和精神的分界线也变得模糊起来,许多客观实在我们很难简单地将其区分为是物质存在或精神存在。尤其随着网络时代虚拟时空的演化,很可能使我们做到“足不出户,遍知天下”,不必身临其境而已感“身临其境”。由于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不断揭谜,获得认识的途径愈来愈清晰,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将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更高水平,这将为知识经济时代之后迎来已蠢蠢欲动的精神文明时代吹响了号角,拉开了帷幕。⑦社会形态。实现境界的经济社会因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因自我实现者群体的自觉促进,达到了物质财富相对丰裕之上的人性自觉境界,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和谐性增强,人和人类普遍追求“双赢”和“多赢”的效果,不仅要发展个人(自我实现)、还要促进社会进步,更要善待和恢复自然。自觉维护地球的总体生态平衡,延伸和拓宽生物链,营造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较为理想的人类社会图景的实现并非虚幻,更非遥不可及,而是指日可待。因为知识经济的冲击已使人们幡然回悟,深刻反思赖以发展的传统哲学观念、经济理论、伦理道德、价值追求的科学性,思考人和人类所遵循的终极真理、终极价值的所在。有了这种回归人性的理论的自觉诉求,从根本上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一切行为找到一条更嘉宜、更适合、更科学的文明之路径完全是可能和可行的。但是,这一阶段只能近似的看作是社会主义阶段,还不是作为人类归宿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的实现。知识经济阶段仍然属于人类社会迈向精神经济阶段前的过渡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奏。2.4超越境界超越境界是人类能够认识的最高理想境界,是人类社会成员普遍以追求人的自我超越为人生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历史阶段。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的,“超越”和不断趋近于对“客观存在”本质的正确认识,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整合,浑化为一,即“天人合一”,便是超越需求力图企及的境界。实际上这种对终极实在或客观存在的求索贯穿在东西方文化的深层底蕴中,我国孔丘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宋明理学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明心见性”等等,无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孜孜以求,无不是摆脱物质需求困扰的“现实我”而努力达到与客观存在融合为一的“精神我”的理论阐释。古希腊雅典神庙上的警世箴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对世界本原的不懈探究,对“圣人”“理想国”的描绘,黑格尔、康德对“先验自我”的解答,存在主义、现象学对“上帝死了”之后人类生存意义的追问,无一例外在探索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为了人的主观性认识与客观存在的绝对统一。从而克服人的存在“异化”于现实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悖谬。然而,由于这种追索都无法摆脱宗教化的宿命倾向,使得理论家、学者不愿深入。但是,作为一位不是以主观的好恶进行理论阐述,而是一位真诚于自我,正视社会现实的理论研究,就应该实事求是、大胆忠实于现实而给予揭示。况且,如明显受到国内外普遍好评的铃木大拙、南怀瑾、张中行等大师、学者、专家均从宗教学和非宗教学的视角对这一明显的迹象作了系统研究。可以说,他们为揭示千百年来蕴藏于各大宗教的科学内容进行了剥茧抽丝的有益深究,剔除了裹挟在神秘外表下的宗教本质,揭示出了宗教在体认超越需求,认识客观世界本原上所作的贡献。马斯洛研究发现,超越本我的低层次需求而不断接近客观世界,体认“存在”价值是所有优秀人类分子毕生所追求的“道”。这些人中既有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学者、牧师,甚至还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国家领袖。当然,对人类社会历史最有影响的伟人中绝对少不了各大宗教的“圣人”,如犹太教的摩西、基督教的耶稣、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佛教的乔达摩·希达多,中国道教的老子、庄子,儒教 的孔子等等。这些迥异于普通人的圣哲舍弃,忘却名利,不为一己之私利或名誉地位,毕生只为崇奉的坚定信仰,只为求得世界客观存在的终极价值,动机是由人的超越需求驱动的,如若没有这种深层次的类本能的需求,就不会产生这么多世界范围内跨越时空的优秀人物的出现,也就不会为人类留下如此璀璨夺目的文明瑰宝,更谈不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多元交流和融汇发展了。之所以冗言长叙超越需求的内涵和本质,不仅因为历史上此领域研究和理解上的分歧最大,问题亦较敏感。更重要的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史角度作出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预言----理想社会是超越需求主导型的精神文明社会---这毕竟与现实社会人们的认识程度尚有一定差距。用传统的观念审视这种理论,近乎玄虚和形而上。但是,从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等等学科发展变化的趋势,具有前瞻性地预言这样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为这一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和精神准备,则是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务之急是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其各类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中汲取精华,撷取营养,科学应用文明成果,以提升人类社会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为目标,锻造人类心灵世界,滋润人类饥渴焦灼的心田,用科学正确的信仰普济众生,拯救信仰濒危的人类获得实质意义上的幸福。超越境界的经济类型、主导人格、主导产品、主导产业、经济理论、文明类型、社会形态等方面的特征简述如下:①经济类型。超越境界的经济类型最大的特征就是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全球范围的普遍富裕(共同富裕)。一切以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物质性需求的产品已经能够实现自由取用,全社会实现整体意义上的按需分配。社会财富的内涵已发生根本性嬗变,物质产品已被划出社会财富的行列,代之以精神产品及其载体---人才。而且,人才的内涵已不再是掌握了多少致用之学、实用技能---这些都成为个性化的生活选择,而是精神境界、精神情操的高低---这些到那时均可以量化计算。劳动作为人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而得以保存。社会财富的分配已舍弃货币媒介,成为完全建立在个人信用基础上的“机会”资源的分配。“机会”是能够带来不同生活过程或人生体验的具有相对稀缺的资源。由于个人的精神境界与个人信用呈正相关,较高的个人信用则意味着将获得较多的“机会”资源。超越境界的这种精神经济类型,与历史上的自然境界、实利境界和实现境界截然不同,主要是社会经营理念、产品概念、消费意识、分配制度发生了彻底变革。一切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宗教的学科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所有的学科都有综合成一门学科---人学或人类学的趋向。人类活动难以明显的区分是经济行为、政治行为、社会行为、家庭行为或个人行为等等。一切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人及其自由自在、自觉自为的存在。可以说,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曾预言的“自由人”真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实际上,传统意义上划分的一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已不复存在,代之以人学(或人类学)。但是,为了便于现实社会中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又由于不管是人学,还是人类学,不再将主要精力投放在关心人的物质性需要,而是集中在精神需求上,因此,将这一阶段的的经济类型暂名为“精神经济”亦不为过。②主导人格。超越境界是以超越主导型人格为主体的社会,人类社会将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定位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经济价值的追求上,生活中以超越需求为主动机的类似于古代圣哲的优秀人类分子大量涌显,并作为人们推崇和宣扬的典范而被广泛接纳,衡量个人成熟的标准将是类似于宗教课程的“严格”标准,从目前眼光可称为“圣徒”之人,在精神文明社会被视为人类一般,成为人人应该努力达到的人格模范,看似宗教化的社会论理道德规范已成为社会公德予以确立。但是由于个人秉赋先天的差异,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因遵行的差异而略有成熟程序的不同罢了。总体而言,这一社会的公民普遍都是成熟的人。同样,衡量社会公民是否成功,不再是以积累了多少物质财富,代管着多少社会公众财产---公司、厂商为依据,而是以开挖出了自身的多少潜能,赢得了多少社会信用,获取了多少“机会”资源,拓展和丰富了多少生活层面等等为标准。甚而至于,人们为追求较高精神境界而积聚和贮藏了多少精神资源都可以作为标准统计出来。概言之,超越境界中的“自由人”是最富有人格魅力、最具有人性美、最成熟、最成功和最自由自在、自觉自为存在的高度健康的人。完全可以说,“自由人”的出现实现了作为人在其本质上的全面占有,及其行为上的自由自觉。③主导产品。这一境界属精神经济类型,社会主导产品无疑是精神产品,而且,精神产品已基本上挣脱其载体---物质实体----羁律而独立存在和认可。在新的精神价值理论的规范下,社会不会有精神产品的大规模社会化生产,而是以单独的个体利用“机会”资源生产具有独特性质的体验、感受、认识、理论等为具体形态的精神产品。精神产品都因其单独独一的特性而溢满世界,正因如此,整个社会活动到处充斥着令人惊诧的创造性、嬗变性和灵动性,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④主导产业。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在高智能控制下整合划一,社会活动的产业、部门分类失去传统意义。极具个性化的主导产业---精神产业兴起。所有社会活动显现为对精神资源的挖掘、利用、传播、消费。精神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在实质上体现为精神享受,在形式上体现为“机会”资源的配置。实际上社会活动中不存在“经济产业”这一经济学称谓,只是从对社会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和做出主要贡献的角度,可以近似的将人类社会的整个活动均视为一大产业---精神产业。⑤文明类型。超越境界为人类社会可谓真正处在精神文明时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表现在:一是以信息产业为标志的社会信息化程度高。精神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广义上可理解为信息资源的开发、整理、分配、传播和消费。数字化生存、信息化管理、人工智能控制、虚拟化试验等与信息须臾不可分离的生活状态,已经使信息不仅作为社会生活的媒介和载体而存在,更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实质内涵而凸现于世。二是社会发展已经从物质资源依赖型彻底转向精神资源依赖型。社会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时,信息成为首位优势资源,对高、精、新的信息资源的掌握和拥有,预示着对更高、更强精神生产力的获得,也就预示着更多财富----“机会”拥有和精神享受的增加。精神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带来了社会精神产品的丰富,以及居民福利水平的切实提高,直接形成人的幸福阈提升,幸福感明显增强。⑥经济理论。越超境界中由于人类对世界终极的彻知,精神文明的兴盛,必然地形成一整套全面系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以此为指导,形成关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理论体系,由于如前所述的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的不复存在,这样一种关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居民健康发展的学说,可以称之为超越境界的“经济理论”了。目前,对这一新型的理论难以做到准确详尽的内涵阐明,甚至对其进行原则性的描述都显得只能是预言性的趋势判断而已、尽管如此,出于说明理论的需要,作一点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前瞻分析还是必要和值得的。一是精神文明的时代的传统经济已被精神经济所取代,传统经济学都被“人学”所取代。社会科学一切的研究只围绕着“人”作文章,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人、发握人、理解人,社会科学已完全被“人学”替代。整个科学研究归并为两大学科---“人学”和“自然科学”,而且,这两大学科间的互补性、渗透性也异乎寻常的增强。许多迄今尚未被人类认识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普遍和特殊联系终被揭示出来,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全息统一的奥秘将被科学证实。二是建立在对人自身即人性洞悉之上的自由自在、自觉自为的生存将被赋予最高层次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被社会居民普遍奉行,人的信仰危机、意义缺失等精神性疾患和由此引致的各类生理病症得到预防性根治。三是感受生活、体验生命、提高境界、升华灵魂的各种社会和个人行为不仅是生活,更是社会义务---工作和人的使命。四是理论本身在以“人学”为前提的大统一下,以创造性活动为驱力,更多呈现为极端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人人都标新立异,个性突出,都有以自己亲身感受为实证的独立的个人理论,当然,这些理论都是自己对世界的跨越不同时空的感悟而已。上述四项预言性的分析,是以当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基础上的大胆假设,难免有挂一漏万、管中窥豹之嫌、加之因为当今社会发展变化节奏之快,很难精确的预测出上述诸种社会现象出现,具体时间,使得所有这种规范分析性质的预测和假设,尤其是没有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社会实证数理分析的前提下显得近似于痴人说梦。但是,人类思想史的进程表明,往往具有创见性的认识产生于对世界和客观现实的顿悟式的直觉判断,而非数理分析。⑦社会形态。实际上对超越境界主导产业、经济类型、经济理论、文明类型等的阐释已经对这一社会形态具体内容涉及颇多。从思维习惯和理论完备性角度,作进一步详论。一是超越境界的人类社会是人类发展将来达到的可预见范围内最高形态的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老子的“大同世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等等对理想社会的憧憬,都将被这种理想社会所校正和证实;二是全球范围内国家、民族日趋消云,因“地球村”经济、政治、文化的高度联系和一体化而融合形成全球性文明,真正实现多元文明竞相发展基础上的“大同文明”;三是法律、法规等依附国家机器存在的意识形态将被高度发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自觉所取代。3.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从上述经济学的初步定义、理论境界探讨中,已然逐步廓清了经济学研究的目的。站在纵观人类经济活动史的视野,不难洞见,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创造各类辉煌文明的基本方式;经济行为是横亘于人类面前难以轻松逾越的基本行为模式。说得夸张一点,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经济史,一个人的生活史即是一个人的经济奋斗史。只不过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的是,对“经济”一词的理解要更宽泛、更深刻和更科学。“经济”一词的宽泛理解是利益。利益是内涵仅为“有好处”,处延为一切近期的、长远的,物质的、精神的,潜在的、显在的,已知的、未知的等一切“好处”的权衡结果。由于有限理性制约,利益权衡将永远以追逐“最优”为理想目标,永远将以无可奈何的“最满意”为结局。既然,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势必会引进一系列不同的利益及其比较。实际上,一切利益又都体现为“人的”利益,即便是“社会”利益其实质也是“人的”利益的外化。而在有关“人性”和“健康人”理论的阐释中,已明确揭示“人的”利益,就是人的需求的满足,人性的恢复和解放,就是“健康人”的实现,“自由人”的产生。概括而言,经济就是利益最大化的活动和行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类社会及其成员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人生的幸福。如此目的确定,使得经济学与哲学的关联异常亲密。就目前的经济学研究而言,如果说哲学给经济学指明了人的“本质是什么”“利益是什么”“利益取舍的标准应是什么”等根本问题,那么,经济学将负责给哲学解决“本质怎样占有和占有了多少”“利益怎样实现和实现了多少”等现实性的对策问题。既便经济学所形成的对策,尤其是数量化的统计不是十分精确,但只要有科学的价值参照系为依据,这种不精确是完全存乎人的合理预期之内的偏差。这样,经济学研究将迈向人性化的轨道,而且,只有这样,经济学研究才有可能与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和未来的精神经济接轨。4、人本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和范围4.1 利益、利益实现。利益内涵和外延,包括利益类型、层次、大小;利益选择、利益权衡、利益取舍的依据。利益实现指利益获得的可能性、条件、制约因素;利益增加的途径、方式、方法。4.2 需求满足程度。人性研究在马斯洛层次说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探寻需求与各类生活情景之间的影响程度、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满足对象(商品)与人的需求之间的量的变化规律;高层次需求动机与低层次需求动机之间相互替代的规律,人性解放程度与人的精神境界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作用及其规律。4.3 健康、健康程度。健康与需求满足程度之间的量变关系。4.4 生活质量、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幸福阈之间的辩证关系。4.5 机会资源、机会成本。机会资源是与人生生命体验密切相关的一种人生经历,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过程。时间构成生命的形成,机会构成生命的内容,可以说,一个人的生命即是机会资源的配置和累积,不同的机会资源或机会资源的不同配置构成了人的不同生命过程,从微观的经济利益角度分析,个人生命就是对不同机会资源的选择和优化配置。基于这种认识,每个人的生命就在获取机会资源时必然权衡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因选择某种满足而放弃其它机会的价值损失。机会成本不仅是静态的数量的,而且是动态的结构的。也就是说,机会成本不仅存在静态的比较,即假定时间、空间不变的前提下所作的比较,实际上还存在动态的比较,即时空的变化作为变量影响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选择。同时,机会资源在时空上的不同排列,即机会资源配置结构变化必然影响机会成本。围绕机会资源和机会成本的深入探讨,将为提高人的生活艺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开辟新领域。与个人的机会成本相对应,社会发展同样也存在机会成本问题。尽管统计社会付出的机会成本将是异常庞杂的系统工程,短期内很难做到实证统计分析,但从理论上进行抽象研究,从具体现象上进行规范分析还是可行的。譬如,世界范围内过度追求GDP增长与生态危机、环境污染、道德沉沦等等代价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经济增长越快社会的机会成本付出越大的关系?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将是经济学难辞其责的课题。如果经济学能为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个人机会资源的利用,提高生命质量方面提供有益的理论贡献,为人类社会以最小的机会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促进社会真正文明进步方面提供理论支持,最终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人性的全面恢复找到可行的理论,那么,经济学才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的终结。显而易见,完成这样一种经济学研究范畴、研究境界的跨越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当务之急是经济学研究不仅不作这种研究范畴和境界的拓展,却囿于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于其它学科,以研究财富增长为对象的科学的狭隘视野,不愿也不想做这方面的努力,反之,将这些关乎人和人类生存的根本性课题抛出学科研究的范围,导致了经济学随波逐流,风云多变。对经济问题开出的“药方”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人本经济学将以肩负时代赋予的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解决为己任,综合多门学科研究成果,以个人生命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人性全面占有和自由化作为根本性的课题和研究范围,展开理论探讨。(三)人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围绕着经济学研究目的、核心范畴和研究范围的初步确定,人本经济学研究方法成为亟需交待的理论问题。正如对人的潜能几乎无穷一样,理论研究方法也是难以穷尽的。但概括起来,除了学术界广泛应用的归纳与演绎、实证与规范等辩证方法外,提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方法亦非易事。因此,在方法论上,人本经济学坚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只要有利于分析解决问题,不论中外,皆为所用。而且,任何时候、任何问题的研究解决,始终不渝坚持勤于实践,忠于实践,以实践作为根本的检验标准。(四)人本经济学理论构建的原则人本经济学之所以直面现实经济问题而试图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并非出于标新立异和独树一帜之蠢动,而是为了纠正现代经济学已陷入的明显的迷误,使经济学从犬儒主义的低境界中解放出来,立足实质意义上为人类创造利益和谋取财富——这是经济学的宿命——开拓自身研究的领域。因此,为了使人本经济学恰当地寻找到理论探究的合适位置,给其作一点原则性规定是非常必须的。1. 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学术原则。1.1 实证分析和历史地考察经济活动及其规律,仍然是人本经济学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一切规范研究才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也才能实事求是评鉴理论接近和指导实践的成效。1.2 古今中外文明成果,尤其是当代各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研究成果是理论构建的主要来源,是观点赖以归纳的基本素材,也是演绎理论的主要论据。在这方面,心理学、人类学、宗教学、成功学、信息学、管理学等边缘学科的支持必须很大,当然,任何时候作为各类具体人文学科核心科学的哲学,始终是进行开拓性研究的根本观念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以后发展起来的西方哲学思想,更是必须虚心钻研和客观对待的。同时,不仅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哲学流派观点,而且,要正确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正确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及其理论贡献。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问题。只有准确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内核,弄清从中继承什么、如何继承、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等关键问题,才能谈得上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否则,新的经济理论的构建或者受制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教条理解,在细枝末节上做点文章,聊以自慰。或者彻底摒弃其科学内核,另起炉灶,形成全盘西化的庸俗经济学。因此,指明马克思主义及其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内核和具体历史局限性显得十分重要。正是基于这种观念,人本经济学毫不客气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精神,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解放人、解放人类为己任的宏图伟略。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的思想理论,许多专家学者会不置可否。但如果说马克思本人及其学说自始至终以关怀人的生存状态,人类的文明幸福为寄托和理想,可能所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会反对。马克思学说的这种以全世界的无产者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理论诉求,正是伟大导师高贵人格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也是马克思学说之所以憾人心魄、传播广远的闪光点。人本经济学致力于这种精神的弘扬和传承,以“自由人”的诞生,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为最终目标,将一切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视为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进行理论抽象和逻辑归纳。同时,具体地历史地扬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已与现实经济关系、生产方式,流通、分配、消费诸环节不相适宜的具体论点。实事求是地继承其活的灵魂——人本主义,与时俱进地放弃已不符历史事实的理论教条。2. 多学科交叉渗透、互为所用的原则2.1 综合化是人文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健康人理论已揭示,人是各类欲望、多种需求的综合体,人不论从物质到精神,从现实到未来都应该并力求成为完整的、统一的人。围绕着人展开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理论研究如果没有一种综合化的整合趋势,岂非咄咄怪事。2.2 科学理论的创新都表现为两种或多种学科的渗透。凭借单一学科的孤军奋战想在当前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有所理论建树,显然是很幼稚和令人置疑的。人本经济学不但要借助和应用其它各门学科,而且必须直接依靠其它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支持,才有可能试图构建科学的人本经济学,才有可能依赖各门其它学科完成人本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检验。3. 尊重“人性”自由为首的原则3.1 “人性”的尊重是思想与行为的基础。“人性”认识的深化是人本经济学理论提出的原因,也是该理论必须以一贯之的逻辑暗线。尊重人性就是维护做人的尊严,就是维护人权。假若经济理论和经济活动不是以此为基点,遑论以人为本的人本经济。3.2 选择的自由是保障人权的首要准则。在法律、经济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让有限理性人对自己的利益追逐作出自由选择是恢复人性、尊重人权的根本。没有选择自由、言论自由的任何理论、制度都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这也是中国教条理解马克思主义几十年付出残痛代价得出的经验教训。因此,人本经济学将是以尊重人性、自由为首选价值取向的理论形式。4. 个人价值选择与社会价值选择相一致的原则。4.1 “健康人”理论证明个人价值选择与社会价值选择相一致,是理论和理想化的抽象。现实经济关系中,到处充斥着利益主体行为的外部不经济。导致了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不一致、不协调。人本经济学暂不考虑解决这种不一致的操作层面的对策问题,亟需深究令其发生有限理性的“有限性”。这种“有限理性”既表现为个人行为的有限理性,也表现为组织行为的有限理性。实际上,在确定主体行为是有限理性而非完全理性,外部不经济而非经济,刚说说明了作出这种行为选择的认识方面的不完善性。而这种不完善的产生有两种可能,有意为之和无意为之。区别两种不同情况,人本经济学才可能对症施治,形成正确对策。对于有意为之的行为尚不可怕,总能找到有效方略,做到个人价值选择与社会价值选择的逐步协调一致。可怕的是无意为之,“无意”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人无知所致,另一种是人类社会无知所致。这两种情况中,后一种尤为骇怕。因为人类全体的无知,曾经导致了多少愚昧杀戳、恶待同胞、肆虐自然、破坏生态等灾难的发生。同样,这种无知还在继续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这并非危言耸听,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仇视、种族歧视、强权政治、霸权战争不仍在这地球村上“流行”?如果人类不能突破“有限理性”,那么,人类也就难以彻底摆脱“无知”的困扰。难道没有一条赎救人类的通途?非也!这种途径就是人类向人性高境界跃迁。也就是说,经济学跳出追逐物质利益的狭小境界,放眼未来,放眼人性发展,使经济学家将研究经济作为一种提高精神境界、优化人性的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假如说,在知识经济尚未显露踪迹的时代,经济学研究范围仅局限在物质财富的增长方面既是学科明晰自身研究对象,又是增强实证性的需要,那么,随着知识等非物质的精神因素在经济增长、财富积累中的作用的显著提高,现实要求经济学理论的革新。这种革新将是更趋人性化、更具人本精神的规范分析、规范研究的显现。困此,人本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必然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整合,包括主观价值、社会价值和理想价值内在有机的联系和一致性。5. 人本经济学的境界原则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经济理论,不同时代的经济理论对应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本经济学是建立在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史发展基础上对人类经济行为的规范阐述。是经济理论一般,不属于任一时代、任一专门领域的经济学特殊。这一理论特征有点类似于李斯特所谓的“世界经济学”,它更多地是对经济现象的哲学反思及其经济思想。人本经济学的构建不仅为历史上已形成的不同经济类型、经济理论作出符合科学规律的揭示,而且,将为正在形成的和未来形成的经济类型、经济理论作出合理预期。也就是说,经济理论是有境界的,人本经济学是对一切经济理论境界的归纳,是对不同境界经济理论的科学抽象和一般概括。因此,人本经济学具有对经济活动诠释的普适化、概括性和一般性。(五)人本经济学的理论构架1. 价值理论1.1 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均有三个方面的价值(或价格属性):存在价值、主观价值、市场价格(竞争价格)。存在价值:某物(人)之所以是该物(人)而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意义。主观价值:某物(人)满足特定价值判断主体需要的程度。市场价格(竞争价格):通过市场选择外在于供需双方的交换代价。1.2 价值和价格的决定因素存在价值和主观价值均由个别人的需要决定,直接对应个别人的不同需求而实现。存在价值满足人的超越需求,主观价值满足人的其它层次需求。交换价格是一定范围需求总和与商品供给之间经过竞争形成的实际交换比值。2. 需求理论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确立了经济学以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要为目的,必然引致需要与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及其关系的研讨,形成理论的创新。2.1 需要理论与生产。需要是社会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生产的动力和目的。适应于不同层次的需要,就会有国民经济的部门分工的不同,产品种类的不同。由于消费者需要的差异性,产品生产日趋个性化。从需要的层次、排序、结构、强度等方面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寻找规律是必须的。尤其是对需要层次理论在一般性基础上的特殊性研究非常必要。需要满足程度的衡量标准是健康水平。包括心理健康值和寿命。一切产品的生产归根揭底是为了人自身的生产。人的生产蕴涵两层意味:一是人在数量和结构上的新陈代谢,繁衍生息;二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人群(社会)生理和精神状况的改善,普遍素质的提高。正因如此,一切产品生产的经济活动以人的需要为动力,以人的需要满足为目的,以需要满足的程度——健康水平为衡量标准,追求的并非是存在于人之外的财富累积,而是人的精神享受,人的理性的自觉,人的思想境界的升华带来的幸福。换言之,人类社会的进步最终体现在精神文明的提高程度上。生产成本: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和储量交换以制造符合人们需要形成的成本。它既包括显性成本,又包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因选择某种满足而放弃其机会的价值损失。交易成本:人与人进行交易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成本。综合分析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 新、观念创新与需求层次提升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创新的原动力始于欲望,是需求促成了创新。阐明生产过剩与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绝对过剩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2.2 需要理论与分配与生产、消费、交换等环节相比,分配理论的人为特征更加明显。分配理论受制度性选择,发展战略选择,公平与效率选择的影响大。对此,学术界、经济学家门的争论和分岐亦最大。假如没有对人性,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那么,就很难形成完整统一的分配理论。基于“健康人”假设和人本经济内在本质要求,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生产要素分配:(1)生产要素的自然分配是生产要素的技术与经济化配置的基础与前提;(2)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是影响生产要素经济性分配的主要人为因素;(3)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成果分配的先决条件。生产要素的自然分配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生产要素的经济与技术分配形成了厂商间的收益分配差异,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决定个人之间的收入差异。财富可以分类为:(1)从人为因素是否参与角度,分为自然财富和国民财富;(2)从财富属何种形态角度,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3)从财富占有主体的角度,分为世界财富,地区财富,社会财定,个人财富。生产成果分配:(1)不同境界的经济理论解决生产成果分配的方式,内容都不同;(2)经济境界与分配方式的滞后的错位抑制了经济的更快发展,导致了“滞胀”;(3)建立全球范围内实质意义上公正分配的机制,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经济“滞涨”的出路;(4)理性自觉必然引发经济自觉,从而达成全球范围内公正分配生产成果的契约是可能和可行的。经济境界与分配的公正公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境界不同,公正的具体内涵与标准也不同。例如,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绝对竞争规则属短缺经济,主要包括自然界境和实利境界时代的公平;而双赢共存则属更高的实现境界的公平。国民财富的来源:(1)是劳动创造了价值。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2)价格是价值在不同竞争环境下的货币表现,具有浮动性;(3)体力劳动的成果最终表现为物化形式的物质劳动产品,即物质财富;脑力劳动的成果最终有现为以物化形式的物质载体为依托的精神产品,即精神财富。譬如一幅油画,其使用的画板、画布、画笔颜料等均属体力劳动的对象,其物质形态的画作——着色于画布上的X克颜料——并非其劳动的价值所在,而以作者脑力劳动使然的画作意境,审美情趣,价值表现等艺主化的信卢方为最终劳动成果——精神财富。(4)一切产品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合体,体力劳动赋予其具体物质形态,脑力劳动赋予其精神内涵。(4)随着人类需求层次的整体性普遍提高,劳动产品中的脑力劳动成份在逐渐增加,精神性价值占产品总价值的比重明显增长,甚至有挣脱物化形态独立存在的趋向。公平的层次性:(1)理想公平与现实公平;(2)按生产能力公平与按需要能力公平 ;(3)不同境界对应不同的公平。公平实现的途径:①道德公平市场公平③政府公平2.3 需要理论与交换①交换的历史演绎,见力示(三)和(四)。②交换在经济史中由自发——自发加计划调节——计划是必然经历的过程。经济 境界与经济环节特征对照图示(三)2.4 需要理论与消费①消费的全面性。消费蕴含两层意韵,一是消费的实质内容,不论是解读单一的消费行为,还是一系列的消费过程,从其消费的实质内容分析,无外乎两种:满足其生理生存的必需品消费——食物、水、衣服、住所等物质产品消费;满足其观念生存的必需品消费——受、价值、精神寄托等精神产品或精神性物质产品消费。因格尔系数其实质就是这种消费结构交代的数学表达。②思格尔系数说明了人类消费结构是以精神产品消费的比重高低来衡量结构优代程度的。因此,在消费结构日趋高级化的同时,社会分配结构应相应提升,以需要公平为原则,将物质产品低廉出让或赠予低收入生活阶层,提高物质财富消费的边际收盖章。精神产品的分配以能力分配为原则,激励高能力、高收入群体主动消费,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③建立起信用体系等非货印化的精神性媒介为价值尺度,贮藏收每和支付手段。形成货币为媒介分配物质财富,信用为媒介分配精神财富的格局。促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分配的科学和有效。二是消费的性质。短缺经济时代消费的性质以人的生物性繁衍生存为主,部分特权阶层兼顾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发展;外短短经济时代消费的性质基本上是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发展。尽管物质产品们作为消费必需品,但已让位于精神产品面处于次要全置。三是消费的意义。人与自然界其它生物的惟一根本区别就是理性的存在与否。因此,就人存在的实质而言,任何性质的产品的消费最终的惟一目的——理性即精神的生产、提高和发展。若非如此,熟记人高之别。3、政府理论与宏观经济管理3.1 政府的经济职能定位①制度安排。选择与自我发燕尾服有利的经济制度,协调各类资源优化配置;②提供公共产品和共服务;③实现和会公平,包括资源分配,成果分配和机会分配的公平。3.2均数发挥职能的途径和手段 ①计划与市场混合作用。针对区域 经济所处阶的具体情况,着眼发展,因地制宜,选择途径。尤其面临经济境界跃迁的过渡时期,更要主动加大未平宏观经济发展取向的改革。扼制经济境界过渡期和经济转达型期社会消极因素,减少不确定因素。提高各类资源使用边际收盖章。②经济手段除了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外,还可以运用伦理的、道德的、精神的等。3.3 发挥职能的目的①促进经济社会快速技续发展,保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总体平衡。②促进人和社会成员身心健康总不平的提高。③促进经济境界的自觉升迁。4. 居发展理论和理想社会4.1 发展理论①发展是综合的概念,盖有关人类社会进步的所有指标。②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归根揭底是人的发展。③人的发展绝对不是人均国民财富的占有的增加,而是人的理性自觉程度的提高,精神境界的升华。④社会的发展应以着眼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文明进步。4.2 理想社会①人类发展史证明,社会由低层次文明跨入高层次文明是社会运动的宏观必然。②由于经济文明导致精神文明实现质的飞跃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③知识经济为代表的后现代文明已初露端倪,领导着人类社会步入真正的精神文明社会,步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曙光已显。④理想、信仰,尤其是社会理想研讨是经济学无可逃避的命题和理论追求。⑤不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研讨理想社会,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也要研究理想社会,否则难以谈得上后发优势,更遑论跨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