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群成长的内生机制与学习路径



内容提要: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集聚在同一空间,形成产业群块状分布的格局。主导产品与关联产品的生产企业在一个区域内集聚,引导核心企业的非共享性知识在关联企业学习过程中的扩散,形成具有区域规模的产业群。专业化生产和小企业集聚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成长和区域竞争力形成的重要路径。市场机制是引导产业群要素集聚的基本机制,技术(知识)扩散对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空间分布差异产生直接影响,区域人文因素也是引导要素集聚和形成产业群的重要路径。本文把产业群分为生产型产业群和流转型产业群,生产型产业群因协作而集聚,流转型产业群集聚受信息集聚的引导。

关 键 词:产业集群  内生机制  学习路径  空间集聚  竞争力

Economic Growth by Endogenous Mechanism and Learn Route of Clusters

——A Case of Taizhou

zhoulin

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产业组织的多样性和自主性为各种不可预见的市场机会提供了进行广泛试验的可能。工业化背景下,专业生产和中小企业集聚对增长机率产生倍数效应,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的分析对象是长期经济增长背景下的企业集聚现象。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组织创造增长机会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小企业和经济要素在一定空间内集聚成块状产业群的发展格局,区域形成参与社会分工的渗透力和竞争力。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对产业群的运作机制、结构特征、小企业集聚的内生性机制及学习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产业群理论解释与台州产业群集聚机制

在业缘关系影响下,同类企业经济活动在关联性和互补性方面更加突出,组织形式表现为产业群现象,产业群的内生性学习过程和组织结构变化形成的效率,以及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源生型企业家精神,其中技术与知识在专业化和企业组织中的集聚中拓展了产业群的增长预期。

1、产业群一般理论回顾

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比较关注区域内劳动力和资金两种要素的积累,以解释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内生增长过程 。从微观过程来看,竞争条件下的大量资金和劳动力构成同行业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格局,市场竞争导致行业的规模效应逐步形成。在自由经济条件下,资金的增量和劳动力增量不断进入竞争性,推动区域内产业规模的扩大,促进产业发展和区域繁荣。

马歇尔 用外部经济,即行业内部而非个别厂商的规模经济效应来解释产业群的企业集聚现象,认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马歇尔开创性的研究解释了区位企业出现大量集聚的原因,分析了单个企业的规模效应和行业规模效应的外部性。

技术创新理论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内容,把产业集聚解释为自我创新的内生性发展动力,认为技术创新和知识集聚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会带动一部分资金进入新领域,既可回避竞争,又可提高区域内资金的安全。在本地化环境中,多个企业之间互动的创新环境形成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企业家创新群,使创新成为区域内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化效应。 

产业群现象会因为资金、技术创新中心的转移出现此消彼长的格局,但生产本地化的特征却没有消失,区域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间相互依存依然具有很强的根植性。在社会经济理论归纳出乡村产业集聚与乡村同姓社区分布出现重合的现象,给人们对产业群的研究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理论空间,引出了在不同人文和历史背景下,人的选择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区域发展的直接关系等问题的探讨。

本文认为,在空间上相互接近的市场主体之间,信息和知识传递速度快,成本低,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传递的信息和知识内容的真实度更高,为产业群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创新激励,内生性发展动力演变成不间断的创新能力,使区域获得整体优势,产业群内小企业彼此间的竞合关系和专业生产协作网络使小企业的投资更安全。信息传递机制能诱生更多的投资机会,这对产业群形成极为重要。

2、产业群生成的动力机制

产业群生成和和的动力机制是市场机制和投资激励。

首先,关联企业可以降低区域内相关产品的交易成本。产业群能够诱导稳定的专业化供应商集群的形成。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形成创造性思想及技术信息在区域内的非正式交流,一些学习型单位 产生知识外溢,形成区域性的创新群。区域内学习型企业的经营经验、稳定的客户群也增加了区域内的投资机会、规避投资风险和误区,从而降低了增量投资的市场风险,提高了投资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区域内企业集聚增强企业之间的竞争性,提高了产业群产品的市场份额,促进产业群形成竞争优势,提高产业群的竞争能力 。

其次,产业群的动力机制也表现为区域的生产力和创造性。区域性产业群的形成首先反映了区域产业组织具有柔性适应竞争的能力。区域竞争力表现为劳动生产力的效率,产业组织的变化是劳动力的组织形式变化的外在表现,区域要形成竞争力、实现经济繁荣,取决于本地化生产力的效率。在企业集聚的不同区域之间,就区域的经济活力和综合发展水平比较,生产力集聚规模较大的产业群明显高于其它劳动力集聚规模小的产业群,说明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绩效,而区域生产力绩效的提高则是由区域内的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决定的。产业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就体现在区域经济运行当中,表现为区域生产力的竞争机制和创新能力。

第三,吸收外部异质生产要素的能力。生产力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劳动者的从业技能和区域社会群体的知识积累,还表现为吸引外部劳动力的积极性向产业群所处的区域集聚。对于由许多小企业组成的产业群,区域内不仅要有大规模投资激励来促进区域生产力的形成,还要有吸引其它区域的异质人力资源进入本地产业群,促进本区域竞争力的持续积累。在我们所关注的产业群中,发现普遍存在着活跃的投资机制和外部高素质劳动力的集聚。区域生产力也体现在“产业群”收集相关的信息、组织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为产业群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知识集聚对产业群扩张的影响

在资源主导的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的优势是由所处区位、生产活动所需资源,以及运输成本决定的。在资金主导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市场优势区位是由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决定的。在知识主导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市场优势是创造型人才和产业组织的创新机制决定的。

在产业群中,企业的集聚规模是由资金规模决定的知识结构决定的。知识结构与产业群的空间分布成正相关,知识结构越高,产业群在空间上的跨度越大,产品的结构和管理模式同构程度越低。在自由市场条件下,小企业以一定的数量形成规模集聚可以替代产业和产品所要求的规模效应,产业群中小企业集聚体现的是行业的内部规模要求与小企业的外部规模效应,小企业的内部规模不经济是以小企业产业群集聚的形式获得外部性规模效应来替代的,知识结构则是决定外部规模在空间上的边界。

以眼镜产业群与缝纫设备产业群为例:

杜桥眼镜制造业在杜桥镇集聚了460多家生产企业,10万元的投资就可以办一个小型眼镜加工厂,几乎没有技术、资金和设备门槛,企业的知识结构几无差别,企业的规模扩张主要是企业管理者的市场拓展能力起主要作用。由于这类产业群的技术结构偏低,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没有技术差异,只有在开拓销售市场的技术方面存在差异,产业群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换的速度较慢。

台州缝纫设备产业群主要集中在椒江和路桥,有390多个企业,以飞跃、宝石、中捷、杰克、大洋、通宇等6家企业进入全国服装机械制造行业10强行列,其中飞跃、中捷已经进入全国前四强行列,10多家企业拥有自己开发的专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的多功能家用缝纫机、自动控制平缝机等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的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这个产业群使台州成为国内缝纫设备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产业群内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生产和协作也是由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结构决定产业群内部分工协作的深度和范围。当外部可获得的要素如劳动力和土地等价格处于同一条件下、生产技术结构比较简单、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也相近,企业在生产环节方面几乎找不到彼此进行生产协作活动的需求。规模较大的企业既没有对小规模企业产生协作的要求,也没有在技术结构中为小规模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协作行为。

而在技术结构较高的产业群,如台州的车辆制造产业群中,与56家整车生产企业配套的2250多家小企业在协作方面有较强烈的协作生产要求。为钱江摩托集团配套生产零配件的企业分布在温岭、黄岩、路桥、玉环和椒江,空间跨度涉及台州南部区域1000多家生产单位,其中在椒江的橡胶件生产企业,除橡胶原料由区域外部供给外,生产机械可从路桥市场获得。与杜桥的眼镜产业群所使用的简单劳动力相比,台州车辆制造业产业群中,产业群在劳动力专业化程度、资金规模和知识结构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协作性。

4、民间金融活动轨迹与产业群的集聚边界

产业群的形成和扩张必须有相应的资金增量,增量资金在空间上的集聚以及增量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的路径都影响着产业群的成长过程。台州的产业群集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以亲缘和乡缘为信用基础、运作有效的民间金融市场。长期以来国家金融机构很难满足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台州民间金融活跃,小企业的成长与民间金融的活跃程度直接相关,以“会”为筹集资金的形式,筹集的资金用以投资小企业。在民间金融支持下,台州小企业的生产资金来源广泛,投资活动比较活跃,使台州小企业的金融活动一直游离于国有金融体系之外。

台州大量小企业的创业资金需求在10-30万元之间。温岭大溪镇的塑料生产企业绝大多是家庭企业,其创业所需的厂房是自己的私房、1-2台注塑机,固定资本的投资规模20万元左右。大溪镇翁岙村是以生产农用小泵、排风扇和小型鼓风机为主的专业村,全村400多户人家,有140多户从事水泵、排风扇及其配件的生产,据估算,该村内部民间金融信用活动的总规模超过3000万,其中家庭工厂相互借贷形成的信用规模近2800万元,占翁岙村金融市场总规模的93%。区域内小企业要获得资金来源首先选择以乡缘和血缘作为信用背景的民间金融,民间金融能够快速适应当地产业群的发展需求,这种乡缘和血缘在空间上的边界就是传统乡村的社区认同。

由于区域内亲缘关系和乡缘关系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亲缘和乡缘关系基础上不仅更能够产生不可替代的集聚力,还能产生比一般的社会关系更安全的信用基础,这种信用基础支持了民间金融的有效运作。台州产业群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民间业性活跃,同时亲缘与乡缘的信用效应放大了资金的集聚和流动效应,进一步增强了产业群与亲缘和乡缘的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是台州民营经济中的本地化特征。

5、产业群要素集聚的社会基础

小规模企业首先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生产活动,血缘和通婚圈是企业生产活动的范围。在小企业集聚的地区,民间金融非常活跃,但所筹集的资金的渠道和资金量局限于家庭范围,这就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只能以家庭式的小生产组织,即“家庭工厂”。家庭工厂没有形成规模的边际效益,但扩张了区域经济活动。

乡缘不仅在筹资方面为产业群提供条件,还为产业群提供了规避风险和投资退出的条件。在同一产业群中,小企业的资金结构、市场结构和管理技术是同质的,如果业主需要交换所拥有的存量产权,在这样的产业群中比较容易找到接受者。 产权交易是经济领域竞争所致,是经济市场化成熟的表征之一。产业群中的同质资产产权交易也说明,以乡缘和亲缘关系为基础的产业群,产权也具有流动性,交易的成本较低,这是不同行业之间的非同质资产相比所不能达到的。产业群中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强的资产流动性是产业群中维系企业相生共存的重要纽带之一。

产权的交换更多是发生在规模相当、技术结构相当的企业之间,乡缘和血缘关系的亲疏也是选择产权交易对象和交易成功的重要参数。在产业群内部产权交易的资金路径和对象选择中,产业群中不仅有市场原则对要素的集聚和流动产生影响,社会与人文原则也在经济生活中对经济要素的集聚产生影响,并且使得经济活动表现得更加生动而具体、经济与人文的关系更加紧密而复杂,同时乡缘与血缘关系也限制了选择产权交易对象的范围 。

二、产业群的市场职能与经济绩效

产业群的本质是专业化,这种专业化包括生产型产业群和流转型产业群。生产类产业群是制造商集群,集聚取向选择在要素供给成本较低的区域,特别是在资金流动活跃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乡镇,形成较多的制造产业群。流转类产业群是批发商集群,从事商品流转的批发集聚而成的批发市场集聚在一定的区域,集聚的导向是市场信息来源集中、产销需求集中度高、交易成本低。

本文把产业群分成生产型产业群 和流转型产业群 两种类型。台州是生产型产业群和交易型产业群比较典型的区域。路桥是传统工商集镇,民间创业活跃,形成了生产型产业群与需求型产业群并存的产业格局,形成了塑料制品、模具制造、摩托车配件和节日灯等类企业的集聚地,同时路桥城区还集聚了包括中国日用品商城、路桥小商品市场、路桥机电五金、中国建筑装饰城等在内的77个交易市场,是典型的专业市场产业群。专业市场群中的专业经销户的经营规范和模式,不仅是专业制造的延续,也是大量同质要素的集聚,属于流转类产业群。

1、生产型产业群的形成路径与市场绩效

生产型产业群是制造类企业的集聚形式。台州生产型产业群有两种路径形成,一种路径是以原公有制企业为母体,技术骨干和业务骨干从原国有企业中分离出来,把所掌握的技术和业务资源转入自己创办企业;另一是国有企业的经营信息向外溢,诱致生产同类产品民营企业的生成。

计划体制的低效率和外部市场因素的成长,诱使部分公有制企业的职工离开原企业,筹集资金办企业,利用在原企业所掌握的市场、技术和管理信息,生产与原企业生产同类产品。这种企业一般都集聚在原企业母体的周围,形成的产业群在台州代表性,如黄岩的精细化工企业群的母体是原黄岩化工厂,椒江小型真空泵企业群的母体是浙江真空设备公司,椒江橡胶企业群的母体是浙江海门橡胶密封件厂,台州的化学原料药产业群也是这种途径衍生出来的。原临海化工厂的产品,生产所需的最低资金规模和技术条件只要有2-3户人家的财力就能创办一个小型化工厂,因而临海出现了一批生产化学原料药的企业,其中华海药业集团的高管层和技术骨干中相当部分来自原临海化工厂。企业群的形成是市场行为对计划体制的低效率生产的替代。

生产型产业群形成的另一路径是原公有制企业的经营信息外溢,民间资金进入国有企业产品的同一领域,这种产业群获得的市场信息来自外地国有企业,在当地没有可供示范的生产技术。这类企业的创办者与公有制企业有业务或技术联系,他们利用掌握的业务或技术联系,自己投资并组织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向外地的国有企业供货。国有企业提供的投资机会和市场信息,给台州有投资能力的人提供了“搭便车”的机会,导致同类生产规模的企业进入同一生产领域,这种产业群以外地国有企业为合作对象,生产中间产品,创造小企业不能形成的外部规模。这类产业群在台州有玉环阀门产业群、汽车配件产业群、橡胶企业群等。

在台州区域内集聚的生产型产业群有100多个。这类产业群的特点是:每个产业群当中都有若干个在行业中居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起示范作用,其它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与其构成一个产业群。

以规模企业集聚形成的产业群在空间的分布。以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台州区域内集聚的产业群有医药化工产业群、缝纫设备产业群、车辆制造产业群。这类行业进入的资金门槛较高,如资金规模、技术运用、管理水平、销售网络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企业对销售类专业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与产品销售合作伙伴维持比较稳定的联系,特别重视维持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和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但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销售网络方面往往避开在同一产品上的竞争,走独自发展的道路。

2、流转类专业市场群的形成路径与扩张效能

流转类产业群有原料型专业市场和成品销售专业市场。台州的专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台州南部。1990年台州有各类工业品专业市场82个、废旧工业品专业市场23个。2000年台州有585多个现货交易市场,总成交额475亿元,其中台州南部有各类市场375多个,占台州区域市场总数的64%,成交额占台州区域成交额的92%;北部地区有210个,其中95个集中在临海市,成交额33.4亿元。在585个市场中,生产资料市场108个,其中南部77个。 台州南部的专业市场与专业生产联系紧密。

流转类专业市场群包括消费品专业市场和生产资料专业市场。以路桥为中心,在半径20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260多个专业市场,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专业市场群。其中消费品专业市场以中国日用品商城、路桥小商品城、路桥东南副食品批发市场、泽国鞋革专业市场、杜桥眼镜市场等市场为核心;生产资料专业市场有中国建筑装饰城、浙江物资调剂市场、路桥机电五金城、化工原料市场、汽车-摩托车配件专业市场等。

台州工业资源极度贫乏,生产资料的供给长期不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以供给生产资料为市场职能的专业市场应运而生,如物资调剂市场群是由路桥至峰江2.5公里的104国道沿线的机械设备市场、电动机市场、变速箱市场、有色金属市场、电器拆解分市场、矽钢片市场、再生资源分市场等市场集聚形成的,以拆解废旧电机、变压器等为主,形成以经营废钢铁、有色金属、机床、电动机、发电机、变速箱、卷扬机等机械设备为主的专业市场,货源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美国、俄罗斯和洲欧等国,年吞吐废旧金属达100多万吨,主要满足台州、温州和金华等地的企业生产所需。专业市场群为台州的制造企业提供了生产资料,并与制造业产业群结合形成协作体系,在专业化生产区域形成较强的集聚力。

路桥有工商部门登记的专业市场7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3个,生产资料专业市场23个,2000年市场贸易成交额达223.14亿元。专业市场分消费品、生产品市场,工业品、农副产品、生产资料、要素市场同步发展,商品流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通过边境贸易进入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围绕专业市场,路桥有130多家托联运中心,货运车辆为1280多辆,每日发往全国各地班车180多次。

泽国镇是工业企业和专业市场密集的工商重镇,与路桥同属于台州南部的制造、集贸中心镇,两地工商业联系紧密,经济活动互为一体。2000年,泽国有工业企业3280多家,以生产汽-摩配件、鞋革箱包、五金机械、电器配件、空压机等产品为主,年产值36.41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30多家,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0多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泽国镇一带出现大量家庭工业制造补鞋机,旧电器和废旧钢材交易应运而生,从业100多人,当时泽国的制鞋机业销售全国。泽国镇1981年有9个专业市场,2000年有专业市场25个,年成交额40亿元,其中成交额超过亿元的交易市场11个。

专业市场中经营户的集聚也可以理解为产业群的形式,这种集聚在生产活动的过程表上来看是一生产型产业群的协作,实质上是对生产型扩张过程的另一种替代,市场经营活动集聚的经济动因是区域内商户为追求低成本和竞争力,以个体集聚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

三、台州产业群与区域经济增长

生产类产业群的内生动力是市场机会和投资激励。台州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之一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市场对初级日用工业品旺盛的需求,台州民间资金因此进入工业领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家庭工厂大量涌现,模仿使产品生产集中在相近领域。大量的生产同类品的小型加工企业在区域内集聚形成产业群,在市场化条件下实现了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竞争力形成。

1、产业群对区域经济的市场绩效

产业群中的小企业内部规模效益不充分,而市场竞争又需要规模效应,专业市场在引导经济要素集聚并产生规模效应,从协作体系方面替代了单个小企业规模不经济,实现了经济市场化中专业化生产所需的规模效应。

20世纪80年代初,杜桥人开始贩卖温州生产的眼镜,90年代初开始在本地生产眼镜。现在杜桥有3万多人在全国从事眼镜贩销。在杜桥,8-10万元就可以办一个生产眼镜的小厂,家庭规模也可以生产眼镜,全镇现有各类眼镜生产企业及相关企业450多家,从业人数近万人,实现工业产值12亿多元,占杜桥全镇工业总产值的31%,上交税金1528万元,出口创汇1.5亿元。成为全国四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杜桥眼镜产业的发展,周边乡镇也直接模仿杜桥从事生产和销售眼镜,使椒江北岸成为台州眼镜生产企业集聚的产业群。眼镜业的发展推动了杜桥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杜桥镇开始向小城市方向发展,在所在区域产生了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增长极。

台州另一个眼镜产业群位于玉环的陈屿,这里专业生产眼镜金属配件,产品占国内眼镜配件市场的30%左右。这个眼镜配件产业群源于广东东莞眼镜制造业,所生产眼镜配件向温州、东莞、我国台湾地区和欧洲厂商提供中高档眼镜配件。大麦屿眼镜产业群没有专业市场的支持,而是受到外部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外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导致的产业转移形成的。经济增长与生产型产业群和流转型产业群同步增长,体现了内生动力和集聚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准确地反映了台州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轨迹。

2、台州产业群的外部市场绩效分析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台州产品出现外向发展趋势,特别是铜球阀、工艺品、缝纫机、鞋类、车辆及配件、节日灯、医药化工等外贸出口增长很快,并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产业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量的扩张过程中,还表现在产业群在进入国外市场时有较好的扩张力。

我们选择台州有影响力产业群的出口货值与GDP中的第二产业数值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群的外向发展趋势非常显著,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很强,说明台州产业群自觉地参与全球分工,产业群是“全球化下的本地化”(王缉慈,2002)。以1990-2000年GDP中第二产业数值与7个产业群历年出口值的增长走势图。 根据这两组数值求得相关系数R=0.951,显著水平(Sig)0,二者的回归方程为:

Y=59.64  +  0.86X           R*R=0.905 ,

其中:Y代表台州7个产业群的出口产品货值;X代表台州GDP中第二产业数值。

在这个相关模型中,台州工业的成长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推动了外贸出口的增长。

在这个模型中,台州工业的增长中有相当部分台州产业群的贡献,同时,工业化的深入也推动了产业群的外向发展。由于本文的数据为逐年数据,所以在样本选择为完全样本,不存在样本的代表性问题。计算所得R=0.951,这一相关系数值显示两组数值之间为强相关。这一数值帮助本文辅证一个命题,台州的产业群在市场拓展中既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还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群的外向发展。

产业群的出外向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普遍性。温州的低压电器、烟具、眼镜等产业群,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台州中国日用品商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都产生了强烈的外向发展趋势。产业群的外向发展使产业群的在更广泛的范围选择市场结构,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过程,更是产业群自身的转型发展过程。

结  束  语

产业群的形成是在具有一定的产业活动基础和社会创新文化基础上,由市场机制的作用、民众的创新精神、政府管理的引导、特别的区域文化和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业组织。产业群的形成过程是上述因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的内生性成长和市场环境下的学习过程,产业群的学习过程不仅表现为产业群内部的技术创新推动技术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高的过程,也表现在产业群管理技术提高的过程和对经济要素的集聚力进一步增强的过程。产业群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优势,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城市化进程。政府的管理模式和区域内民众的创新路径是产业群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变数。

注释:

  内生经济增长(Endogenous Grouth):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说,经济增长速度是由经济系统之内的各个变量的相互作用的,这一理论的共同之处是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系统自我推动实现的。代表人物有A. O. Krueger的内生性要素(Factors Endowments)、K. Arrow的学习型(learning by doing)增长模型、Paul Romer的内生技术变迁(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等。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书中的第8-12章,以效率为中心,分别从分工、机械影响、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地方、大规模生产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对工业组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对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经营的经验和企业家能力等方面的分析。

  Nicholas Valery, Innovation in Industry, 1999 by The Economist, London

  学习型单位:K.Arrow认为知识的进展是企业生产率提高的来源,而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的,学习来自于实践。Arrow把“累积投资”作为“经验”的变量,以新资本品代表技术变化,把知识的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内在化了。同时,Arrow认为知识又相当于公共产品,它的完全扩散的特性具有对其它生产企业的示范作用,产生知识外溢。参见Arrow, Kenneth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y. 1962, 155-173。

  Penrose E. T.认为企业内生成长和知识积累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她特别强调企业所拥有的能够逐渐拓展其生产能力的是企业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倾向。她甚至认为企业的本质就是积累过程中不断其生产领域的机制,企业内生性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有一个从非共享性逐步向共享性过渡的过程,同时也存在外部的共享性知识被转化为企业非共享性知识的过程。本文认为,她的这种论断有助于解释本文中遇到的问题,即产业群内部不同规模企业集聚是由于企业内生性学习过程中知识积累与传递有一个时滞过程,这是不同的学习过程决定了不同企业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具有不同的效率水平,正因为学习过程及效率的不同,产业群内部企业才会产生既需要集聚又存在规模差异的现象。参见Penrose E. 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台州市椒江区下陈镇的缝纫机产业群中,1997年,飞跃集团赚并了一墙之隔且规模和竞争力相当的浙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公司,同质资产的企业实现了快速合并,合并促进了飞跃集团的高速发展。

  弗兰西斯.福山认为,社会交往中的信任度是国家繁荣与竞争能力差异形成的原因,基于血缘的社区属于低信度社区,这种社区难以创建大规模的经济组织,且最终限制小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能力。本人认为,如果在同一文化背景社会里,企业对乡缘和亲缘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只有当乡缘和亲缘被企业用于企业扩张的工具时,当这一工具被应用于企业扩张时,它会给企业带来显著的效应。

  生产型产业群:本文的生产型产业群是指以制造类企业的集聚为基本特征的产业群,如浙江省台州市的阀门、汽车-摩托车配件、水泵、橡胶等100多个产业群都是制造企业集聚的产业群。

  流转型产业群:目前研究者还没有对以工业品流转为内容的产业集聚研究。本文把大量经营户集聚的大型专业市场在一定地域的集聚也界定为一种集聚形式。在专业市场内,大量的同类经营户、同质资金集聚,销售同类产品,信息集聚量大、交易费用低。本文提出“流转型产业群”一词不成熟,抛砖引玉,求得指点。

  资料来源:《台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资料来源:《台州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1990——2000年部分产业群的产值与出口值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X 31.49 38.39 53.32 91.07 146.32 216.41 266.17 282.35 310.08 343.00 392.19

Y 5.61 18.35 24.43 65.94 90.09 122.82 178.57 195.20 268.43 341.23 455.97

注1:X代表台州1990-2000年7个主要产业群的出口商品值,以百万美元为计量单位;Y代表台州1990-2000年GDP中的第二产业部分,以亿元人民币为计量单位。注2:7个产业群是指工艺品、缝纫机、节日灯、铜阀门、箱包鞋革、医药化工中间体、车辆及配件等7个产业群的出口货值,计量单位是百万美元。

  此处数值是运用SPSS计算所得,计算中所得t检验值与拟合度均比较理想,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

2、 Douglass C. N. and Robert P.T.《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北京)1989年版)。

3、 Marlk Blaug 1986.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4、 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5、 刘  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北京)2004年1月版。

6、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北京)2001年9月版。

7、 史晋川、潘士远:《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7期。

8、 盛世豪:《产业群:区域竞争力的基础》,《浙江经济》2002年第9期。

9、 波特 M. E.《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

10、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聚的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11、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12、 何  健:《企业群理论的形成与演进》,《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

13、 池仁勇:《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特征》,《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8期。

14、 王  珺:《广东专业镇经济的类型与演进》,《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5、 陈雪梅、赵珂:《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分析》,《暨南学报》2001年第2期。

16、 李永刚、陈寿灿:《浙江小企业群落系统活力探源》,《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17、 王缉慈:《从意大利产业区模式看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前景》,《浙江经济》2000年第5期。

18、 Penrose E. 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2810.html

更多阅读

阿卡贝拉的涉及领域与学习大纲

阿卡贝拉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夸张点说是无所不包的,但是以下所说的,虽然有用,但不是最重要的。阿卡贝拉最重要的的是创造性,也就是说不论是下述的各个知识,还是你学到的一切看上去重要或是不重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丰富你的阿卡贝拉

转帖 ——豆瓣网友影评千与千寻-成长的童话 千与千寻经典影评

1。千寻VS父母:进入另外的世界,成长的开始。    通往新家的路上,父母给千寻说着新环境的优点,而千寻却说,还是以前的学校比较好。好在哪里她没有说,但我想,是因为那里有熟悉的人和快乐的回忆,一旦离开那里,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千

创业者学习与成长的“五步妙法”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致用”,表现在学习的结果上与学习的过程里。只有当“知识”转化成“能力”和“智能”的时候,才能真正彰显“知识”的力量或价值!   总结太多成功者的故事后发现,若要把“知识”有效的转化成“能力”和“智能

学习路径图 建设培训体系的基石

  没有培训,学习会发生吗?当然会,因为学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们随时随地都在接受新的信息和知识。有了培训,就一定能够达成学习的目标吗?不一定,因为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有顺序的学习,有效的学习,才能达成许多在没

声明:《区域产业群成长的内生机制与学习路径》为网友傲像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