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汽车出口企业来说,中俄汽车贸易的蓝天上似乎正乌云压顶,阴霾密布。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受阻之前已被炒得沸沸扬扬,使本来如火如荼的中俄汽车贸易陷入僵局。俄罗斯曾经对中国汽车企业敞开的大门也随之渐渐合拢。俄罗斯在今年9月份出台了禁止外国汽车企业在俄设立组装厂的政策,受阻于俄罗斯大门之外的五家中国汽车企业吉利、河北长城汽车和中兴汽车、重庆力帆轿车、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也因此放慢了在俄罗斯这片沃野上的脚步。10月25~26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俄罗斯SOL咨询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为期两天的的首届中俄汽车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旨在帮助中俄政府和企业深刻理解两国汽车发展政策和贸易政策,把握俄罗斯汽车市场规则,促进中国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300多位中俄汽车界人士第一次聚集一堂,对如何加强和促进中俄汽车贸易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其主要内容分为国家政策和市场回顾及分销、财会、海关、物流两个总论坛和质量与认证、俄罗斯汽车产业投资、中国汽车厂商俄罗斯市场策略和汽车零配件及备选设备四个分论坛。

通过两天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国汽车厂商对于俄罗斯方面的政策有了更为明晰的了解,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之路实际上并非走到了死胡同,只要按照俄方的政策操作,事实上另有路可寻。日前,华晨汽车俄罗斯KD项目正式签约,巧妙绕开了俄罗斯关于外国汽车企业在俄设立组装厂的禁令,华晨汽车第四家海外生产基地的建立以及未来五年向俄罗KD出口107589台中华骏捷轿车如同一缕阳光将这黑暗穿透。11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公布,吉利刚刚与俄罗斯ROLF公司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的整车供货合同。据称,此次供货合同规定吉利将在5年内向ROLF公司供应15亿美元的整车产品,出口车型为吉利的高端车型金刚和远景。日前又有消息称,力帆汽车与俄罗斯的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为1.6亿美元的零配件购销合同,俄罗斯公司将在三年内向力帆汽车采购3万套轿车组装散件……或许中俄汽车贸易的阴霾正逐渐散去,明天又会是一个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