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买商 从包买商制度到工厂制度



——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前面我们主要是从理论上抽象地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变迁的框架、分工动态与市场规模扩展问题。从本章开始,我们对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具体变迁过程进行分析。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资本通过包买商制度,逐渐控制了西欧封建社会末期城市行会手工业和农村的家庭组织。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小生产者的分化产生出自由的雇佣劳动者。为获得地理大发现带来市场扩大的盈利机会,手工工场出现了;手工工场内部分工的发展促使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最终建立起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工厂制度。

    第一节   从行会制度到包买商制

    一、城市行会手工业制度

    10世纪以后,随着席卷整个西欧的拓殖运动的开展和交换关系的扩大,封土制和庄园经济先后衰落,封建劳役地租逐步转变为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为了缴纳货币地租,农民不得不到市场上去出售产品,从而逐步脱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日益深入地卷入商品经济状态,农民与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变成单纯的契约关系,对封建领主的封建义务逐步削弱。同时交换和商业的普遍化,也刺激了封建领主的各方面需要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交换和手工业的发展。随着地方性小市场发展为集市贸易,在集市贸易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些外出做生意的或逃跑的农奴、有农奴身份的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职业商人逐渐聚集形成了城市。

    城市里的生产方式基本上采用小商品生产方式,最基本的生产组织是行会手工业作坊,参加行会的是各个行业的手工业作坊的主人——行东或师傅,“不断流入城市的逃亡农奴的竞争;乡村反对城市的连年不断的战争,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城市武装力量的必要性;共同占有某种手艺而形成的联系;在公共场所出卖自己的商品(当时的手工业者同时也是商人)的必要和与此相联系的禁止外人进入公共场所的规定;各手工业间利益的对立;保护辛苦学来的手艺的必要;全国性的封建组织,——所有这些都是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联合为行会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1973,57页)行会手工业作坊实行的是师傅——帮工——学徒的等级制度,在手工业作坊中,师傅、帮工和学徒都是劳动者,都必须从事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学徒经过一段学艺时间以后可以成为帮工,帮工经过一定时间 后经过考核并聚集一笔自行开业所必需的小额资本,就可以成为师傅或行东,成为行东的学徒或帮工,必须全盘掌握本行的手艺,干什么精通什么,“每一个想当师傅的人都必须全盘掌握本行手艺”;(同上,58页)在手工业作坊中,师傅带领帮工和学徒,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以预先规定的价格直接出售给公众 ;因此行会手工业制度下的师傅与帮工和学徒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雇佣与被雇佣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宗法制度下的师徒关系。 

    在城市兴起的早期,市场还是很有限的,为了维护城市的稳定和手工业者的利益,防止内部竞争产生两极分化,行会制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性规章制度 ,主要包括:(1)开业的限制,主要内容涉及开业申请、行业经营的界限以及对未经许可拥有制造设备的人的从业限制。开业的限制和行业界限的严格界定,使得很多手工业者所生产的只是半成品,一家手工作坊只完成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道或某几道工序,行业分工非常细、专业非常狭窄,基本上是“一人一业”。 (2)规模的限制,主要内容包括对产量的限制、对帮工和学徒人数的限制、对工具设备的数量的限制等。规模限制使任何手工业作坊都无法拥有垄断性的规模,以维持城市中某一行业的稳定竞争状态。(3)技术上的限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为防止粗制滥造而对产品质量规定一定的标准,对学徒学艺年限的规定和对于帮工技术水平的考核,对本行业技术秘密的信誓恪守以及对新技术或新工具设备的抵制等。技术上的限制防止了同一行业内出现过度的竞争,保证了城市范围内生产和交换的正常进行。(4)经营上的限制,主要包括:产品销售方面的限制,如行东们不能兼营行商、招贴广告、强拉顾客上门、削价出售商品和沿街叫卖等;劳动时间上的规定,如一般规定只能在白天利用自然照明工作、禁止夜间工作;工资制度上的规定,如学徒没有工资、学艺期间不准结婚,帮工的工资水平和发放工资的日期都有一定的规定,禁止计件工资等等。

    西欧封建社会中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商业的发展。“城市工业本身一旦和农业分离,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因而它的产品的出售就需要有商业作为媒介,这是理所当然。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马克思,1975,371页)从11世纪开始的十字军东征,刺激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发展了,“城市之间彼此发生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到另一个城市”,(同上,59页)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扩大,远地或国际贸易活动日益活跃。从12世纪开始,弗郎德勒和意大利的手工业者就开始为比城市市场更广阔的市场生产,手工业者为了把自己的产品拿到远方的集市出售,不得不停止生产,只得在回去后才能继续生产。一些生产条件比较好的、有能力的手工业者,逐渐脱离生产,专门从事商业活动。起初他们主要是把邻居的产品和他们的产品一起带到市场上,后来他们就直接收购许多行会师傅的产品,自行拿到远处出卖,并逐渐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从买卖两方面割断了手工业者和市场的联系,从而使手工业者逐渐从属于商人。但是这种从属关系在城市遭到了手工业者的激烈抵抗,例如“十三、十四世纪时,激烈地阶级斗争激荡着弗郎德勒和意大利的公社,这些斗争又常常以手工业者的胜利而告终”。(曼德尔,1979,105页)为了避开城市行会的严格规章制度和城市手工业者的高工资,商人开始向农村包活,逐渐形成了包买商制度。

    二、包买商制度下的农村家庭手工业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农业活动和农村的家庭手工业活动是结合在一起的,农村的家庭手工业活动主要包括纺织、成衣、制鞋、酿酒、编制和木工等。这些手工业活动的产品本来是供农民家庭自身消费需要的,农民的生活消费需要和地租向货币形式的转换,使农民需要货币来缴纳地租或购买自身不能生产的商品;农民逐渐把为交换而生产手工业品作为获得货币的重要来源,集市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交换导向。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基本上没有行会的限制,制约农民家庭手工业发展的主要是原料的供给和产品的需求,“自由生产有个前提条件;在附近的市场容易取得原料,成品一般也在那里销售”,“在当时的经济中,限制工业生产的因素是需求,而不是供应”。(布罗代尔,1993,335、338页)一方面,与农业活动难以分离的农民家庭手工业,显然不具有开拓更大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城市行会对商品生产的严格限制、商人专门从事交换活动的专业化优势以及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促使了作为农民家庭与市场之间的中间商人即包买商 的产生。

    从13世纪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前,包买商制度曾经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很多行业广泛存在,例如在西欧的意大利、法国、佛兰德、德国、英国等地的绸缎生产、花边加工、织造哗叽、剪刀生产、制帽、钢铁加工、纺织业、造纸业、印刷业、造船业等都流行包买商制度 。由于纺织品市场的扩大 ,使纺织业成为盛行包买商制度最典型的行业,在包买商制度下,商人 买进原材料,自己负责找人分配或发给农村手工业者 完成各种工序,由他们在各自家里将原材料加工成制成品,“商人成了工业家,或者不如说,他让那些手工业性质的小工业,特别是农村小工业为他劳动”;(马克思,1975,375页)然后商人将这些诸如鞋子或棉/羊毛布料的制成品收集起来,贩运到外地销售;农村手工业者的收入是以成品按件出售给包买商的价值总额减去原料价值来计算的。在包买商制度下农村家庭手工业者作为小商品生产者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减少了,对包买商的依赖性产生了。在包买商仅仅提供原料和收购制成品的条件下,“商业资本家购买了暂时还占有生产工具但已经不再有原料的劳动力。这样,他就保障了织工的经常就业,这样,他也就能够压低织工的工资,使他们完成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得不到报酬。因此,包买商就成了超过他原来的商业利润以上的剩余价值的占有者”。(恩格斯,1975,1025页)尽管农村手工业者受到了包买商的支配,但是他们独立生产者地位还没有完全丧失:手工业活动对农民来说,还只是副业,农民手工业者既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加工订货任务,可以不接受这一包买商的计件报酬,而接受另一包买商的计件报酬,因此“商人把小老板变成自己的中间人,或者也直接向独立生产者购买;他在名义上使这种生产者独立,并且使他的生产方式保持不变。”(马克思,1975,375页)

    小生产者抵抗经济波动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对小农来说,只要死一头母牛,他就不能按原有的规模来重新开始他的再生产”,(马克思,1975,678页)在西欧封建社会晚期,由于英法百年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中亚商路的控制导致地中海沿岸贸易的衰落、技术进步提高贵金属的生产量等,反复的经济萧条和物价上涨遍及整个欧洲,加速了小生产者的破产,“小生产者是保持还是丧失生产条件,则取决于无数偶然的事故,而每一次这样的事故或丧失,都意味着贫困化,使高利贷寄生虫得以乘虚而入”。(同上)家庭手工业者的生产手段如纺纱机、织布机等工具设备和资金(以预付货款形式提供或以贷款形式提供)逐渐由其包买商提供,包买商和家庭手工业者之间的从属关系发生了变化:包买商供给生产工具,使家庭手工业者不得不接受供给工具的包买商所分配的活计;包买商以预付贷款形式供给资金,使家庭手工业者必须按期完成包买商的定货单;制成品的销售和高利贷性质的预付货款,使家庭手工业者对包买商没有选择的余地,最终丧失其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地位,变成实际上从属于包买商的计件工人。

 包买商 从包买商制度到工厂制度
    相对于西欧封建社会晚期城市行会手工业制度的限制以及由于交通不畅、战乱和季节性原因所导致的远地市场需求不断波动的经济环境。包买商控制下的家庭手工业具有很大的弹性或适应性与低成本优势。对包买商而言,第一,“他因此能减少固定资本的投资,还能增强对经常出现的需求不旺的承受力;每当产品滞销,他便减少委托加工,甚至暂停业务”,“停工或复工,只消一句话,一个手势,就能解决问题”,(布罗代尔,1993,688页)在市场价格下降时,包买商受到的损失很小;第二,农村手工业活动是作为副业用来在农闲季节工作以补充农民土地所提供的微薄收入的,在闲暇时间,农村妇女和儿童为成年男子做准备工作并帮助他做工,而且农民的农业活动所带来的农产品收入,使农村家庭手工业者能够接受更少的额外收入,尽管相对城市劳动力而言,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较低,但是其成本是非常低廉的;第三,在农村,没有城市行会对产品性质、制造技术和销售规模等方面的限制,由于劳动是分散在城乡各家各户进行的,在商人不了解产品生产知识而只熟悉商品销售知识的条件下,通过计件购买劳动产品的方法不仅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且除了一些中间代理人以外,很少需要雇佣监督管理人员,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第四,从技术上来看,当时纺织业最费人力的是漂洗,水力漂洗的采用使河流附近的农村家庭生产的布匹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相对城市手工作坊而言具有很大的区位优势。(厉以宁,2003,184页)

    适应于当时市场扩展缓慢和波动的实际情况,包买商控制下的家庭手工业相对于城市行会手工业作坊所具有的上述经济上或技术上优势,使包买商制自13世纪以来,成为盛行于西欧许多国家非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三、包买商制度的缺陷

    包买商制度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家庭手工业自给自足的封闭特性,使维持生计的动机越来越服从于盈利的动机,促使家庭手工业加快了演变为以商品交换为主要目的的家庭作坊,西欧各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分工逐步发展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扩展了制成品市场规模。尽管包买商制度在缩小规模方面是灵活的,但是产量的扩张由于其内在的缺陷却极为困难。

    包买商制度使家庭手工业者首先丧失对产品的控制,然后和生产手段相分离,使家庭手工业者从属于包买商。但这种以初步分工为基础并从属于包买商的家庭劳动制度,内在地存在着包买商和家庭手工业者发生冲突的因素:(1)家庭手工业者有权保管包买商提供的生产资料并且在他自己方便的时候,在他自己的家里不受监督地将其制成产品。包买商可以通过计件制成品报酬的高低和质量对家庭手工业者进行控制,如果他支付的计件单价很低,家庭手工业者就可能因为担心挨而不得不工作,如果达不到质量标准减少计件单价,家庭手工业者就不得不将质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但是针对包买商对自己收入进行控制的手段,家庭手工业者可以通过留出自用物品或者重新出售包买商所提供的原材料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这种做法必然会降低最终制成品的质量。 在计件单价很低导致家庭手工业者收入很低的情况下,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在当时被人们视为一种正常的贸易补贴,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行为。(2)包买商没有办法强迫家庭手工业者工作到一定的劳动时间;家庭织工或工匠是自己的时间支配者,他喜欢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就开始工作,喜欢什么时间结束工作就什么时间结束工作 。一方面,“农业与工业有时是那么密切地相互联系着,以致任何一方活动的增加都以他方活动的等量减少为前提”,(芒图,1997,43页)在收获季节,作为副业的手工业活动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当包买商提高计件工资率以鼓励工人更加勤奋地工作时,他常常会发现这种做法实际上减少了产出 。(3)家庭手工业者的生产工具简单,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劳动分工有限,使产品制造过程极为缓慢。在市场需求持续扩张过程中,尽管可以通过开辟新的地区来进行扩张,但是在交通便利的地区都被纳入包买商制度之后,进一步区域扩张会由于禁止性的运输成本而难以为继。

    “由于生产不正规、原料在运送过程中受损失和被盗用,制造缓慢、产品质量不统一、不稳定等等,转包制度和‘外送’制度遇到很大麻烦。但最重要的是,这些制度由于不能改变生产过程而受到限制”。(布雷弗曼,1979,59页)因此,在包买商制度存在的同时,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在城市和农村逐渐发展了起来。

    第二节  手工工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以简单协作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形成

    十五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西欧的手工业开辟了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推动手工业生产扩大规模,改革旧式生产组织,“工场手工业正是在需求、进入交换的商品量和对外贸易(实际上是相对的世界市场)突然大幅度地增加的时候出现的”。(马克思,1978,199页)手工工场把工人集合在一座屋子里,他们用别人交给他们使用的生产手段和借给他们的原料从事劳动,工人通过直接获得工资取得他们的收入,不仅在事实上而且在法律上成为雇佣工人。因此手工工场的出现需要两个经济条件: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积累和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出现。在手工工场发展的简单协作阶段,这两个条件的形成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行会制度的瓦解而逐渐形成的,例如在十四、十五世纪意大利、弗兰德等地中海沿岸地区和早期英国的农村地区。

    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促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对手工业作坊产品的需求促使有实力的行东们力图突破行会的各种限制,以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随着富裕行东逐渐占有了行会上层,雇工人数的限制和不容许在家中设机雇工逐渐被突破;另一方面,城市手工业作坊产品的供给的增加使竞争加剧了,对于帮工升为师傅或行东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学徒学习手艺的时间也延长了,与此同时,从农村逃到城市里的农奴、破产的小农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城市逐渐出现了一个永久的帮工阶层和流浪的工人队伍。手工业作坊产品需求和供给条件的变化,使富裕行东的作坊规模不断扩大,而当雇工人数超过一定限制之后,手工作坊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生产方式本身来说,例如初期工场手工业,除了同一资本同时雇佣的工人较多以外,和行会手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行会师傅的作坊只是扩大了而已”。(马克思,1972,358页)在扩大的手工作坊中,师傅本人不再参加劳动过程,变成了一个以雇佣劳动者为主进行生产的老板,其收入主要来自雇佣帮工与学徒的无酬劳动,帮工和学徒成为作坊的主要劳动者,他们与师傅之间的关系已经变为老板和受剥削的劳动力之间的关系。“货币或商品的所有者,只有当他在生产上预付的最低限额大大超过了中世纪的最高限额时,才真正成为资本家”。(马克思,1972,342页)

    为了解决农村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狭小和市场需求急剧扩张的矛盾,一些包买商开始把把生产工具收集到自己家中,雇佣劳动者在自己家里进行生产某些工序的生产,同时也雇佣一些在家里劳动的工人。“一个呢绒商雇佣二十一个织工,其中十一个在呢绒商家里劳动,其余十人则在自己家里劳动,这二十一家织机都是这个呢绒商的,另一个呢绒商共有二十七架织机,其中只有十三架在他的作坊中”。(《关于毛纺工业状况的报告》,1806年;转引自芒图,1997,399页)这样包买商控制下的家庭手工业就逐渐演变为手工工场,包买商就变成了早期的资本家,家庭手工业者成为“自身属于别人的、并且只是作为工作机而使别人感兴趣的工人”。(马克思,1978,110页)

    城市手工作坊的扩大和包买商在自己家里组织工人进行生产,都是通过将从事同类工作的手工业者连同他们的劳动工具集中在同一场所,其规模都不是很大,一般在10-12人左右,例如在早期的织呢和呢绒手工工场;在早期的手工工场中,几乎没有分工,即使有,至多不过是在某些辅助工作如一些准备或整理工作,集中起来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资本指挥下在同一空间,为生产同种商品而工作,就是早期以简单协作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简单协作的手工工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狭小的手工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那里,生产费用的降低,主要有三个原因:(1)由于资本强制工人服从的纪律;(2)由于共同利用象建筑物、工具等这样一些一般的劳动条件;(3)由于大量采购原材料等”。(马克思,1978,53页)尤其是对包买商来说,还节约了维持大批收集成品、散发原料等工作的中间人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开支,通过直接监督工人消灭原料的遗失。另一方面也扩大产品的供给,适应不断增加的产品需求,“在家里劳动的织工到周末所生产的产品,很少能够超过他们的织机在他们加速工作时所达到的那种速度下每天不停地开动12-14个小时所能生产的产品的一半”。(尤尔,转引自马克思,1978,109页)

    二、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通过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所建立的工场手工工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种缓慢的过程显然不适应急剧扩张的市场的需要。在十六世纪中叶的英国,少数人通过海外掠夺、奴隶贸易、贩卖毒品和殖民贸易、为战争发展的国债等手段积累起大量的货币财富,小商品生产者的破产、早期圈地运动造成了双重自由的劳动者。正是在这两个条件逐步具备的基础上,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随着其规模的扩大逐步演变为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自十六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中叶,逐渐集中到英国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手工工场是通过两种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是通过把不同种行业的手工业者联合在同一个工场内部,将这些手工业分解和简化,直至它们在同一商品的生产中成为互相补充的局部操作;另一种方式是将很多同种手工业者集中在同一工场内部,逐渐地将同种手工业分成各种不同的操作,并使其孤立到每一种操作都成为局部劳动者的专门技能 。前者在城市是通过突破行会对兼业经营的限制,把相关的几个生产环节合并起来而产生的;或在农村通过把更多的生产环节集中在工场内部而产生。后者是在原有简单协作的手工工场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而实现的。不过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并不一定都是手工作坊扩展而来的,有很多大型的手工工场一开始就是由积累了大量货币财富的商人、贵族或政府直接投资兴建的 ,但由上述两种途径演变过来的手工工场也同样存在。作为典型形态的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开始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冶金、造船等需要很多人协作方能进行的行业,后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手工工场在许多地区和行业中得到发展,如花边编织、皮革、陶瓷、造纸、玻璃制造、金属加工等等。

    由于所在行业产品性质的差别,手工工场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各个独立的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组合而成,如钟表、马车制造,称之为混成的或分散的手工工场,一种是依次经过一些互相关联的过程和操作取得完成的形态,如制针,称之为有机的或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分散的手工工场中,其所制产品的零件或工序、有的是在工场内通过协作劳动制造或完成,有的则是由独立的手工业者分散生产,手工工场主为节约厂房等生产资料,一般将零件或某些工序交给在自己家里劳动的手工业者生产,按时按质按量交货,最后由手工工场工人将零件或半成品组装或加工成成品 ;因此分散的手工工场实际上是处于包买商控制下的家庭手工业向手工工场过渡阶段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不仅把城市手工业者而且把农村家庭全部纳入工场主的控制之下,例如在英国农村可以看到:全家一起干活,母亲和女儿纺纱,父亲织布,儿子梳羊毛与漂洗;在产品按件付酬和单件产品价格不断降低条件下,为获得维持生存的收入,家庭手工业者是没有固定的劳动时间的,不少家里劳动的工人总是夜以继日地为雇主劳动,从而使工场主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在有机的或集中的手工工场中,其所生产的产品要经过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原来在行会手工业严格控制下的不同时空下的操作,现在工场内部变成了时间上顺序进行,在空间上同时并进,这种工场内部结合大大增加了一定时间内提供的商品量,因此是手工工场的完成形式。在集中的手工工场内部,一方面,由于每个从事特定操作的工人的产品同时只是成品的特殊的发展阶段,所以前一个局部工人的劳动产品,成为后一个局部工人劳动的起点,各种局部劳动紧密联系,互相依赖,使每个局部工人在自己局部操作上之花费必要的时间,并形成了劳动过程中的连续性、规则性、划一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操作时间和提供产品数量的差异,为了使劳动过程连续进行,不同的操作就必须使用不同比例数的工人;因此手工工场内部分工“不仅使集体劳动者的质上不同的器官简单化和多样化,而且也为规定这些器官的量,即为从事每种专门只能的工人的相对人数或工人小组的相对大小,创立了数学上固定的比例”。(马克思,1983,349页)如果想扩大生产规模,必须在不同操作阶段按比例增加工人人数或工人小组。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不同手工工场之间的结合不断扩大着手工工场的规模,这种结合主要是通过前向一体化如制造产品的手工工场与制造生产资料的手工工场的结合或后向一体化如制造产品的手工工场与以其产品为原料的手工工场的结合来实现的;结合的原因在于产品的技术性质,在通过结合形成的总手工工场之中,又逐渐形成了各有分工的、互不依赖的生产过程。

    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手工工场,不仅具有简单协作的手工工场的优势,而且其内部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工人反复从事同一种操作,节约了变换劳动工具和移动工作地点等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能以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效果,同时反复进行同一操作,也使操作方法不断得到完善;局部操作成为局部工人特定的终身职业,有利于技能的代际积累;局部工人连续不断从事局部操作,不仅节省了劳动的非生产性消耗,而且有利于提高了劳动强度;适应局部工人操作的分化、简化,工具也适应手工劳动的需要而不断分化、专门化和多样化,工具的改进不仅为机器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而且重要的是,简化的操作和工具使工场主可以雇佣非熟练的劳动者如妇女、儿童从事生产过程,并利用过度劳动和夜间劳动以及低于正常的劳动条件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三、手工工场的资本主义性质

    无论是简单协作还是分工协作的手工工场,其存在的基础一方面是工人的集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人的这种集中而形成的协作所产生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工场主必须拥有一定量最低限额的资本用来支付雇佣工人的工资和购买生产资料才能组织生产活动。随着分工协作的手工工场的发展,手工工场内部的分工使工人人数的增加成为一种技术上的必要,进一步通过分工来提高劳动生产力不仅要增加工人人数,而且随着雇佣工人人数的增加,工具、厂房特别是原材料也必须随之增加,因此必然将越来越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手工工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立手工工场所要求的最低预付资本量也不断增加。在简单协作的手工工场内,由于没有生产资料,工人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资本家并与资本家购买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生产活动,工人掌握的全面工作技能使工人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随着手工工场从简单协作逐渐过渡到分工协作,当工人从事某种局部的、片面的操作确定下来并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得以强化之后,劳动者就终身固定在一种特殊的职业上,使工人逐渐丧失了全面工作的能力,越来越难以独立地制造一种产品了,只能在资本家的工场中和其他局部工人相联系,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工人只能作为资本家工场的附属物进行生产活动。手工工场的产生使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体生产,原来手工业下的个体劳动转变为一定规模下的社会结合劳动,但是这种结合劳动是作为资本的一部分,在资本控制下实现的,因此手工工场内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就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工场从事劳动的劳动者不是生产的当事人,工人的劳动力是出卖给资本家的商品,它的价值和工具、原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一样,构成了资本家的生产成本,对资本家来说,最大限度地降低他的生产成本,是获得更多价值的根本环节,因此作为购买来的劳动力的用途是按照买者的需要进行安排。但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体、为谋生而出卖劳动力的工人,不会象生产资料一样任凭摆布,为了使工人从潜在的价值源泉变成实际的价值源泉,资本家必须对工人进行监督和控制。劳动者一定规模的集中实行结合劳动,就产生了如何进行协作的问题,例如,需要准备厂房、需要集中供应材料,需要关于工作任务先后的安排,需要保存成本、工资、原料、成品、销售和借贷等方面的记录,需要计算盈亏等等,因此即使在手工工场的简单协作阶段,指挥和控制活动成为劳动过程本身得以进行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由于协作劳动本身表现为资本的存在形式并服从于工场主获取更多的价值增殖的需要,这种指挥、监督和调节职能作为资本的职能而由资本家来承担。

    在简单协作阶段,这种协作职能主要体现在工场主为雇佣劳动规定固定的工作时间,而具体的操作主要还是由工人自己独立的进行。随着分工协作的手工工场的发展,一方面,直接劳动过程中各种操作,对工人素质如体力、技能和注意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由于人们之间不可能在所有这些素质上都具有相同的程度,当各种操作分离、孤立或独立即进行分工之后,每一个工人就会按照他们的特长选择不同的操作,如何招募不同的价值的劳动力以使其适应不同的操作来降低成本本身就成为协作的一项重要职能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劳动力的等级制度,工人按照熟练程度不同形成不同级别;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分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操作,不同操作之间的连续性、规则性不仅要求各项操作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而且为了尽可能降低劳动的非生产时间,要求在每一操作上花费必要劳动时间,如何监督、激励局部劳动者按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不同操作就成为当时手工工场内的重要问题;但是劳动过程的分解也使工人的劳动开始片面化、专门化和简单化,片面化的劳动者难以独自进行总体劳动的协调,劳动概念和劳动执行职能开始出现分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操作环节的日益增加和劳动过程的日益复杂,劳动概念职能越来越独立为一种专业化的职能。这些职能包括招募、指挥、控制、激励和记录等等。在工场主本人关于如何招募、如何操作、如何加工原料和衡量操作效果的知识有限的条件下,工场主必须依靠助手和监工来协助其进行协调和监督,这些助手和监工主要是由对操作比较熟悉和有较高技能的熟练工人——即工头来承担。 

    无论是简单协作还是分工协作的手工工场,都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一方面,分工的原则是人的技能和经验,劳动分工同劳动者分工直接统一,每一种劳动操作都要求成为一个人的固定职能,因此以手工为技术基础的劳动,使生产过程得不到真正的分解;另一方面,对工场主来说,由于提高劳动生产力始终是依靠工人和工人专门技艺的提高,因此熟练工人占压倒性的优势,童工、妇女的使用遇到了成年男工的反对;从事较难的局部劳动的技能的掌握,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工场主必需为熟练工人支付较高的工资支出;更重要的是,由于手工工场仍然依赖于手工劳动,失去关键的手艺工人会导致手工工场的关闭,不仅延长而且甚至定时的规律性劳动时间或加快节奏以降低非生产时间的消耗都遭到熟练工人的强烈反抗。因此,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并不能掌握全部社会的生产,也不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根本的改造,在竞争和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工场手工业本身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和它自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马克思,1983,371页)这种矛盾是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其存在的技术基础并突破手工劳动对资本的限制,从手工工场演变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制度才解决的。

    第三节  分工与技术的演进

    一、分工和技术进步

    在18世纪,一系列的技术进步改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面貌,并导致了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工厂制度——产生,随着技术进步在其他领域的扩散,其他工业部门也逐渐从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向工场制度演变,而且所有这些演变过程相互作用,使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制度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些多样化的技术进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机器——快速、规则、准确而且不知疲倦——提到人的技能和努力;而是用没有生命的动力如水力和蒸汽动力替代有生命的动力如人和动物;三是新的原材料如矿物资源提到了植物或动物资源。在这三类技术进步中,其决定作用的是机器的发明,因为后两类基本上都是因应前者的出现和应用而相继或同时产生的。从手工工场或手工业向工厂制度的演变,关键在于劳动资料如何从工具转变为机器。与工具不同的是,机器的特性在于,“机器不是工人手中的工具,而是一种人为的手”,因此“机器就是一套机械装置,在简单动力推动下实施从前由一个人或几个人进行的技术操作所构成的部件”。(芒图,1978,146页)任何发达的机器都是由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作(具)机等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 ,其中前两个部分只是把运动传给工作(具)机,使它能够对劳动对象加工并改变其形式,因此工作机(具)本身是劳动资料变革的起点。而工作机从形式上看,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以前的工具所构成,“即由锭子、针、锤、锯、刨、剪刀、刮刀、梳子的等构成,即使这些工具由于要作为统一机械的各个部分来起作用而在形状上发生变化,情况也是如此”。(马克思,1978,56页)因此机器与工具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由同一个机械来推动的许多工具的组合,其形式为一台机器同时带动许多工具 。

    劳动资料从工具演变到机器,对生产的当事者都产生重要影响,对工厂主来说,原来占生产过程的较大比重的可变成本——劳动力和原材料——会被越来越大比重的固定成本所替代,生产的弹性会变得越来越具有刚性;对工人来说,意味着其技能的降低和地位的变化。因此从工具演变到机器,必须具备两个因素才会实现:(1)由于以工具为技术基础的生产方法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不适用性,不仅存在着进行技术改进的必要而且存在这这种可能;(2)新生产方法具备一定程度的优势,因此足以弥补进行这种技术进步的成本。

    技术进步的可能性在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条件下分工的发展。一方面,手工工场 内部分工的发展,导致同类用途的工具,为适应劳动者的分工而不断地分化、专门化和简化;“为了生产一定产品即特殊商品而互相协作的不同种劳动,一旦分配给不同的工人来做,那就会发现,完成这些不同种劳动的难易程度,取决于过去发挥不同职能的工具是否有一定的改变”。而工具“究竟应该在哪方面进行这种改变,则要根据经验和由于形式不改变而造成的特殊困难来确定”。(马克思,1978,51页)因此,工具的分化、专门化是与分工本身一起自然产生的,工具越来越细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每一种工具具有适合于一种唯一用途的固定形式,与局部工人分离的和专门的职能相适应,劳动工具不断简化、改进和多样化化。因此“由分工所引起的劳动工具的分化、专门化和简化就成为机器发展的工艺、物质前提之一”。(同上)另一方面,手工劳动条件下工场内部分工和手工业之间分工发展使当时的许多熟练工人不仅能操作不同的工具,而且还必须制造、修理这些不同的工具,操作与制造工具在一些熟练工人身上的统一,使很多熟练工人具备了解决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而进行技术改进的能力,这种技术改进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了直接由人用最简单地机械方式(如转动手柄、踩动轮子的踏板)所产生运动转变为工具自身的机械运动,这样就产生了最早的手工业机器如飞梭、脚踏式纺车等 。 

    技术进步的必要性在于手工工场和手工业生产组织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各种矛盾因为外在需求的不断增加而日益严重的不适应性。一方面,17世纪60年代以来,从国内来看,随着英国手工工场、手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交通的不断改进、人口增加、平均收入相比欧洲大陆较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逐渐形成了有利于结实、标准化而且价格中等的产品国内需求的扩张;从国际范围来看,英国逐渐形成的包括北美、非洲、远东等地区的殖民贸易体系对英国廉价地标准化产品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和国际需求的增长对英国手工业生产产生了产品数量上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在以手工劳动分工为技术基础的进一步扩张不仅遇到了手工劳动的自然技术限制,而且延长劳动时间、雇佣非熟练工人都遭到了熟练工人的反抗;分散的手工工场主不仅面临着早期包买商制度下同样的问题,而且还产生了工人不断提高工资的要求。所有这些都使资本家迫切希望改变现有的生产方法以减少熟练劳动,而且随着早期机器的采用,熟练工人反对机器而导致的罢工产生了通过机器的进一步改进以替代工人的必要。

    很大程度上正是在需求 对生产的压力下和分工发展提高的工具分化和工人技能积累下引起了新技术——机器在英国的产生。在部门分工条件下,各个手工业部门的产品虽然由于社会分工而分离成为各自独立的商品,但是它们作为总过程的各个阶段却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总体上相互依赖并服从供求大致相同的市场协作。随着某些行业某些手工工场机器的采用,这种供求大致相同的市场协作会被打破,从而引起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供求不平衡运动,为恢复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平衡,需求不足部门的技术创新又引起了新的不平衡,这样通过社会分工和技术创新之间互相动态作用,不断地推动着技术演进过程,直至各工业部门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形成供求大致相同的市场协作。

    二、技术进步的演进过程 

    在英国,技术进步是从棉纺织工业开始的 。几乎任何纺织工业都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原材料分类、洗净、梳理以使纤维理顺;纺纱,即将松散地纤维抽出来并且纺成纱线;织造,即将纱线纵横交错一切来以织成布料,最后是完工,根据布料性质而不相同,但大都包括漂洗和上浆、清理、剪裁、染色、印花和漂白 。与这些主要步骤相适应,棉纺织业分为纺纱、织布等两个主要部门。1733年英国兰开夏郡的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一倍,并使布面加宽。在飞梭发明以前,至少需要五辆纺车才能供应一架织机的需求,飞梭的普遍推广使用,结果造成了纺沙与织布之间的严重不平衡,随着织布活动的扩散,这种严重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而在长期内造成“纱荒”,不仅纱价急剧上涨。而且更重要的是常常不能在一定时间内买到必要数量的纱,导致织工常常停机待纱、织物的交付延迟是制造商受到很但损失,迫切需要找到方法来以一种相当于织的速度生产纱。1764年木匠兼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纺车” ,这是由手工工具变为手工业机器的典型,较为简单、制造费用和占用地方不大并且借助任何人工动力就可运转,因而与旧的生产组织相适应,是手工业作坊、家庭手工业或分散的手工工场向工厂过渡阶段的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英格兰北部地区。1769年理发师阿克莱特剽窃木匠赫斯的发明,发明了水力纺沙机 ,从而奠定了工厂制度的基础,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的克隆福特创立了第一个棉纺厂,这是近代工厂制的起点 。这两种纺纱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纺纱和织布之间的不平衡,但是珍妮纺纱机所纺出的线虽然细,但过于薄弱、易断不能做经线,水力纺纱机所纺出的纱虽然结实但很粗,只能做经线。1779年英国童工出身的发明家克隆普敦结合上述两种纺沙机制造了骡机(走锭纺纱机),同时完成抽纱和纺纱两道工序并纺出既纤细又均匀的和更高支数的棉纱。纺纱机的使用再次打破了纺和织之间的平衡,1785年牧师埃地蒙德·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但由于其存在着机械缺陷如断线问题必须不断改进,而且其应用和扩散直接与对布匹的需求以及由此出现的手工劳动成本的波动相关,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它采用速度非常缓慢,直到19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才由于其技术优势 得到广泛应用,纺纱和织布两大工业部门在生产上才大致达到平衡,尽管纺纱机和织布机后来进行了多次改进,但棉纺织业主要工序上的机械化基本完成。

    如果没有漂白、梳棉和准备粗纱等操作速度的相应改进,棉纺织业纺和织环节的机械化是不可实现的,因此,纺纱活动以前的准备环节如梳棉机也发展起来,形成了从原棉到纱线各个阶段上的加工机器;与此相适应,整理工序上技术创新也出现了,由于当时所生产出来的布匹比可供晾晒的地面更多,逐渐发展起硫酸漂白,随着一种化合物引起了新的化合物,18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使用氯进行漂白,在此基础上,漂白粉、肥皂和苏打的生产相继发展起化学工业。同样1783年,滚筒印花在伦敦被引进并取代了木板印花。

    机械化尽管始于棉纺织业,但如果没有冶金工业的发展,其普遍发展和应用是不可能实现的。冶金工业分为两个主要部门,前者包括矿石的开采和冶炼,后者主要是金属加工,其中前者最为关键,作为一个化学过程,冶金主要是将以化合物方式存在的铁矿石与燃料相接触加热变成适用的纯金属,其最主要的变革是增加生产数量和改进生产质量的化学方法,随着燃料从木炭到焦碳以及熔炉的应用,生铁的生产数量得到解决;金属加工要求生铁变成可加工的韧性铁知道制了科特的搅拌和旋转综合炼铁法的出现,不仅解决了铁的冶炼数量而且解决了质量问题。武器和金属加工的需求极大地刺激了铁的生产,造成了对煤炭的大量需求,采煤坑道的加深使排水成为严重的问题,解决排水动力的问题提上了日程,1698年萨夫里在唧筒原理基础上发明了火力机,但很不完善、动作缓慢而且有爆炸危险。1705年纽可门发明的蒸汽抽水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因为冷凝汽缸所造成的热素丧失较多,燃料的耗费同所得到的效率很低。瓦特在发明冷凝器并将活塞的往返运动改为圆周运动,1769年制成动力较大的蒸汽机,1784年试制成功联动蒸汽机,同年英国建立第一座蒸汽纺纱厂。

    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使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最后的、最具有决定性的阶段,为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动力机和与冶金工业的技术改进提供的精练金属,促进了机器体系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制造机器开始让位于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前,机器制造的主要设备(镗床、车床、钻床、铣床等)都已发明出来,机械制造也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交通运输业的革新,陆路运输出现了铁路,海运也迅速发展起来,交通运输的革新又转而推动工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大机器生产,实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并使由原来农业占优势逐渐变为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使“手工劳动时代”进入“蒸汽机时代”。

    三、从手工劳动向机器劳动演变

    “正象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马克思,1978,110页)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处于从手工劳动向机器劳动、从手工业作坊、手工工场向工厂制度演变阶段,不同行业向工厂制度演变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在有的地方有些行业仍然是手工劳动为主或手工业机器为主的生产组织,而在个别行业在个别范围内一开始就是采用机器,从而使生产组织呈现出手工作坊、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早期工厂制度并存的交错局面,原因在于:(1)机器替代工具不仅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从早期的工具机——手工业机器到以水力驱动的工具机,从同一工具机组合的机械简单协作到以动力驱动的不同工具机组合机器体系分工;而且机械化在不同行业因产品技术性质或同一行业不同操作阶段而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毛纺织业机械化因为以羊毛这种有机的、动物纤维为原料和产品的艺术性质而与棉纺织业机械化存在较大的时滞。因此不仅不同行业而且同一行业生产组织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2)只有机器劳动的高效率只有达到这样的一个限度,才能完全替代手工劳动,这个限度是,不管使用手工劳动、包括手工业机器的各种生产组织如何压低劳动力的工资支出,机器劳动的效率都足以超过手工劳动并淘汰它们。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能力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使价格处于剧烈波动之中,产品价格的下降,一方面使手工劳动者纷纷破产,沦为雇佣工人,有利于资本积累;另一方面,手工工场主不断压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激起雇佣工人尤其是熟练工人的反抗,迫使工场主为避免熟练工人罢工不得不引进、完善机器来替代熟练劳动。 (3)机器劳动替代手工劳动,生产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使建立生产组织的最低预付资本量增加,而且还需要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而这一过程是通过18世纪以来更大规模的原始积累例如圈地运动(18世纪末英国自耕农已经完全消失)、殖民贸易体系和国家的强制作用 来实现的。但是就机器劳动向手工劳动演变而言,“在这里,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在于:后一个生产形式的物质可能性——不论是工艺条件,还是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结构——都是在前一个形式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同上,11页)

    手工劳动向机器劳动演变,就英国当时典型的行业——棉纺织业来看,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后的那个时期。珍妮纺纱机只是在用机械代替作为工具的手或代替手来掌握工具部分发生变革,其他部分还是依赖于手工劳动;因此没有改变生产组织,例如“在1775年-1785年间,一种真正的生产狂热支配着某些郡:当多轴纺纱机成千地安装在农舍里,织工和织布机的数目虽然大增,还是不能满足业务需要”,“粗棉布老板仅限于把若干手摇的机器集合在一个作坊里:这就是纺纱间,这与其说是工厂,倒不如是手工工场”。(芒图,1997,195、198页)与此同时分散的手工工场以及用手工制造机器的手工工场也发展了起来,因此这一阶段是技术基础是以手工业机器为主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阿克赖特的专利证被取消以后开始的,水力纺纱机开始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以水力作为动力进一步促进了机器协作和机器体系的发展,不仅产生了将同一工作机相连接的机械简单协作形式,而且产生了将不同生产阶段的工作机互相连接的机器分工协作体系;无论是机械简单协作还是机器分工协作体系,从一开始就需要机械动力、占用很多空间和资本,这样的机器从来就不可能是手工业的机器,与家庭小生产是不相容的,因此利用水作为动力的工厂是机械简单协作或机器分工协作体系的必然结果 。“除了在一条相当有力、相当湍急而能推动机器的河流的岸边之外,就不可能在别处建设工厂”;(芒图,1997,196页)因此这一时期的水力工厂基本上集中在动力比较丰富的区域,同时随着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上的共同需要、设备的改进和完善,产生了资本的集中,“每个工厂都有几千镑资本,而且一个人拥有几个工厂并不稀奇,例如我们知道阿克赖特同时经营着八个到十个工厂”。(同上,197页)但是由于水不能随意增加、缺乏时不能补充和季节性枯竭,用水做动力造成越来越大的困难,尽管工厂制度已经形成,但只具有纯粹的地方性质,在城市和其他地区,手工业机器劳动仍占很大比重 。第三个时期是在19世纪初,伍尔夫在瓦特双向蒸汽机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成功地制成可在商业上应用的高压复合蒸汽机开始的。蒸汽机通过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可以移动、在技术上的应用是普遍的并相对地不受地点条件的限制,它使生产既可在分散农村、也可集中在城市。与此同时,由于有能供给各种程度的力量同时又容易控制的发动机以及转动刀架的发明,以机器制造机器的工厂也出现了。蒸汽动力的工厂开始占据棉纺业的主导地位。

    随着棉纺织业从手工劳动转变为机器劳动占统治地位,其他行业也先后从手工劳动转变为机器劳动占统治地位,“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马克思,1978,11页)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第四节  机器、分工与工厂制度

    一、机器分工与工厂制度

    劳动资料从工具演变为工作机、工作机随着机械动力的采用进一步发展为机械简单协作或机器体系分工协作,使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作机使制造产品过程中的某些不同操作结合在一台机器上,成为同一主体的不同运动;在同种工作机构成机械简单协作中,每台工作机都完成同样的操作,形成了机器之间的简单协作;在不同工作机组成的机器体系分工协作中,产品按照自己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通过每台局部机器的操作所形成的流水线作业最后完成,并在各局部机器之间的不断重复交接工作中,确定了数目、规模和速度之间最优比例的基础上,形成了机器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器生产从整个过程自身来看, 分成其组成部分和各个阶段的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它们之间如何联结,由力学、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客观确定的,尽管其完善还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因此,“劳动的协作性质,在这里成了由劳动资料的性质本身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马克思,1983,388页)工作机的发展使工具离开了人的手并摆脱了人的器官数量的限制,机械动力驱动的机器协作的发展,使工作机仅仅需要在人的看管下就能完成加工原料所必须的一切运动,劳动者就从过去 “终身专门使用一种局部工具”变为现在“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机器”,从过去的“工人使用劳动条件”变为现在“劳动条件使用工人”,从过去的“操作事先适应工人”变为现在的“工人适应操作”,其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削弱 。这样工人对劳动条件的依赖进一步加深,成为劳动条件——机器的附属物,其生产活动变成为完全受机器的驱使和支配,只能与机器相结合才能进行。

    与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地位的变革相适应,作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就表现为“一个由无数机械的和有自我意识的器官组成的庞大的自动机,这些器官都受一个自行发动的动力的支配,从而为了生产同一个物品而协调地不间断地活动”。(尤尔,转引自马克思,1983,423页)在工厂中,适应于机器的操作及其之间的协作,工人被分配到适应机器生产过程的工艺划分的各个局部机器上进行操作,并保持着生产个环节之间的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机器生产过程中新的劳动者分工:(1)每台局部机器上操作工与助手的分工如看管几台纺纱机的工人及大接线工、小接线工,其差别在于力气、灵巧性和年龄、性别特征;(2)由原动机和工作机的差别造成的辅助工如看护锅炉、加煤加水、清除炉灰的工人与操作工之间的分工,其比例由动力机和工作机的数量决定;(3)机械工同维修工和勤杂工等之间的分工,其原则在于技术上的差别。在局部机器内部、局部机器之间以及操作与维修之间分工比例确定的基础上,适应于由各种各样的、同时动作并结合在一起的机器构成的分阶段协作连续性的要求,把各种不同的工人小组分配到各种不同的局部机器和机组上去。一定数量同种工作机或不同种工作机的连接 在工厂内部按空间分布形成了不同的车间,在这些车间中,最重要的劳动过程分工是操作工与其助手之间的分工。

    机械简单协作或机器体系的使用,进一步扩大了工厂的规模。扩大生产使工厂主不仅面临着购买能源、机器、建筑、工具等所需要的资本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劳动力与机器使用结合、如决定机器运行的速度、监督工人的节奏以最大限度发挥机器的潜在生产效率问题,包括如何招募、训练、激励劳动力和劳动过程的计划、控制和组织。机器的采用,一方面,要求工人学习如何操作机器和如何对原料进行加工,如何使工人适应机器生产的规律性劳动并防止熟练工人破坏机器,如何设计激励制度使工人努力工作,如何按机器的工艺技术要求安排动力、机器和场地并进行机器的日常维护,如何根据机器的操作活动进行车间或部门划分等等;另一方面,机器的生产由于缺乏标准化技术和需求的非标准化,不仅其生产而且其运行、维修都必须依靠熟练的技术和操作工人,培训新的操作工人也必须依靠这些技术工人。在工厂主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解决这些劳动概念或管理问题,在早期很多行业的工厂内仍然延续了手工工场的协调分工,即生产资料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由工厂主负责,并在工厂合伙人之间进行了权力和部门划分,各个部门下各个车间是由熟练工人来管理或控制的:熟练工人不仅负责招聘、训练和监督劳动力,作为操作工按一定比例配置助手或学徒工进行劳动过程,例如在当时的棉纺纱厂,每个看管纺纱机的熟练工人 与一个大接线工、小接线工负责照管4台纺纱机,(Lazonick,1990)同时还负责机器节奏的控制和机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工厂主是按照每个车间熟练工人完成的产品定额计件支付工资,熟练工人按车间分工等级按计时工资在不同级别工人中进行分配,同时工厂主按递减比例对超额部分进行奖励的工资制度;由于计件单价都是依据以前的经验和预期制定的,因此为了限制工厂主降低计件工资率,熟练工人通过行业职工会制定了为本地区同行业都必须遵守的包括工人分级标准、等级工资率和计件率的工资单(wage list)。在维多利亚时代中叶很长的繁荣时期内,一方面,为了缓和劳资冲突获得市场扩张的利益,另一方面,为了节约投资于管理活动的成本和减轻自己直接监督直接劳动过程的压力,在多次劳资冲突过程中 ,工厂主最终选择了与行业工会合作的策略,因此熟练的男性工人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车间劳动过程的分工、工人的招募和任务安排、劳动的速度以及劳动努力程度和报酬之间的关系。这样与直接劳动过程中工人之间的操作分工和专门化相适应,工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工厂主为顶点、以不同合伙人负责各部门并由少数熟练男性工人控制劳动过程的科层组织。

    机器的采用,一方面将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永不疲倦、连续和有规则的机器运动,突破了手工劳动对扩大生产的生理限制,使原来局部的工人协作劳动变成了适应机器本身技术性质要求的直接社会化的共同劳动,从而使劳动结合的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成为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另一方面,作为资本的物质承担者,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成为加重剥削工人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这主要体现在:(1)机器简化了劳动操作过程,许多劳动可由妇女和儿童来承担,这样不仅扩大了剥削的领域,也通过降低成年男性工人的价值加深了剥削程度;(2)机器在早期为工厂主延长工作日不仅创造了新的条件,而且创造了新的动机;(3)当工厂法限制工作日的长度以后,工厂主通过加快机器的运转速度或扩大工人看管机器的数量,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机器或以机器协作为基础的工厂,具有强大地生产率优势,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产品,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最终使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其他生产组织形式难以维持而被淘汰,同时也最终实现了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彻底分离。

    二、社会分工结构与工厂规模

    蒸汽动力和机器的采用,不断扩大着生产组织的规模,但是到十九世纪70-90年代,几乎所有的英国生产组织都是小规模的、采用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的家族生产组织,例如1870-1871年,英国一般棉纺织厂雇佣180人,1885年雇佣191人;在针织业中,雇佣人数在这段时间内由71人增加到86人;金属加工工业的工厂在870-1871年多达18000个,雇佣62万2千人,平均每个工厂只有34.5个工人;煤矿的情况也差不多,大多数是小矿场,雇佣人数不过一、二百人,年产量不过几万吨;造船厂的规模要大一些,1870年东北海岸一般制造铁船的工厂雇佣的工人为800人;至于当时在英国生产组织中占很大比重的食品工业和其它轻工业的规模,那就更小了,平均每个生产组织只有三、五个工人(如面包业、缝纫业)、十来个工人(如印刷业、皮革业)。(克拉潘,1997)上述部门都属于英国当时比较成熟的工业部门,生产组织规模较小,数目多,资本少,每个生产组织在本行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很小,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是非常低的,这是当时英国作为“世界工厂”时生产组织发展的一般特征。

    英国这种工厂规模是与当时英国的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随着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和对外贸易殖民体系的发展而确立的,商人或商业资本在英国生产组织的变迁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商业的发展不仅通过交换规模的扩大促进了生产的商品化,而且为资本主义工厂的建立积累起巨大的货币资本。随着以机器为基础的英国工厂的建立,国内狭小的市场需求无法满足于工厂巨大的产能,不得不严重依靠国外市场,例如,早在1819-1821年间,英国生产的棉纱就有2/3卖到国外市场,棉纱制成品中几乎有3/5是以这种方式处理的,60年后,这一数字上升到84.9%和81.6%。(H.J.哈巴库克、 M.M.波斯坦,2002)适应于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商业和工业之间的社会分工是极为发达的,依托发达的航运业通过在国外的代理制或委托制建立起庞大的批发、零售商业组织体系,能够成功地销售英国工厂不断扩大的产出。另一方面,由于对外贸易的区域性和需求的异质性,英国生产组织面临的是一个分割的而不是一个大规模的均一市场,这使得英国生产组织不得不生产适应于各区域取向的各种非标准化的产品,并通过一个由众多商业批发、零售组织所组成的体系来销售他们的产品,没有必要直接拥有或控制他们的销售渠道。

    从建立生产组织所需要资本供应来看,英国的工厂主建立工厂的资本基本上是通过个人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通过家族来筹集的,即主要是家族经营或合伙经营并承担无限责任;尽管1856年英国就颁布了有限责任公司法,根据股份公司组织起来的生产组织只是在很少的部门出现,例如直到1885年,有限责任公司在英国企业总数中仅占5%到10%的比例,因此生产组织的资本规模都不是很大。原因在于,(1)由于历史上海外贸易股份公司的若干诈骗案例,英国投资者把建立股份公司看成是一种蓄谋侵吞他人钱财的不道德行为,而家族经营或合伙经验被认为是稳妥的资本组织形式,在工厂需要资本时,除了向银行进行短期信贷,它们主要是通过家族或合伙来解决。(2)英国政府在十九世纪只对那些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或承办铁路、运河那样的大规模事业的公司,才批准组织有限责任的股份公司制,对制造业中的通过股份公司实现资本集中采取了不鼓励的政策。(3)英国的商业银行是随着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尽管银行体系极为发达,但是适应英国殖民贸易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主要从事海外业务如购买外债和进出口贸易贷款业务如存款、票据贴现、票据抵押放款、汇兑和代收等,除了国内铁路建设融资如购买固定利率的公债以外,英国商业银行不重视国内工业的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仅仅通过透支和票据贴现进行短期流动信贷。

    适应于本国商业、银行业和工业之间的分工结构,19世纪英国的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如纺织、铁和钢、煤矿和造船和机器制造业等,都是由无数占有很小份额的生产组织组成,其分工结构是高度区域集中和垂直专业化的:大多数生产组织都是单一工厂,从事着某一行业中中间或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特定阶段的专业化生产,例如1834年,英国拥有1200家棉纺织工厂,这些工厂通常只承担制造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生产活动,1884年,这些工厂有41%只从事纺纱、33%只从事织布,而将纺纱和织布联为一体的工厂只有27%,(布莱克福德,2001,64页)同时由于熟练劳动力和原料供应、交通、产品销售等因素,英国工业还呈现出高度区域集中现象,例如,纺纱业逐渐集中在兰开夏郡专业化从事不同类型棉纱生产的南部城镇如奥尔丹和波尔顿,织布业逐渐专业化于兰开夏郡西南部城镇如布坦克本和班来。中间或最终产品的销售依赖于发达的市场机制,常常依靠专业化的商业组织。例如上述地区的纺纱厂和织布厂通过发展完好的曼切斯特交易所的商人以及这些工厂在地理上的接近而连为一体。(同上)

    三、英国生产组织进一步变迁的限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炼钢法、内燃机、电力和各种标准化技术、方法的出现,美国和德国产生了多部门科层式生产组织,其特点是:通过标准化技术和方法实现管理对工作内容和生产标准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建立科层管理组织和组织内部系统研发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和销售垂直一体化,同时利用股份公司通过联合、兼并等手段实现了金融和产业资本一体化,完成了工厂这种生产组织向多部门的大规模生产组织演变,最终形成了寡头竞争的市场格局。

    与美、德等国不同的是,英国没有从单一工厂转向垂直一体化的多部门层式生产组织,仍然是小规模的工厂并通过市场机制协调经济活动。其原因在于,(1)19世纪末,英国控制的殖民帝国达到了“极盛时代”的顶点,并通过国际分工组成一个有机的生产体系:英国向这些殖民地或保护国输出主要工业部门产品,主要包括棉纺织品、机器、钢轨和铁路车辆,而从后者输进原料,从而使英国工业具有稳定的外部市场。一方面,这些外部市场由于地理分布而具有很强的分割性,英国生产组织必须通过弹性化生产来适应这种异质性的需求,而引进标准化技术和实行垂直一体化必将固定其产品的样式或结构从而丧失产品的灵活性,而这种灵活性恰恰是工厂最强有力的竞争手段,实现生产的灵活性必须依赖熟练工人的技术,同时也导致生产规模较小。(2)由于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业组织体系极为完善,英国生产组织基本上是接单进行特定产品生产,不需要而且没有必要实行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为了保证长期的收益,各个生产组织都主要通过进行某一生产阶段的专业化生产来获取定单,极端发展的市场分工联系着各个行业中从事各种专业化的工厂,产品需求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没有必要进行生产的垂直一体化。(3)在英国主要行业的工厂内部,其管理结构是非常简单的,成本会计方法和会计制度很简单或几乎没有,劳动过程是由熟练工人通过车间工会控制的,车间工会组织在和雇主谈判时拥有强大的实力,这种实力还得到了全国性工会的支持。在这种劳资关系下,一方面,为了防止技术性失业,工会坚决反对对工作条件的变化如引进更具有生产率的标准化技术;另一方面,英国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养是通过低成本的工厂学徒在岗培训形式实现的,缺乏正规职业性的、技术性和科学性的教育,正规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实现人的社会地位提升的手段,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愿意进入工业,工厂主缺乏必要的管理人才,不得不依靠少数熟练工人控制劳动过程 。(4)作为第一个进行工业化的国家,英国工厂对进行了大量的固定资本投资,引进新的设备进行技术创新会导致原有厂房、设备的损失并带来增加新投资的成本,同时工厂的产量也没有大到足以保证进行专业化精确设备和工厂设计重组上的大量投资能得到充分的收益,因此,尽管很多新技术是在英国发明的,英国的工厂主不愿意进行新技术投资使其在其他国家得到采用。

    正是在上述因素共同相互作用下形成刚性的行业或部门分工结构和制度化的劳资关系下,英国工厂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没有实现向大规模生产组织的演变,尽管在19世纪末某些行业通过联合建立了卡特尔式的垄断组织,但组成卡特尔的各生产组织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并没有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和管理的合理化改革。在面临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标准化产品的竞争下,利用原有的技术尽管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通过降低原料的质量和数量、进一步压榨劳动力 来降低产品成本在海外殖民地市场仍然保持着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英国不能采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和美国通过工厂向新的生产组织演变,使美国最终替代了英国的世界工业领导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2655.html

更多阅读

从环磷酰胺到异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说明书

当今人类面临的健康难题主要是各种肿瘤的治疗问题,虽然已有很多药物能有效的治疗癌症,但是治疗效果的提高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仍然是一大难题。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居各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人类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治疗肺

时评:从阮裕焚车到众人拾柴外一篇

从阮裕焚车到众人拾柴晋朝有个人叫阮裕,有一辆漂亮的马车,无论谁借都慷慨应允。这天,一邻居的母亲去世,想借车治丧,却不好意思开口。阮裕知道后说:“我有车而别人不敢借,这车有什么用呢?”一气之下,将车烧了。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

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转载 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2013,1,4,这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日子,对于你,它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生日。当你醉饮快乐祝福,回到家里依然微醺,清醒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漫漫人生的思考: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你知道先哲说: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但你没法参透,因为你很平凡,每天有着凡

从美国国家公园学到些什么 美国羚羊谷国家公园

从美国国家公园学到些什么此文仅以本博在黄石、美洲杉和国王峡谷、大峽谷等国立州立县立国家公园的所见所思,以及网上收集到的信息,谈谈对美国国家公园的一些感受和粗浅认识。条目索引:一.美国国家公园概要二. 我所见到的美国国家

声明:《包买商 从包买商制度到工厂制度》为网友卖弄嘲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