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基础和基本原理
在50年代中期,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和詹姆斯·托宾各自贡献的基础上,创造了存货法的货币需求理论。
鲍莫尔和托宾都指出,个人维持货币存量与企业维持商品存量遵循同样一个道理。
二、模型的基本思想
其基本思想是:一个人维持货币存量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那就是如果个人要维持更多的货币存量,那么他就要面对如果把这部分货币转化为生息资产而带来的利息收入的损失;如果他保持较少的货币,那么他就要忍受为了满足日常货币需求而频繁地把生息资产转化为货币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因而维持多少货币存量的问题就转化为如何使利息收入损失和交易费用两种成本之和最小的问题。
三、模型的三种表达方式
1、文字表达
具体而言,货币需求的最佳水平将取决于各种成本。首先,每次去银行要有往返成本Pb,而每个月份往返的次数为PQ/M*,因此每个月份往返银行的总成本为Pb(PQ/M*);其次,持有货币还有机会成本,即平均货币持有量所损失的利息收入i(M*/2).注:此处存在如何计算平均货币持有量的数学问题),再次,家庭面临如下的替代:M*越大,往返银行的次数就越少,但一个月内损失的利息却越大。家庭若在月初提取一大笔款项(M*=PQ)使其能满足整月支出的需要,就能把往返银行的成本降至最小,但是这个很大的M*会使家庭在一个月份内的利息损失增加到最大程度。最后,家庭必须在频繁往返银行的成本(如果M*很小)与放弃利息(如果M*很大)之间进行平衡。
(2)模型的数学公式表达
M*的最佳选择可以通过使持有货币的总成本(TC)极小化找到,我们会发现这个总成本是交易成本与利息收入损失的机会成本之和:
TC= Pb(PQ/M*)+ i(M*/2) (1)
(3)模型的图形表达
用图形表示为:
四、模型推论
1、从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是:对货币的需求就是对实际余额的需求,人们关心的是所持有货币的购买力,而不是它的名义价值,反映在公式上就是,如果价格水平P提高1倍,而其他变量(i、Q、b)保持不变,对M的需求也将增加1倍。更为一般的结论是,价格水平的变化对所需要的名义货币持有量产生相同程度的影响,但实际货币需求不会发生变化。货币需求的这种特点通常被称为缺乏货币幻觉(the absence of money illusion).
(2) 收入、利率和固定成本b对货币需求有重要影响。
实际收入Q增加会提高货币的意愿持有量。即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使家庭增加开支,为了支持更大的交易量,家庭将增加平均货币持有量,根据测算,货币的实际收入弹性约为1/2。也就是实际收入Q的a%的增长会带来需要的货币持有量(a/2)%的增长。由此所得到的重要结论是,由于货币的百分比增长小于收入的百分比增长,所以实际收入的增长家庭的货币持有量将变得更为经济,这叫做货币持有量存在规模经济。
利率上升会造成货币需求急剧下降。因为利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越大,因而家庭会减少货币持有量,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1/2)。
提取款项的固定成本上升会造成往返银行次数的减少,从而每次提取的金额就会增大,这样,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期内,平均的货币持有量就会上升。据测算,货币需求的固定成本弹性为-(1/2)
五、模型隐含的假定
1.只有货币才能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交易,其它生息资产如果要进行交易必须转化为货币。
2.货币是没有利息的,如果货币也带有利息的话,那么模型中就应该考虑到持有货币带来的利息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利息收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