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生产力 论消费力的解放



为了走出经济不景气的困境,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方略。就目前运作情况看,投资得到高速增长,而消费的增长趋缓,回升乏力。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消费力的发展受阻有关。投资可以引致消费,但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的持久的推动力。消费力的发展如果真正启动和回升,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投资的乘数作用也会降低,这对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消费力的研究,进一步分析研究影响和制约消费力发展的因素,并寻求有效促进消费力解放的良策,会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要促进消费力的解放,首先必须对消费力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消费力是消费者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从事的消费能力。消费力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性。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它在本质上是社会消费力,是在一定的分配关系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力在消费领域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精典作家对消费力这一范畴有过一些精辟的论述。人的消费力是当作需要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消费力一经创造出来,又成为消费的条件和首要手段。消费力与生产力是正相关的关系,提高消费能力,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又能创造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从而又推动消费力的发展。消费力的发展过程,也是劳动者个人才能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自然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消费力的构成要素考察,现实的消费力,作为存在于消费过程的物质力量,包括消费者、消费资料、消费对象三要素。

消费资料也叫消费手段,是人们用来传导自己的消费活动到消费对象上去以影响和改变其物质形态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可叫它为传导物或媒介物,其中主要是消费工具。消费工具是人消费和享受消费对象,实现消费行为的必要手段,是一种物化的智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化而不断发展的。消费工具对于提高人的消费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

消费对象是消费的物质承担者(消费的精神对象也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即人的消费活动加于其上并形成适合人的消费需要的具有消费价值的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它表现为商品或厂家的产品,它是构成消费力要素所必备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消费对象,也就无从进行消费。

消费者是指实行消费的人。人在消费力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消费过程中,人不仅仅只作出本能的反映,而重要的是作为主动者、主宰者出现的。人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当时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达到的条件下,采取尽可能完美的消费工具,有目的的去同化和享受消费对象(包括它的物质产品形态和精神产品形态),进而发展和完善自己。因此,消费者是消费力的主体和首要的因素。

为了走出经济不景气的困境,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方略。就目前运作情况看,投资得到高速增长,而消费的增长趋缓,回升乏力。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消费力的发展受阻有关。投资可以引致消费,但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的持久的推动力。消费力的发展如果真正启动和回升,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投资的乘数作用也会降低,这对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消费力的研究,进一步分析研究影响和制约消费力发展的因素,并寻求有效促进消费力解放的良策,会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要促进消费力的解放,首先必须对消费力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消费力是消费者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从事的消费能力。消费力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性。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它在本质上是社会消费力,是在一定的分配关系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力在消费领域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精典作家对消费力这一范畴有过一些精辟的论述。人的消费力是当作需要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消费力一经创造出来,又成为消费的条件和首要手段。消费力与生产力是正相关的关系,提高消费能力,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又能创造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从而又推动消费力的发展。消费力的发展过程,也是劳动者个人才能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自然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消费力的构成要素考察,现实的消费力,作为存在于消费过程的物质力量,包括消费者、消费资料、消费对象三要素。

消费资料也叫消费手段,是人们用来传导自己的消费活动到消费对象上去以影响和改变其物质形态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可叫它为传导物或媒介物,其中主要是消费工具。消费工具是人消费和享受消费对象,实现消费行为的必要手段,是一种物化的智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化而不断发展的。消费工具对于提高人的消费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

消费对象是消费的物质承担者(消费的精神对象也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即人的消费活动加于其上并形成适合人的消费需要的具有消费价值的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它表现为商品或厂家的产品,它是构成消费力要素所必备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消费对象,也就无从进行消费。

消费者是指实行消费的人。人在消费力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消费过程中,人不仅仅只作出本能的反映,而重要的是作为主动者、主宰者出现的。人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当时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达到的条件下,采取尽可能完美的消费工具,有目的的去同化和享受消费对象(包括它的物质产品形态和精神产品形态),进而发展和完善自己。因此,消费者是消费力的主体和首要的因素。

第五,消费力的导向性。这是由消费者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只有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生产者才能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因此,产品的质量、品种、价格等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是生产者悠关重要的大事。由于消费者消费的主动性,他可以按照本人的意愿和个体偏好,到市场上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对象或商品,并通过市场这个中间环节把自己的意愿和偏好导向(传递)给生产者;生产者获得这些信息后,为了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便调整生产规模或产品结构,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就起到了一种企业生产的导向作用。

要促进消费力的解放,还必须分析影响和制约消费力发展的因素。这种分析应该从消费力诸要素的分析着手。

1、利息率。利息率主要是通过改变消费者当时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比例来影响、制约消费力发展的。一般来说,消费者要把自己取得的由自己支配的收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当前的消费支出,满足当前生活的需要;一部分用于储蓄,满足未来的需要。因此,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就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在当前消费支出和储蓄之间的分配比例。提高利息率会增加一定时期消费者的储蓄总量,从而使当时的消费支出减少;反之,降低利息率会减少一定时期消费者的储蓄总量,从而使当时的消费支出相应增多。1988年,我国由于通货膨胀,存款利率实际上是负数,这种情况造成了我国当年银行储蓄大幅度下降,抢购迭起,消费支出急剧增加;1988年10月后,银行大幅度提高了定期存款利率,并对三年以上的存款实行保值,储蓄大幅度增加,造成了消费支出的减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消费者消费支出和储蓄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简单地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对于消费支出和储蓄都会发生同样的影响是不正确的。

2、收入分配。消费者总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者总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说来,收入分配对整个社会消费支出的重大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社会收入越均等,整个社会消费者用于消费的支出总量也就越大。因为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则较高。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高收入阶层的部分收入向低收入阶层转移,会提高整个社会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倾向,增加社会消费总量。二是社会收入越悬殊,整个社会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就越小。因为富有者消费已具相当水平,消费倾向低,消费支出小;贫困者消费倾向高,但收入低又不得不压抑消费。我国由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已造成大量货币财富积累在少数人手中(财政部的调查是10%的人拥有66%的存款)。很大部分消费者的收入增幅明显减缓。据调查,1997年、199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为6.6%和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为4.6%、4%。1998年在许多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幅是最近几年以来的最低点。这是造成我国当前经济不景气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直接影响了城乡居民消费力的发展。

3、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消费者的价值预期心理。物价总水平的运动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发展趋势,或是继续上升,或是继续下降。这种升降,会引起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改变。若一定时期社会物价总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消费者就会产生价格还要进一步上涨的心理预期,从而倾向于增加当前消费支出,减少储蓄。如我国1988年出现的越是涨价越抢购的现象。反之,若一定时期社会物价总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消费者就会产生价格还要进一步下降的心理预期,从而减少当前消费支出,增加储蓄。如当前我国社会物价总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我国消费者出现了越是降价越是观望的现象。这种心理对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影响更为突出。二是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心理。这表现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变得缩手缩脚,最明显的表现是我国连续7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城乡居民存款却持续攀升。这是因为一方面过去那此认为理所当然地由国家全包起来的待遇和福利,慢慢地都变得无法确定了,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失业成为消费者的沉重包袱,这给广大的消费者带来了普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收入增加也缺乏信心。因此,为以后安全起见,他们不得不把消费的念头压下去,把钱小心翼翼地存起来,备急需之用,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边际,这就自然地限制了消费力的发展。

4、消费资料因素,亦即产品因素。一是产家的产品难以吸引顾客。随着消费力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时尚化、高级化的产品,许多生产厂家尚未认为到这些特点,对普遍存在的“劣品”认识不足,对产品结构未作调整,使这类产品生产出现绝对过剩,从而制约了消费力的发展;二是供给结构失衡,突出地表现产品重叠过剩,即性状与功能雷同的产品过剩。且这些产品往往价格较高,消费力主体无能力购买。三是假冒伪劣商品横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这严重影响了消费力主体的消费热情。

5、市场因素。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加速发展,特别是买方市场的形成,为消费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但是,我国形成的买方市场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完整的买方市场,供给相对过剩与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并存,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再加之新的流通体系还未形成,商品不能畅其流,流通秩序比较混乱,这些都限制了消费力的发展。

6、体制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体制的改革中,消费体制改革滞后,低工资下的福利消费体制阻碍了消费力的发展,许多制约消费的政策影响了消费的启动。一些制度抑制了合理消费,引导消费不力。重城市消费,轻农村消费。特别是涉及个人消费支出的改革比较多,消费者不知道政府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支出结构,使消费期望不明确,许多即期消费变成了中远期消费。如此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消费力的发展。

 

必须根据消费力的特点,制定妥善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消除影响和束缚消费力发展的诸多因素,促进消费力的解放和发展。

1、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是提高城镇中低阶层(包括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消费者的收入。在50周年国庆即将来到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普遍提高全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这不仅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启动经济。中低收入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全部支出中用于食品的比例)比较高,增加收入后转换成即期消费的份额也会比较高。中低收入阶层者有许多方面急需消费却因收入水平低不得不受到抑制,新增收入后就会马上投入消费。一般来说,我国消费对国内经济的贡献比例达60%左右,因而提高中低层消费者的收入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重大意义。二是提高农村农民消费者的收入。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已基本不复存在。增加农民收入应主要依靠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农产品,发展有市场的第二、第三产业,减轻农民的负担。只有增加亿万农民的收入,才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控制消费者收入差距的扩大。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正不断扩大,收入差距已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并呈扩大之势。高收入阶层的恩格尔系数低,新增的收入是“闲钱”,对其消费的刺激作用不明显,有的相反还扭曲了消费行为。因此必须控制收入差距的扩大,避免收入过分悬殊。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结构性调整,以利于消费力的正常发展。其措施主要是征收利息所得税,征收特种待业税(包括卡拉OK厅、游戏厅、美容美发、城市出租等),开征遗产税、赠予税等。从全社会看,从高收入阶层消费者中多征收一些税,用来补助低收入者,是“抽肥补瘦”,有利于调节消费者的收入差距,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进一步促进消费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3、稳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安民才能安国,解决“心理紧缩”必须开一剂“定心丸”。从短期看,舆论要多从正面宣传引导消费者对经济增长的看法,切忌打击他们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政府要直面公众,阐明形势,提出措施,改善公众预期,稳定消费者消费心理。从长期看,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费者有钱不敢消费”,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现在我国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等方面的制度已经开始出台,但这些都必须尽早落实到居身上,让他们知道自己应承担多少。只有当消费者对这些问题有了确实的了解,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才会稳定,才会有安全感,才会知道为以后的生活准备多少银两,全面安排好自己的消费。

4、调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不同的消费者阶层实行交叉的侧重点不同的消费政策。消费者可分为三个阶层: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对高收入阶层通过对购买特定消费品的收入减免所得税来调整其消费行为。这可以鼓励富人把他们的金融资产转为实物资产,以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对中等收入阶层,通过消费信贷与增发特种国债的综合作用来调整其消费行为。这既可以调动他们已经积累起来的金融资产存量,又可以促使他们消费速度较快地增长。对低收入阶层通过对储蓄的利息收入征收所得税来调整其消费行为。对利息收入征税,对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影响不大,但对启动消费却很有作用。因为消费者会认为因征税而减少的本应是自己的收益,因此增收后他们可能不会把钱立即存入银行,而把收入转换为即期消费。

5、调整消费品结构。消费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消费者消费的直接对象。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消费品,尤其是新产品能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起到从外部拉动消费力发展的作用,它能为解放和发展消费力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作为政府,应将主要精力用在培育市场和保持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上,规范市场行为,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重点在改进投资管理体制,使投资项目安排切实体现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要求。作为企业,必须重视开发生产新产品,特别是要做好高新科技产品的试制、生产和普及工作,鼓励联合攻关,科技入股,技术转化,以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换代。这些工作对提高消费力有重要的意义。

6、制定明确而科学的消费政策。为了使消费力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必须制定明确而科学的消费政策,合理引导消费。在近期,应该配套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福利制度和工资制度的改革。要让住房消费和教育消费成为扩大私人消费的热点领域之一。在远期,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适时通过税收、利率等手段从宏观上对消费总量和需求结构进行调节,对消费者的消费进行引导,以促进消费力的发展。

 解放生产力 论消费力的解放

  7、建立健全保护消费者的规章制度。这一制度具体内容应当包括禁止价格垄断、市场分割、欺骗销售、强买强卖等一切不利于消费者的行为;严格防止消费品和服务对消费者的伤害,确保其生命、健康和财产不受侵害;确保商品和服务具有通常的适应性,具有质量、规格和计量上的保护,商品和服务不得有任何虚假表示;建立方便投诉、快捷而科学地获得损害赔偿的机制,鼓励消费者反映意见并使之对国家政策产生影响,等等。建立健全保护消费者的规章制度,能有效地保障和促进消费力的解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2578.html

更多阅读

论法治的意义 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

上学期法理课的期末论文,全是自己写的,感觉不错,哈哈。论法治的意义内容提要:本文从法治的定义与理解出发,结合当今形势引发对法治意义的思考,通过利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研究了法治与德治,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并阐述了法治的作用,证明了法治的

数学悖论之——秃头悖论 数学的悖论

秃头悖论一个人有了10万根头发,当然不能算秃头,不是秃头的人,掉了一头发,仍然不是秃头,按照这个道理,让一个不是秃头的人一根一根地减少头发,就得出一条结论:没有一根头发的光头也不是秃头!类似的悖论还不少。例如:一根鸡毛可以压倒大力士;胖

转载 总结DFN-LOW算法在图论中的应用 tarjan dfn和low

原文地址:总结DFN-LOW算法在图论中的应用作者:OIer_fc总结DFN-LOW算法在图论中的应用北京大学许若辰 长沙市雅礼中学 屈运华摘要: 在一个连通图[1]G中,有些点一旦被去除就会导致图不连通,同样的,有些边一旦被去除也会导致图G失去连通性,

论纪录片的栏目化 自然地理纪录片栏目

论纪录片的栏目化在今天,恐怕全国大多数省、市级台的领导对纪录片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传统意义的纪录片运作上,认为纪录片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以高素质受众为目标受众的小众化节目种类,在电视传媒产业化的今天,除了拿奖以显示本台的创作

声明:《解放生产力 论消费力的解放》为网友真心话大冒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