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迅猛发展,但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仍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为我们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说,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其生产经营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成为社会总产出和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的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文章指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里,我们也仅将非公有制经济当成是一个补充成分。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随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推进,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随着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系的转轨,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融合的成分,是国民经济发展最强劲、最稳定的动力。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我们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其实质是要牢固确立企业之间不论所有制性质和规模大小进行平等竞争的制度,牢固确立包括企业、个人和政府在内的各类市场参与者严格受法律约束的法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平等竞争、厉行法治等基本规则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