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主体作为投资活动的承担者,其地位和作用已经在第二章中阐述过了。本章主要分析在新经济趋势下,主体所发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变化和其实质。
投资属于理性经济行为范畴,其理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理性选择。主体的理性选择正是经济生活中最敏感、最活跃、最具搏奕性的环节。而主体为了适应变化进行理性的选择为我们研究主体的变化提供了线索。
第一,主体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现有的条件下,回答什么是主体的问题已经具有十分的难度,只能基于目前主体存在的普遍共性给出一个大致的条件,即(1)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控资源(2)有明确的职能或功能(3)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并能够自由的参与社会活动。对比以往的认识,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引入了可控资源的概念,打破原有资本的限制。我们将一切可以由主体主观控制,并通过控制下的调配、利用,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的资源视为可控资源。其中包括物质资源、意识资源两大类。也可以说可控资源是对资本内涵的拓展。
可控资源内容的丰富集中体现在意识资源的出现,包含了技术、技能、信息等几大类型的意识资源是在供需运动到特殊阶段,供给的第三类要素得到空前发展,能够独立满足中间需要的背景下独立出来的。掌握这类资源的主体多是传统主体内分化出来的软件部分(如法律、财务等咨询业)或是原来从事第三类要素具体内容理论研究的非盈利部门(如研究院、实验室等)。他们的出现一方面是需要要求供给更加专业化,更加精细化的结果。因为平均供给水平的提高,造成了需要,尤其是显性需要的满足越来越容易实现,而从供给提供者的角度来考察则是作为要求社会产品所取得难度越来越高。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成为这类主体的共识,并更加倾向在有优势的方向加大投入,剥离不必要的成分以保持领先地位。而这种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很快创造出许多在大而全的时代不会出现的“真空”地带。在“有需要就应该有供给,能够被需要认可的供给就可以取得受益”的社会投资理念指导下,具有法律、财务、市场分析等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原先从事非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人,也愿意独立化、专业化、精细化,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形式签署新的抽象社会协议以满足中间需要的方式,要求独立的分配权。这一变化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说也正好适应了“应该有相应的经济活动效率来配合发展的供给水平”的规律。
另一方面,以意识为资源的主体出现,也是现有供给水平条件下对效率要求的结果。供给水平的提高刺激了需要的膨胀,从而使满足需要的供给活动能够在时间的限制上有所突破。在网络等信息手段出现并不断成熟的技术保障下,联系和交流越来越简便,是突破时间限制成为可能。一大批试验成果、商业构想、新兴技术面临着比以前更广阔的实现空间和可选途径。掌握这些资源的人,可以利用手中的知识、成果直接进入市场,以加速市场中供给满足需要的过程为绩效,通过合作的形式,辅助传统主体更好应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局面。
而以技术、技能、信息等意识性资源(知识性资源)为主要投入标的的方式,被称为知识经营。我们认为知识经营的出现和发展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三,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复合关联化的趋势。
可控资源性质和类型的差异,自然的使不同主体在参与抽象社会协定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考虑和选择,形成功能各异的形式来承担各异的职责。而各类型的主体之间则会呈现出空前的关联性。这里仍用第一章的例子来说明。光降解塑料的技术专利所有者(知识经营--技术性主体),以其技术作为资本的投入,结合风险投资商(资本经营--新类型物质资源主体)的资金实现产品的产业化--而在产品完成之前,借助信息传播商(知识经营--信息性主体),在市场中普及产品的概念--利用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借助法律、财会、商务等专业的咨询机构,来完成生产以外的专项工作--利用式。当然在必要的时候还可能与特殊的投资主体--政府或者社会组织关联,如为了获取控制白色污染的社会效益,政府和社会组织愿意以政策、法令、呼吁、抗议等形式作为投资,支持上述产品的推广--借助式。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发现在完成某项具体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集合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独立主体。这一现象表现出了与以往主体之间联系的本质不同:即主体之间不仅仅是原料--加工式或是零件--整合式的上下游链形联系,而是扩展到不同领域、不同范畴广泛交流、互相借助的立体空间联系。作为新一轮的社会化大分工,这种复合关联式的主体发展趋势,将在未来的经济生活表现出其划时代的意义。首先,这种模式是充分利用空间效益的手段。所谓的空间效益主要是针对资源配置或流动过程中的效益情况而言。在传统的主体联系里,由于主体本身的大而全以及主体之间联系方式的单调,使资源配置过程中常常被资本固性、信息不对称等主客观因素左右,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自由流动,且流动的成本过高。在空间联系条件下,资源的划分更细致更灵活。使资源本身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为资源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可能。充分联系产生的交流价值使知识信息迅速普及,从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成广泛的共识。克服资本固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限制,为资源的自由流动畅通了道路。其次,这种模式是充分利用时间效益的手段。这里的时间是指经济时间。所谓经济时间(Te)是指经济活动由初始状态变化到目标状态的必要过程段。主体复合关联化的运作实质上是将传统过程中互补不重复的必要过程段进行了细化,是复杂的经济过程划分为若干简单过程,并进行复合型运作,从而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供给服务需要时最顽固的时间限制,降低了因原有单一顺序运作造成的转化成本损失(时间成本)。再次,这种模式是抽象社会协定具体化的手段。主体的复合关联关系是以书面合同的形式来确定的。在合同中明确的规定了各方的职责和获益方式。主体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对待社会效益和个体效益的认同程度得到空前的升华,使原有被动试探性的参与逐步转化到了有意识、主动、积极的参与,推动经济生活整体进入了理性时代和显性化时代。
我们认为主体联系从平面进入3+2维空间,和抽象协定具体化趋势是新经济时代另外两个基本特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以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投资为形式的经济活动中,主体还具有分散化的趋势。但究其实质还是属于上述趋势,只不过这种源于货币资源要求自由流动并主动结合其他资源的趋势存在发展的环境较早的出现而已。而对政府等特殊主体的考察,我们将在下一章结合投资行为来具体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