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理论比较(一)



                                  比较的基础

1概念和范畴

       马克思说,人和蜜蜂的区别在于人的实践有概念指导。但是,人的概念有历史继承性,而我们继承的东西有些是错误的及不合乎现代社会道德规范的。这就需要理论家对之扬弃。经济学家也是人,他的工作首先是研究社会经济存在是如何运行的,如何更有效率;其次,他也会提出他个人的价值判断,这时候,他往往把后者也当成了前者,正如人们容易把市场经济的社会分配伦理看成是”永恒的客观规律“一样。许多经济学家讲“等价交换是人类永恒的规律”,就是最贴切的例证。

      我认为,马克思“资本论”,是马克思本人,以他自己认定是既合乎经济存在又合乎形式逻辑的构造出的经济概念体系。尽管我认为它的许多内容不符合上述规定。但说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内容是对他那个时代的描述和批判,而不是努力去进行分析及揭示其运行机制,这对马克思更不公平,也更不正确。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科学分析和伦理判断

       简单地讲,经济学中的科学部分是经济学中的真,即对客观经济存在的事件及其关系的认识范畴体系,经济学中的伦理判断部分是经济学中的善美,即对客观经济存在的事件及其关系[如制度]的主观评价范畴体系。比如说现在社会分配不均,这就属于经济科学范畴;而说社会分配不均不好,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这就属于经济伦理范畴。至于经济学术史中因分不清这两类范畴造成的危害,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这就是我前面说我的这篇论文(指“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对解决“死人抓住活人”有点帮助的理由。

       作为一个经济学者,对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我都可以有自己的道德伦理观点和判断。但我决不能让我的道德伦理观影响我对客观经济存在的认识,包括我对已存在的及将要改变的经济发展变化及经济分配原则的认识。其实,前人的经济道德伦理观,有的已经固化为当今社会习俗,行为规范及法律制度。我认为:凡是对客观经济存在的正确认识所形成的经济科学,完全可以不受个人的乃至其所生活的阶层和所生活的社会的道德伦理观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理论中科学部分完全没有阶级性(党性),也应该完全超越阶级性(党性)的影响。但经济理论中的伦理部分,其实质就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人主观偏见及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我一再强调二者区别的原因。也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乃至资本论中犯了许多错误的原因。

       在中国的经济学术界,凡是认为经济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中有科学成分和经济伦理道德观成分,而且可以把二者分离开来的人,都是我的“志同道合”者。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认识商品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包括商品经济中,分配伦理的实现。即分配在商品经济中是如何且依据什么实现的。

       张建平网友在“经济学家”网站,发了一篇题为“态度决定一切”的文章,其主旨是说西方经济学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学,中国大学中的西方经济经济学的传播状态,可看成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晴雨表。这篇文章不能说完全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有正确之处。他的错误之处,在于把态度放在理性之上。西方经济学的主体结构,在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的描述和认识,尽管其中不乏辩护之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其主体结构,也在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描述和认识,尽管其中多有批判之处;但它们相同之处,在于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科学性的认识。它们都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谬误的成分。基于理性,我们应该继承它们的正确认识,扬弃它们的错失和谬误。如果我们基于原教旨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的经济学,那我们就很难正确理解它们的学术价值,更不用说去继承和发展了。

                                     A 价值理论

       我粗略看了许多网友的文章,感觉有如下问题:1“价值”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经济学上的含义是指其购买力,应和伦理观念上的含义[如对人的重要意义]分清,更不能有多重含义。2把“价值”的决定要素[如劳动]和用劳动作为分类及测量手段[纵使是测量购买力即价值本身]混为一谈。在这点上所有相信耗费劳动价值理论的学者,都比较严密:他们都不提耗费劳动为0的商品的价值决定。事实是:任何商品经济中的全体商品[含纯粹人类及非人类服务],其中耗费的劳动,是一个从0%到100%的序列。正如其中耗费[占用]的土地和资本是一个从0%到100%的序列一样。3折算劳动价值理论重点在于揭示所有权对商品价值决定的意义。纵使全部耗费为0的商品的价值决定,如爱琴海岛上出土的维纳斯女神雕塑,也存在所有权对她的价值决定的影响,当她被所有并被投入市场之后。4折算劳动价值理论并不否定消费偏好和社会购买力分配[有效需求]对商品价值决定的意义。相反,它是把这两个基本要素看成相对独立的价值决定要素。

        当一种商品耗费的劳动为0时,它的折算劳动并不为0。纵使得到它不需付出任何经济耗费[如劳动资本和土地等],它的折算劳动亦不为0。折算劳动价值理论只是以一维的方式[从劳动的角度]去认识市场经济的思维工具,如斯拉发的“一般商品”。其实,自系统论在经济学得到应用以来,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市场经济,包括认识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由那些因素决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凯恩斯把他的的价值理论定义为”全部产品论”,我认为是最正确的,但也是最空泛的。事实上,一个国家的政府,所信奉的分配伦理观,都会影响一些商品的交换比例的改变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

       马克思本来应该研究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即存在资本所有权,劳动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及政府调控的商品经济,其交换比例决定因素是什么,即其逻辑前提应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但他在“资本论”第一篇研究的却是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决定,即只存在劳动所有权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决定。也就是说,他在无意识间,转换了”资本论“的逻辑前提。也就是说,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前提,应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但他在第一篇进行抽象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前提——资本的所有权极其在商品中的经济体现,抽象掉了。从而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犯了一系列错误。详细论证,见我的论文:“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浙大经济论坛及jjxj网站“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和反革命”版第351篇,有全文帖载。

      马克思所犯的这个逻辑错误,浪费了数以万计的经济学者的宝贵时间,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血和火的历史,凯恩斯大概也是由此引发“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的缘由。十几年前,我就研究出了这一成果,曾和北大的陈岱孙老师及复旦的宋承先老师交流过思想,但他们因为种种原因,都对我的研究不置可否。我的论文至今也没能在正规经济学科刊物上发表,我时常有怀揣和氏壁人的感慨。我不靠研究吃饭,说到底也没有义务,提醒我这个时代的人别掉进马克思的这一陷阱,但每当我看到那么些人,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毫无意义地耗费在这上面,而不是投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上去,我就按捺不住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这是我的良知使然吧。

      十几年前,我的论文“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因论文中有指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存在谬误的内容,而不能够在正规的学术刊物上发表,那是因为这些刊物都被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控制着,我的思想是异端;十几年后,我的这些思想还是不能见之于报刊,部分原因是因为我论证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有真理的成份,并且批驳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无知,而如今许多中国经济学术刊物就控制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信徒手中。感谢互联网,使我这些异端思想可以见诸于世界。

                                                                                                      

     有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责怪我虽然一直坚持说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有真理成分,但到处宣传的却是:论证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建立在逻辑前提不清(将两个不同所有权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决定,不加分析和论证地视为相同,比配第还退了一步)的基础上的,从而其劳动价值理论及剩余价值理论,不可避免的其主要成分是谬误。这一点我完全接受,的确,多少年来,我批判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谬误的工作做的多,宣传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真理的工作做的少。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多少年来,马克思的经济学,作为中国的官方经济学,已主要成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他的一些真理成分,被不加分析的全盘肯定,我的这种有条件的支持,常被看作多余。但在目前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甚嚣尘上时,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在此多强调它的认识价值及在经济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在该论文中指出:所有权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功能,就是所有者有权参与分配,至于参与生产与否,倒在其次。从生产要素的作用,去确定分配伦理,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和现实及历史中已存在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不符。至于你想从价值确定去推出所有权,那更是因果关系倒置。举例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的交换,其价值和比例你如何确定,你如何从价值确定去推出所有权。事实上,只有在所有权确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确定才有意义。这样说,丝毫也不否认个别商品的价值确定要素的变化(如偏好的改变),有可能引起某些资产的价值改变,从而导致所有者的所有权大小的改变。

     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的基础即劳动二重性,在此再重复一遍我的理由:许多学者,和马克思一样,都认定人类劳动具有等同性,似乎这种等同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在上述论文中,已经揭示出:在商品经济中,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和土地等同性及资本的等同性一样,只是一种商品经济中的价值的等同性,它来自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的等同性。其实,你只要想一下,劳动有二重性,资本和土地也同样具有二重性乃至多重性,这就是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经济制度(含运行机制)的不同之处。马克思揭示出了劳动者及劳动收入,作为劳动所有权下的生产要素及其收入(工资制度),在商品经济中的表现形式,这是马克思对人类认识商品经济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即广义的价值理论的一大贡献,尽管这其中包涵了巨大的谬误。另外,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尺度,只是人类的认识工具之一,并没有啥先天更高的必然性。

                       

                                     B 经济危机理论

      以下是引用游泳的鱼在2005-3-24 11:10:28的发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人们的收入增长速度与产出同步,但是消费的增长却要慢一些,因此会造成产出大于消费,产品过剩,引发经济危机。而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述可能更深刻一些,不是从人们的心理层面而是从产品的价值构成上去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客观),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驱动(主观),社会生产的产品价值中人的劳动力成本比重越来越底,也就是说工资在社会总产出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因此消费会越来越赶不上产出,造成产品剩余,引发经济危机。凯恩斯和马克思殊途同归,马克思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更加深刻和有说服力。我觉得其实马克思才是宏观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我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中论证到:凯恩斯用的是多维认识方法,他的宏观经济理论可以简述为:C+I=C+S;马克思用的是一维的认识方法,他的宏观经济理论是:C=C(工人),I=I(资本家),S=S(资本家)。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抽象成只有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后者的使命是不断扩大投资而尽可能的少消费,而工人的消费又被资本家所发的工资限制且资本有机构成又提高造成工人失业,从而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局面:投资越来越大,所形成的供给能力越来越大;而消费却不断萎缩,造成经济危机。以上二者的理论,相比之下,凯恩斯的更全面,也更正确。

     其实,马克思和凯恩斯都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论者和经济危机论者。他们的区别在于,马克思在将资本主义抽象成只存在两个阶级后,着重强调由于资本主义的自身结构,必然趋势是,工人阶级有效需求不足,资本家阶级投资过度并追求高有机构成的资本化,形成整个制度性矛盾激化,马克思认为用不着给这个社会开药方,这个社会自身会自然而然的发展到共产主义。凯恩斯是从几个人类心理因素(他也指出这些因素的制度性)出发,强调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可以同时不足,从而造成制度性有效需求不足,但他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调控,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认为,把马克思和凯恩斯对立起来,是不对的。在此,我特别想就萨谬尔逊的“经济学”教科书,提一个忠告,该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入门书,可以一读;如果你把它当成真理的集成,那你就要吃大苦头。我的意思是说,对这本书,你不能太认真,它的许多观点和分析,都是不太正确的,尤其是对马克思和凯恩斯之间关系的评论,可以说完全错误的。

     值得一提的是,黄焕金的论文从行业——劳资的角度,索然的论文从英国劳资双方所处地位及作用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分别阐释了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经济,为啥没有象马克思推断的那样,会因生产力的发展,先形成自己的掘墓人,最终因阶级矛盾激化而崩溃的缘由。我认为这两方面的研究工作都有独立的学术价值。在此,我要强调的是:1马克思是一个“自然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客观过程。2马克思把政府看成是上层建筑,只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从而不可能是整个社会的利益代表和协调人。3马克思把分配伦理看成是具有阶级对立性的,从而不可能调和和折衷。这些因素都促使马克思得出他的错误观点。也使许多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夺取政权后,犯了许多基础性的错误。至今,许多马克思政党,仍在抱着这些已被历史和现实证伪的观念,制定着错误的政策和法律。

                                           附加几句

       衷心感谢网友们的阅读及指教。本文改编自对网友评论我的论文的回帖,有时逻辑性不强,望见谅。

 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理论比较(一)
       谢谢许多网友理解和肯定。我想我们都希望能恢复马克思的经济学的本来面目,使其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去,它既不是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信奉者所认为的那样完全正确,也不是象西方主流庸俗经济学的信奉者所认为的那么错误。如果我们能从马克思思想形成史的角度,找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犯错误,其形成的现实历史及主客观原因,那真是太有学术价值了:我们所做的工作合并在一起,可以在经济学纯粹学术方面,取得一个比那些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的贡献还大的成就。

       特别感谢“经济学家网站”,人大经济论坛,浙大经济论坛。

       特别感谢下列网友:索然,黄焕金,sixiangzhe,mottor。你们的支持和批判,使我的思考更全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2259.html

更多阅读

凯恩斯及其空中楼阁理论 凯恩斯空中楼阁理论

凯恩斯生平英国经济学家,因开创了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的剑桥,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EtonCollege)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TomlinePrize)。毕业后,以数学及古

凯恩斯的贡献—空中楼阁理论与搏傻 我的空中楼阁

股票定价理论股票市场产生波动的原因,传统和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都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传统和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来源于格雷厄母的价值投资论、法马的有效市场论和马克维茨—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些理论是在假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被“绑架”的凯恩斯

   政客们都爱已故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因为他提出的经济原理从理论上支持了政客最爱做的事情:花别人的钱。然而,虽然凯恩斯反对在经济不稳定时征税,但他的理论继承者们却依然在经济疲弱的当下孜孜不倦地对消费和商业

声明:《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理论比较(一)》为网友阿精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