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一节 《广义场论》·第一章·第1节(1)



第1节

“广义场论”理论的产生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由抽象到具体。其实,人类对各种场的认识也经历了这个过程。笔者以为,哲学不应该是个抽象的东西,因为包括宇宙在内都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既然如此,那哲学为何就是抽象的?人类为何不能为物质于意识的关系建立一个具象的和可以操作的模型?如果没有搞错,人类对场的认识要算是物理学对电磁现象的解释。电是怎么来的?某些金属为何能被矿石吸引?司南为何具有一定方向性?太阳为何从东边升起西边落?——各种场论由此而生。

一、什么是狭义场、广义场?有什么本质特征?

科学的本质不仅是为了解释现象,更是为了揭示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本质。“广义场论”当然也不例外。但令人无奈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物质的认识又必须首先从解释各种现象开始。好在,现象是对事物、物质本质的反映。尽管如此,人们依然也不能说,科学的本质“就是为了解释现象”。香港大学有著名经济学教授张五常却说,“经济学就是为了解释现象的”。不晓得,他的这种高见怎样得出的。

(一)什么是狭义场?有什么本质特征?

笔者以为,只要是认识的产物,都存在“狭义”与“广义”的区别与联系。关于这一点,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对“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产生过程中得到证实。另外,从具象科学与抽象科学的关系上,也能够说明这一点。这是由于,人类的科学技术越发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范围越宽泛。

1、什么是狭义场?是怎样形成的?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许多形式与意义上的场。只要是事物、物质,可以说都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着的。从大的方面说,宇宙、星云、星系,均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着;从小的方面说,分子、原子、粒子、夸克,也均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着。从中等层次上看,生物、人类、社会和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也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着。如此,是否说没有例外?是的。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场就是事物,场就是世界。

反正我是找不到一种,非以场的形式存在的事物、物质。狭义场是相对于广义场而言的。如果没有广义场概念的提出,也不会有对狭义场的认识。那么,什么是狭义场?笔者以为,它是指相对于广义场而言的、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场。比如,从存在与思维关系上分,有“物质场”与“意识场”;从物质属性上分,有“质量场”与“性量场”;从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上分,有“生物场”与“社会场”。

当然,关于场还有多种划分的依据和标准,而在每一种场内,还应当有自己的分系统场或者说场的分场。那么,狭义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笔者以为,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狭义场,都是由具象物质的存在状态决定的,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事物、物质的存在状态,就有什么样的状态场。用一句话来概括,存在决定场。如此,是否可以说,不存在的事物、物质就没有场了呢?否,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如此,笔者不就否定了自己的场论?否,回答是否定的。在笔者看来,那些不存在的东西也是一种存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存在与不存在是相对而言的,即如果没有“不存在”,也就没有所谓“存在”。换句话说,不存在同样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世界上压根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存在、不存在,要看人们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去看问题。如果说上帝是不存在的,可唯心主义者却认为它存在。

既然有人认为上帝是存在的,那我们就不能否认,认为“上帝是存在的”这种现象不存在。这种认识显然是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所指的。否则,如果我们不能承认、正视这种认识上的存在,那人们势必会犯认识与客观脱节的错误。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什么?想说明的是,唯心主义者的存在是客观的存在,他们绝不会按照别人的意志去办事,因为他们除了有自己的意识,还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2、狭义场的本质?为何是力的来源?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世界上只有相对的唯物主义者和相对意义上的唯心主义者。其实,真理和谬误一样都是相对的。什么叫“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这种称谓的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东西。笔者甚至认为“唯心”或“唯物”的这种提法就不科学,因为它是“绝对主义”的思想在作祟。另外,把物质与意识对立起来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从本原上看,意识这种东西也是物质,它应该与物质对应。

相反,不同的意识才对立。当然,意识与一般的物质有区别,原因是它存在于人的大脑。意识的物质属性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否认的,就像人们不能否认上帝在某些人心目中的位置一样。因此,笔者却以为,作为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时是很值得人们去研究,因为它的存在确实具有客观性,而且非常具体,具体到在这种思想、意识的作用下,能形成很规范的行为。

穆斯林的神职人员为何不去罗马的教堂里去礼拜?罗马教堂的神父为何不去礼拜寺去洗礼?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事吗?如果人们不能承认意识、思维所具有的物质属性即意识、思维是一种场,那人们又如何解释“意识的反作用”?如此,自然说明,场就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东西,体现为它能产生一定的力,笔者把它称为“意识力”。而且,如果没有搞错,它还是一种很强的力量!

尤其是,当它驾驭一定实物时,这种力就显得尤其强大。人们不能不承认的是:人类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在统治。关于这一点,我们有大量的考古发现为据。当然,这也不是在否认,主观上的唯心与客观上的唯物始终都是一对矛盾。从总体上看,在斗争中,取得胜利的是唯物主义,从而得到科学战胜迷信,真理战胜谬误的结果。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都离不开场。

那么,狭义场的本质是什么?笔者以为,狭义场的本质就是,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力的来源。也就是说,只要有狭义场的存在就有各种力的产生。即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场就是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力的发祥地。比如电场产生电力、磁场产生磁力、引力场产生引力、意识场产生想象力、经济场产生经济力、市场产生商品交换的能力等等。由于这些内容将在以后的章节中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二)什么是广义场?有什么本质特征?

广义场是在对各种物质场的概括与总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事物、物质存在与运动总规律的描述。由于广义场的建立包含了意识的东西,因此,它也是意识对世界的认识场。但是,它又不是纯意识的东西,因为若没有生物、社会、经济、意识等各种实物场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广义场的发现。

1、什么是广义场?是怎样产生的?

客观世界千差万别,异彩纷呈,但总会有一种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在那里发挥作用。在尚未搞清楚其真实面貌前,我们不妨先把它叫做“广义场”。那么,什么叫做广义场?笔者以为,广义场是能够反映一切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一种模型,因此,广义场也就自然成为了物质存在与运动的模型。笔者坚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因此,运动一定是有规律的。广义场,就是这些规律的母体。

笔者以为,各种实物场虽然各自独立,但绝非毫不干。除了相互间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区别与联系以外,还在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转化。因此,各种实物场在相互联系、渗透、作用、转化过程中,势必会呈现出一些具有共性特征的东西。至少,应该承认,没有物质就没有场,场正是客观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母体。那么,什么又是实物场的共性特征?广义场论,在回答该问题过程中产生。

此前,曾有不少科学家提出建立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统一场”,爱因斯坦、海森堡等就曾为此付出过艰辛的努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均收效甚微。以后尽管一些物理学家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那只是些间接的东西。至今,人们仍然未见到哪个所谓的“统一场”究竟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试图用自然科学解释一切现象。

既然是“统一场”,笔者以为它就应该建立在包括生物、人类社会、人类意识、经济事物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因为生物、人类社会、人类意识、经济事物同样是自然物质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上述所阐述的社会场、意识场、经济场又很难用自然科学的原理、方法解释清楚,因为它们都具有特殊性。可是,如果能够站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没有本质区别的,有的也仅仅是一种差异而已。这是因为: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状态。试问,没有自然界的长期发展与演化,怎么会有人类社会、人类的意识和人类社会的经济事物、物质?回答是肯定的。既然如此,人们在客观事物、物质存在与运动状态的研究过程中,为什么要弃社会物质的存在于不顾?

2、广义场的本质?为何是运动模型?

笔者以为,统一应该首先是物质世界的统一。由于人类社会、人类意识、经济事物是物质世界的重要的环节、系统、组成部分,所以在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过程中,就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意识和经济物质。我们应当承认:科学研究由宏观进入微观领域的时候,势必会遇到测量仪器是宏观的而测量对象是微观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就需要将“测不准关系”考虑进去,所以须加入社会学研究成果。

 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一节 《广义场论》·第一章·第1节(1)

比如,我们就需要将人类意识的干扰和反作用事先考虑进去。谁说意识不是物质?如果意识不是物质,那意识为什么会对物质运动有干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典章是怎么制定的?制定典章的过程不是人类意识物质运动、能量释放、作用的过程?可见,建立一个包括社会、意识邓物质运动规律在内的广义场已迫在眉睫。人类绝不是宇宙的唯一,意识也不是人类独有,人类与宇宙是高度统一的。

我们知道,原子可以发生裂变、聚变,那么细胞是否也可以发生裂变、聚变?回答是肯定的。比如细胞的增殖过程就是细胞的裂变过程,而卵细胞的受精过程便是细胞的聚变过程。我们又知道,在宇宙中,恒星是不断发生核聚变的星体,那么,恒星是否也发生裂变呢?回答亦是肯定的。比如,黑洞、超级巨星的大爆炸就是个裂变过程。那么,宇宙的定期收缩与膨胀,难道不是裂变、聚变过程吗?

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具有结构、核结构的物质都有可能定期发生裂变、聚变。就是说,只要是物质——由于物质一般具有结构、核结构——那么当具备了一定条件以后,它们自然就会发生裂变、聚变。自然界中的物质如此,人类社会中的物质难道就不发生裂变、聚变?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就属于经济裂变,而频频发生的企业“购并”和欧洲货币的统一,就属于聚变。

当然,像原子、细胞、天体一样,经济事物的裂变、聚变也需要条件,而不是很随便的事情,同样与结构、核结构有关,而那些不具有结构、核结构的事物是不能爆发核裂变、核聚变的。比如,我们就不能把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理解为经济裂变,而只能把金融危机理解为是经济裂变,因为经济危机属于经济衰变的过程,金融危机则属于经济“构变”过程——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具有本质区别。

企业“吞并”与企业“购并”具有本质区别,表现在“购并”需要抛开产品的因素(产品类似于电子),以克服斥力,而“吞并”则是非产品间的企业聚合(企业类似于原子核)。聚变是核与核的聚合。因此,“购并”属于经济聚变。由此可见,不管是经济裂变还是经济聚变,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由此也就说明:核裂变、核聚变不仅是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也是社会物质运动规律体现,是具有运动模型意义的一种东西。显然,这一复杂问题,不能用一个章节说明,只好把它交给以后的章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215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一节 《广义场论》·第一章·第1节(1)》为网友紫竹語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