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平天下 经济学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中国经营报发表傅勇的《“里外不是人”的经济学家》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宁可需要一些“层次更低”的经济学家。他们需要研究一些“行而下”的问题,依托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做现实问题导向的研究,为我们的改革提出具体的建议。而当经济学家们这样定位时,他们所做的绝大部分工作很可能只是对现有经济学知识的利用,而不是增添新的内容。因而,应该坦承,在转轨经济的这个大背景下,要想达到国际学术标准是十分困难的,在可预见的将来,拿诺贝尔奖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也是最近几代经济学家的悲哀所在。”仔细思考了这段话,感觉说明了反映人们对经济学认识的偏差,反映了经济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一个奇怪现象。试想一个经济学家学问不济、夸夸其谈,实干不成也解决不了现实经济问题,这样的人能称为经济学家吗?这样人是不是应该受舆论的谴责呢!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从大量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理论是对具体经济活动的抽象概括和归纳总结,一个经济学家连基本老百姓生活都不了解,连基本常识都不知道,不仅就会出现在工人普遍处于弱势的今天大谈工资过高的坏处,恰恰好像面对一群衣裳褴褛、面黄肌瘦的饿汉大谈 糖尿病的危害。说要关心穷人但不能鼓吹提高工资,正好似对营养不良的饿汉们说:我们当然要关心你们,但不能让你们吃得太过,否则你们都会一个个得上糖尿病,那样会比营养不良还可怕的大实话。而且缺乏对中国实情了解的经济研究人员根本就谈不上是经济学家,这个就如同汉语言博士连最基本语言知识和汉语拼音都不懂,他还是汉语博士吗?中国目前很多自称是经济学家的人,连最基本的经济常识都没有,这能说明什么,理论如果和实际经济生活脱了勾,这个理论不是舶来品就是一个空中楼阁,请问谁可以在天空中建立起一个高楼大厦呢。

    中国有句名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虽然是在一定特定环境中所讲,但他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人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打扫,试想这个人怎么有耐心和勇气去管理天下的事情呢。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所谓神童的故事,这些所谓神童只知学习,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具备,生活不能自理,仿佛是生活在真空中,这样的人也往往只是小时了了,长大以后未必了了,难道这样这样书呆子式的学生的是好学生吗?有缺陷的产品不是优质品,同样有缺陷的理论也不是好理论,脱了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经济理论也不是好的经济理论。而无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也无法证明其是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扫天下必扫一屋,是中国古圣先贤的一贯主张。《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说明圣人认为能扫一屋才能扫天下,事物发展是有量变引起质变的一个过程。

    纸上谈兵和失街亭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赵括之所以纸上谈兵,是因为赵括从来没有带过兵,虽然是名将之后,这个就像所谓的经济学家是师出名门一样。但是赵括根本没有带兵的经验和实践积累,这样也就缺乏带兵的基本常识。这样的人去指挥作战肯定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脱离实际。赵括兵败身死留下一个纸上谈兵的笑话就不足为怪了。而失街亭的故事也反映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危害性,马谡讲起兵法来头头是到,连中国被誉为智慧化身的孔明先生都甚为赞许,而守街亭关系到蜀军存亡,而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马谡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兵法理论,不听王平这个有带兵实际经验将领的劝阻,采用所谓的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理论去指导作战,结果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马谡的理论脱离实际不仅给自己带来兵败身死的可悲下场,而且给自己祖国—蜀国也带来很大的灾难。要不是司马懿判断失误,智慧之神诸葛亮也会给后人留下一个大大的笑柄。可见言过其实,理论脱离实际的危害性是多么的大。也可见挥泪斩马谡也是诸葛亮不得不为的举措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投身于保险销售的青年人在业务拓展上屡屡受挫之后,无奈之下退而写起了有关保险销售的文章与书。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其中一本有关保险销售技巧的书在业界颇为畅销,从此,这位青年人一炮而红,名利双收。随着各种培训授课邀请的接踵而至,青年人竟慢慢成为业界的专家级人物。谙熟营销内情人的将此奚落为营销界的“黑色幽默”,一种难言的苦涩。这位青年人在保险推销业务上的失败,以及保险推销理论上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不正折射出中国经济理论界的一些真实现状吗?真正可怕的是这内里的逻辑与衍生关系:有关成功的理论是否应该来源于实践?这位青年人鲜有成功业绩,而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位青年人确有才华(甚至可能是非凡的保险专业技能),因为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写出一本专业畅销书的。这个故事对于中国甚至世界经济学空中楼阁的现象反而成为了一种形而上的主流经济学一个莫大的讽刺吗?

   哈佛大学毕业的中国经济学博士邹恒甫劝诫学经济学的大学生说“希望同学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要听新闻,不要上网,上网很无聊,不要‘入世’,一心学习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流教科书,先在主流阵营中站稳再说,不要还没有出校门就想着要‘入世’,想着当官赚大钱”。 这个说法中让学经济学的人不要为名利所累是有可取之处的,而让学经济学的人脱离经济生活,脱离经济实践的话语则是不负责任,胡说八道之言,难道所谓学院派的教授都让学生邯郸学步,去做西方理论的二道贩子,去建理论上的空中楼阁吗?去学赵括,去学马谡做一个空头理论学家吗?如果是这样中国人用这样赵括式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那么将是祸国殃民的事。赵括式的经济学家不仅是一个里外不是人经济学家,而也是一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经济学家。如果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是颁给赵括式的经济学家的,这样的诺贝尔奖经济学奖中国人宁可不要。赵括式的经济学家中国人不需要!

    中国有句古话: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要一句空。这说明做任何学问不仅要能赖得主寂寞,超脱名利,而且同时也要联系实际。经济学和军事学很类似,因为经济战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没有军事实践经验的所谓军事理论家,在任何人的眼里都无法称为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家的价值相差万里。一个没有经济常识和脱离了经济生活、闭门造车和闭门研究高端的形而上所谓经济学理论研究家,同样也不配称为经济学家,一个只会背诵背九阴真经的黄药师的老婆更不能称为经济学家。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好经济学家应该是从”形而下”开始,逐层施工建设,先打基础,后建楼阁,再过渡到”形而上”,没有”形而下’”根本谈不上“形而上”,实践出真知,把不符合实际的糟粕去掉,反反复复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螺旋上升,百炼精钢才能绕指柔。研究经济学不仅要能入世,而且也能出世,这样才能在科学上有发现,在理论上有创新有自己独到思想体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因此说,经济学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参考文献:“里外不是人”的经济学家       中国经营报/傅勇

邹恒甫教授上海财大演讲散记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李健

传统营销理论:死去,抑或逃逸?     新营销  作者:赵波

 一屋不扫何以平天下 经济学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主流经济学家为何老是担心咱们工人工资不够低  燕赵都市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1949.html

更多阅读

一地烟凉,不诉离殇情感美文 情感治愈系美文

一地烟凉,不诉离殇文网络 编辑 白石秋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题记【不离即不弃】你若不离,我便不弃,生生世世缠绵,分分秒秒守候。秋意阑珊,微凉的指尖敲起幸福的节奏,也是在同样的季节,同样的人许下同样的承诺,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人

声明:《一屋不扫何以平天下 经济学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网友拼命三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