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其他任何条件都不变的前提下,讨价还价或者说价格越低越愿意购买,是交换环节的普遍现象,也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只要人是理性的,在信息完全条件下,倘若只有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那么需求曲线必定向右下倾斜,从而不存在所谓的“吉芬商品”和向右上倾斜的需求曲线。
[关键词] 讨价还价;需求曲线
尽管经济人假设对于经济学研究来说,是最基本的假设、是基石、是不言而喻的公理,但一方面这一假设在国内很是遭到不少人的批判,另一方面与中国人向来提倡的“大公无私”相悖,所以在教学时,很多学生对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表示怀疑,并进而对以此为前提的后续内容产生抵触。幸运的是,思索之下,笔者找到了一个很让学生信服的证据,那就是市场上的讨价还价。举例来说,假若卖方开价200元,只要是理性的,从来没有人会给出一个比卖方开价更高的价格,比如说“300元你卖不卖?”相反,只会砍价,比如说“150元你卖不卖?”原因乃在于,如果消费者愿意花钱去购买某件物品,那么对他来说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肯定大于零。在收入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自然价格越低,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就越大。因此,对于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消费者来说,讨价还价就是理性的决策(《镜花缘》里的君子国可能是例外)。事实上,倘若人果真大公无私,那么在购买物品时,他给卖方的货币越多越有利于他人。但如果他真的要这么做的话,想想看,结果必然如茅于轼先生所说的:“根本就活不下去”。如此细一寻思,倘若这样的“讨价还价”是商品交易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的话,或者说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越愿意购买普遍成立的话,那么怎么会存在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呢?难道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越愿意购买从而也就购买得越多?
先看对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倾斜的质疑。
对于需求曲线的形状,在经济学中是有争议的。香港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坚持认为:“需求曲线必定向右下垂,绝没有向右上倾斜的需求曲线”,并得到了我国青年经济学家薛兆丰的响应。与之对应的是,一方面经济学教科书中存在所谓的“吉芬商品”,另一方面,且不说汪丁丁提出的复杂的数理模型,不少经济学家亦反复举例来说明违反“需求规律”的现象。比如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王则柯教授以“股票价格越高越买(追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夏业良以“以前MBA几万元没人读,现在十几万元反而特别火爆”为例,分别对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倾斜提出质疑。但仔细分析起来,无论是买股票还是读MBA,对于购买者而言,都是投资而不是消费,而决定是否追加投资的最关键因素是预期收益率。如果在投入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还做出追加投资的决定,那么一定是预期收益率上升了。事实上,之所以“股票价格高了,买的人数反而增加”,原因正是由于“重组”、“收购”等所谓的“题材”,以及“强者愈强”这样股票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想象空间,使得购买者对同一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发生了变化。MBA学费大幅上涨,报读的人数反而增多,道理也是一样。举例来说,倘若在信息完全的条件下,比如说我们明确知道哪只股票背后有并购题材(从而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上升),如果碰到庄家刻意打压(即所谓的“洗盘”),难道我们不更为高兴、并购买得更多些么?我们总不能把“郁金香”、“君子兰”这样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失去理性、导致价格越高越买的事件,都当作违反需求规律的例子吧。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Robert Shiller在其所著的《非理性的繁茂》(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中,便明确指出股民投资中的非理性的乐观情绪所带来的祸患,并因此成为2000年的最佳畅销书。事实上,倘若购买者对股票和MBA的预期收益率等其他一切因素都没有发生变化,单单只是价格变化,还发生股票价格越高越愿意购买、MBA价格越高越愿意报读的现象,那真是匪夷所思了。能够想象得出这样的世界将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吗?所以,这里的关键,不是价格上涨导致需求量增加,而是预期收益率上升导致对投入品的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导致需求增加。只看到价格上升和需求量增加这两个变量,误以为需求量的增加是价格上升的结果,尽管看上去相似,形成原因和机理却差别大矣,结果发生了如萨缪尔森所说的“后此谬误”。
再看所谓的吉芬商品。
英国人罗伯特·吉芬爵士在19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反而增加了。据称,原因是在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购买土豆的消费支出在大多数贫困家庭的收入中占一个较大的比例,于是,土豆价格的上升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更穷的人们不得不大量地增加对劣等物品的购买,这样形成的收入效应是很大的,它超过了替代效应,造成了土豆的需求量随着土豆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特殊现象。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种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为“吉芬商品”。在笔者看来,这里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疑点:首先,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底下,难道对消费者而言,不是土豆的价格越低越愿意购买?或者反过来说,如果购买数量一定,不是价格越低越好?其次,上述几个变量的关系,究竟是“灾荒→实际收入减少→对劣等品土豆的需求增加(相当于恩格尔系数上升)→加上因灾荒而导致的土豆供给减少,结果共同导致土豆价格上升”这样一种前后影响的关系,还是“灾荒→土豆供给减少→土豆价格上升→对土豆需求量增加”这样一种关系?也就是说,是先有“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并由此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还是先有价格变动并由此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倘若我们抛开所有其他变量不谈,土豆需求(量)的增加,究竟是收入减少从而对土豆的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并与因供给减少而向左移动的供给曲线相交,如此形成更高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所致,还是单单是土豆的价格上升所致?设想一下,如果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以及土豆的供给量等所有其他条件都不变,单是土豆价格上升了,难道需求量还会增加么?
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当探讨某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时,都宣称:“别的任何条件都不变,只是这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但一到分析实际问题时,要么罗列出、要么干脆忽略了一大堆变动着的其他条件,如此,怎能不很容易就得出“我推翻了需求定律”的结论来?要附带说明的是,香港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曾反复讲到,他用得着的经济理论只有简单的两招,其一是个人争取在局限条件下的最大利益,其二是需求曲线向右下垂。并说,他一辈子就靠两招吃饭,这两招用了四十年,越学越浅,越看越深,不曾错过。但细一想来,倘若人是争取局限下条件下的最大利益的话,从而消费者是追求收入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的话,那么就如前文所分析的:考虑到消费者愿意花钱去购买,那么该种物品的边际效用肯定大于零,自然价格越低越愿意购买,因为这样做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越多,也即总效用就越大。这样一来,理所当然地,需求曲线应该向右下垂。如此,只要一招就可,又缘何还要后一招?
总之,在笔者看来,倘若“讨价还价”或“价格越低越愿意购买”这样的情形,是交换环节的普遍现象的话,那么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也应是普遍规律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