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原副总裁蓝小雨 《蒙牛内幕》从洗瓶工到副总裁2



3.第一品牌:十年磨一剑,万仞梅花开

1987年的一天,工厂为新出品的雪糕搞调研,牛根生拿回一支给儿子尝,不料,儿子才咬一口,就将整支雪糕扔到了地上。他没有怪孩子,而是反思自己的产品:产品做不好,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理你,何况是消费者呢!据说正是从那时起,他发誓要把伊利雪糕做成中国第一!

从此,一场长达十年的“铸牌路”开始了。孙先红见证了后五年的历程。

(1)百万雪糕渡长江:昭君归故里,伊利送真情

1994年五六月份,伊利准备进军武汉市场。牛根生找孙先红辅助策划。

前期调研进行了四天。最初用呼市想像武汉,做的预算是25万元;实地一考察,两地广告差价达十倍,呼市25万元能做的事,武汉得250万元。打硬广告显然不行。

财力不够,智力来补。找内蒙古与湖北的“共振点”。这一查不要紧,“胡汉和亲”中的王昭君,居然是湖北人!而且当时的内蒙古党委书记在武汉也当过书记。天助自助者。

紧锣密鼓地设计,最终思路:“政治搭台,经济唱戏”,“昭君归故里,伊利送真情”,“百万雪糕赠武汉”,目标人群主要为炉前工和小学生。

送雪糕的日子定在9月18日。从9月10日起,每天在《武汉晚报》上发布“悬念广告”。第一天发布的是:“你知道伊利吗?8天后告诉你。”第二天发布的是:“你知道伊利吗?7天后告诉你。”……一直做到9月16日,即第六天,发布词变为:“你吃过伊利吗?明天告诉你。”直到这一天,人们才知道拨动他们注意之弦的“伊利”是食品。到9月17日,《武汉晚报》隆重刊出:“明天,内蒙古伊利集团,带着内蒙古2200万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谊,免费向武汉人民赠送百万支雪糕。”

与此同时,呼市派遣了一个12人组成的党政代表团。武汉市政府出面接待,新闻媒体跟踪报道。

由于昭君的“政治台”搭得高,伊利的“经济戏”唱得嘹亮动人。当时,在呼市只卖1元钱的伊利火炬雪糕,在武汉最高卖到10元钱(酒吧里)。除了市场效应,还有公关效应。一些领导过去对伊利有误解,通过这次活动,企业与政府的距离拉近了。

这次活动,让伊利雪糕第一次渡过长江。这是伊利进军全国市场的前奏。

(2)整合智力资本做品牌:两次思维性散谈付费18万元

有一年,为了做品牌,牛根生决定去求教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位策划人。

先红打前锋,三番五次去预约,但人家一次又一次地推托。

好不容易冲破“封锁”,才发现这位策划人是嫌“产品小、做不大”:卖冰棍的还要做什么品牌?你问的是妇女儿童的问题,可我研究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

牛根生答:“我是卖冰棍的,你可能看不中我,但我表姐发展得不错,我表哥也非常了不起。”

策划人一脸狐疑:“你表姐是谁?你表哥是谁?”

牛根生慨然答道:“我表姐叫麦当劳,我表哥叫可口可乐。”

言外之意:汉堡包是“小产品”,汽水也是“小产品”——卖冰棍的和卖汽水的是孪生兄弟,既然可口可乐可以做品牌,卖冰棍的为什么就不能做品牌?

机锋暗藏,策划人下不了台,场面顿时十分尴尬。

策划人以攻为守自我解围:老牛,你充其量不就是企业的三把手嘛……连我家保姆拿的都是总经理的名片!

牛根生答:这说明那些企业的规格不够高嘛……虽然我问的是“妇女儿童的问题”,你研究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但这两个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如果笼统的不作细分,可能就显现不出价值。

这中间,牛根生还用“围魏救赵”策略将了这位策划人一军:“我来找你是带着任务来的。你来呼市讲课的时候,承诺给我们每人送一本书。可这本书到现在我还没收到。”

当时,先红和秘书赵欣都在场,憋住劲不让自己笑出来;从策划人屋里出来后,两个人立刻笑弯了腰……

不打不成交。牛根生与这位策划人进行了两轮思维性散谈,付费18万元。

在与这位策划人交流的过程中,牛根生彻底领悟了古人所说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一真谛,并将其淋漓尽致地应用到自己的经营管理中。

这件事给我们三个启发:第一,牛根生是个资源整合的高手,他能斥资18万元购买“两次思维性散谈”,这是眼光,也是胆魄,非同一般;第二,企业家太忙,没时间看书,所以,文化贩子常常被他们奉为座上嘉宾;第三,所谓咨询,就如“下药”,关键是“对症”,而不在于是“首创”还是“拿来”抑或“照搬”,不管是西洋的土霉素还是中国的板蓝根,不管是公元前的明矾还是新世纪的陈皮,能治病的药就是好药,能对症的医生就是好医生。

(3)“苦咖啡风暴”: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

伊利历史上最具轰动效应的营销事件要数“苦咖啡风暴”。

1996年底,伊利推出冰淇淋新品“苦咖啡”。正巧有位身份显赫的女士来伊利参观。这位女士患有糖尿病,按理说忌吃甜食,但尝了苦咖啡后,连声说好,又要了第二根。

当时,牛根生正在内蒙古工学院学计算机,周围都是些爱吃雪糕的女孩,但问起苦咖啡,谁都不知道。

这两件事往起一联,牛根生坐不住了。他说:连糖尿病人都抑制不住连吃两根的苦咖啡,我们却把它“藏在深闺人不知”,这怎么行?

按惯例,冬季是淡季,工人们得放假回家。牛根生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咱们今年冬天做一次营销——这就是企业家,逆向思维,想前人之不敢想、做前人之不敢做:让人们在冬天里大吃雪糕!

经商定,先在呼和浩特与包头两个市做试点。

广告创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孙先红的儿子),手持苦咖啡,初咬一口,眉关紧锁:苦!越吃越香,露出灿烂之笑:甜!话外音:“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

一句广告语,赋予苦咖啡无限的联想,后来成为公司的经营理念之一。

传播策略:只要有广告时段,就加入苦咖啡广告,以达“无孔不入,无人不知”之目的。这种“高密度全覆盖广告法”,当时属国内首创,赢得了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

1996年12月份,呼包二市满大街都是苦咖啡,“淡季”变成了“旺季”。

 蒙牛原副总裁蓝小雨 《蒙牛内幕》从洗瓶工到副总裁2
牛根生很激动:“先红,给你200万广告(费),到东北市场去。”誓师大会上,三方立下军令状:1997年1月份,市场覆盖率达不到70%,销售部长辞职;消费者看不到高密度广告,孙先红辞职(时任广告部部长);如果二者都做到了,市场还是不火,牛根生辞职!

营销队伍挥师哈尔滨。1997年1月,正值孩子们放假,孙先红采用集中采购方式低价买得大量广告时段,“高密度、全覆盖”播发苦咖啡广告片——只要你打开电视,几乎无可避免地会看到苦咖啡广告。产品自然卖疯了。

转攻长春,同样告捷。

进军沈阳的时候,产品已经供不应求……沈阳的广告就不投了,省下的钱全部投到中央电视台去。在央视播出时,借鉴当年奥妮皂角“三段式”连播方式。从此,“苦咖啡风暴”跳出区域市场,“刮”向全国。

1996年,“伊利雪糕进军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事件营销让伊利形象广告首次走上中央电视台,1997年,“苦咖啡风暴”让伊利产品广告首次登陆中央电视台。

这一年,全国市场到处是翘首企盼、“苦苦追求”的经销商,苦咖啡一到,便开始了他们的“甜甜享受”。

这一年,苦咖啡单品销量创纪录地突破3亿元!

苦咖啡,是伊利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为伊利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全国知名度。

回过头来看,苦咖啡广告片的制作费只花了5000元,制作手段不可谓不落后,但广告诉求的鲜明弥补了一切!苦咖啡播出费只花了200万元,却赢得3亿元的销售收入,以及巨大的品牌资产。

(4)牛根生的两次流泪:一次为企业与奶农,另一次还是为企业与奶农

1997年初,伊利雪糕卖火了,却干着急运不出去。

后来经多方协调,铁道部特批,为伊利下拨了20多组机保冷藏列车。

消息传来,群情振奋,斗志昂扬:伊利的产品有救了,奶农的牛奶有救了。自1997年3月1日起,对农牧民的收奶价由146元/公斤调高到151元/公斤。

在冷冻食品公司例会上,牛根生激动地向大家宣读铁道部的文件。读着,读着,他哽咽起来,念不下去……当着40多人,泣不成声……坐在旁边的孙先红接过信,帮他念完了剩下的部分。

这是先红第一次见牛总哭。

先红第二次看到牛总哭,是在2004年:当老牛与投毒恐吓分子苦战三周,得知自己写给总理的请求维护企业安全与百万奶农利益的信,得到总理批复的时候,他哭了……

相处十多年,就见牛总哭过这么两次:一次是在伊利,另一次是在蒙牛,都与企业的生死与奶农的利益息息相关……

(5)由“私益”到公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呼和浩特的候车亭广告,捷足先登者是青山乳业。当时,“青山乳业”四个字打得气宇轩昂,引人注目。1997年,由于青山乳业长期拖款,候车亭广告易手伊利。

青山与伊利当时势同水火。做候车亭广告,青山在前,伊利在后,品牌对比十分明显,因此不能亦步亦趋,必须技高一筹。

牛总接受先红的建议,决定以公益广告为突破口。于是,候车亭广告牌变成了社会文明的宣讲台:“良好风气,从我做起”;“斑白者不负载于道路”;“你老了,也会有年轻人让座”;“尊老爱幼,请您排队上车”……“伊利”只是作为字头出现在广告牌的上端。

一家企业出资推动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呼和浩特当时一景,引发新闻效应。当时《人民日报》《北京晚报》都曾参与报道。伊利的美誉度大大提升。

(6)终成正果:中国冰淇淋第一品牌

面壁十年图破壁。十年时间,老牛的品牌梦终于实现了:伊利雪糕风靡全国,销售额由1987年的15万元增长为1997年的7亿元,被誉为“中国冰淇淋大王”。他所“统治”的领域,占到伊利总销售额的80%。

1998年之前,业界有个传说,全国冰淇淋大会召开时,大家首先会问“牛根生来不来”,如果他不赴会,就会觉得“特没劲儿”。故事虽是坊间野史,却折射出牛根生此期在国内冰食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着你的职位,跃跃欲试,总裁的高位自然热门,不必多说,小职员也不例外,因为公司门外总有不少新人等着进来。这样看来,大家的选择都一样,要么做得更好,要么被淘汰。

在新的一天来临时,可不要再拿闹钟出气了,还是对自己说一声“加油吧”。

在伊利,这个故事被奉为经典。

在蒙牛,这个故事也被奉为经典。

很多人在问,这到底是老郑的故事,还是老牛的故事?

其实它既不是老郑的,也不是老牛的。无论在伊利,还是在蒙牛,“狮羚文化”都是“拿来主义”的产物——它的原始出处是非洲大草原。

但第一个把它拿进伊利的,是老牛,确切地说,是“在伊利工作时的老牛”。

从此,它就在“阴山下”的敕勒川扎了根,成为老牛与老郑的“同仁故事”,最后又成为蒙牛和伊利的“同城故事”。

《狮子与羚羊》就像一部缩微胶卷,叠映了伊利与蒙牛长达6年、老郑与老牛长达16年的恩怨情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1713.html

更多阅读

《求生之路》图文攻略1 求生之路2攻略

【中文名称】: 求生之路【英文名称】: Left 4 Dead【游戏类型】: FPS 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发行时间】: 2008年【制作发行】: Turtle Rock【地区】: 美国【语言】: 英文《求生之路》图文攻略1——步骤/方法《求生之路》图文攻略1

《梦幻西游》中新手结婚指南 梦幻西游2新手卡

《梦幻西游》中新手结婚指南——简介千里姻缘一线牵,在游戏里,最浪漫而难忘的一刻,就是和自己的心上人一起携手,步入婚礼的殿堂,结为人人羡慕的伴侣。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意中人,相遇相知结为连理,总是最美好也是最值得珍惜的一段经历

电影《阿甘正传》主题歌为何飘不到中国 阿甘正传观后感

2010-04-05 09:34:17浏览 2000 次|评论 1 条鲍勃?迪伦是美国“民歌摇滚”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歌曲《答案在风中飘》写于1962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民歌摇滚”的代表作,被人们奉为争取民权运动的圣歌。歌词采用提问的方式,曲调清新自然

昆曲电影《游园惊梦》从舞台到银幕 昆曲游园惊梦视频

1959年春,夏衍同志和我谈起《游园惊梦》是《牡丹亭》中精彩的折子,如果振飞和我合拍一部彩色戏曲片,是能够表达汤显祖笔下精心塑造的杜丽娘、柳梦梅这两个人物的。我听了这番话,知道近年来我国对于彩色片的摄制工作有很大的进步,不禁也跃

声明:《蒙牛原副总裁蓝小雨 《蒙牛内幕》从洗瓶工到副总裁2》为网友爱情辅导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