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又加大了在中国的研发力量!在这两年时间里,这已经不是第一家加大中国研发力量的跨国药企了。
它们目标锁向中国中医药和生物医药资源,以低成本让中国人试药,然后把成果放到海外,再以进口药或跨国药品进入中国市场,高价格卖给中国患者。中国的医药研发需要有国家战略了。
“试药田”,豪华的双刃剑
为什么在欧美就很难实行“试药”,在中国就畅通无阻?这其中是否存在歧视,还是说中国真的已经开放到了这么友好的地步?
《医药商业评论》曾经就“试药田”这一话题做了一些调查——“试药”这一说法其实还不太为行业外的人所知,当患者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跟一只实验老鼠没什么区别,有的表示出不满,但更多的人则是出于无奈而无语。
先丢下有关伦理道德的观念,而从纯商业角度看看。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种复杂,基因、血型众多,而由于国民医疗水平不高,存在着大量患者,医疗市场广阔。光是这一点,就吸引了全球的医药企业的目光。其中的疾病种类又极为“齐全”,无论是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常见疾病,还是多种传染病,都可以找到临床人群。这样的“标本”更是让几家医药巨头们的研发部门感到欣喜若狂。
以肝炎为例,在欧美等国很难找到患者,而这种疾病在中国却非常普遍。据估计,中国有1.3亿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人数比英法两国人口的总和还多。
中国的中医药和生物医药资源极为丰富。虽然中药一直难以进入欧美主流医药市场,西方也一直对中医药持怀疑态度,但是以保健食品为名出口的中药制品仍受欢迎,而且许多植物同时也是西药重要原料。
更重要的是,在国外进行类似临床实验,依当地国情,患者很可能以风险过高为理由拒绝,或是提出高额费用作为补偿。而中国的国情不一样,除了新药在中国更容易找到试验对象,能加快新药的研发时间外,试验费用也相对较低,大大节省了上市成本。毕竟在中国,传统的隐忍、含蓄的观念仍然有很大影响——既然医生有心救治,患者就应该满足,而不应挑三拣四。
国内的许多医疗界人士亦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能将处于研发最前端的药品使用到中国患者的身上,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民健康水平,而且跨国药企来到中国,也能对中国的医生技能和医疗管理也能起到借鉴作用。
至于跨国药企们,则遵循以低成本让中国人试药,然后把成果放到海外,再以进口药或跨国药品进入中国市场,高价格卖给中国患者的原则。不亦悦乎。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中国的医疗体系普遍缺乏监管,工作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再加上当前是医药界全民抓贪的时期,随着医药界的许多陈年诟病被发觉,中国患者对前段时间“欣弗”、“齐二药”、鱼腥草的假药事件仍心有余悸。
盲目崇洋媚外的结果,也不见得就是绝对安全的。早在2001年,拜耳就曾由于拜斯亭与吉非贝齐药品合用有发生横纹肌溶解症不良反应的危险,被迫停止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美国的三大“伟哥”——万艾可、希爱力、艾力达,已收到多起服用后出现失明症状的病例报告;就在不久前,辉瑞公司在尼日利亚进行药品试验,致使11名当地脑部感染儿童服用未经批准的药物而丧生的事件曝光,更使得“试药”令人担忧。
我们不应忽略药物的副作用,遗憾的是,由于医学常识的缺乏与治愈的迫切希望,在中国应征进行临床试验的患者通常在只注意治疗大方向,而不清楚所参加试验的具体内容的情况下,就冒险接受临床试验——这倒是许多国外公司颇为“青睐”的一点。
其实,新药人体试验本就存在风险,但临床实验是所有的上市药品都不可避免的一环。即使外国药企不在中国“试药”,也会到其它亚非国家推行这项措施。从造福全人类而言,药品试验无论在哪国进行都无可厚非。说不定有一天,中国药企也会到美国去“试药”。不过前提是必须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无论是药企还是医护人员在药品试验过程中都要保证合法操作。这也是中国方面首先应该做好的。
外企:研发出产业,产业促研发
跨国药企们屡屡“犯境”,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开厂、试药,又时不时来个“出口转内销”,可谓赚够了噱头。国人们在唏嘘不已的同时,也只能感叹它们那难望及项背的巨额投入。事实上,真正能让外企长期保持活力的绝不仅仅是财力,而财力也不是最重要的——他们靠的是一整条流水线式的产业链,从研发、试药,到生产、物流,甚至零售终端的推广,再加上贯穿始终的市场分析与战略调整,可谓面面俱到。 就以拜耳为例。拜耳投资2亿扩建的北京生产厂,生产线采用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为先进的设备,还引入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包括全自动称重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包括拜阿司匹灵在内的四、五种产品都会实现生产的本地化,甚至还会有肾癌治疗特效药索拉非尼。拜耳还与一些本土经销商合作,以弥补终端、渠道的不足。
葛兰素史克、西安杨森则具有一定规模的终端队伍和较强的渠道,与国内各家医药企业联系紧密。他们的目光又延伸到了广大的第三终端,更是激发了强大的市场需求。
当专利药在中国形成迫切需求,而持有药品专利权的公司又拥有良好的渠道、终端时,自然使医药巨头的战略纷纷进行调整,认为中国无疑是众列强亚太区发展战略重点中的重点。如拜尔计划就公开宣称到2010年为止,将在中国投资31亿美元。
巨头们的投入永远不会是盲目行为,在多领域开发中调整战略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如拜耳就不顾其在糖尿病、高血压领域的优势,进军肿瘤市场;诺和诺德公司则专注于糖尿病领域。各大公司都有比较详细的药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即使受药价下调的影响,巨头们仍然将包括达沙替尼、 索拉非尼、多吉美在内的特效药在上市不久即投入中国市场。葛兰素史克为了加快了新药上市的速度,以抢占市场,甚至巨资在国内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
跨国医药巨头是不是在“烧钱”,看看统计就知道了。还拿拜耳说事,拜尔最近几年中投资开发的新产品和应用技术的销售额目前占总销售额的20%以上。这让拜耳信心大增,计划到2015年,把其研发费用从目前的6.3亿元,提高到7.5亿欧元。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过去的数年中,辉瑞、葛兰素史克等国际大制药商为避免几年后专利产品到期带来的经济损失,未雨绸缪,在并购之后纷纷采取关闭厂房、消减员工的措施来减少支出。或是整合资源,将多余部门抛离——如拜耳就在收购全球最大避孕药生产商先灵制药后,将其诊断业务卖给西门子;诺华也曾将自己旗下的保健品部门整体售给雀巢。这并不意味着巨头实力的削弱,相反这使它们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核心业务,客观上带给中国愈来愈大的研发压力。
本土药企:不是无研发
泱泱大国的“国药”无研发——这是令人多么难堪的事实。但是由于国内大企业往往为了利润,只重视OTC市场的开发;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则由于资金问题,对研发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造成目前“全民”生产仿制药的尴尬境地。
与欧美列强在化学药的研发上抗衡,显然无异于自杀。但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积淀数千年的文化瑰宝——中药,市场尚未完全开发,蕴涵着无数潜力;生物制药技术虽然不算国际领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应该不超过10年。要想在早已被世界列强瓜分的医药市场上夺回重要的一席之地,只有独树一帜,在天然药物和生物药品领域开拓。但就像前面所说,还是一个问题——缺钱。在目前国家宏观调控的大形势下,短时间内形成一笔强劲的资金流是非常不现实的。
犹如一声惊天霹雳,先声在美国上市了!在国字号“财神”联想的强力支持下,中药终于结束了没有研发的历史。携先声的专利药“恩度”的余威,联想又100%地买下国药老大石药。原来有了钱,就什么都可以办到,多年的研发“紧箍咒”不也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破解了吗?——国内很多企业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于是乎,忽如一夜春风来,合并的合并,合作的合作,即使找不到“财神”,也得拉着某某科学“权威”机构对外宣称彼此的联系。总体而言,资源是在不断地被优化配置,但也应该看到,很多原本已经整合过的企业与业务,为了所谓更优秀一些的组合模式而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拆分,是不是符合效率的要求?正如某广告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一点尤为需要药企引起注意——在引进内援受阻的情况下,国内药企有可能会引进外资,以顺利地促进研发,但一定要以自身绝对掌控第一把交椅为前提,以免为贪图眼前的利润而断送了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业。特别是国有药企更要小心,娃哈哈、乐百氏的前车之鉴恐怕不用在这里多说了。
此外,中国药企其实早已掌握自己的一套体系,无论是产、学、研相结合,终端的电子商务应用,还是生产部门的优化整合,都不太需要重申。所缺的就是足够的经济支持与在经济支持下保持清醒头脑的经验罢了。
据业内专家估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五大医药保健市场。加上欧美主要医药公司的许多专利药将在未来数年内失去保护,意味着中药专利药的出头之日已近。中国的药企们,应该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