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改造、业务整合以及迈过“财务数字”陷阱,是这一轮物流并购成功的前提。
当年,DHL、嘉里大通初涉中国合同物流市场时,因为国内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实在太少,大的货主企业们对此都表示欢迎,愿意“谨慎而乐观”地试用并不成熟的服务。即便一时成本高企,但终究相信这些大牌物流玩家的操作能力。虽然在麦德龙等单子上折戟,DHL-EXEL如今一年在中国的营业额也做到了7、8个亿的规模。但第二梯队的收购者,如耶路、世能达和万络环球(Con-way子公司),还会有这种好日子吗?aihuau.com机会成本“物流还是要靠业务量支撑,”DHL-EXEL某高管表示,“在1000万的基数上加200万业务和凭空操作200万的业务,它的运作成本是天差地别。甲方企业都要立即见效,谁会愿意当试验用的‘小白鼠’?”在他看来,第二梯队要缩小和第一梯队的差距,通过收购增加固定客户和业务量是最好的办法。在他看来,即便收购者并没有完整的战略意图,并购这招棋也是不得不下。“这是一个机会成本问题,如果你不出手而被你的竞争对手抢了先,那么,马太效应就会立刻呈现。”对于中国市场的新面孔来说,并购是大势所趋。但并购的达成并非一劳永逸,真正的战斗或许刚刚开始。事实上,一些并购在最终达成之前,就承载了收购方的战略意图。对于耶路、万络环球所提出的国内运输网借助货代连接至环球网络一说,这位DHL-EXEL公司的高管认为并不新鲜,此前有多家大型物流公司都做了类似的尝试。“高科技和电子行业的物流订单是公认的高利润,这些产业的制造链条已不在某条国境线内,所以越来越多的是亚太区和全球的整体项目,它们和进出口贸易等服务也结合得越来越紧。”目前,DHL-EXEL服务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正是这种项目。这位高管进一步强调,货主在这类项目中,通常会要求对货物的整体流程实施监控,而整条线路的归属权同属一家公司,更有利于质量的掌控。“如果是两家操控,必然会导致不必要的摩擦。而将货代和物流整合到一起,会更有利于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的成本控制。”耶路试图整合锦海捷亚和佳宇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既然在并购的背后,有完整的战略构想,那么,考察并购是否成功,自然要看这些战略性的整合能否落在实处。文化难题
TNT花销1.35亿美元收购华宇,业内人士认为并不吃亏。作为一个体积庞大的零担公司,华宇地多车多,这些投入对于TNT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但正如鲸鱼吞蚌,TNT吃华宇容易,消化起来恐怕不简单。“相对于宝运或熙可,华宇、佳宇的整合难度更大。”记者在采访了数位民营3PL老板和外资物流企业的高管,他们对两大零担公司的整合均不乐观。“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思维模式、对市场的看法都需要花大功夫统一。” 据说,王振华和翟国良虽均已完全出售股份,但签订的都是有条件收购。他们需要和收购方签订为期数年的服务合同,公司原管理团队也将继续主事。收购方将会派出日常管理和财务人员进入团队,协助管理。这个按照惯例是三年的“留任期”,将会是收购方了解公司运营状况、企业文化和市场环境的时间。“这段时期,老外们可能会无所适从,”外企物流公司某高管表示:“他们太过重视财报,有许多可能影响盈收的问题会在预料之外。”他举例子说,比如运输公司的员工,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都不算好。外国收购方接了内部管理的盘子,是不可能延续原有的做法的,当人力资源制度走向规范,光是给员工补四险一金的钱,都可能会分摊掉很大一部分利润。而在新管理层介入后,执行力如何实现也在困扰收购方。在业内人士看来,华宇、佳宇的那些分公司经理们更擅长基础性操作,并不能指望他们去深入了解流程、解决方案。TNT或耶路如果上一些新项目,比零担业务技术性更高时,那些仅懂得管库、管司机的人员是无法达到要求的。而以前恩威并重的“人治”一旦被流程所取代,基层员工能够执行多少,也就成了问题。某知情人士认为,华宇、佳宇的成功,本来就是靠着“兄弟打天下”的信念。当年就属于王振华一出山,佳木斯老乡马首是瞻。给你一道令箭说,“去把江西拿下。”人应声而动,粮饷辎重却多有短缺,去的人就是靠对“大哥”的义气和成为一路诸侯的信念,硬生生扛下了任务。由此带来的结果是 “东北帮”掌权,手头权柄不小,但对王振华都颇为敬佩。“现在华宇内部嫁接现代企业制度,正是摧毁这种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部分。”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对原来的一套不加改动,TNT根本无法介入,更不要说利用网络谋求更多类型的业务了。事实上,王振华自己也曾外聘过多位高管,试图加强企业管理。最后这些人自行离开,改革无疾而终。当年的“一呼百应”,是英雄崇拜,这个脆弱的维系一旦丧失,其结果可能是“一哄而散”。当王振华、翟国良彻底把权印交到收购方手中后,中层管理者就少了“义气”的寄托对象。他们本就不太习惯刚性的管理条例,又可能跟不上变革的步伐,这就可能导致“一走一大片 ”的情况出现。而由此孵出的一帮同样性质的小公司,会反过来蚕食母公司的业务量。变网之忧时至年底,许多公司重新开始招标,一些民营3PL感到了危机,因为他们从客户那里听到,“耶路出的价比你们还要低!”凭借佳宇的零担网络,耶路能够迅速实现项目物流上的价格优势?业内人士对此多存有疑问。业内人士认为,零担公司的立足之本是那些深入了二三线城市的收货门店,它们的揽货能力为这个庞大的网络分摊了基础成本。耶路看中了这张网,也就无法舍弃这些零担货物的进出。当某张合同需要耶路把货物做城际配送时,可能这辆车需要沿路停靠,上下零散货物。而换作一般3PL,采用业务外包,专线公司门上了货就走,必然是一线直达。“用零担网络操作,时间没法保证不说,可能对货的质量也有影响。”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自购车辆,要么尝试外包,而这无疑都是增加成本之举。另一位甲方经理人说,他们曾有一票单要求佳宇上午10点把货送来,而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4点。事后他们了解了佳宇的配送流程:佳宇为了内部汽车的顺利调配,当干线汽运早晨6点送到后,区域配送车做Milk-run,按线路卸货。在这个过程中,甲方只能期待在佳宇的路线中,自己能排得靠前一些。因为,佳宇不可能照顾任何一个单个客户,这样会打乱计划,大大提高成本。在佳宇看来,这种流程和结果是最优的选择。但如果国外公司接手,肯定不会让这种违约的事情轻易出现。那么,碰到了同样的情况。内部调配机制也许要完全改变,这无疑会抬高成本。而华宇的情况也许更糟。华宇网络庞大,拥有56个分公司和1250个营业网点。但很大一部分网点采用的加盟形式。加盟形式形成不了经济利益上的约束,当变换一种经营策略时,末端的执行力有待考验。外资进中国,都准备好了大摞钞票待烧。但老外通常不会在自己看不懂也不信任的事情上砸钱。7月20日,TNT把260辆卡车交给天地华宇时,“空降”总裁庞复兴表示,天地华宇仍将延续华宇原有的业务模式。似乎TNT要打破常规,做个好“婆家”:缺啥补啥,决不干涉。但值得玩味的是,9月份,TNT大中国区市场营销及销售总监伊曼?斯塔尼接受采访时却表示,TNT将借助于华宇集团的地面运输网络来实现快递的限时服务。并购续曲如果说改造企业文化和业务整合还是杞人忧天的话,那么摆在并购双方眼前的“财务数字”陷阱,则已迫在眉睫。熙可是目前一轮并购潮中成功的典型。了解沈琦炜的人说,在10年前熙可创业之初,他就已经把如何发展业务、如何邀入风投、如何变卖兑现的路径考虑得比较清楚,精到的眼光和步步为营的能力让人佩服。但出售并不是他职业规划的最后一步,据传,他已经和万络环球签订了长达5年的服务合同,摇身一变成为职业经理人。但一位知情人士也指出,“他可能要还前两年的债了。”熙可为了达到出卖的目标,在两年间,盲目扩大销售额,业务利润率无论多低都承接。另一位曾经看过熙可仓库的知情人告诉记者,库里放着太多低附加值的快消品。“账面上是好看了,但对操作质量和市场美誉度必然有不小的戕害。”沈琦炜和他的团队忙于资本运作,必然从物流操作层面上牵扯了精力。一位选择熙可服务的甲方企业经理人直接表示:熙可2007年的服务质量比以前差。“今年年末的招投标,熙可不容乐观。”他说。而更大危机可能出现在内部,知情人士称:“把股权100%出售,可能是身不由己,但在下属看来,是对企业未来的不看好。”他认为熙可核心管理层完全出售股份,放弃话语权,会丧失下属管理团队的信任。从任何一个行业的并购史上看,假以时日,这些由并购带来的管理问题都将最终得以解决。而且,有了外部投资的中国物流市场,毕竟已经出现前所未有的改变契机。不过,在迈出并购的下一步之前,买卖双方都需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