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超 CEVA中国区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对谈CEVA总裁靖超:国际模式本土化(2){分析 评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24879651636.jpeg)
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业,1992年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读经济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年毕业后进入霍尼韦尔公司,在美国工作6年后于2002年回到上海,在霍尼韦尔一家合资公司任总经理。于2007年初进入CEVA就任中国区总裁,从航空航天一脚跨入物流行业。“……物流业务做到一定程度必然牵扯到国际上的东西。”CEVA的中国战略 是否也有针对国内生产企业的部分?aihuau.com针对的主要还是跨国企业。从国内合约物流市场来看,目前国有或国内民营大公司,有意愿把整个供应链以合同的方式外包给第三方的还很少,大家还没意识到这么做带来的好处。当然,国外企业也并没有遵循国外的做法,外包的业务并不算多。不过这也急不得,外来者会首先享受中国的廉价土地,劳动力,这就给他一个很大的利润空间了。等这个阶段过了之后,激烈竞争促使他们再降成本的时候,他们才会考虑深度外包。其实我们愿意成为国内大型企业的国际合作伙伴,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开拓国际市场,从这些企业的角度来讲,通过我们也能把他的品牌及国际市场渗透能力大大发挥。而一个小型的只有物流或只有货代的公司是做不到的。比如华为,其国际化已经很了不得,在欧洲很响。这家企业已经是我们的客户,我们需要和他加强合作。那么本土的物流企业是否会对你们这些跨国大牌造成威胁?如果谈民营企业,他们一是业务方式比较灵活,二是没有比较大的投资,这让他比较灵活,很愿意接些小项目,有了意愿就先拿下来再发展。而大的国际化公司的财务分析制度是很严格的,往往错过这种看起来不大、实则很有潜力的机会。等他们甲乙双方都成长了,形成了伙伴关系,你再想分一杯羹就很难了。不可忽视国内一些大的物流公司的发展是很迅速的。像中远物流这种国企则很愿意投资,这是很大的优势。外企来讲不管你是国有公司,私有公司,特别是在他们国外市场上做大的投资都是很谨慎的,动作比较慢。国内公司投资快,一把就把机会抓住了。如果单谈民营物流企业,他们的弱点在哪?民营企业愿意杀价格,在国内运输这块的竞争很厉害。但如果(一个项目)需要很强的IT开发能力及方案设计能力,好多民营企业就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了。民营物流企业在其初始阶段和国有企业竞争时,市场提供一个比较大的利润空间,那时日子比较好过。到现在民营物流大量涌现,僧多粥少。而国企也知道怎么去竞争了,这时生存就是问题了。他们和国有企业或国际大型企业比他的平台没有那么大,其操作效率提高方法也没有那么多,结果许多民营企业借用自己灵活、善断的优势大打价格战。但如果纯粹以低价格为手段,接近成本时就不好办了。而且,随着客户要求的提高,你只是给我便宜的价格,而整个供应链三天两头就有问题出现,这种情况越来越不被容忍。实际上,中国民营企业不光在物流领域,在其他领域也面临相同问题。除了加强技术力量,提高服务质量外,民营企业的突破口在哪?从业务模式来讲,大的民营企业可以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参股或其他方式,拿到一些国际物流网络,这个东西是短期内开发不出来的。物流业务做到一定程度必然牵扯到国际上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