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为难的“将”将 通过猎头公司,我知道了曾华的身价。至少,我能在曾华找我谈判之前,主动作出应对决策。 现在,曾华的年薪是90万,要给到150万,公司并不是支付不起,我也不是不愿意给。但我一直担心的是,年薪给高了,曾华过几年将有足够的积蓄,去合伙创办自己的企业,那样不仅会和我在市场上兵戎相见,还可能带走整个销售团队,那我不就养虎成患了吗?这样的事,在中国商界,实在太屡见不鲜了。 过年前,我忐忑不安地发完全体员工的年终奖,但特意留下曾华的那份,告诉他春节后再发,我实在担心他拿完奖金就提出走人的要求。 春节闭关在家,我好好研究了一些中国人的古典智慧,觉得当年刘邦对韩信的情形,和我的处境有些类似。韩信是个“将兵”之人,善于打仗,而刘邦是个“将将”之人,善于治人。刘邦让爱打仗的人有大仗打,让他打得痛快过瘾,满足了韩信的需求,就把他牢牢控制在手里了。aihuau.com 曾华有什么需求呢?我在家无事,就对他进行SWOT分析,他显然是个爱做事胜过爱钱的人,希望从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中,马上看到成功的显效。但总有一天,他会要求分享这成功,像他这种原则性很强的人,一旦提出自己的要求,那决不是轻易给些钱就能打发的。 我想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也许是较好的办法。 给能干的职业经理人以适当的股份,是当下一个流行的选择,但我到底应该给曾华多少才适当呢?给得少,可能让他觉得自己受到小视,反而激怒了他。但给得多了,先撇开割肉让人心疼不说,从企业经营上讲,一来可能诱发他的贪欲,二来如果他的能力和表现不能持久,将来再要引进人才,难道又要照搬,割让大额股份?这恐怕就会让公司经营难以为继了。 我这时才明白,“将”兵很难,但“将”将也不容易。因为“将”兵只要把具体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而“将”将则要不时去探查别人的心理底线,同时也要为自己制定心理底线。刘邦“将”好了将,最后赢得了天下,而水浒中的白衣秀士王伦没有“将”好将,反而被善于“将”兵的林冲一刀结果了性命。“将”将的所得和风险,都比“将”兵大得多。
![内心缺乏安全感 “将”将的底线是内心缺乏安全感(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23729456477.jpeg)
我想,过年后趁着发奖金的机会,从侧面探探曾华的要求,看看是否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如果没有,我会和他认真商讨,最后接受他的要求。如果他突破了我的心理底线,我会设法影响他,让他调整自己的立场,也可向他稍稍靠拢。 毕竟,在没有替代品,而且供应是刚性的情况下,价格因需求增加而上涨,将是不可避免的。这对曾华是个利好。但随着价格的上涨,人们寻求替代品的冲动将越来越强,这对他就是个无形的威胁了。曾华学过EMBA,我相信,他应该会明白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