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百年大计。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这些都是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一项项政策陆续出台,惠及民生,温暖民心,令人振奋。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6倍。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2007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2000万人和86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规模达到 1144万人。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aihuau.com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2.2万多所农村中小学改造危房、建设7000多所寄宿制学校。这一系列的数字很好地说明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要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而今,在2008年两会召开期间,一个让更多适龄儿童和许多家庭兴奋的消息传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将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对每一个适龄儿童来讲,“我要上学”的呼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对许多家庭而言,学费不再成为揪心的痛。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这一重大举措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过去五年,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机。”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表示,如今,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等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今后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就业求职 不公平 民生期待——期待教育公平就业轻松](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22071076875.jpeg)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那么,2008年的中国就业形势会朝什么样的格局变化?就业形势又将如何?“我们要用百倍的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的目标。然而,我国数13亿计的宏观人口形势和经济发展水平,注定了就业压力大将是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是因为新增劳动力城乡加起来每年超过2000万人。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庞大,这将会持续很长一个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说。“今年的就业目标不同寻常。”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刘家强说,这是就业促进法实施以来第一个全年就业增长目标,而就业促进法侧重规定了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刘家强委员表示,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各级政府正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功能,让包括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在内的公共就业服务惠及每个劳动者,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在用工合同订立、加班工资、社保交费、工作解聘等等方面作了对劳动者有利的规定,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以创业带动就业,正成为城镇就业的增长点。据劳动保障部数据,每创业成功1人并稳定经营1年以上,平均带动5 人就业。刘家强委员介绍,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挑选了一些适合劳动者创业的项目,提供培训,并用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创业。最新出台的政策明确规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扩大贷款范围。此外,经济快速增长,为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支撑。过去五年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从 10%上升到11.4%,城镇年新增就业人数也从840万人上扬到1204万人。“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好局面下,在积极就业政策的推动下,是可以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刘家强委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