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反映了社会风气对人们有多么大的影响,而如今民营医院似乎也身陷鄙视的风潮之中。救死扶伤的责任与盈利的私心至终贯穿着事件的始末,谱成一部新的《渴望与偏见》。
医保 社会上流传一句很庸俗的话——“没钱就没地位”,放在民营医院的身上就是“没医保就没地位”。
民营医院由于其后来者的身份,自然希望能拥有一批稳定的患者人群。医保人群可以说是符合这些条件的理想人选。医保人群相比于自费医疗的病人具备更强的消费能力与更长的用药时间,应该说是患者的主流。如果民营医院具备医保资格,就能吸引大批享受医保的人员。能否成为医保定点单位,关系到民营医院,特别是开创三年内未收回投资的民营医院的生存。
可惜的是,大部分民营医院都没有上医保定点名单。
税收 没有了医保的补助,税收便成为民营医院一大难题。没有公立医院通常拥有的10%财政补贴,民营医院还得交纳至少占自身收入8%的税收。尽管有的地方允许民营医院开办的前两到三年免税,但直到第三、第四年,民营医院仍然未必具备大规模盈利的能力。加之民营医院传统意义上的营销手段——广告被禁止,这对于已陷入困境的民营医院更是雪上加霜。据估算,目前民营医院的成本可能要比公立医院高15%~20%,在这种劣势下,民营医院还要与公立医院拼价格“拉客”,实在是太难了。
在医疗事故索赔上,民营医院似乎也是弱者。“死个病人赔一年”是业内的名句。许多民营医院的医生反映,有些患者在民营医院正常死亡,到了家属眼中就成了“医疗事故”。为了息事宁人,避免影响声誉,他们往往是一赔了事。
“民营医院就像个流浪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对。”某民营医院院长对记者诉苦。
百姓 在百姓眼中,建国几十年来灌输的理念恐怕使他们认为只有公立医院才是正规的、令人放心的医院。民营医院嘛,它是为了钱而治病救人的,正规吗?特别是部分民营医院勾结外企进行“试药”行为的曝光,更是让百姓心寒。
这种普遍存在的观念说明了隐藏的一种信任危机。老百姓在同时议论公立与连锁的时候,似乎公立医院就是“公正”的化身,民营医院就是“非法”、“不诚信”的代名词。这也难怪,毕竟公立医院的所有者是国家,自然会让人觉得比私人资本更有信用。信任危机与卫生改革中的趋利主义有极大关系,造成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而又发人深省的闹剧。如常常发生这种事情,实力弱一些的民营医院碰到危重病人不敢收,转往公立医院。
医疗的高“风险”促使许多民营医院走上向专科发展的道路。类似眼科、肿瘤、心脏病等较为轻松而又赚钱的项目非常受民营医院欢迎。理论上现在的民营医院多为“大专科,小综合”,实际上它的综合项目已经非常薄弱了,很难应付许多突发的病情。
由此看来,老百姓对民营医院过分地怀疑,可能会使最终的恶果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政府 民营医院究竟算不算公立医院的补充?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政府官员,回答都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
民营医院是医疗市场开放后的正规军,政府也的的确确给予过一定的支持。但这些问候犹如杯水车薪,在狭小的生存空间内面临的同类竞争中根本无济于事。据记者打听,在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了地方行政官员为了实现自己的“政见”,动辄打压民营医院的事情。在采访相关的政府官员时,记者往往听到的都是些虚话,并没有得到有关民营医院发展的明确的规划。
如果不鼓励民营医院的发展,那为什么又在几年前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民营医院在政府眼中的地位到底如何?
专家 在无医保支持,高税收重压下,民营医院为了生存,铤而走险,从然是不对的,但究其原因,政府与媒体在引导上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对于目前混乱的民营医疗市场,政府更是不应该放任不管。不然迟早会引起新一轮的医患纠纷,甚至社会动荡。一位曾服务过北京新兴医院的人士就认为,率先曝光的上海《东方瞭望周刊》的报道一开始就先入为主,有失偏颇。
为解疑惑,也为了还民营医院一个现身说法的机会,《医药商业评论》就此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