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移动社交工具,陌陌出现的时机实在算不上好。小米工作室推出的米聊早就抢占了移动社交的山头,随后微信又依托着庞大的QQ用户群重新洗劫了市场,此时,在移动社交的领域,缝隙已经所剩无几。但事实却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甚至包括创始人唐岩。在陌陌上线的第8个月,用户数量突破了300万,而更惊人的是从200万增长到300万的时间跨度仅为一个月。将如此之猛的势头延续下去,陌陌不仅会吃掉微信和米聊手中的面包,甚至还会吃掉它们的未来。
说到底,陌陌与微信、米聊的核心差异在于其用户质量更高。很长一段时间,陌陌只推出了App版本,也就是只针对苹果手机用户。它先在小众之中流行起来,这些人的兴趣爱好重合度更高,也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很大程度上,这保证了使用者的质量和感受。到现在,陌陌在平台的选择上也还是屏蔽掉了不能进行地理定位的低端设备。
让社交对象纯粹化,只能搜寻附近的人,不要熟人,也没有固有的通讯录,去向陌生人说你好。陌陌提供的情境和真实的搭讪相一致,在人群中浏览,从离自己最近的人开始,挑自己感兴趣的人下手,并且直接打招呼,不需要验证。
陌陌的团队没有把精力用来开发更多繁复的新功能上,而是不断改善陌生人搭讪的体验,他们认为这种人类最原始的动力是一种“刚性需求”。让大家更好地享受搭讪,远比不断推出新功能、不断做加法有价值得多。
陌陌用户的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星座、爱好、职业以及常去的地方和8张照片。而资料中与社交网络的连接,则可以让你更准确地选择目标和更多的了解对方。当你给一个陌生人发送消息,对话框中会显示对方是否已经读过。如果消息太多,不胜其扰,你也可以选择忽略所有新消息。
有评论说陌陌的用户关系无法得到沉淀,始终维持在弱关系阶段。对这个问题,陌陌的运营总监王力表达了团队的态度,他说:“我们想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不会跟你说什么关系无法沉淀这种非人类语言,他们只会跟你说这里用的不爽,或者那里我希望增加一个什么功能。”
陌陌的宣传方式非常感性和具体,提出一句口号,可能背后会有十个例子来支撑和完善其概念。比如宣传中说有人在洗手间用陌陌发了一条求助消息,然后就有附近的人赶来送去了手纸。这种宣传话术取材真实,让人觉得亲近和好玩,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利用微博,他们将搭讪这个古老的难题诉说得有趣和易于接受。人们对这款产品的情感认同越来越多,用户对陌陌的好感度很大程度来自于口碑传播的宣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