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养德总是这样,有始无终,无论是早先的养德堂,还是后来的生活经艳。尽管他曾一度信誓旦旦,要把生活经艳开遍中国的大城市,把“生活经艳”的概念推向全国、全世界,跟内地、香港乃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设计师合作…… 但是最终,生活经艳的命运与养德堂一样,被施养德出售了。包括他在新天地与别人合开的小店,亦是如此。“因为我都玩好了,就不玩了。”施养德说,他是个喜欢创业的人。对他来说,喜欢做的事都做到了,就满足了。 然而,总有人怀恋他的过去,关于养德堂、关于生活经艳,只要一提起这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施养德。“买的人很气,因为都过了10年,人家还是觉得养德堂是我的。”施养德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生活经艳也是啊。不过现在客人看到不满意的东西只要不骂我就好了,因为已经不关我事了。” 一直对设计情有独钟的施养德最初曾对生活经艳有过一番构想:一边将国外的设计师引入,一边培养中国本土的设计师,最后把生活经艳变成一个设计中心。“我尝试了很久,但是发现原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设计师和艺术家都是很难沟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最伟大。” 尽管施养德与他们每个人沟通都没有问题,但让这些设计师融合在一起实在是个大难题。这些艺术家总会怀有比较自负的想法,每当面对其他人的作品时,心里总要嘀咕:你的东西有什么好的,我的比你更好。不同的设计师也不愿意把作品和别人的放在一起。施养德自己倒毫无禁忌:“如果换做我,我无所谓的。”但是改变别人,却实为一件难事。
![施养德 施养德 经艳生活家(4)继续锦上添花](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11580226662.jpeg)
在将生活经艳出售之前,施养德曾专门做了一本手册,将他最初的想法和运作方法都写得十分清楚,一并交给了新东家。“我以为他们会坚持,但是后来已经变样了。”说这话的时候,施养德并没有流露出遗憾,相反,他说只要能够被市场接受,就没有对错之分。aihuau.com 但是那个关于设计中心的构想,施养德并没有放弃,“我正在筹备一个更好玩的店。我也不是说自己有多伟大,可是现在内地缺少一个平台给设计师。虽然很多设计师都有了自己的studio,可如果他们想要开店的话,最多只能开个一两家。”施养德说,由于这些设计师往往缺少整套的行销方案,又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因此总不能做大。 而策划与推广正是施养德的长项。2008年的春天,他开始频繁往返于京沪之间。“这个店主要做生活方面的创意设计,现在正在规划之中,希望能在奥运会之前开第一家店。”施养德说,第一家店会落户于北京,选址在北京朝阳区的商务中心。 对于创意不断的施养德来说,寻找投资从来都不是一个难题,“我们有才,”他指着自己的脑袋,“但还需要一个‘贝’,才能形成‘财’。” 除了热衷于开各种“好玩”的小店,施养德还有另一重被延续至今的身份——设计顾问。“我给一些客户做设计顾问很久了,不想做都不行。”施养德的这些客户以工业企业和地产商为主,都是他在香港发展时就结交的老朋友。“现在这种工作节奏很适合我,因为一个月也就开一两次会,他们有事情再找我。” 在一些老旧的城区规划新的商业区、盖新房子,再把他们推销出去——这就是施养德的主要职责。例如他参与规划和推广的上海大宁国际商业区位于闸北,那里在老上海人心目中是“棚户区”、“下只角”。但随着市政改造的推进,大宁国际商业区的开业,使那里已成为如今闸北最繁华的商业街区。 两个月前,施养德又跑到沈阳为他的客户“建一个像小镇一样的住宅区”。不知道这一次,他又会冒出什么样的新点子。 “我的工作历来都是锦上添花。”施养德说,就像当年在传媒界打拼,他的杂志的生存条件是:社会发展得非常好,一切都很先进。因为杂志全部都要靠广告养活,而只有城市经济繁荣的地方,才会有广告。“我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因为我不懂。”他一脸无辜。 眼下,他又接手了一个新的“很好玩的项目”——位于浦东金桥,将在两年后推出,“具体什么样的,我不告诉你。” 听施养德讲话,被他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好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都要做觉得“好玩”的事情,因为这样才会有惊喜,生活才会“经艳”。施养德还会有什么新的创意冒出来,他会再造一座什么样的新房子?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还会继续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