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众汽车正忙着收购斯堪尼亚的时候,保时捷则在想着如何控制大众。从2005年底就开始增持大众的股份,到现在为止保时捷已持有大众集团31%的股份了,是大众集团的最大股东。但面对法律阻碍,保时捷未能完全发挥其大股东的权力。今年2月份,大众汽车花费43亿欧元从瑞典沃伦伯格家族收购了斯堪尼亚的股份,使其持股比例从38%上升到69%,实现了对斯堪尼亚的控股,加上原有的30%曼恩卡车的股份,大众集团组成了强大的曼恩—斯堪尼亚企业联盟,超过了戴姆勒集团和沃尔沃集团,成为欧洲最大的卡车制造商;并使大众的产品线横跨乘用车和商用车、小型车和重卡市场。此后,大众将向着他们的“十年计划”步步进逼——计划于2018年超越丰田和通用,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冲破“大众法”aihuau.com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黄雀与螳螂](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01356688516.jpeg)
正当大众在构建其强大的汽车企业联盟时,保时捷却在背后觊觎着大众——他们计划控股大众集团。保时捷现持有大众集团31%的股份,是最大的股东,但还远远不能完全控股大众。显然,保时捷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最具创造性的汽车企业联盟,以面对更激烈竞争。”保时捷总裁威尔德金说。然而,威尔德金的计划却受到德国一项法律的阻碍。这项法律专门用于德国下萨克森州国有企业的地方保护,其规定:下萨克森州企业的投资人无论占有企业的股本比例有多大,投资人在董事会的投票权最多不超过20%。大众集团就在下萨克森州,在历史上多次受此项法律的保护。于是这项法律被戏称为“大众法规”。锲而不舍的威尔德金在做着各种努力,因为他认为推翻这个法规的时机已到,最终在保时捷的努力推动下,欧洲最高法院于2007年10月解除了“大众法规”的效力。威尔德金说:“保时捷欢迎欧洲最高法院的裁决。”大众集团给当地带来了82000个就业机会,为了维持就业和保护工人利益,州政府反对大众被外来公司收购。不久后,德国政府再次颁布了一项新的“大众法规”,力挺下萨克森州政府和大众工会,规定: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必须超过80%才能拥有与其股份比例相应的投票权。而作为大众集团第二大股东的下萨克森州州政府持股20.1%。这样,只要下萨克森州州政府不主动减持股份,保时捷似乎永远都不能控股大众了。此案似乎就此陷入僵局。随后传言保时捷打算与政府采取折中方案:持股75%即可控股;但在处理关闭工厂、大幅裁员等事关工人就业的问题时会征取州政府的意见。但随后保时捷予以否认,说不考虑增持到75%。分析人士认为,保时捷声称的“不增持到75%”,只是想避免大众对其产生不友好情绪,因为保时捷30%的零部件由大众集团供应。窃听风波近期,看似陷入僵局的收购案爆出窃听事件。去年保时捷总裁威尔德金会面大众董事会的前一天,在其下榻酒店的沙发里发现一个窃听器!保时捷已就此件事向当地警方报案了。这消息今年3月才爆出,但这件事情却是在去年发生的!显然,保时捷是故意隐瞒信息,之前对收购大众胸有成竹,但德国政府的强势干涉让事情变得对保时捷非常不利。收购案下一步会怎么走呢?双方仍在拉据战中。事实上,保时捷与大众的渊源很深。70年前,费迪南德·保时捷开发出大众的甲壳虫汽车,并创建大众的第一间工厂;现在他们共用了一款SUV 平台,分别生产卡宴和途锐;而保时捷将在未来不久的日子推出一款四门跑车,这款车将在大众的汉诺威工厂生产;保时捷的30%的零部件是由大众集团供应的;两家企业相互持股,保时捷目前持有大众集团31%的股份,而大众集团也持有保时捷22.5%的股份。目前,大众旗下有8个品牌,2007年共销售了620万辆车,旗下的每个品牌去年都实现了盈利,整个集团税后利润达到47亿欧元;保时捷专门生产高性能轿跑车,2007年全球销量近10万辆,但每辆车的利润非常高,达到24000欧元,2007年度税后利润达到24亿欧元。保时捷1993年之前只生产高性能跑车CARRERA 911系列,惨淡经营,1993年新任总裁威尔德金上任后,下决心开拓保时捷的产品线,引入了低端跑车BOXSTER、SUV卡宴、对市场更细分的CAYMAN跑车,还正在准备大型四门跑车PANAMARA的量产;以此一举扭转局面,能以年产量10万辆规模的车厂对年产量超过600万辆的大众发起收购。如果收购成功,那么大众这家每年销售超过600万辆汽车的大企业的运营策略一定会受保时捷家族的影响而产生改变。对全球其他汽车巨头而言,这样的对手也许更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