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末,在被“越土越男人”这则广告引起兴趣之后,记者陆续发现周边关于切诺基的广告多了起来。为了夺回2004年好不容易才重新获得SUV冠军,这个在2007年名落中国SUV八强的品牌似乎正准备做点什么。和切诺基同病相怜的是中国本土过去20多年轻型越野车的领导者之一长丰猎豹。与此同时,面对中国井喷式增长的SUV市场,国内外其他以前开发过或从没有开发过SUV市场的企业也纷纷躁动起来,试图在中国目前这个最富潜力的市场分得一杯羹,2008年前两个月中国进口汽车中有一半是越野车似乎正说明着它们的疯狂。同一个市场,为什么过去不成功现在却很火爆?中国SUV市场从2005年开始爆发到2007年井喷,为什么北京吉普(北京戴克前身)和湖南长丰在过去5年里赶上机遇且付出种种努力却获益甚少?昔日双雄SUV,这是一个具有美国血统的字眼。中国,一个在25年前就被看好的市场直到15年前才慢慢被发掘出来。对北京戴克和湖南长丰而言,重新获得这个细分市场的主导权不仅是商业利益驱动,更是为荣誉而战。aihuau.com25年前的1983年,由美籍华人沈坚白先生做媒,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诞生了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也就是目前北京戴克的前身)。切诺基作为这家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第一个引进车型,23年前开始登陆中国,它是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结束了我国轻型越野车20多年一贯制的历史,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制造技术开始步入现代化。22年前的1996年11月,始建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三一九工厂的长丰集团旗下的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丰汽车”)。这个国家和军队定点的轻型越野汽车制造厂家之一的中国最大的轻型越野汽车专业制造商,在获得国际资源之后,将其1985年开始生产长丰猎豹的产品线延伸至帕杰罗、长丰扬子等,形成了一个从大排量高档车型到小排量经济车型完整的产品体系。1985年9月26日,如今被保存在华盛顿科技博物馆的北京吉普第一辆国产切诺基驶下了总装线。同年,长丰汽车开始生产鼎鼎大名的猎豹轻型越野车。

在某种程度上,这2家越野车企业自诞生起直到长丰在2007年参加底特律车展之际仍然被国家赋予生产越野车(也就是SUV)的专属铭牌。他们在中国是当之无愧的越野车生产专家,甚至在2004年以前的20年间,作为互为竞争对手的它们绝大多数时刻彼此轮坐中国SUV宝座。从1984年到2000年间,一心想搞国产化的北京吉普只引进了一款切诺基,它被北京吉普减配设计生产,编号为212,和北京吉普合资前中方自身产品211曾共同创下年销8万多辆的巅峰业绩。长丰汽车的业绩同样不俗,是他们共同主导了1998年前中国的SUV江山。淡出视野但是,自从1998年开始,它们的地位先后受到来自长城、中兴等一批以皮卡起家的本土SUV厂家和国外SUV厂家的共同挑战,并且在市场火爆、技术先进、根基牢固的前提下最后将SUV冠军让给了几乎名不见经传的本土SUV厂家——长城汽车。从2003年到2007年,中国SUV市场从123931辆增长到374564辆,速度极为惊人。2007年SUV市场整体增长显著,增幅约60%,是乘用车中增幅最快的板块,被业界称为新一轮的井喷。增长!增长!几乎所有人都在惊呼那节节窜升的数字,但很少人关注他的来源尤其是普通消费者。就2007年而言,其增量主要来自于中档和高档SUV,较2006年分别净增53838辆和49982辆,同比分别增长62.1%和50.3%,城市型SUV依然发展迅猛,份额分别已经占到90%和70%。其中,进口车型仍然以大排量的汽油车型为主,其中大于3L的汽油车型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49%;出口量初具规模,以汽油机为主,排量集中在1.5~2.5L,多为自主品牌。数字显示,昔日SUV双雄的身影逐渐淡出视野,难道真的要被边缘化甚至挤出市场?为什么这么大的市场,这对昔日风光无限的双星今天却如此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