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案例 中国客车的国际化难题



《中国巴士与客车》年鉴主编,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学者v

中国已成为全球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主要中心,越来越多的国际买家到中国来选择和购买各种各样的客车;众多的中国制造商,不论规模大小,犹如发现新大陆一般狂喜。

与业内的一位大佬交流,他感叹地说:做客车很容易,做好客车不容易!我认为,这句话很可能成为一句经典。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巴士与客车制造基地,还没有成为全球巴士与客车贸易的中心,更不是全球客车技术研发中心;在通往国际市场的道路上,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具有国际市场营销经验的人员,以及对全球市场的把握。

欧洲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业务员在宁静的专业展会环境中,与客户一边喝咖啡一边谈生意;中国制造商却在喧嚣的展会中竞相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举办盛大的客户答谢宴会来增强感情。显然,任何一个巴士与客车运营商的心里都有自己选择车型的标准,制造商也有选用零部件供应商的标准,情感与理性在所有国家和地区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个微妙的问题,总的趋势是不违背基本的功能与商业利益原则。

参加巴士与客车展览会无疑是制造商与运营商建立客户关系重要渠道。当中国各地出现越来越多的展会和各种大奖活动,制造商面临如何选择参与的问题:重视维系展会主办机构的社会关系或是展会的商业利益?类似地,运营商也会对各种客车大奖产生疑问:评奖的公正性与专业性来源于哪里?

 中国企业国际化案例 中国客车的国际化难题
在2008年3~4月的客车展会季节里,北京、上海、苏州先后举办全国性的展览会,其中2个展会的时间相差仅几天、地点相距不到一百公里,看似很简单的参展问题却难为了众多的中国制造商。在各种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些主流的巴士与客车制造商做出了理性的选择。

aihuau.com

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通过各种展会展示其产品的品质。在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前举办的《亚洲客车周》活动中,我与来自欧洲大陆的巴士与客车专业人士一起,参照《欧洲客车周》的评选规则,对中国制造的巴士与客车进行评比,对参与竞争大奖的车辆从技术装备、安全与舒适性指标、环保和美学方面测评。

这项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竞争各种“大奖”,相对忽视了同行之间的技术交流。作为一个评判者,我不仅看到许多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包括公共运输和私人交通车辆),还看到一些面向海外市场的车型(包括澳大利亚和美国客户订制车辆),真是一个难得的鉴赏机会,重要的是与国内外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一起交流,可以深入地了解到巴士与客车行业的真实状况。

在欧洲,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最高荣誉是“年度巴士大奖”与“年度客车大奖”,前者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国际商用汽车展上颁奖(双年),后者在比利时科特赖特举办的世界客车博览上颁奖(单年)。这个大奖是由欧洲10多个国家的巴士与客车专业媒体记者组成的评审团推选出来的(非竞争性的大奖),主要基于评审团与制造商共同参与的《欧洲客车路试》测评活动,评审团成员在实际的道路环境中驾驶巴士与客车,并进行相关的技术测评,从乘客和运营商的立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推选出年度客车大奖车型。

在中国,参照欧洲年度客车评选模式颁发的“中国年度客车大奖”已分别授予宇通ZK6800系列(2006)、海格KLQ6109 型客车(2007)和金龙XMQ6129Y系列客车(2008),作为一种基于技术与市场分析评判的结果,中国年度客车仅代表评审团的选择和观点,是他们在所熟悉的中国巴士与客车行业情况和了解全球发展趋势而集体做出的判断。独立地推选中国年度客车大奖,目标就是为中国制造的巴士与客车塑造国际典范。实际上,已有一些外国客户通过中国年度客车大奖来认识和选择中国制造的客车。

多年来,主编《中国巴士与客车》年鉴的目标就是努力在国际的舞台上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专业媒体、专业展会和国际机构合作,积极地推动中国制造商更多地参与国际间的贸易与技术交流活动。事实上,在欧洲和世界各地也有许多的巴士与客车专业展会,如法国的公共交通设备展(Transport Public)、英国的欧洲客车展(Euro Bus Expo)和西班牙的巴士与客车贸易展(FIAA),大马士革的汽车展(Damascus show)和哈瓦那的国际交通博览会(International Transport Exhibition),以及众多的各种文字的巴士与客车报纸、杂志、网站……

欧洲巴士与客车制造商也积极地与我们保持联系,经常收到他们公司业绩的电邮,偶尔也收到公司总裁签名的季节问候卡;中国制造商也经常寄送精美画刊和报纸,却很少有电邮。对照起来,外国制造商提供的资讯更有商业与技术上的参考价值,他们就事论事,提供车辆技术改进、市场扩展和公司人士变动等信息,而中国制造商提供的资料大多是“中式新闻报道”。

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的巴士与客车制造商越来越理性,运营商越来越成熟,乘客选乘交通方式也越来越精明。作为一个专业观察者,如何揭示中国巴士与客车国际化的要义,将有助于制造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 以“够用就好”的品质,为世界各地提供各种类型的巴士与客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9622.html

更多阅读

资治通鉴 管理 《资治通鉴》与中国管理者的管理难题

   谈到管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外诸如泰勒及德鲁克等一些西方管理的大师和先驱,有谁能对中国的古代管理学娓娓道来呢?其实作为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从五千年前有了部落群体时,人类的管理学就诞生了,上至人文始祖伏羲,下到孔子

中国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的交班难题

     他们为何一定要将权杖交给子女呢?是否从企业里找不出更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呢?  日前,在新希望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刘永好正式卸任董事长一职,由其女儿刘畅接任。尽管生于1980

李光斗谈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之路:创造全球认同的商业价值观

     代工:中国模式的致命缺陷  时代周报:有一种观点认为,打造自主品牌,进而走向国际化,对中国企业来说远远不是过时的理想,而是生死攸关的现实课题。对此你如何理解?  李光斗:必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做得最好的是开放,其标志是除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2012年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在何方?

     2011年以来中国用工成本不断增加,国家收紧银根,致使很多企业经营惨淡,加上温州民间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实体经济进入了跑路局面,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陷入资金连短缺的尴尬局面,而与此同时国际出口下滑,致使很多实体企业难以应

突围模式 中国企业国际化突围必须采取中国化集团管控模式

中国企业现在已到了管理的瓶颈阶段,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提升,中国企业普遍感到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连被国内公认为很成功的华为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倍感艰难,原因很简单,中国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速度出人意料,只重视盈利指标,在

声明:《中国企业国际化案例 中国客车的国际化难题》为网友请给我超能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