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继学:以人为本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再发现



 巫继学,成都人,经济学硕士,新浪专栏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自主劳动,人本经济学,劳资关系。主要学术成就:“自主劳动”理论(1980,与朱玲合作),提出“人本经济学”与“物本经济学”划分(1987),“新土地制度”(2005)。代表作:《自主劳动论要》,《人本经济学宣言》。

  12月5日-12月9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巫继学。----编者按

           以人为本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再发现     12月5日  星期一

  文/巫继学

  以人为本,人人耳熟能详。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的中国,它已经给人以正面诉求。但是,这一理念的认同,却经历了相当长的路程。我们这样讲决非空穴来风,如果改革开放前讲以人为本,可能被戴上修正主义的帽子,或者被斥之为宣传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思想。

  在很大意义上我以为,以人为本业已成为一个涵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始终都必须贯彻的根本原则,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而本质的理念,而今,它与日俱增地成为 onclick="activateYQinl(this);return false;" href="http://www.iask.com/n?k=科学发展观" target=_blank>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重新发现:一个注入新内涵的历史范畴“以人为本”

  其实以人为本并非一个创新范畴。这一思想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的思想发展史上都渊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我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都体现了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重视与肯定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在西方,特别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真正开始了人的自我觉醒、自我发现。人本主义者从人的本性出发,宣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强调人的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理性权威,把人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这种社会思潮受时代局限,不可避免具有片面性、抽象性、理想化的色彩,但却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的创立产生了直接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从活生生的人、历史行动中的人出发,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存在的真实本质,而且用一系列经典性的著名论断:“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等等,在最普遍、最一般意义上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最根本的界定和最有力的说明。

  今天重提以人为本,既不是中国 传统文化 name=k>onclick="activateYQinl(this);return false;" href="http://www.iask.com/n?k=传统文化" target=_blank>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重新起用与再现,也不是西方“人本主义”的简单演绎和重复。事实上,以人为本虽然是历史性范畴,但是在当今社会它却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它是一个更新了的范畴,是一个经过质变后的“新版本”范畴:这一范畴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扬弃了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中关于人的理论、吸收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和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对人认识的精华,并不断汲取着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的营养。

  作为一个丰富更新的范畴,在当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中,它明确地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社会发展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有效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以人为本的“人”的五层内涵

  以人为本范畴中的“人”的内涵,可从五个层面上进行理解。

  第一,以人为本的“人”是大写的“人”(Man),即社会关系中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个“人”,不是一个索群离居孤零零的人,也不是偏离正常的单面人,更不是极端主义行为的人,总之他不是一个异化的人。关于这个大写人的最新探讨,学者张文喜《马克思论大写的“人”》一书有详尽论述。

  第二,进一步讲,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或曰从政治经济学视野看),这个人便成为一个“经济人”,或曰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即为资本家,而在劳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即为劳动者。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这个人就是自主劳动者。

  第三,从经济人的角度思考,这个人还必然是普遍具有利益取向的人,这种利益取向没有高低之分,完全是平等的。那些被祭在神坛的人是人,执掌大权的人是人,普通的人也是人,资本的人格化者是人,劳动的人格化者也是人,他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第四,以人为本的“人”具有普遍理性,虽然这种理性会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理性是人的天赋资源,任何正常的人都会利用这种资源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在社会的交易网络中,那些享有权力优势的人会比普通人获得更多信息,造成人们在信息资源上的不对称,使得拥有信息多的好像比拥有信息少的人聪明,其实一旦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专业化,并在交易关系中利用这种资源,聪明人和愚笨人的区别也许就不重要了。

  第五,以人为本的“人”的最高层次即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一切人都归为劳动者,劳动者便从自主劳动转化为自由劳动者。什么是自由劳动者?马克思有一段经典性概括:“(1)劳动具有社会性;(2)劳动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活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以人为本的“本”的五重含义

  以人为本范畴中的“本”的内涵,也有不同凡响的五重含义。

  第一,这个本,从最抽象、最一般的意义来讲,是相对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而言的。人与外部物质自然界,人是本还是物质自然界是本,是人本位还是自然本位,在人之上升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自然本位向人本位转化的长期艰辛历程。自从人类统治自然界以来,人本位便确立了。

  第二,这个本,进一步讲有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为本,还是动物为本,也同样是一个漫长的残酷斗争过程。由于劳动,人类方才从动物界分化出来,这也同样是一个人之上升过程。最新的认识是,人为本,并不否认在这个前提下的动物保护。

  第三,进入人类经济社会,还有一个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即人是主体还是物是主体,人为本还是物为本。在拜物教弥漫的时代,不是人对物的统治与支配,而是物对人的统治,人对物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也有一个攀升发展的过程:拜物教: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资本拜物教。 在今天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着物的依赖现象。诸如物的依赖,就是人对金钱、物质财富和交换关系的依赖,人成为物的奴隶,成为只为物而存在的人,见物不见人,贪污盗窃,行贿受贿,权力资本化。

  第四,在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上,便存在一个对人的依赖、对人的统治、对人的奴役的问题。所谓人的依赖,就是人对狭隘的“人情关系”和权力意志的依赖,人丧失其独立人格,成为依附性的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家长作风,奴役乃至占有他人,“包二奶”,权力主义等等,皆属对人的依赖。唯有平等,没有对人的依附,才会有本,你有本,我也有本,人人皆有本。

  第五,是人与社会、个体与类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本”才能算是坚实。个人与社会和谐,个体与类协调,责权利均衡,本固奠实,人方能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之本。

  对以人为本理念的不同理解

  而今,“以人为本”被炒得如此灼热、烫手。然而,相同的“以人为本”概念,却有千差万别的理解。这里,列述几则在我看来较有代表性的认识。

  ——片面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其实是一种基本理念,它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涵盖,因而对其理解应该全面、完整。对有的人来说,只是在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方面,经济运行中的某些时段以人为本。比如,有的企业可能在产品设计上、产品销售上想到了人的需求,而不一定在公司管理中以人为元本;某些领导可能在工作报告上、在检查工作中,在年终总结时强调以人为本,而日常工作中却置于脑后。

  ——现象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其实也是一种本质理念,它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前提、最终的本质和根据。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人被边缘化的倾向,许多人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和人的维度。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据和本质。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要求明确把人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根本和本质,而不是在一些枝微末节上,在一些表面文章里大讲以人为本。

  ——工具的以人为本。在经营活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常常被理解为一种赢利的策略、方法,一种管理工具、手段。利润,方成为企业的根本。追求利润,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天经地义。问题在于,人在这里被物化,被实用化,被方法化。那末我质疑,这种以牺牲人的元本地位为代价的利润追求会有多深的基础,会有多长的持续时间?有家公司的广告语宣称“科技以人为本”。何谓以人为本?注解是:Connecting People。就是说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联系到人,即消费者。 仅此而已。

  ——极端的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推到极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破坏生态自然环境、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在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上采取灭绝政策;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这告诉我们,并不是只要以人为本就是正面的,就是应当坚持的。以人为本正在变得五花八门,必须坚持科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而反对上述种种在以人为本的幌子下的偏离行为。

  政治经济学原来是人本经济学

  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野来看以人为本,或者说以人为本建构政治经济学,那它必然就是人本经济学。迄今为止,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都把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面对刚刚从贫穷与饥饿挣脱出来的人类来说,经济学的创始期有理由以物为中心、为元本、为主体、为基点。这种对象取向的经济学,实质上是以物为本的经济学。相反,我认为作为一门成熟的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必然将经济生活中的人作为对象,必然以人为中心、为元本、为主体、为基点来展开理论体系。这种对象取向的经济学,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学。上世纪80年代我创造了两个词,来表达我对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两类经济学的新划分:Materialcentric Economic 即物本经济学,Anthropocentric Economics即人本经济学。

  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人类自主意识的强化,使得人文科学各学科对于“人”的问题愈益关切。政治经济学必须反躬自问:人在社会经济生活、在经济研究中究竟居于什么位置?

  我的研究结论是:政治经济学应当也必须研究人及其经济关系;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为自主劳动者;自主劳动者是经济运动的主体,社会生产四环节以其为中心而运行。比之以物质财富为对象的传统经济学,这是本来意义的人本经济学。一个以物为本(物本),一个以人为本(人本);一个以“资”为本(资本),一个以“劳”为本(劳本),真可谓泾渭分明。

  以物为本来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是天大的误会,莫大的过失。这个失误究竟归咎于弥漫着拜物教的旧时代,还是委过于学者们偏狭的视野,这并不重要。问题在于,为什么说应当以人为本?我们从两种不同的视野来分析问题。

  先从社会经济生活的横剖面来看。其一,我们知道,经济研究的实证基础是经济活动。而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制动者、参加者和归宿者;就是说,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站满了人,它是这个舞台上真正的“主角”。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谓经济关系,就是人与人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联系,经济学所揭示的所有规律无不有人的因素加入其中。离开了人的经济活动是不可思议的。其二,既然经济活动的主角是人,而人的行为又受先天素质(如智力与体力状况)和后天受教育状况的制约,那末,在经济学范围内涉及有关人的这些问题就很自然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道德品质、气质与气量、心理状态、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行为举止、家庭情况乃至个人嗜好,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在经济活动中反映出差别来。人的不同个人素质,不仅直接在经济活动中发生作用,而且个人在经济活动之外的行为也将起间接作用。其三,就对一个社会的经济作宏观控制来讲,无论是行政的、经济的还是法律的,都是人们意志的贯彻。一项经济政策或法律条款的制定是人的活动,要使其贯彻下去同样是人的活动。进一步讲,政策法规制订的依据本身就是人。经济研究若要提高其应用价值,脱离了对人的研究是毫无前途的。最后,经济研究涉及的深层关系是人们的经济利益(物质的和精神的),怎么能设想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利益分析呢?

  再从社会经济生活的横切面来看。撇开社会差异不说,可以从两条线索来思考:(1)人与经济活动。人类存在产生了需求,同时为满足需求产生了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不仅因人始,且以人展开。在生产要素中,劳动者是能动的、主观的要素;在生活过程中,劳动者始终加入其中,并按人的意志使再生产过程有目的的进行下去;流通过程,更是人的杰作,他们因而创造了市场;生产劳动的恩惠—产品,是人们分配的对象;基此导致了人们的消费活动。所谓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环节,正展示了人们经济活动全过程。在这里,作为经济活动参加者,人是主体,斯密以“经济人”范畴概括了这一经济事实。根据每个人居于经济活动的不同位置,他可能是劳动者、管理者、计划者等等,但同时都是消费者。社会经济活动不依理性怎样走偏,总是以人为归宿。(2)经济活动与人。人类又是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正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生产活动,一方面发展了人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人是万事万物的尺度。这一古老的判断,在当今世界变得更加耀眼,日益为现时的志士仁人重新推崇。作为尺度,它将使经济发展与增长富于人性,它将使一切经济活动以人为准则,从而使经济活动重新作为人类自身的活动。

  鉴此,可以说政治经济学原本就是关于人与经济活动的科学,抑或政治经济学本应是以人为元本、以人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9524.html

更多阅读

张军:投资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中不可替代

     本轮资本深化与90年代中后期完全不同  时代周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尽管投资率持续上升,但经济增长率却表现出了持续回落的迹象。与目前一样,当时诸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甚是悲观。今天的状况与当年有何区别?  

李晶:个人消费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2010年4月28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0(第二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她抉择的商业力量”,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参与年会并发表演讲,她认为个人消费将成为未来中国

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郭广昌:民企 中国经济转型的生力军

“我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一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生力军、主力军。”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 全国“两会”期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而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一直被视作是中国经济中充满生机和

郭广昌:民企中国经济转型的生力军

 “我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一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生力军、主力军。”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    全国“两会”期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而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一直被视作是中国经济中充

巫继学:在劫难逃!地产业危机渐近

       巫继学,成都人,经济学硕士,新浪专栏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自主劳动,人本经济学,劳资关系。主要学术成就:“自主劳动”理论(1980,与朱玲合作),提出“人本经济学”与“物本经济学”

声明:《巫继学:以人为本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再发现》为网友趂偑筶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