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第1节(1)



第1节

 

先理论经济学的形成

 

提到“理论经济学”人们马上会联想到“理论物理学”。严格地说,“理论经济学”的概念就是从“理论物理学”那里“借鉴”来的。在现实活动中,人们常说“从理论上说……”或“从理论上说有这种可能”等等。其实,上述讲的这个“理论”,说得就是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差异。大家知道,理论与实践是不能完全吻合的,相互间势必存在一定差异。有时,这种差异有会很小;有时,这种差异会很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理论与实践始终不能完全吻合,因为有“不等效原理”的存在。

 

一、什么是非理论经济学?有什么本质特征?为何是“静态价值论模型”?

 

严格地说,凡是能被称为“科学”的都可以被称为“理论”或者说“学说”。毫无疑问,“理论”或者说“学说”就是人们对事物存在与运动原理、规律的认识,无论人们对这种原理、规律的认识是否正确。这是由于,人类对任何一种原理、规律的正确认识均不可能一次完成,而对于相同原理、规律的认识又有不同的诠释。于是,所谓理论“对立”便由此而产生,但是,这绝不是科学在“对立”。

 

(一)非理论经济学的产生,为何是物质决定意识?

 

在提出理论经济学范畴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非理论经济学”。非理论经济学可以理解为是理论物理学产生之前的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经济学说。这种经济学说的本质特征,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然后再根据实践得出来的结论,作为管理目标,来对企业、经济体进行“目标管理”。

 

1、非理论经济学的产生

 

19世纪的经济学,就像19世纪的物理学一样,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成就均局限于中观、微观,而对于宇观、超微观客体的研究不是没有涉猎,便是挖掘不深,因此,为“理论物理学”和“理论经济学”的产生预留下了研究空间。为此,为说明问题,像“理论物理学”的创立一样,“理论经济学”的创立也需要首先从“非理论经济学”开始,因为两者存在继承与发展关系。

 

“非理论经济学”是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致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资本主义经济学构成。当然,还应当包括“古典管理学”和泰勒的“科学管理”,因为经济学讲经济观,管理学是讲方法论的,两者不能分割。仅仅由于要与将要介绍的“理论经济学”对应,所以笔者在“理论经济学”的前面,加上了一个“非”字。这样的叙述,显然有点“拗口”。不过,考虑到与将要介绍的“理论经济学”、“后理论经济学”的关系,还是觉得完全有将这个“非”字加上去的必要。

 

“非理论经济学”是从解释现象开始的。用传统哲学上的话说,这叫做“先有实践,后有认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由于先有某种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对这些产生、存在现象的解释,然后才有某种理论、某种经济学。“非理论经济学”正是在解释现象过程中产生。如古典经济学、经典经济学即“非理论经济学”就是在解释和揭示资本产生、增殖奥秘的过程中产生。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亦然。

 

诚然,用“先有实践,后有认识”来描述“非理论经济学”的产生可以说十分贴切。当然,这不是说经济学的产生仅仅是为了解释经济现象。笔者以为,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解释上,否则就谈不到“指导实践”和“服务实践”的问题。科学如果不仅仅是为了解释现象的,那么,科学应该是什么?无疑,就是为了揭示隐藏于现象背后的那些具有“本质”意义上的东西。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非理论经济学”就是一种“透过经济现象看到经济本质”的学问。关于这一点,显然是不能否认的。否则,如果把解释经济现象当作非理论经济学的最终目的,那自然就大错而特错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资本主义经济学产生的过程中得到证实。比如,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乃投入产物”。

 

2、为何是物质决定意识?

 

“非理论经济学”的产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它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过程。大家知道,“物质决定意识”是哲学术语,为何成为“非理论经济学”的产生过程?这是由“非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笔者以为,不管是唯心主义学者还是唯物主义学者,要想在科学上有所建树,首先应该是一位“自觉的唯物主义者”,否则就不可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走下去,更不可能有所建树。

 

在科学上,只要是有所建树的人,他至少应该是一位“自觉的唯物主义者”。大家知道,牛顿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徒,而他为什么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那么远呢?无疑,他同时又是一位“自觉的唯物主义者”。试问,“万有引力场”是什么?当然是物质了。研究“万有引力场”的人不是“自觉的唯物主义者”难道是唯心主义者?如此也就说明,“唯心”与“唯物”的区别在于“做”而不在于“说”也。

 

试问,资本是什么?当然是物质了,因此,凡是研究资本这种物质的人自然也就获得了“自觉的唯物主义者”的本质特征。试想,资本如果不是物质,那它怎么会产生?又怎么会运动?也就更谈不到增殖的问题。谁都知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也正由于如此,笔者才在媒体上撰文说,“将经济科学对立起来,是不同唯心史观的各自表述”。这是因为:科学的性质是由其研究对象的物质性决定。

 

否则,研究对象错位、错乱的经济学,一定是唯心主义经济学。由于“非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说研究数据一般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对已经存在、正在产生的经济现象所做的解释、揭示,所以“非理论经济学”的产生体现的就是“物质决定意识”。当然,这不是说,只要是研究经济学的都是唯物主义者,只要是经济学的产生都体现“物质决定意识”,而是说经济学产生体现“物质决定意识”。

 

如果不具有科学性而是伪科学的话,那就又当别论了。笔者为什么说“将经济科学对立起来是不同唯心史观的各自表述”?原因就在于“某种物质的运动规律只有一种是‘真’的”,如果出现了两种以上的规律,其中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如果对同一规律具有完全相反的解读,那么,他们就是“不同唯心史观的各自表述”。既然如此,人们为何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资本主义经济学“对立”起来?

 

(二)非理论经济学的本质?为何是“静态价值论模型”?

 

笔者以为,“非理论经济学”的本质体现的正是“静态价值论模型”。所谓“静态价值论模型”,是指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经济事物所拥有的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当然,先是价值观,然后才是方法论,因为一个人若不拥有价值观、经济观,也就谈不到方法论,而方法论需要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

 

1、什么是非理论经济学?

 

笔者经常想传达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物质的运动都是具有价值属性的或者说任何事物、物质运动都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价值。这恐怕是宇宙、物质、生物和人类共有的属性。平时人们常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我看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在微观世界中,由于一个氧原子能够结合两个氢原子,所以人们说氧的“化合价”是“2”。也可以用它解释宏观、宇观世界。

 

从物理学、能量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星云、星系的价值也就是它所拥有的“结合能力”。一个生物种群的大小和生物个体体积的大小,同样也不例外,同样也体现为它所拥有的价值属性。而人类之所以能够从一般动物中分化出来,并成为一种特别有价值的独立个体,也在于其本身具有价值属性。至于说人类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地位等,就更不例外了。故此,笔者把这种属性称“广义价值”。

 

广义价值是什么?当然是能力的体现。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不是别的,正是一切事物和物质所拥有的共同的本质。大家知道,资本的本质就是增殖。资本为什么会增殖?当然是因为资本拥有一定的价值属性了;劳动为何能创造剩余价值?同样是由于劳动这种东西具有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能力是什么?能力即价值。严格地说,只要是事物、物质或者说只要是存在的都拥有自己的广义价值。

 

某种理论或者说学说的产生、存在当然会拥有自己的价值属性。简单地说,所谓价值属性也就是一切事物、物质所具有的“有用性”。换句话说,由于一切事物、物质之所以会产生、存在、发展,也就在于它们都是种种有不同用途的物质形式。那么,“非理论经济学”的本质特征体现的是什么?毫无无疑就是它所具有的“用途”。表现为,人们能够利用它,解决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实现其价值属性。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非理论经济学”的价值属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物所具有的,而是建立在对客观经济事物存在与运动状态之原理的认识基础上的,因此,它天生便具有人类认识的痕迹,所以笔者把它称为“静态价值论模型”。这里讲的“静态”并非是“不运动”的意思,只是由于它是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固有经济事物存在与运动状态的认识,所以把它称为“静态价值论模型”。

 

2、何谓“静态价值论模型”?

 

比如,从微观的角度上说,企业各种经济数据的取得就是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产品生产、销售、服务成本的实际发生所做的统计而不是编造出来的,尽管在实际“统计”过程中有些企业有伪造嫌疑,但从宏观上看是真实、可靠的。而从微观、中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企业、行业、地方、国家、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数据的得来是根据一定规则逐级“统计”上来,但也是“静态”的。

 

 微观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第1节(1)

诚然,“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物、物质都具有“静止”的性质。由于“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物、物质具有“历史”的性质,一般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它们是“静止”的。当然,这里讲的“静止”是相对意义上的,是与“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物比较之后得出的,而并非绝对意义上的静止,因为绝对的静止没有。因此,对这些“静止”事物的认识,自然也是“静态”的。

 

当然,这不是说,人的认识是静止的,而是说人们所认识的对象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试想,“已经发生”的历史不是静止的难道还是运动的吗?由于“非理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而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经济事物、物质的认识,当然是“静态价值论”。至少,人们应该认识到,它们是已经不能改变的既成事实。也正是由于如此,“非理论经济学”得以产生!

 

于是,由于“非理论经济学”研究对象具有这种相对静止的性质,所以人们才能有可能将不同相对静止的经济事物进行比较,并从比较中得出哪些是“最有价值”的;所以,经过多次比较之后,那个“最有价值”的东西便最终被人们确定下来。而不同经济学之所以常常会对立,原因也就在于存在这种比较。但是,比较、对立的结果,肯定是越来越趋于科学,虽然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绝对科学”。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非理论经济学”所以能在比较、对立过程中“趋于科学”,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物质属性决定,而包括经济物质在内的物质又均是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作用与制约下运动,并在一般情况下有“唯一性”,所以才会出现“趋于科学”的结果。这正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为什么会越来越文明的原因。如此也就说明,一切价值论始终都处于“狭义状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9507.html

更多阅读

《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第四章(一)

系列专题:《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第4章 改变模式心态创富——商业成本何以优于人情成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羡慕都市生活,但是在都市里,商业成本远远低于人情成本,因此创业概率更高,生活方式更自由,如图4

《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第三章(一)

系列专题:《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第3章 世事如棋人情非纸——人为什么要同他人做交易靠人情维系的商业交易导致了保险职业道德的严重衰败,它预示着这个行业的重大危机迟早会发生,如图3-1所示。图3-1保险危机◎平民社

声明:《微观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第1节(1)》为网友瘦瘦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