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格式 张五常《随意集》读书笔记



扬言为社会谋幸福的人的主要矛盾,往往是以己意强加于人。我对那些口口声声说为他人而不为自己谋幸福的人存疑,不是没有原因的。(《随意集》序,1991P2)

 

一九六六年,我在加州被选为最佳教授。一九九一年,我在香港被选为最劣教授。与此同时,众人都说我是港大最受欢迎的教授。我本来对什么“最”都不放在心上。教学三十年,深知自己之能与不能,他人对我的评价如何无关重要。我的教学方法是不会改变的。我的解释是这样的:(一)我从不备课——自己天天为之思考的经济学,备课多次一举。(二)我从不用讲义——写下来的讲义,到讲课时思想有了新的灵感,怎可以墨守成规?(三)读物指定之后,我从来不依书而教——书中可以读到的,是不需要我来说什么吧?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位在国际上稍有分量的教授,是依书而教的。另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谈过的问题,下课后学生是要立刻跑到图书馆去找寻其他有关读物的。这是学生的责任,而学用图书馆是进大学的必须训练。(四)我认为教与学的重点是思想的启发,学生要跟着我的思路去想。所以重点不是教经济学,而是利用经济学的推理去使学生懂得思考的方法。我曾多次批评香港的教育制度。这制度使学生们养成考试及格而不求知识的习惯。他们要老师像教幼稚园生那样“扶”着他们。讲义要清楚,大纲要固定,什么要读,什么可以不读,要说得明明白白,考试的题目会如何如何,问题要如此这般地作答等等。在港大有数百学生的一次授课中,我对他们说:“当年我在芝大教书时,一下课所有的学生都立刻跑到图书馆去,一个不漏。你们当中有谁会下课后立刻到图书馆去的?”他们完全没有回应。大学是高级教育。学生要养成自立、自修、独立思考的习惯。大学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启发,而绝不是把学生“扶”着去拿衔头的。一个教师的教学成绩如何,惟一可靠的准则是视乎他的学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最佳、最劣、最受欢迎的教授,1992P31-35)

 

其一,学术文章要开门见山。在第一、二段中要单刀直入,说明写该文的目的何在,自己在思想或研究上的贡献是什么。一般而言,专家读专文,他们渴望知道的,是作者自己究竟要说什么,没有“闲情逸致”去听作者说他人“说”什么。其二,作者对自己的贡献不能夸大,但必须紧抓着这点“贡献”作为主题,一层一层地解释,从不同的角度作反复的辩证,一刀一刀深入地刻画。述说自己的观点或研究心得时,有关的内容起码要占文章百分之八十的篇幅。其三,自己的观点或研究所得一经表达了,就要立刻收笔。结论要“淡然”(切莫夸张)处之,直截了当地简述自己的贡献,或者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以后要多作研究的方向。要写文章,就先要有话可说,这是千古不变之理。撇开文章之道不谈,重要的是:学术文章必定要有一点新意。科斯当编辑时曾对我如此说过:“这篇文章写得一塌胡涂,但文内有一小点我以前不知道的新意,所以我就决定把它发表了。”(学术文章,1992P51-54)

 

故老相传,经济学有两个用场。其一是以之改进社会,其二是以之解释世事。(对经济学的发展失望,1992P59)

 

香港的中小学教育真的不成话。学生从第一天入学到中学毕业,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教育司署有课本的规定,也有教法的规定;考试局有题目形式的规定,也有多项考试的规定。一个学生考试考得不好,就算博学多才,都要变成粪土;而一位老师的“成就”都是往往以其学生的会考成绩来衡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所学的、所关心的不是学问之道,而是考试之法。然而,从求学问那方面看,知识远比考试重要。求学是为了知识,不是为了考试,而香港的教育却把二者本末倒置了。美国的一些例子是有趣的对比。一位学生若提出一个出色的问题时,教授不仅大声称赞,而且往往还在午餐中与同时们商讨该学生发问得好的问题。老师发问,若学生没有回应,老师不继续讲课。老师要学生发问,学生不发问,老师也不继续。这些是美国常见的现象,而在香港则未之闻也。到了美国求学,耳目一新。提出可以难倒老师的问题,是取分之道!于是我的怪招层出不穷,使一些老师惊异了。在一项博士试中,四题我看错了两题,答非所问。教授把我排名第一,但后来他忍不住问我:“你在该试中有两题的答案我实在不明白,你可否再向我解释一下。”我吓得魂飞魄散,强作镇定地回应:说实话,我自己也不大明白的!(香港的教育制度,1991P69-73)

 

对也好,错也好,在答题时学生不妨对书本上的观点大肆批评。在香港,这后者往往会招来“横祸”(不及格),但在美国却“收得”之极也。第一次以花比美人,是一个创见,也是绝不容易的比喻。跟着这样说的人,搭人牙慧而已。在科学上,未经下苦功夫而有创新之见者,未之闻也。下苦功夫不一定可以创新,但创新——不是标新立异或创怪论——却一定要有苦功的支持。(艺术的“困难”问题,1992P111-113)

 

 读书笔记格式 张五常《随意集》读书笔记

补充(摘自《中国教育科研网》):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结构以及样本。

窃以为,好的读书笔记首先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对于经济学论文的读书笔记而言,好的读书笔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结构,并以Hart-Moore(1986)为主要样本或范例。对于读者而言,样本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个直观的理解。

    1、写作动力(motivation)读书笔记开头就应该明确地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或者写作目的,即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解释现实问题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简要交代一下文章所follow的理论线索。这部分的内容单单依靠原文的综述怕是不够,需要作者自己整理。样本:本文建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关于不完全契约环境下专用性投资导致敲竹杠的问题的理论(Klein et al, 1978; Williamson, 1975, 1985)。但是令Hart等人不满的是,为什么纵向一体化一定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减少?区别企业和市场关系的根本要素是什么?换言之,纵向一体化虽然产生了所有权的收益,那么其成本是什么?这正是本文的题目。

   2、主要观点(main arguments)最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一般体现为核心命题,通常在introduction或concluding remark中就有。样本:文将企业定义为一组资产(assets),认为由于高昂的缔约成本导致当事人缔结的契约是不完全的,所有权就是对剩余控制权(rights of residual control)的购买。剩余控制权的不同配置,从而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安排以及边界的变化,会带来收益(强化所有者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和相应的成本(弱化非所有者的投资激励)。最佳的所有权结构应当最小化剩余控制权带来的激励扭曲程度,通常应该将所有权配置给投资重要的一方。

    3、主要模型或分析框架(framework)可以包括两部分:对模型基本假设的介绍,以及基本模型以及相应命题。因为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需要了解最重要的几个假设。为了加深理解,了解模型的基本框架也是很重要的。样本:本文首先是“定义”了企业,再“证明”企业的边界。这一定义包括三个核心假设:不区分没有资产的雇员和外部承包商(outside contractor);一体化不改变双方的信息结构,只是转移而非消除了机会主义行为[①];再谈判无成本,从而避免无效的“科斯定理”。

    4、思考或扩展。这是读书笔记的实质性部分,可以总结一下原文可能的扩展方向,或者展望一下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如果对文章理解较深刻,最好自己能对文章提出一些批评,或者指出其瑕疵。实际上,这才是写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目的或收获。样本:我认为作者没有继续深入分析所有权和通道之间的关系。其一,既然“关键资源”包括物质资产,那么就很难将所有权与通道截然分开;其二,既然所有权对通道有挤出效应,那么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企业的所有者也与雇员一样参与生产活动而不是保持“外部人”角色?或许,所有权是通道管理的基础?

    5、参考文献。可以列出与主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以便今后查询,也方便别人“按图索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9455.html

更多阅读

读书与思考的方法选自张五常《卖柑者言》 张五常论读书mobi

读书与思考的方法选自张五常《卖柑者言》读书的方法新年时节,送些甚么给学生呢?就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

《泰戈尔诗集-园丁集》节选 园丁集 ——泰戈尔

昨晚聆听经典947-古典也轻松栏目——泽姆林斯基《抒情交响曲》,该曲歌词取自《泰戈尔诗集-园丁集》。《园丁集》总共有85小节,今天阅读完部分文字,上网查找,为了力求与原文一样,花了不少时间修改。因为喜欢,所以值得!《泰戈尔诗集-园丁集》

龙应台:《野火集》

亦凡主页亦凡商城新闻中心商务助理聊天广场四海纵谈贺卡天地亦凡书库《野火集》龙应台 辑一  野火集◎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中国人当然不生气/罗肇锦◎ 生气,没有用吗?    该生气就生气,该

转载 摘录《老伴集》 阮若珊:我与宗江

原文地址:(摘录《老伴集》)阮若珊:我与宗江作者:原上离离草按:黄宗江、阮若珊伉俪是中国文艺领域中一对杰出的人物,他们为中国戏剧和电影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他们相依“伴老”,历尽生活艰辛,也享受了无穷的家庭欢乐。二老合著的《老伴集》,

声明:《读书笔记格式 张五常《随意集》读书笔记》为网友天边深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