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福利经济学理论部分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概述

 

1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福利、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

福利可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个人福利是指一个人获得的满足,它可以看作是“  幸福”或“  快乐”的同义语。

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

能够直接间接使用货币衡量的社会福利叫做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

2福利经济学定义

福利经济学是从资源分配和国民收入分配两个方面研究实现最大社会福利所需条件以及为了增进社会福利所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经济学

所以,福利经济学所追求的基本社会目标和基本政策目标是公平和效率;

福利经济学是最重要的规范经济学。

3福利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

总之,福利经济学研究个人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福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所必须的条件以及如何才能达到这些条件,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和采取什么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4经济福利及其衡量方法

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进最后一个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程度或效用与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支付的价格成正比,因而可以用货币来衡量。

认为物品的效用可以用基数表示可以加总,可以比较大小的理论称为基数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这种关系称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价值论

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以他从这种物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为标准;如果边际效用大,他愿意支付的价格就高,反之,他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所以,物品的价值或价格决定于它的边际效用。这种价值决定论叫做边际效用价值论。

效用最大化状态

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是一定的,那么,消费者使他购买的各种物品给他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他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就达到了效用最大化状态。

由于这时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满足,他便不再改变其选择,因此这种状况又称作消费者均衡条件或效用最大化

使用数学语言表达

下式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上述公式中的λ(兰姆特)的经济学含义就是最后一个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所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叫做“  使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的法则”

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总效用就是边际效用的积分,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的微分。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购买7块巧克力的总效用是82个效用单位;货币表示是0.82元;第7块巧克力的边际效用是2个效用单位,或0,02元;消费者支付的总价格是0.14元;总效用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为0.68元。这就是消费者多得的效用,称为消费者剩余或消费者增加的经济福利。

 

 

第二节 经济福利

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构成社会的经济福利;

影响经济福利的经济原因是国民收入的形成和使用。

国民收入的形成是资源配置问题;

国民收入的使用是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资源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均等化是增加一个社会经济福利的两条途径。

 

1 资源配置与经济福利

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条件:每一单位资本在任何用途中的边际私人纯产值等于边际社会纯产值以及一单位资本在任何部门的边际社会纯产值均相等。

所谓边际私人纯产值是指用价格表示的边际私人纯产品。边际私人纯产品是指生产者增加一单位投资所增加的产品数量。

 

边际社会纯产值

边际社会纯产值是用价格表示的边际社会纯产品,它等于边际社会纯产品与其价格的乘积。边际社会纯产品是指社会增加一单位投资所增加的产品数量。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福利经济学理论部分

举例说明

一家医院每年提供的300000住院床日,医院付出的成本是0.3亿元;政府补助0.1亿元,现在医院增加50万元新投入,政府没有增加补助,每年可以提供310000住院床日,新增加的10000床日就是边际纯产品;如果每床日的收费水平是100元,边际私人纯产值就是100万元;

举例说明

一家医院每年提供的300000住院床日,医院付出的成本是0.3亿元;政府补助0.1亿元,每床日成本100元;每床日政府补助33.4元,现在医院增加50万元新投入,政府没有增加补助,每年可以提供310000住院床日,新增加的10000床日就是边际纯产品;如果每床日的收费水平是100元,每床日政府应该补助33.4元,边际社会纯产值就是133.34万元;医院的私人纯产值小于医院的社会纯产值。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提高收费水平或实现资本转移

如果投资的私人纯产值小于社会纯产值,又不能提高医院收费水平,医院资本就可以转移到其他行业,直到私人纯产值等于社会纯产值。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办不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成为独立法人,才能够办到。

私人纯产值和社会纯产值不等的

表现形式

现实生活中私人纯产值和社会纯产值不相等的情况经常发生。

如果边际私人纯产值之外,投资者以外的人可以得到利益,边际社会纯产值就大于边际私人纯产值;反之,如果投资人以外的人遭到损失,边际社会就小于边际私人纯产值。

投资人所承担的货币支出是边际私人成本;所增加的货币收入是边际私人收益;投资人经营活动对社会的有利影响是边际社会收益;不利影响是边际社会成本。

为什么社会纯产值和私人纯产值不相等,从而使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认为,那是因为存在:

内部经济和内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产权制度没有很好的解决。

内部经济和内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内部经济是厂商通过提高效率扩大经营规模而获得经济利益;内部不经济是厂商由于经营规模过大,效率低下而造成损失。

外部经济是厂商因为相关厂商的经营活动而获得经济利益;外部不经济是厂商因为相关厂商的经营活动而受到损失。

 

如果厂商把内部经济所减少的成本转给消费者,私人成本就大于社会成本,边际私人纯产值就小于边际社会纯产值;

如果厂商把内部不经济所增加的成本转给消费者,私人成本就小于社会成本,边际私人纯产值就大于边际社会纯产值。

如果存在外部经济,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边际社会纯产值就大于边际私人纯产值;如果存在外部不经济,边际社会收益就会小于边际私人收益,边际社会纯产值就小于边际私人纯产值。

 

政府作用

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背离是经常发生的经济现象,单纯依靠自由竞争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私人投资人不关心社会纯产值和私人纯产值的一致性,必须有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府出面解决。从而论证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

方法:排污税费;医院补助。

 

 

科斯定理和法律经济学

科斯定理证明,产权制度在反馈和处理内部经济不经济和外部经济不经济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发挥消极作用。

政府利用法律手段鼓励和约束厂商进行产权制度的创新,使投资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关心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使政府从社会利益出发关心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 收入分配和经济福利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富人增加一单位货币收入和给穷人增加一单位货币收入给二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后者的满意程度一般大于前者的满意程度。因为穷人对货币需要的迫切程度大于富人对货币需要的迫切程度。

因此,把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会增加社会的经济福利总量,效用总量。

向富人征税;向穷人转移支付

福利经济学主张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分配。

向富人征税特别是征收消费税;政府以转移支付方式增加穷人收入。

直接转移支付:免费教育;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间接转移支付:对基本生活必需品和住宅给予财政补贴降低其供给价格。

 

第三节 序数效用和帕累托最优

 

新福利经济学和旧福利经济学的区别之一是前者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后者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

序数效用论以无差异曲线为分析工具,核心概念是边际替代率。

序数效用论不赞成基数效用论关于效用可以计量、可以加总、可以比较的观点。

一 序数效用论的经济福利分析

1,消费者偏好公理

次序性;

传递性:X>Y,Y>Z,X>Z:

一致性:设A、B均为物品X和物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A=X1,Y1;B=X2,Y2

若X1>X2,Y1=Y2 或X1 >X2,Y1>Y2,

则有 A>B  即消费者认为A组合的满意度大于B组合的满意度

 

2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

又称效用等高线,它是用来表示两种物品或两组物品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相等的总满意程度的曲线。

假设现在有青菜和豆腐两种物品,按照表3-1中的A、B、C、D四种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意程度是相等的。

 

根据表3-1可以绘制出一条无差异曲线如图3-1

 

上述无差异曲线具有下列特性:

 

1 无差异曲线是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说明为了取得相等数量的满意度,增加一定数量的一种物品的消费必须相应减少另一种物品的消费,两种物品在满足消费上可以互相替代;

2满意程度或效用的大小与无差异曲线距离原点的远近成正比。

在图3-2中,有5条无差异曲线,构成一个无差异曲线群。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相等满足程度下,消费者所放弃的一种物品的数量与为此必须补偿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的比值。

边际替代率(MRS)公式:

 

 

举例说明

例如在表3-1中,由A组合到B组合,

因为△x=1, △y=-3,因而边际替代率是:

 

 

意思是说,增加1单位x物品必须以减少3单位y为代价;或者是,放弃3单位y必须补偿1单位x,才能获得相等的满意度。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一种物品能替代另外一种物品的数量有减少趋势。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决定必然有上述趋势。

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所以,边际替代率递减定律可以证明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4消费者预算线

预算线是表示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他既定的货币收入购买两种物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一条直线。它规定了在一定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下消费者能够获取两种物品的可能性的限界。预算线也称为等成本线,消费可能线。假定全部收入M花费在价格分别是

的两种物品上,可以有下列表现预算线的公式:

 

上述公式说明,预算线的斜率就是所购买的两种物品的价格之比。

李琼的收入M=80元,鱼X和衬衣Y的单位价格分别是Px=10元,Py=16元,全部买鱼x=8斤;全部买衬衣y=5件。可以绘成预算线如下:

 

 

消费者效用或满意度最大化

序数效用论对经济福利水平的分析

福利经济学依据对无差异曲线的分析认为,一个消费者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离原点的距离的远近,表示他的福利状况的好坏或满意度的高低。

因此,一个消费者的福利状况的变化可以通过他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的变化反映出来。

认为提高货币收入和降低商品价格水平可以增加消费者福利。

 

二 福利最优化的标准

帕累托最优条件

帕累托最优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最先提出来的,这个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帕累托最优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已经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帕累托最优可以表述如下:

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

帕累托最优又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标准,可以判别资源配置是否达到最优状态,社会福利是否最大化。

经济效率

经济学一般以帕累托原则(Pareto  Princ1p1e)作为经济效率的标准。如果实现了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就达到了最高的效率。帕累托最优是指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在这种状态下,资源配置的改变不会在任何一个人效用水平至少不下降的情况下使其他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处于这种状态的资源配置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或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

反之,如果经济上可以在不减少某个人效用的情况下,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而提高其他人的效用,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可称为“  帕累托无效率”(Pareto Inefficiency)。这时候,改变资源的配置会提高效率,这种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

 

最优配置的帕累托条件

 

1帕累托条件之一:消费品的最优配置是,所有消费者的任何两种物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2帕累托条件之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是,所有生产者的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3帕累托条件之三: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关系是,任何两种物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这两种物品交易的边际替代率,

这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率的三个基本边际条件。

1消费品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消费品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要说明:消费者如何选择才能使满意度最大化?

福利经济学使用埃奇沃思盒图形根据无差异曲线来分析。

图3-6中,横轴是X物品数量,纵轴是Y物品数量。消费者A以Oa为原点;消费者B以Ob为原点,他们分别有A1,A2,A3和B1,B2,B3各3条无差异曲线。

 

调整满意度

最初的交易在F点,大家不满意;

满意度调整有3种方式:

1交易从F转移到D

2交易从F转移到C

3交易从F转移到E

按照帕累托标准,C,D,E三点都是交易最优点,上述三点的连线称为效率线。

 

效率线各点的特征:

消费者A和消费者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所有消费者边际替代率相等

2 生产要素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假定只有生产者甲乙;生产要素LK;产品XY;甲生产X乙生产Y。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如何配置资源才能使社会福利最大?

横轴纵轴分别表示LK;生产者甲的原点是Ox;生产者乙的原点是Oy;

生产要素的埃奇沃思盒图形如下:

 

等产量线的特征

同一等产量线代表同一产量水平;不同产量线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离原点远近与产量水平成正比。越远越高。

等产量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表示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关系。

资源配置调整的三种方式

资源配置从D点开始;

从D到B;

从D到A;

从D到C。

根据帕累托最优标准,ABC三点都是生产的最优点或最大效率点。过上述3点的曲线称为生产契约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同一条等产量线上,任何一条切线的斜率都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其含义是: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一种投入要素的增加量和另一种要素的减少量之比。

边际技术替代率记为: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可以扩展为:

帕累托条件之三

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关系

任何两种物品的边际转换率(MRT)与它们在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MRS)相等。

边际转换率就是在资源和生产条件一定的条件下,要增加一种产品的数量必须以牺牲另一种产品的一定数量为代价(机会代价),增加的那种产品的数量和减少的那种产品的数量之比,就是边际转换率。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一般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它表示一个社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资源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商品劳务的各种最大组合的一条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何一点,既表示生产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也表示社会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意一点,表示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任意一点,表示生产能力利用过度。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和消费的最优条件

福利经济学把交换(消费品)的埃奇沃思盒图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合并起来,分析消费品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在图3-9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点Ob,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性质,Ob是现有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最大产量组合。通过Ob作两条垂直线交于XY轴,可以形成一个埃奇沃思盒图。

 

 

福利经济学认为,在交换契约曲线上CDE最优条件的三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点,但是只有D点同时满足消费品交换最优条件和生产最优条件。因为D点切线和Ob点的切线平行。因为D点切线的斜率表示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Ob点的切线斜率表示生产的边际转换率。

所以,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可以表示为:

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说明:

经济社会所有的生产者在帕累托最优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恰好能够满足所有消费者在帕累托最优条件下的消费需要,既是产量最大,又是满意度最大。这种状态被称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9452.html

更多阅读

《爱的艺术》第二章爱的理论4 弗洛姆 爱的艺术

2007年04月19日 星期四 14:17第二章爱的理论(4)对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渴望,已经在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中得到了明白的表达。这是全部心理学的动力。但是,因为这一欲望是要认识人的一切,认识最内在的秘密,所以通常的

产权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意义 产权经济学理论

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关于所有制结构改革,大家普遍遇到一个深层次的理论掣肘,即产权理论问题。通过多年研究,笔者感到产权问题是市场经济的第一要义,从国企改革到民营经济的发展,深层次的矛盾是产权问题。这些年来,由于姓“公”姓“私”

科斯定理解读中国经济现象 科斯第二定理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336.entry获得诺贝尔奖的科斯教授的经济学理论,并不是无瑕玉璧,而是相当粗糙的基本理论,大多数情况下“正确!没有意义的正确”。事实上,科斯教授本人,从来没有真

声明:《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福利经济学理论部分》为网友潕懜徔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