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经济人假设:按技术分配的哲学基础



摘要:技术所有者是纵向异质与横向异质统一的异质经济人。作为经济人的技术所有者通过个体学习、协作学习与团队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纵向异质化。在纵向异质化的前提下,素质不同和能力差异成为经济人横向异质化的主要内容。因按技术分配形成的集体成员“不对称”与“选择性激励”对技术所有者产生的极大激励作用,纵向异质与横向异质统一的技术所有者内在地需要按技术分配。

关键词:异质经济人;纵向异质;横向异质;按技术分配

一、问题的提出

按技术分配是指技术要素所有者凭借其对技术要素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按照技术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贡献的大小参与收益(包括真实收益与潜在收益)分割的一种分配方式。按技术分配因对技术所有者的充分激励而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分配方式。

 异质经济人假设:按技术分配的哲学基础

从人性假设的角度出发,技术要素所有者首先是“经济人”,他们具有经济人的“自利”、“理性”、“谋利”等本性,而以“自利”、“理性”、“谋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人”假设并不能构成按技术分配的哲学基础。一方面,“经济人”假设中的人是同质的,同质的“经济人”只需要同质激励;另一方面,技术要素所有者因其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特殊贡献需要异质激励——得到按技术分配收入。本文力图通过对异质经济人的横向异质和纵向异质的研究,探讨按技术分配的哲学基础。

二、技术要素所有者是“异质经济人”

(一)“同质经济人”向“异质经济人”转化

“经济人”是经济学说史上历史最悠久、最基本的人格假设。在经济学说史上,亚当·斯密首先把“经济人”假设作为其不朽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最主要的理论前提。随后,李嘉图、西尼尔等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广泛地借用了这一假设。1844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未决问题》中,提出了将“经济人”抽象出来的必要性和“经济人”的内涵,从而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穆勒等人认为,“经济人”是会计算、有创造性并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人。对于穆勒提出“经济人”的看法,学术界有不同的争论,据丹尼尔·贝尔说,“经济人”这个名词最先是由帕累托引进经济学的。〔1〕帕累托提出“经济人”概念时吸取了“边际革命”的成果,并建立了“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如何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帕累托的时代,已经比较系统地完成了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和“看不见的手”的社会效果的论证。〔2〕在人类社会中作为“经济人”的“个人在他所处的环境中都根据他自己的经济利益理智地行动”。〔3〕“经济人”能够通过成本收益原则趋利避害优化选择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成本收益原则是“经济人”进行“理性”选择的核心工具。在现代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往往被理解为“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即“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和“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越来越丰富,丰富的现实生活要求经济理论与之相适应,于是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促使经济学家创造和发展新的经济理论以适应现实,这就需要批判与修正作为经济理论赖以建立和作为理论逻辑分析起点的基本假设。寓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之中的“经济人”人格假设首当其冲受到了批评和修正。赫伯特·西蒙首先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把那类考虑到活动者信息处理能力限度的理论。”〔5〕——对充分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个人完全理性”进行了批判和修正。从“经济人”假设到“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学关于人格的假设越来越丰满,也越来越接近现实。

作为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石的“经济人”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共性进行描述,在这两个假设中,人是“同质”的,人与人之间像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产品一样没有任何区别,这个人与其他人之间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他们是相同的“经济原子”。“经济人”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区别是对人共性认识的不同,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即“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而“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则认为人的理性由于人的能力的限制、信息的不完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而是有限的。因此,在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经济人或有限理性经济人作为同质的人是一个整体或是一个抽象的人。这个“抽象人”或“整体人”的行为、性质或特征,就是整个人类的行为、性质或特征,这可以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中得到证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与厂商——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通过经济变量的总量或平均数整体经济行为进行的分析。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看,经济学家是不考察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的,或者说经济学家对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忽略不计的,即作为经济主体的人是“同质”的。然而“同质”的“经济人”假设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现实中的人是既是同质的又是异质的。〔6〕

在早期的劳动经济学研究中,为了得到一些清晰易理解的结论,设立了标准劳动力需求模型。在该模型中劳动力被假设成同质的,均衡工资(市场出清工资)由劳动力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共同决定。每一位雇主都面临着某一市场工资率下的水平劳动力供给曲线。根据“单一价格法则”,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情况下,只要雇佣条件一样,对同一技术水平的工人有需求的所有厂商所愿意支付的工资率都是相同的。在这类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完全没有必要去设计自己的劳动报酬政策,因为他们只要弄清楚各种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和他们的市场工资率,然后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寻求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来确定每一种劳动力的雇佣数量就可以了。然而,这种传统的强调劳动力同质性和采用完全竞争市场分析的方法很难解释现实中的劳动力异质性问题。针对劳动力的异质性,劳动力市场分割(LMS)学派将劳动力市场分成了两个组成部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上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工作安全、层级式结构,二级市场则正好相反,工资低、提高或晋升的机会较少、就业不稳定、工作条件较差、易于进入。

(二)纵向异质经济人

根据教育哲学理论,作为“经济人”的人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学习是人类(个体或团队、组织)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7〕“经济人”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人”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不断实现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经济人”通过接受教育或“干中学”拥有创业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市场技术、物流技术而成为创业者、企业家、生产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技术所有者,经济人通过学习完成自己的纵向异质化过程。

“经济人”的纵向异质化具体表现为通过改善心智模式与建立全新愿景实现自我超越。通过接受教育或“干中学”,“经济人”彻底抛弃以往所惯用的分析思维,以整体、系统的眼光来统观全局,从而改变“心智模式”。运用这种新的思维和视野,超越眼前的问题与困扰,思考“全新愿景”。

“经济人”的纵向异质化一般是通过个体学习、协作学习与团队学习来实现的。

学习首先是个体化的行为,别人是无法替代的。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在学习活动中不是单纯地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地促成“格式塔转换”,这是一种学习中的“顿悟”,是有目的地探究,是富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学习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转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其目的在于取得主体对外部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从而达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同时将这种动作协调结构内化为主体的认知结构。这种内化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同化是主体在活动中对环境进行选择、改变,并把它们纳入主体原有图式中,从量上丰富和发展原有图式;顺应是当原有图式容纳或同化不了客体或主体动作经验时,在主体自我调节之下改变原有动作结构产生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个体学习是“经济人”纵向异质化的主要途径。

“经济人”的协作学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通过合作与交流,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协作学习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通过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由此促进学习者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协作学习能使学习者开阔视野,从多角度理解知识和看待问题,能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中激发智慧和灵感,能使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从他人身上学到好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和技能、方法。协作学习具有惊人的潜力和无穷的魅力,在《物理学及其他:相会与交谈》一书中,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科学根源于交谈。在不同的人合作之下,可能孕育出极为重要的科学成果。”协作学习能够使“经济人”取得事半功倍的纵向异质化效果。

“经济人”的团队学习是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系统性整合。在团队学习中,学习者已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学习者,而成为承担整体学习使命的团队成员,并从团队中获得接纳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学习者之间以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为目标,以严格有序化的分工合作为相互联系的纽带,他们共享学习资源、共闯学习难关,共创学习成就,成为不可分割学习共同体。显然,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之中,学习的成果和效率必将大大超过个体学习者的总和,而且能使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群体中最充分地施展多方面的创造性潜能,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8〕团队学习是个体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整合与升华,团队学习使“经济人”获得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无法达到的纵向异质化效果。

个体学习、协作学习和团队学习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个体学习是协作学习和团队学习的基础,任何形式的学习——纵向异质化——最终都要由个体来完成;协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扩展和延伸,又成为团队学习的另一个基础(可以说个体学习与协作学习是团队学习的两大基石);而团队学习则是个体学习与协作学习之整合与升华,并由此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高效学习——纵向异质化——形式。这三种形式的学习,使“经济人”的纵向异质化得以真正全面地实现。

“经济人”的纵向异质化过程是“经济人”成长的实质。“经济人”的纵向异质化为其横向异质奠定了基础。

(三)横向异质经济人

作为经济主体的人,由于遗传基因等天赋因素的差异形成了潜在横向异质,这种准横向异质通过“经济人”的个体学习、协作学习与团队学习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演化为“经济人”的横向异质。在现实中,经济人的横向异质化以其素质的不同和能力的差别为主要表现形式。

费英秋认为素质是天赋与环境的耦合。他认为影响素质的天赋因素主要是指父母的遗传基因、胎儿在母腹中的营养状况两个方面。素质离不开遗传,已为越来越多的实验与事实证明。心理学家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没有血缘关系,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中长大,智商之间的相关性也很低,而先天遗传基因相同的同卵双生子,即使在不的生同活环境中长大,智商之间的相关性仍然很高。这表明,遗传是人的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由于人的遗传基因以及胎儿环境的不同,在天赋上就出现了个体差异性。素质本身是天赋与环境相结合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9〕影响素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环境等附带环境因素。

在社会环境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等对人的素质的影响持久、稳定和全面,同伴、邻里和朋友对人的素质的影响则是不稳定的、较分散的。在家庭环境影响中,由于父母的养育态度、父母的教养状况、父母关系的亲疏以及父母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会对人的素质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学校环境中,影响人的素质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校风。由于教师的人格、知识水平、追求、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学生和校风的不同,则进一步强化了人的素质的差异。工作环境等其他环境因素的不同,同样使人的素质的差异拉大。基于天赋(遗传基因)与环境的不同,由天赋与环境耦合而成的素质成多样化的特征。人的多样化的素质即为横向异质化。

这一结论在众多学者的论述中得到证明。比如,英国优生学家高尔顿就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且不说最高的白种人与最低的野蛮人之间的,即使是在英国知识界最高与最低的之间,也极其巨大。世人的天赋才能,从无法想象的高直至无法想象的低是连续的”;美国学者保洛明和德弗瑞斯就认为:“人们在碰巧称之为智能的各个方面差异极大。这些差异不仅在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并且在最为寻常的环境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人们使用和理解的言语方面,在他们看地图或找方位的不同能力方面,在他们记电话号码或预测变化的能力方面。这些特殊方而的差异是如此之普遍,以致于经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为人们所重视”;美国学者欧文·佩基就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智力秉赋都是完全不同的”;美国科学家特曼和梅里尔就认为:“智力及人的其他能力都有显著的个人差异,当然对于智力的许多侧面也是同样的”。〔10〕

除了学者的论述以外,一个严酷的现实也证明了人的素质的差异性:一头是,一个连自己日常起居都不能自理的、一个连基本语言要素都不能掌握的、一个不管对其诉诸什么样的教育手段都不能改善思维能力和生活技能的、一个充其量只是在形体上是人的人,而另一头却是,一个以其优异的智力活动所创造的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成果来造福于人类的、一个以其科学的认知和深邃的思想来引导社会前行的人;一头是,一些只能靠其简单的头脑所设计的简陋设施来安排单调生活的、一些只能靠其简单的技能所从事的简单劳动来勉强维持生计的族类,而另一头却是,一些以其睿智的头脑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来进行创造性劳动、一些以其多彩的文化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来愉悦人生的族类。与此同时,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就有5000万人因大脑受到侵袭而患病或致残;中国也有6000万人染得各种大脑疾患——仅脑性瘫痪的发病率就占总人口的千分之十八;智残儿童则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十二点二,各种类型的老年脑病患者就占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百分之十。而天才人口——如果用所谓的智力测验方法中确定的凡智力商数超过140分以上的那部分人视为一般性天才人口的话,那就可达总人口数的千分之二十五左右——当然采用这种估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极成问题的;如果我们采用大数曲线的经验模式来推测的话,大致也可达千分之一左右。〔11〕

人的素质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能力的不同。人的自制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分析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预见力和决策力等能力由于人的素质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以人的能力的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横向异质化体现在单个人身上是其所展示的是标新立异。

三、异质经济人需要按技术分配

(一)异质经济人需要按技术分配的理论基础

1、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真正形成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8226;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年会上以主席的身份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最早地提出了人力资本体系。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阿罗于1962年发表的《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一文提出了“边干边学”的著名理论,则是上述理论的补充。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卢卡斯、罗默尔、斯宾塞等“新增长理论”的代表采用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即知识积累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12〕

  2、德鲁克的知识工作者激励理论。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述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问题,指出:知识是一种高品位资源,知识工作者是宝贵的财富,知识工作者必须被视为资产而不是成本,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保存这种资产并发挥其作用;应重点指导知识工作者多作贡献而不只是多付出努力,这是提高知识工作者生产效率的关键,所以必须激励知识工作者把不断创新当成是自己工作责任和任务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社会知识信息变化迅速,必须激励知识工作者持续不断地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要求;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要有自主性,必须一方面激励他们的责任心,从而对自己的工作产出负责,另一方面给予他们在工作上的充分自主性。

3、玛汉·坦姆仆的知识工作者激励模型。著名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具体研究了知识工作者的具体激励因素和机制。他通过大量的调研,总结了知识工作的主要特点,并研究了知识工作者的主要激励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知识工作者激励模型。玛汉·坦姆仆认为,知识工作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工作过程难以观察;(2)工作成果不易衡量;(3)工作的顺利程度有赖于知识员工发挥自主性;(4)知识员工往往是某领域的专家,而管理者在这些领域往往是外行;(5)知识工作者对组织的依赖性低,组织与知识员工之间是一种相互需要的关系。由于知识工作的特点,在知识社会如何激励员工就显得特别重要。玛汉·坦姆仆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专门针对知识工作者的4个主要激励因素,它们是: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在此基础上,他归纳出知识工作者的激励模型,此激励模型主要提出以下激励机制:培养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造性、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建立员工明确的目标观念、提供知识与信息的充分交换。〔13〕

(二)异质经济人需要按技术分配的激励

异质经济人在现实中的角色一般是创业者、企业家、生产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技术所有者,他们拥有创业技术、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市场技术、物流技术等异质能力。基于异质能力创造异质业绩的异质经济人需要按技术分配的激励。对异质经济人实行按技术分配首先承认创业技术、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市场技术、物流技术等技术要素由于人的异质性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技术要素的人的贡献就会大于不拥有技术要素的人的贡献,结果是他们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收入。

从目前情况来看,对异质经济人实施按技术分配的形式呈多样化趋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科技奖励。企业根据科技项目或科技成果完成情况,对技术劳动者进行现金或住房等物资奖励,以及非货币奖励,比如旅游、休假、各种特殊荣誉等。

2.岗位技能工资。这是根据技术劳动者的实际贡献大小、责任轻重、技术水平高低等,对其经济报酬实行有所倾斜的分配形式。

3.科技项目承包奖励。由企业根据生产与产品开发的要求提出科技研究项目,提供科研经费,并提出相应要求,与技术劳动者签订科技项目承包合同。

4.利润提成。就是对拥有技术成果的技术劳动者,在技术成果实施转化后,从每年产生的利润中,提出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5.技术成果转让与有偿技术服务。通过一次性支付报酬购买技术成果使用权或买断技术成果使用权;对各种技术服务,支付相应报酬。

6.收益分享。在技术成果使用期内逐年按其所创造收益分成支付,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7.技术入股。技术成果拥有者将技术作价入股,参与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红利分配。〔14〕

按技术分配对异质经济人巨大的激励作用是基于按技术分配产生的集体成员的“不对称”与“选择性激励”。所谓“不对称”即异质经济人和其他成员收益的不对称。异质经济人从集体行动中得到的利益——科技奖励、岗位技能工资、科技项目承包奖励、利润提成、技术成果转让收益或技术入股分配的红利比其他成员大得多,他为集体行动作出贡献的积极性也就越大。“选择性激励”是通过给予异质经济人适当的报酬权利等方法,即科技奖励、收益分享或技术入股等按技术分配形式中的某种方法,刺激异质经济人为负担集体行动的成本作贡献。

四、结论

素质不同、能力异质的经济人因其异质业绩内在地需要有别于他人的异质激励。以收益分享或技术入股等为主要形式的按技术分配为纵向异质与横向异质一体化的技术要素所有者提供了异质激励,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异质素质、异质能力和异质贡献。异质经济人假设为按技术分配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12期

 

The Hypothesis of the Unified Economic Persons:The Philosophy Bas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on Techniques

LIU Hai-sheng

 (School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5,China)

Abstract: The skills and techniques masters are the unified economic person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qualities. Being economic persons, the masters realize the vertical qualitative change by inpidual, co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tudy. On the base of vertical qualitative chang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horizontal qualitative variety are the difference of natures and abilities. The inherent demands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on the degree of techniques mastering arise from the “dissymmetry” of the group members and the “selective encouragement” to the masters.

Key Words: unified economic persons;vertical alienate qualities;horizontal alienate qualities;distribution according on the degree of techniques

参考文献:


[①]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N04LJ02)、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41352)


〔1〕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2.

〔2〕徐传谌,张万成.“经济人”假设的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2):27-31.

〔3〕琼·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

〔4〕〔6〕刘海生.人的异质性:经济人假设的新内容[J].经济学家,2003(5):87-90.

〔5〕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础——有限理性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45.

〔7〕〔8〕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1):8-17.

〔9〕费英秋.素质的透视与测评[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1,17,23.

〔10〕〔11〕转引自于大海.智力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374.

〔12〕李国和,张运刚.从社会学视角看人力资本——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1):39-42.

〔13〕文魁,吴冬梅.异质人才的异常激励——北京市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机制调研报告[J].管理世界,2003(10):110-114.

〔14〕周振华.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实践探索评价及其完善措施[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3):5-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9396.html

更多阅读

极坑爹的哲学小游戏攻略攻略 极坑爹的哲学小游戏

极坑爹的哲学小游戏攻略攻略——简介 今天带来一款RPG小游戏,极坑爹的哲学小游戏。游戏就像它的名字,处处是搞笑的对话,无语的陷阱。游戏有多种结局,你是否有耐心打通关呢?极坑爹的哲学小游戏攻略攻略——工具/原料单机游戏下载:极坑爹的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现代经济学学习笔记之二十九“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它和“资源稀缺”假设一起构成经济学分析的理论起点,类似于数学里面的“公理”,被人普遍承认而无须证明。一提起"经济人"假设,人

转载 药品技术转让的38号文 药品批文转让

原文地址:药品技术转让的38号文作者:前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卫生部《关于加快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

转载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SRVCC_Miss esrvcc和srvcc的区别

原文地址: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SRVCC作者:小琨琨的爸爸目录IMS中的会话持续性概念会话持续性的范围移动IP、SRVCC实现语音业务切换的思路分析双模终端的类型SRVCC架构分析SRVCC的网元1,eMSC向IMS发出SRVCC切换请求2,MME执行VoIP和非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做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示,近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如日中天,令世人惊讶、国人骄傲。然而,在巨大成就的背后,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社会突发事件、群体事件、食品安全、交通

声明:《异质经济人假设:按技术分配的哲学基础》为网友拒绝诱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