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募基金会将成热潮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是社会“板凳的三条腿”。三大部门均衡发展,三足鼎立,社会才能稳定。现在是政府这条腿太长太壮,民间组织这条腿太细太短,非公募基金会代表第二部门说话,是强壮第三条腿的重要力量。非公募基金会算是中国公益环境的分水岭。非公募基金会的出现有助于改变现在民间公益的资源配置。现在的公募基金会都有很强的政府背景,依托某些政府系统,这些机构筹款能力很强,可能吸纳了民间90%的捐款。这些资金从民间来,在体制里循环,利弊都有。利就是低成本,因为不用发工资,都是政府系统的人;弊就是帮助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对于民间公益资源的垄断,这就导致大量草根组织得不到本土资源。草根组织没有体制的靠山,它都是一个个长出来的,长出来以后本土资源没份,只有拿国外的钱,喝洋奶——这样有时候政府会对他们比较不那么信任。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草根组织从哪里得到资源?非公募基金会将来捐助的对象主要就是这些草根组织。它的出现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能够改变民间公益资源的配置解构,不能都配置到政府系统里。非公募基金会基本上都会做资助型的机构,成为民间公益的资金提供者,发展本土的NGO组织。非公募基金会还有助于民间组织突破治理瓶颈。现在官办的NGO和草根组织都有治理困境,就是理事会不能真正成为决策核心,理事会很难成为老大。官办NGO理事会不但不是老大,还是老小,老大是政府部门业务主管,他比理事会大。而草根组织最大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创建型的领袖个人说了算。治理的要点就是说,要有一个代表公共利益的理事会是最大的,他是处于决定地位的机构,而且保持独立性。如有一个比他大的机构来管他,那就不是治理,因为民间机构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性。遵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会由11名理事组成,并聘请3名监事。南都集团有5名投资股东担任基金会理事,其他6名理事和3名监事由非营利组织专家、财务专家、著名社会慈善人士和民政部官员出任。aihuau.com非公募基金会的出现还有助于改变非营利部门的人才结构。原来低onmouseover=displayAd(2);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2);>薪酬、资源匮乏,吸引不了人才,好像做公益事业就是应该喝西北风。一部分组织是官办的,官办组织中有很多工作人员都已经得到体制的好处,工资、福利、甚至行政级别,所以他压力不大。草根组织本来就穷,还过于清流——做公益慈善嘛,就应该做出牺牲。现在基金会可以用10%作为行政经费,但是整个薪酬也不敢提高。一提高,人家说我给你捐款你工资奖金还发那么高?都是我省下来的钱捐给你,你还拿那么多?毕竟不是你挣来的,不像企业靠本事挣到钱,该发就发。非公募基金会就比较好,钱是自己的,腰杆子就硬。钱是我自己机构拿出来的,我建一个机构,那我会按照市场需要找到优秀的人才。你看我这儿,我现在有香港的社会福利博士,有香港硕士、英国硕士,有北大EMBA,薪酬比企业低10%-20%。中层项目总监月薪一万。这样一个行业,如果只是留着退休干部来做事情那是不行的,只靠一批怀抱社会理想不计个人得失的这样一批领袖人物也是不行的,你还是要给年轻人职业吸引力。非公募基金会将越来越多。预期今后2、3年内会出现注册热潮,5-10年内渐成气候,与公募基金会平分秋色。我常和那些企业家聊,万科从今年开始有四个公益基金要组建,万通也会有两个公益基金组建。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将会有不少于十亿的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很多企业家来咨询我——慈善公益到底该怎么做?多数的企业是直接捐款,甚至万科王石他们一开始也不想办基金会。他们说能不能就在南都搞一个万科基金,把万科的钱放到南都来,像巴菲特给盖茨基金会那样。我说,你要把钱放在我这做基金可以,但是必须我来管,我对这个钱负责,但是你不能派人来管。我还是动员他们自己做基金会。一些有钱想做公益慈善的朋友,我都劝他们自己做基金会。因为捐款和做一个公益机构来运行这笔钱,它对于社会产生的效益价值大不一样。你给别人捐钱,基本上你是按照别人的意志去落实钱,你自己去使用这笔钱,你就可以去研究社会的需求。你想清楚了以后,你这笔钱的资助又能够撬动社会的资源,起到一些示范倡导的作用。
![中国希望工程基金会 打造南都的“希望工程”(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094781419507.jpeg)
还有,最好要一些专业人员来做。你一点点人工成本、机构的运行成本和你带来的社会价值和效益的倍增相应,是很值得的。确实现在有些企业成立了基金会,可还是贴着企业,办公室也不一定有。这样做看起来省了一点成本,其实大大影响了效果。非公募基金会是有条件成为一个能够建立良好治理结构的民间组织。可以这么说,以前的这些民间组织,官办的和草根的都有先天不足。非公募基金会基本上是先天没有问题,足月的,但是你千万不要把后天做坏了。先天不足有情可原,它毕竟有一些瓶颈突不破。比如说,官办的有业务主管部门大还是理事会大的问题,业务主管是婆婆,婆婆还比你大一倍呢,这就是瓶颈。草根组织本身制约因素更多。非公募基金会,国家法律法规给了你这么好的一个条件,能够做一个公益组织,基金会让你注册,门槛也不高,而且你背后还有钱——你先天条件很好,那你做不好就不好怨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