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1节(1)

 产业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1节(1)


第1节

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日,应该能够对价值这东西的本质给出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否则,如果不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不仅对不起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后代,恐怕连自己也对不起。笔者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在笔者看来,人类与动物的唯一区别,就是能够认识到价值的广义性,而不只是知道与自己的同类去争夺所谓的劳动价值。正因为我们的一些前辈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才把劳动当作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又把资本当作是“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工具”。这实在荒唐的事情。

一、什么是劳动价值、狭义劳动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劳动怎么会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如果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试问,谁又使劳动这个唯一的价值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呢?难道劳动是存在于真空里的吗?劳动即便是存在于真空里,那么,也需要有制造真空的器皿呀!再问,这个制造了“劳动真空”的器皿又是什么?毫无疑问,它就是“非劳动价值”也。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非劳动价值”与所谓“劳动价值”对立统一,就没有“劳动价值”。

(一)什么是劳动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这是何等简单之道理!为何发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先辈们,非要否认“非劳动价值”?如果没有搞错,与先辈们的、自身的、鲜明的阶级属性有本质、内在、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由于先辈们生活在一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异常激化的时代,所以其观点自然就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1、什么是劳动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谁也没有说劳动不能创造价值,谁也别想说劳动不能创造价值;谁也别想否认劳动创造价值,谁也否认不了劳动创造价值。但是,如果把劳动看成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那肯定是错误的,甚至可以认为是十分荒谬和反动的东西,因为这种观点不仅违反辩证法,也是形而上学的东西。试问,世界上哪有什么所谓“唯一”的东西?就连我们所了解的宇宙可能都不是“唯一”,劳动为何是价值的“唯一”?

可以肯定,劳动绝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也就更不要说,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需要非劳动价值来支撑了。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一个篱笆需要数根桩,一个好汉需要数人帮。难道劳动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就不需要“数根桩”和“数人帮”了吗?什么叫“对立统一”?若没有“非劳动价值”与“劳动价值”相“对立”,那么“劳动创造价值”不就成了孤家寡人?不就丧失“对立统一”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劳动价值?笔者以为,它就是通过人类的劳动所创造的一切价值形式也,而这种价值与“非劳动价值”的区别就在于,是一种由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那么,劳动价值怎样产生的?当然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这难道不是一句废话吗?非也,因为世界上不仅存在劳动价值,也存在非劳动价值;不仅存在劳动价值和非劳动价值,也存在介于劳动价值与非劳动价值间的间接的价值形式。

考虑到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予以介绍,笔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那么,劳动价值又包括那些内容呢?显然,这与劳动价值的产生也有一定的联系。笔者以为,从劳动的方式上看,它包括“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从价值作用上看,它包括“必要劳动价值”和“剩余劳动价值”。所谓“剩余劳动价值”,是指能够抵消劳动自身价值消耗之后而剩余下来的那些价值形式。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一下“剩余价值”?因为“剩余价值”的创造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创造“剩余价值”的目的或者说实现不了“剩余价值”生产,人类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所讲的“剩余价值”已经不完全是指仅由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为如果把剩余价值的创造仅仅局限于此,那是十分可怕的。

2、劳动价值的本质?为何是劳动力的体现?

劳动价值的本质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人类的劳动能力的体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类的劳动能力体现的就是劳动价值。当然,这是从整体上说的而不能从广义上理解,因为如果从广义的方面理解,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能体现出价值来或者说不是所有的劳动力都能够创造出价值。比如当劳动力出现了过剩的状态时,比如由于经营管理者的失误生产出来过剩的、销售不出去、亏本的产品时。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这里讲的劳动价值就是狭义的劳动价值,或者说是能够体现“正效应”的劳动价值,是不能把它拿到一个具体的环境、事物中去理解的,因为劳动创造价值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有“广义”与“狭义”和“正价值”与“负价值”之分别的,因此,在对劳动价值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就需要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而不能一概而论。关于这一点,在此笔者需要说明一下。

劳动价值的本质既然是劳动力的体现,而在自然界中劳动力又是一种“自然力”,所以,我们对劳动这种能力的认识就不能采取绝对化的态度。大家知道,轮船在海上行驶时,顺风和逆风对于轮船动能的消耗和人类为此而支出的体力、脑力劳动的大小、多少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不管是轮船动能的消耗还是人类劳动力的消耗势必存在差异,所以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就须采取不同的态度。

大家知道,消耗同样的劳动力取得的价值是不同的,比如“贫国与富国何以同工不同酬”的哪个问题,就具有“广义价值论”的性质,说明等量劳动可以形成不等量的薪酬;还有,在一些企业和国家机关里,有些能力较差的人,其挣到很高的工资,而一些能力本来较强的人,由于不能得到一些领导的赏识而得到很少薪酬,就更不要说,那些通过非法手段而获得的“非劳动价值”现象的存在了。

以上事实说明,上述所讲的“劳动价值是劳动能力的体现”也仅仅是从狭义上去讲的,是万万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绝对的事物,仅仅是由笔者在叙述的过程有把“劳动价值”的概念提出来予以分析和研究的必要,也是为了与将要产生的“非劳动价值”概念进行比较,笔者才在这里提出了这一范畴。

(二)什么是狭义劳动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通过体力劳动和简单的脑力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都属于“狭义劳动价值”。或许有读者会说,脑力劳动属于“复杂劳动”,它怎么会有“简单的脑力劳动”之说,难道还会有“复杂的脑力劳动”?是的。笔者以为,传统经济学上把凡是脑力劳动都称为“复杂劳动”,是一种缺乏事实和科学依据的论点。

1、什么是狭义劳动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大家应该承认,只要是一些较为高级一点的动物,都具有“脑力劳动”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当作“动物的本能”来对待的。如果是这样说的话,那么人类的劳动也就应该被称为是“动物的本能”了。至少,人们应该承认,人类毕竟尚未脱离动物,无非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动物而已。而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把人类的脑力劳动称为“复杂劳动”的这种做法,确实是缺乏事物和科学依据的。

笔者以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本来就是一个劳动事物的两个方面,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区别开来的事物。也就是说,在脑力劳动过程中离不开体力的支出;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也同样离不开脑力的支出。换种方式说,就是只要是劳动都需要脑力和体力的同时支出,无非是孰占的比例更大一些。也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错误的认识,才导致现在有一些青年人重所谓脑力劳动而轻所谓体力劳动的现象。

其实,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是需要密切配合的一个事物的两个层次,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偏废或者说偏重的事情。千万不要以为体力劳动者是比那些脑力劳动者较低的一个层次的人;相反,一个好的体力劳动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常常是一个所谓的脑力劳动者所不具备的。这就如同,人们只知道“神五”、“神六”的上天是科技人员的功劳,可谁曾想到过,如果没有高级技工,它就别想飞到天空上!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者甚至比设计者更伟大!为什么?因为生产者不仅要了解设计,还需要根据这种设计把它生产出来。当然,相反也是成立的。上述,笔者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笔者想说明的是,把劳动简单地划分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和“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十分不科学的做法,比较科学的划分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和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狭义劳动当然属于非创造性劳动了。

有时候,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也把“狭义劳动”称为“非创造性劳动”。因此,通过“非创造性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自然就属于“狭义劳动价值”或“非创造性劳动价值”。当然,这并不是说“非创造性劳动”就不重要,而是说与“创造性劳动”相比,缺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意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类社会所以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创造性劳动”所创造的“创造性价值”。

2、狭义劳动价值的本质?为何体现为可以复制?

那么,“狭义劳动价值”或者说“非创造性劳动价值”的意义是什么?当然是保持经济社会不至于后退,用传统经济学的说法就是维持“简单再生产”。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狭义劳动价值”的本质,体现的正是简单的“复制”过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通过劳动的复制创造出来的价值,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的,那我们都可以认为它们属于狭义或非创造性的“劳动价值”。

如今,在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和国家领导人那里,有一种非常错误且十分危险的认识,那就是非常重视“硬科学”的发展而缺乏对发展“软科学”的认知度,误以为只有粮食、棉布能解决温饱,煤炭和石油能解决经济动力,飞机和导弹能解决国家安全,产品生产、销售能实现资本增殖,却忽略了上述这一切的一切均来源于“软科学”的创新与发展!试问,谁能说“流水线”的发明不如蒸汽机呢?

大家知道,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部署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其军事基地在数量上有所减少,而其所分布的“点”却更加地“均衡”了些。当然,笔者不否认,这与射程越来越远的导弹的发明不无联系。但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势必与美国全球战略的认知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它们已充分认识到,大规模的用步兵作战的时代已经结束!

有军事专家说,它预示着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军事大变革的开始!笔者显然是同意这种说法的。可是,笔者却要说的是,所有的“变革”都不是简单地复制,而一个不可复制的军事变革、经济变革又都是从“软科学”的领域开始的。即便是“硬科学”的发展,仍需要建筑在“软科学”的基础上!也就更不要说,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管理程序的变革对人类经济社会、对企业效率的取得的贡献率!

    试问,什么叫创新?没有思维的创新哪有科技创新?中国人为什么能创新出一种的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为什么就不能在这种社会制度的下面,创新出一种也属于自己的经济制度、管理程序来?动辄说什么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请问,可复制的管理属于创新吗?什么叫创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不可复制”的。当然,这也不是否定,人类在创新之前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复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935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产业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1节(1)》为网友一笑醉人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