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 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辩证关系



目前的价值理论存在着一个重大的谬误,不仅严重影响着价值哲学和经济学的健康发展,也深刻影响整个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这种谬误的最原始根源就是政治经济学把“劳动价值”概念抽象化、神秘化了,把它与使用价值对立起来,提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劳动价值”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仅造成了政治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即西方经济学)的严重对立,也造成了一系列极端政治理论(如阶级剥削、暴力革命、计划经济、按需分配等理论)和政治策略的形成。

一、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是价值的两种基本形式

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是价值的两种基本形式,这两者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其中,使用价值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程度,劳动价值则反映了人对于客观事物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基本目的的反作用程度。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辩证关系:使用价值是基础,没有使用价值为基础,劳动者就不能形成劳动能力,就不能产生劳动价值;劳动价值是主导,如果没有劳动价值,使用价值就不能产生增值,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下去。

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它是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而来,又服务于使用价值的增值。人类的机体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价值投入产出系统:投入使用价值(以生活资料的形式),以“劳动潜能”为其过渡形式,最终产出劳动价值(以劳动力的形式);一切形式的生产系统也是价值的投入产出系统:投入劳动价值(以劳动力的形式)和使用价值(以生产资料的形式),产出新的使用价值(以产品的形式),并形成一定的价值增量也凝聚在产品之中。

二、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相互转化过程

1、使用价值向劳动潜能的转化(消费阶段)。人们消费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虽然在主观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情感(即欲望、感情和情绪)的需要,但在客观上是为了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更直接的意义是为劳动过程积累必要的劳动潜能。通常把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称为消费。

 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 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辩证关系

消费效益:消费过程中产出的劳动潜能Qp与投入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Qu的比值,定义为该消费过程的消费效益,用E1来表示,即

E1=Qp/Qu                                           (1)

消费效益反映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增长比例,反映了消费者是否充分有效地将自己有限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尽可能多的劳动潜能。消费效益的提高需要通过劳动者消费信息的积累来完成。

2、劳动潜能向劳动价值的转化(劳动阶段)。劳动者在生产系统中通过具体的劳动方式,把劳动潜能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价值。通常把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称为劳动。

劳动效益:劳动过程中产出的劳动价值Qv与投入的劳动潜能Qp的比值,定义为该劳动过程的劳动效益,用E2来表示,即

E2=Qv/Qp                                            (2)

劳动效益反映了劳动者在劳动活动中的劳动潜能的增长比例,反映了劳动者是否充分有效地将自己有限的劳动潜能转化为尽可能多的劳动价值。劳动效益的提高需要通过劳动者劳动信息的积累来完成。

3、劳动价值向新的使用价值转化(生产阶段)。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价值与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并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的品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增大其使用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劳动价值向新使用价值的转化过程。通常把劳动价值向使用价值的转化和增值过程,称为生产过程。这里要注意,生产过程通常与劳动过程同时进行。

生产效益: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产品使用价值Q′u与投入的劳动价值Qv的比值,定义为该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益,用E3来表示,即

E3=Q′u/Qv                                         (3)

生产效益反映了生产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劳动价值的增长比例,反映了生产系统是否充分有效地将有限的劳动价值转化为尽可能多的产品使用价值。生产效益的提高需要通过改善生产系统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产生最佳的相干作用来完成,它主要依赖于生产系统的价值有机构成度。

由此可见,劳动价值既来源于使用价值,又是使用价值的源泉,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人们通过对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对生产资料的劳动,实现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相互转化,并在相互转化过程中达到增值的目的。

三、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相互转化的基本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一种使用价值经历消费阶段、劳动阶段与生产阶段后,完成了一个周期性运动,转化为另一种新的使用价值,整个周期性运动可表示为

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价值→新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相互转化过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作用与反作用过程,它不同于物理学的作用与反作用过程,其差异主要表现在:①后者是一个等值过程,而前者往往是一个非等值过程,既可以增值,也可以减值;②后者是一个同步过程,而前者是一个非同步过程,既可以延迟,也可以超前;③后者是一个方向互反过程,而前者是一个方向非互反过程,即某些事物作用于人以后,人可能会对另一些事物释放反作用力。

劳动价值在整个转化与增值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在生产阶段它与劳动对象、劳动条件发生相干作用,从而产生价值增值,这就意味着劳动价值相对于使用价值存在着一种增值的倾向性。

四、价值增值的源泉

劳动是如何创造财富的,其内在机理是什么?为什么机器人的劳动不能创造财富。要深入探索价值的真正源泉,就必须彻底了解“价值”的本质内涵和“信息”的本质特性。

1、从物理学角度认识价值的本质内涵。人类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人类的价值现象是自然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总可以辩证地还原(而不是机械地还原)为某种物理现象。笔者在拙文“价值与负熵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中指出,价值的物理学本质就是“广义有序化能量”,其基本度量单位就是能量单位:焦耳,它由有序化实能和有序化虚能两部分组成,其中有序化虚能从客观效应起着替代、补偿、加强、催化、扩展有序化实量的作用,因而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有序化实能。

2、从功能特性上认识信息的本质特性。笔者在拙文“对耗散结构论进行重大改造”中指出,信息的基本特征是消除不确定性或提高有序性,然而,系统的有序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结构有序性,二是功能有序性。任何耗散结构的有序性应该是指其功能上的有序性,而不是指其结构上的有序性,人类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客观目的不是为了抽象意义地消除其结构上的不确定性,而在于实实在在地增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即增强其功能上的有序性,信息的本质应该从它的功能特性去理解和定义,而不能从它的结构特性去理解和定义。由于耗散结构的功能有序性实际上就是价值性,因此信息的本质特性就是改变耗散结构的价值率,即“一切能够改变事物价值率的内外因素称为信息”。

根据信息的定义,自然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信息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信息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生物进化,虽然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和微弱,但它形成了价值的原始基础,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生物之所以不断进化,关键在于生物信息的不断积累;人类社会之所以高速发展,关键在于信息和知识的高速积累。对于人类来说,其机体的进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劳动来带动的,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促进了手与脚的分工,使人学会了使用工具;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形成和加速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此时,“信息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就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9245.html

更多阅读

资产减值损失与坏账准备的关系 坏账准备 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与坏账准备的关系一、债务重组在债务重组时,因债权人已对重组债权计提了坏账准备,导致债权人收到的现金大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该部分差额,债权人要冲减资产减值损失。例,甲单位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按标准计提的坏账准备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区别浅析 劳务与劳动关系区别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区别浅析【前言】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是最为普遍的两类用人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既可以建立劳动关系,又可以建立劳务关系。两者都是以人的劳动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都表现为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

论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景顺内需

[摘 要]本文首先对内需与外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需与外需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剖析了我国内需不足与外需扩张的根本原因,即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以适应追求高增长目标的需要,最后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我国当前外部失衡的现

品牌营销策划与管理 品牌管理与营销管理的主从关系

     从品牌管理的观念诞生以来,一直与营销管理的概念有着剪不断理还乱、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许多企业主或管理人员,常习惯性地把品牌与营销混为一谈,更有甚者信奉“营销为王,营销即品牌”为真理,并且在市场上取得了相当

声明:《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 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辩证关系》为网友鯖緒哴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