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技术扩散的激励:基于需求方企业的绿色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关键在于激励循环技术在企业间低成本快速扩散。这样的激励主要依赖于绿色价格机制和政府财政政策去调节企业绿色成本与收益。

关键词:循环技术扩散;循环经济; 绿色成本;绿色收益

 循环技术扩散的激励:基于需求方企业的绿色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生产由过去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方式到“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方式的转变。技术决定生产方式,要实现这种转变首先要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只有以清洁生产技术和废物资源化技术为内容的环境无害化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的水平与效率。宝钢、中国石化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证实了这一点,他们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促进生产装置和公用系统规模大型化、集约化,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程度。其中中国石化通过加大节水改造投入力度,组织技术攻关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企业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每年节水8%-10%,2004年与1998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加了89%,而外排污水中COD量却下降了30.6%,“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上升了56.2%[1]。然而,对于众多企业而言,他们缺乏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和配套设备对生产方式进行改变的积极性,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现有核算体系下,这些企业通过收益成本的比较分析认为短期内企业投入的成本难以得到弥补,因而影响了它们对技术的需求。

一、循环经济形态中绿色核算企业成本与收益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实施绿色核算制度将有效抑制企业“高投入”与“高排放”,也必然激发地方政府和经济主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积极性,促使其自觉地将经济发展从“高投入、低效率、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投入、高效率、低排放”的集约型增长模式的转变。绿色核算制度包括绿色GDP(或EDP)核算和企业绿色会计核算制度。与传统GDP核算不同,绿色GDP考虑自然资源的逐渐稀缺性,将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核算体系。它既能反映经济增长数量,也能反映增长部分的质量。因此“绿色GDP”(或EDP)能帮助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发展与进步。从核算公式看, EDP=传统GDP-(生产过程资源耗竭全部+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过程资源耗竭全部+资源恢复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污染治理过程资源耗竭全部+污染治理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最终使用资源耗竭全部+最终使用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环境保护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2]。企业绿色会计核算制度是绿色GDP(或EDP)核算的基础。它把自然资源损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企业资源利用率和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成本;自然资源收入、资源环境保护收入、社会收益等作为具体内容进行绿色利润的核算。

二、循环技术扩散中需求方企业所产生的绿色成本与收益

循环技术的引进和维持成本以及所产生的收益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因此我们以下关于企业绿色成本和收益的模型建立在跨期基础上并按它们的现值进行对比分析。

1、假设条件。(1)完全信息。经济个体完全了解经济环境和给定技术特征的变化和他们所能从中获得的收益,知道模型的函数形式且清楚价格等模型变量的可能分布。这种情况下,预期是理性的;(2)技术市场结构为适度竞争,不存在买方垄断或者卖方垄断力量,否则当他们能够确定技术的跨期需求和它的跨期成本时,他们就能对当前和将来的技术使用者进行歧视性定价,同时技术市场的过度竞争将产生过快的技术扩散速度;(3)企业关注自身的长远发展和未来收益。

2、预期绿色成本

企业应用循环新技术的成本受以下因素影响:技术价格(p)、资金的借贷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市场经济中它们受企业的规模和时间t的影响,记为Cic=C(m,t))。其中预期技术价格(p)是不确定的,其遵循一定概率分布的存在,它受技术价格的谈判能力、技术的市场需求、政府向技术供给方提供的技术补贴水平Sgt以及使用企业数的增加影响。假定新技术的价格成本随着使用企业数的增加而下降[3],且技术投入成本是一次性的,不考虑企业管理费用及其他生产成本。

那么,单个企业应用新的循环技术的成本可由下面公式表示:

Ct = exp[(P0 -b log Dt +Cwt+C(m,t)+μ1)(1- Sgt )

其中,P0是“第一个单位”的技术价格,D 是技术的国内使用者企业数,t 是时间,u1~ N(0,σu)是白噪声(whitenoise)。最后两个部分是用来表现各种因素导致的价格变化,变量Sgt是政策变量,它决定了政府向技术供给方提供的技术补贴水平, Cwt是时间t企业维持技术设备正常运转的物质成本和人力成本。

3、预期绿色收益

预期绿色收益的来源较为复杂。(1)企业应用环保型循环技术后节约了能源及物质消耗从而会增加其短期私人收益(用Rsp表示);(2)整个技术应用期间所获得的以政府环境及资源税优惠(Rfs)和财政补贴(T´) 体现的社会收益和生态收益;(3)机会成本。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减少政府的惩罚(记为Cj,这里设被发现并处以惩罚的概率为100%);(4)发展循环经济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长远利益,这些长远的利益包括为企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向社会展示了企业实力和一支讲究奉献精神的员工队伍,展示了一种企业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换来更少的政府干预,在融资、聚集人才方面获得优势等,这些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有利于企业扩大产品销售、获得低成本的银行融资或股东的支持等等(这些收益记为Rcr)。

我们假定技术收益是投入新资本后资本存量(K)的幂函数[4];用函数表示为Rsp =R(kn)

那么,企业最终的预期跨期收益为

                  Rtotal= ∫T0 e-rt[R(kn)+T´ + Rfs+Rcr+Cj - u2]dt

    其中, u2~ N(0,σu)是白噪声(whitenoise),r为贴现率。

三、企业预期利润激励与循环技术扩散的分析

厂商应用循环新技术的终极目标是获取直接利润。依据以上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我们能得到技术需求方的预期利润,即,π=∫T0 e-rt[R(kn)+ T´ + Rfs+Rcr+Cj –u2]dt - exp[(P0 -b log Dt +Cwt +C(m,t)+ μ1)(1- Sgt )dt;  s.t.  EDPt=Ct+8710;Kt+Sgt+(Xt-Mt)+Rfs+ T´

给定某种循环技术的发展路径,那么在路径的任何点上,该技术需求和扩散有效性的基础是企业所获得的直接利润最大化。为此,要具体满足以下条件:

1.技术投入的单位产品边际私人预期成本等于单位产品的边际跨期收益。在给定较高的贴现率t的条件下,私人投资者可能不愿承担技术投资。一般地,只有在适当的贴现率t下,厂商预期采用新技术后的边际利润π大于等于零,厂商才会考虑采用该技术,否则厂商不采用该技术。但是,如果考虑企业规模因素,越大的企业有较高的新技术使用和过程创新能力、较强的市场力量、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那么,就存在一个极限利润π*(π* 是企业规模m的函数),当π 大于等于π*时 ,厂商将采用新技术;当π 小于π* 时,厂商将不会采用新技术直到他的规模扩大,或者极限规模水平下降。

2.应用新技术所取得的社会收益和生态效益跨期流量的现值理论上应等于财政向需求方企业提供的补贴、税收优惠、贷款利率优惠减去技术供给方提供的财政补贴的现值。这里应当强调的是税收优惠优于财政补贴。因为补贴的成本往往高于税收成本(我们假定即使当原有技术的成本在收税后增加,新技术也得不到应用),同时补贴需要整个社会的财政支持,而污染税等税收却主要由那些产生污染和耗费资源的企业负担。在适当的税收下,生产者不仅会降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及减少废物和污染的排放,而且还会增进不同环保型技术的开发。如果在征收污染税后,这些技术并没有扩散,那么就说明它们不具有降低成本的效应。

    3. 灵活的市场化绿色价格机制的调节,使市场的资金成本和技术价格水平P0 -b log Dt处于适当水平。因为过高的利率不利于企业筹集资金引进循环生产技术;如果技术价格预期高估,技术扩散速度将过快,反之,扩散速度将过低(即技术供给企业倾向于等待)。

    4. 技术的使用周期t的长短。t越长,意味所引进的技术短期内被淘汰的概率越小,企业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摊薄成本并获取更多的长期收益,企业使用循环技术的积极性越高。

    5.透明及时的政府监督和适当惩罚。适度的政府监管和惩罚对循环经济发展起引导性作用,不惩罚将使企业缺乏应用循环技术的约束;另外,企业也存在着接受循环技术输入和不接受两种选择。下面借助完全信息假设下的静态博弈模型[4]进一步分析政府与企业在相互博弈中各自决策的可能性。根据前面成本的计算,企业应用循环技术的收益为π;企业逃避政府监督被发现并受惩处的概率为 γ(0≤γ≤1),罚金为Cj,另设政府的监督费用为K,用p2代表企业接受循环技术输入概率, p1代表政府实行监督的概率。

政府和企业博弈决策的收益矩阵

﹡为了简便,此处Cj不计算现值。

给定p2 ,政府选择监督(p1=1)和不监督(p1=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1, p2)=( Ct-K)·p2+( γCj-K)·(1- p2)= p2Ct+(1- p2)·γCj-K

∏g(0, p2)= Ct·p2+0·(1- p2)= p2·Ct

令∏g(1, p2)=∏g(0, p2),得出博弈均衡时企业接受循环技术输入的最优概率为p2*=1-K/γCj;如果p2∈(1-K/ γCj,1)时,政府的最优选择是不监督;而如果p2∈[0,1-K/ γCj]时,政府的最优选择是监督;如果p2= p2*时,政府随机选择监督或不监督。

给定p1,企业接受循环技术输入(p2=1)和不接受循环技术输入(p2=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e(p1,1)= π·p1+(1- p1)·(π- Cj)=-π- (1- p1)Cj

∏ (p1,0)=- γCj·p1+0·(1- p1)=- p1γCj

令∏e(p1,1)=∏ (p1,0),得出博弈均衡时政府进行监督的最优概率为

p1*=(π- Cj)/ Cj(γ-1)

如果p1∈[(π- Cj)/ Cj(γ-1),1]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接受循环技术输入;而如果p1∈[0, (π- Cj)/ Cj(γ-1)]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不接受循环技术输入;如果p1= p1*时,企业随机选择。因此,该博弈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是: (p1* , p2*) = [(π- Cj)/ Cj(γ-1);1-K/ γCj]。在这个博弈中,其纳什均衡与企业技术投入成本Ct与利润π, 政府的处罚金Cj、监督成本K和政府的监督效率γ有关。政府的监督效率越高,处罚金越大,企业接受循环技术输入的概率就越大;反之,政府的监督成本越大,企业接受循环技术输入的概率就越小。为促使企业能够自觉地接受循环技术输入,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即要提高“Cj”,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效率,这个管理效率来自于其监督效率γ的不断提高,以及监督成本K的不断下降。

四、结论

    到2004年底,我国资源耗费和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已达225340家,占到企业总数的20%左右(其中,三资工业企业9084家,全部国有、国有控股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13446家)[1]。在这样庞大的企业间迅速推行清洁节能生产必须把循环技术研发集中在成熟技术吸收能力上,并加快技术扩散速度。技术扩散是在经济网络中进行的,当技术的互补性足够强大时,企业间就会产生知识溢出和基础设施溢出的外部效应,这将影响技术供求双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开发或应用成本。这时,政府可以实施干预,通过从宏观上配置研发推广新生产技术所需的资源,和积累配置人力资本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激励企业推动循环技术的快速扩散。此外,灵活的绿色价格机制在激励企业间循环技术扩散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张扬等.循环经济概论[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05),256-259

[2]牛文元.“绿色GDP”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J],会计研究,2002(01),25-27

[3]Hunt,C.B. and Auster,E.R., Sloan Management Review[J] 1990,7-18

[4]雷明.资源—经济投入产出核算——表式设计·模型构建·应用分析[J]. 经济科学,1996(01),44-45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61-26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9010.html

更多阅读

五步循环技术指标图解 股票技术指标分析图解

应广大读者要求,为读者方便阅读笔者文章,理解文章含义,特将笔者独创的五步循环技术中常用指标进行图解。1、角谱线:副图中白线为示值,射状线为角谱线,示值可转换为股价,示值受角谱线制约。2、转折线、价值线、买卖区线:黄线为转折线,红线

坚果炒货:基于持续的四维思考应对原料普涨

 进入21世纪,我国农副产品经历了三次较大幅度的普涨。即便如此,我国农副产品涨价趋势依旧明显,未来农副产品还会经历第四次、第五次较大幅度或更多的普涨。   农副产品频繁上涨并非无源,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共同作用:首先:宏观上我

战略形态 基于技术形态的战略选择

 文/马新莉     这里所探讨的技术,不再是单纯的“硬技术”,它可以是改变行业生态、创造游戏规则的技  术突破,也可以是凸显竞争力、领跑行业的应用整合。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凡辰博士的新书《中国企业怎么办》

快餐成本与利润分析 街边五元的快餐成本与利润分析

很多人觉得有些快餐店太离谱了,五元的快餐只有那么一丁点少的肉菜,加饭都有意见,好像很不情愿,不知道他们一个快餐要多少成本,又赚多少钱呢?   业内人士为你分析快餐成本与利润:   快餐店不能和家里五元能买多少比,店有租金,服务

腾讯大手笔激励:1/4企业员工分享818万股股票奖励

逾5000人的庞大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布了大手笔的激励计划,其中四分之一的员工都将得到公司股票的奖励,这在已上市企业中已经很少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则更为难得。  7月10日,腾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议向1250人发出818.118万股股票

声明:《循环技术扩散的激励:基于需求方企业的绿色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为网友雨天静候彩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