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龙中间夹的是什么 我们是夹在中间的一群



     香港学生“反对滥招内地学生”引发新矛盾,《港漂生活微记录》展现5位“港漂生”日常生活

  镜头,由车厢内转向车窗外。画面,自香港地铁系统中最北端的罗湖站外景,渐渐深入至这座城市川流不息的街道。画外,有年轻女子用普通话旁白:

  “白天是国际金融中心,晚上则是浩南哥的天下,这是我来之前对香港的想象。来了后我才知道,这里没有古惑仔,也没有黑社会,有的是完善的制度,井然的秩序,干净的街道,醉人的夜景,一切都那么迷人,让我一眼就深深爱上。然而渐渐我却发现,这座城市表面繁荣昌盛,但发展已到瓶颈。面对说不出的文化隔阂,还有无法避免的歧视,你几度想一走了之,但却始终割舍不下。香港,一个有着一千个让你走的理由,却又让你百般留恋的城市。”

  这是5月3日播出的《港漂生活微记录》的开篇。这里的“港漂”是“新港漂”,专指从内地到香港读书的学生。“微记录”由“港人”卢兆坤与“港漂” 陈嘉佩共同执导,目前五集,分别为《漂的开始》、《攀登高峰的蚂蚁族》、《等待爱情的候鸟》、《现实与理想的桥梁》和《港漂话港漂》,只供网络在线播出。

  “港漂”变迁

  在描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新移民的艰辛与浪漫的影视作品中,《甜蜜蜜》已成经典。但如果“港漂”一词指向内地“漂流到香港”或“在香港漂泊”的人们,那么《甜蜜蜜》的主人公李翘、黎小军仅能代表其中的一类。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香港新移民》一文中写道:“香港的居住人口,经历了四次内地移民潮。抗战时期,58万人从内地移民香港,当时香港人口只有99万,这批人带来了资金以及中原文化。1949年前后,移民香港的主要是富裕阶层,还有等待时机反攻内地的国民党军队。大约130万人移民香港,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劳工。香港的纺织、印刷、航运等行业开始兴起,也因为这样,为之后内地偷渡来港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反过来,这些偷渡客也为香港提供了足够的廉价劳动力。”

  此外,借由港府1974年开始实行的“抵垒政策”、1980年与内地签订的“单程证制度”,大量内地人“漂”至香港。无线电视剧《网中人》的主人公“阿灿”,《甜蜜蜜》中的李翘、黎小军,以及香港电影银幕上的“表哥表姐”们,为这群“港漂”立下了或温情或夸张的个体塑像。通过“输入内地专才计划”、投资移民、求学就业、“赴港产子”,也都是广义“港漂”者们登陆彼岸的途径。

  2010年,香港《明报周刊》刊登封面专题故事《80后港漂》,是较早尝试重新定义新时代“新港漂”的媒体之一:“顾名思议,就是漂泊在港的异乡人,其实更准确地说,是近十年香港放宽内地人进港读书和工作的政策下,那些漂至香港的内地族群。”

  “新港漂”们的学长,可以上溯至1998年香港赛马会资助的首批数十名赴港升学的内地应届高考生。自2001年香港特区政府允许在港就读的内地生留港工作至今,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开放,内地毕业生赴港读书、在港就业的数字持续上升。据报道,截至目前,在港高校就读的内地生和留港工作毕业生在5万-8万人之间,约占香港总人口的1%。

  “港漂圈”论坛

  《港漂生活微记录》的拍摄源起,源自资深“港漂”陈嘉佩的好奇。陈嘉佩,南京人,12岁时即随父母赴港,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期间首次接触内地生圈。“当时他们还不叫‘港漂’”,她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本科时全班只有两个内地学生,研究生时期则反了过来,全班只有两名香港本地学生,其余全是‘港漂’。”这些内地生引发了陈嘉佩的疑问:“这些内地的学生家境优渥,学习优秀,是中国教育制度下的精英分子,如果回到内地就业一定会大展宏图,那他们为什么又选择留在香港呢?”

  在与陈嘉佩合作拍摄《港漂生活微记录》之前,“港人”卢兆坤从事商业纪录片摄制。早就“想拍自己感兴趣的纪录片”的他,与构思已久的陈嘉佩一拍即合,决定将摄影机对准“新港漂”。

  有关拍摄对象,最早由陈嘉佩在身边的同学中寻找素材。随后,“港漂圈”等人气论坛进入了二人的视野。

 马卡龙中间夹的是什么 我们是夹在中间的一群
  “港漂圈”的发起人和经营者(之一)姓赵(个人要求匿名),男性,哈尔滨人,2008年赴港读书,毕业后进入香港金融业工作。他说,建立“港漂圈”论坛的初衷,不过是为了好玩。赵先生说:“来香港后看到媒体上称我们为‘港漂’,就以此名义注册了论坛。同时我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一些在港生活资讯方面的消息,帮助刚来的‘港漂’解决实际问题。当年的‘港漂’人数很少,论坛没什么人气。这两年内,论坛和微博的粉丝数量一下子上去了,越来越多的港漂在网上互动,线下交流,慢慢形成了固定的圈子。”

  粗具规模的“港漂圈”不仅希望提供给“港漂”们一个生活互助的平台,更愿意发出属于这个群体的声音。“内地和香港公众对我们的了解太少了,作为奋斗在第一线的亲历者,两地媒体却很少关注我们,它们更关心矛盾与冲突。当两地舆论因为奶粉、留学、内地人形象各种问题争议不断时,我们是夹在中间的一群。”在赵先生看来,虽然《港漂生活微记录》涉及的话题尚不足以涵盖“港漂”们在港的感悟与经历,但同时“真的反映出了我们的心声”。

  目前,“港漂圈”在微博上的粉丝也已接近3万人。它的logo是一朵盛开的紫荆花,旁边有“绽放于香港”五个简体字。

  “资源占用”新焦点

  闾丘露薇说,自己花了十多年时间才敢说自己是一个香港人:“真正把内地新移民看成是社会的包袱,还是因为1999年居港权的官司。”当年年初,香港特区终审法院裁定,港人内地所生子女如能证明父或母是香港永久居民,便享有居港权。2012年开始,“陆港民间矛盾”焦点不断,虽然涉及“自由行”、“双非孕妇”、“奶粉限购”等不同议题,但都与“香港资源被占用”有关。

  如今,“资源占用”的新焦点,已经转移至“新港漂”群体。

  近日,有香港本地学生在Facebook发起“反对本港大学滥收内地学生”行动。5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任讲师、香港时评人梁启智在微博上发表《给研究院内地同学的一封信:中港矛盾的另一章》,他对自己的学生说:“我猜你们都有留意到,近来有香港本地学生投诉内地学生占去研究院的大多数位置,认为对他们不公。”

  梁启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些进行投诉的香港本地学生,主要指责部分内地学生并非为求学赴港,而是借由相关政策、研究生毕业后在港就业,借此变相移民。梁启智说,据他了解,由香港本地学生计划筹款在香港报纸上刊登的抵制广告,已进入海报设计阶段—这当然让人想起2012年年初那张引起陆港两地极大争议的“蝗虫”海报。

  梁启智的看法是:“仅仅看研究生人数当中的内地生比例,不足以说明内地生有否占用本地资源。”他认为,研究院的自资课程属大学赚钱项目,将之理解为“霸占本地资源”肯定不准确,其问题在于“滥开课程”而非“滥收学生”。涉及公共财政的资助课程滥收确实存在,但“滥收的不止是内地生,连本地生也滥收了”。反驳香港本地学生此类言论的同时,梁启智也告诫那些对此“反应激烈”的内地学生,“大学里没有国籍,你们都是学者”。

  梁启智表示,关于陆港矛盾的议题,因为许多学者实在的研究分析支持,已经能“协助我们脱离在网上骂战的水平”。而《港漂生活微记录》或许能从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角度消除误解。

  “微记录”上线之后,在内地引起的反响超过了香港,这是陈嘉佩和卢兆坤没有预料到的。陈嘉佩说:“本来希望纪录片能使更多人尤其是香港公众关注港漂群体。港漂生和香港学生前一阵有过不少摩擦,我只想通过它,让两群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让两者能够融洽一些。”

  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如今的“新港漂”们热衷于参与自己圈内的活动,自动隔离于香港社会。在港内地毕业生联合会主席耿春亚于2002年赴港读书,他说彼时香港高校内地生不多,自然而然得以快速与香港同学打成一片。“现在内地生多了,可能有自己的圈子,跟香港同学接触的机会变少,融入速度减慢。”

  在梁启智的观察中,虽然有一些“新港漂”毕业后在香港媒体中做得比较出色,但至今未发现这些人中有以“新港漂”身份出现、站在“新港漂”角度向香港本土人士表达想法的个例。“对于‘新港漂’本身能够成为内地与香港之间沟通的桥梁,我不抱乐观态度。”梁启智说,“我的研究生之中,内地生和本土生相处十分融洽,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完全因为他们是一同生活、一同学习、一同研究香港社会的不同面向。当他们能放低彼此的‘身份’,看得更多,了解得更多,才有可能彼此宽容。所谓陆港矛盾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双方都以为自己了解彼此,其实远不是这样。”

  导演卢兆坤眼中的“港漂生”:

  “很有活力,很有理想,很有规划”

  时代周报:在拍摄《港漂生活微记录》之前,你了解“港漂生”这个群体吗?

  卢兆坤:真的不多。拍摄之前,我没发现这么多“港漂生”。拍完后我给很多香港朋友看,他们都问我:香港原来还有这么多“港漂生”啊?我很想了解“港漂生”的心态、心情和想法,所以用三四年来拍摄《港漂生活微记录》。

  时代周报:之前香港媒体关于“港漂生”的描述,以你后来的接触来看,有无片面之处?

  卢兆坤:之前媒体上多说他们很苦、很艰辛,但我觉得他们过得并不辛苦(笑)。拍到第七集时,我想让嘉佩找一个“较辛苦”的访问对象,她问我,“港漂生”有辛苦的吗?没有吧?“港漂生”其实很开心,很享受生活,都受过很好的教育,也都在香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他们也有很多困难,但属于大家都要面对的问题。我感到不解的是,两地媒体总是拿香港学生和内地学生之间的矛盾来说事,而我的片子则通过对港漂生的介绍、了解和深入,慢慢将这些话题发挥出来。

  时代周报:就你的观察,陆港矛盾有没有影响到“港漂生”群体?

  卢兆坤:这种矛盾肯定会带来压力,但这种压力不一定不好。“港漂生”了解自己,也选择避开矛盾,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生活得很好。他们有化解矛盾的方法,有时候也不太在意这些压力。

  时代周报:用几个词来形容“港漂生”。

  卢兆坤:很有活力、很有理想,很有规划。香港需要他们。香港人应该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为什么爱这个地方。我们这么多年都没想过是否爱香港,所以应该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爱香港,香港带给了我们什么,又带给了他们什么。

  时代周报:你的香港朋友如何看待你的纪录片?

  卢兆坤:这个纪录片在香港媒体中没什么新闻,朋友们也是刚刚才从Facebook上得知消息。除了了解到“港漂生”的来源、历程与心态外,他们最大的感受是:原来香港有能力去改变一个人。我们在香港生活了许久,对很多事情已经习惯,而从“港漂生”的角度去看香港,就有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解,借此可以看到香港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自我反思。当然,对于内地人也是一样。其实,很多香港人对香港的了解也并不多,内地人对香港的了解就更少。我在北京“北漂”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问我香港是不是有很多古惑仔?

  时代周报:你当过“北漂”,觉得和“港漂”有何异同?

  卢兆坤:有很多不一样。“北漂”是来来去去的,无论你来自香港还是湖北,目的就是在北京打工。“港漂”就不一样,他们大多因为香港放宽了学业限制而来,人数比较少,理想比较大。“港漂”读研、就业甚至组建家庭,需要一层一层地挑战自己。

  时代周报: 《港漂生活微记录》中的“港漂”,其实特指港漂学生。你有没有打算拍摄更广泛含义下的“港漂”人群?

  卢兆坤:其实这个片子没有拍完,我打算拍十集的,现在只有五集。我想尽量全面地拍出“港漂”人。

  时代周报:接下来的五集什么时候会上线?

  卢兆坤:大概六月份开机,拍摄的对象也有了,是个“很奇怪”的对象。她原来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古琴,来香港演艺学院攻读古琴硕士学位,但有意思的是,香港演艺学院没有古琴专业,还专门为她找了个老师来教。我特别好奇:为什么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来香港学古琴呢?

  时代周报:拍摄手法会改变吗?

  卢兆坤:我想像以前访问艺术家一样,坐下来好好地和“港漂”谈,而不是从一个个小的故事入手。现在网上的五集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素材,我打算最终拍成电影纪录片,也会考虑拿到内地公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883.html

更多阅读

马应龙痔疮膏怎么用?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马应龙痔疮膏怎么用?——简介马应龙痔疮膏怎么用?现在一些人正在经历着痔疮的痛苦,痔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大便时出血、痔块脱出等。很多患者会选择马应龙痔疮膏,可是却不太清楚马应龙痔疮膏的用法。要了解马应龙痔

少女的酥胸-向马卡龙创始人PierreHerme致敬! pierre herme 月饼

两年多前,马卡龙旋风刚起之时,在巴黎的保罗面包店,就买过一盒。记得当时是买面包时,顺便将其带回英国。可是兴奋的试吃时,非常失望,记得很甜,很甜,连嗜甜如命的宅女都受不了的甜。吃在嘴里,就是甜死人的糖面粉而已……没有任何好感,之后就将马

嘘~~!马卡龙好不好吃的核心秘密——是内馅! 马卡龙馅

这篇博文的诞生还是要归功于筒子们对甜点制作近乎执着滴精益求精态度。而这种态度也是俺一直把博客坚持写下去的最大的动力!所以俺在这里要真诚的对筒子们道声:感谢!!你们的鼓励,你们的支持使俺真的感觉到俺当初对甜点专业的选择是多么

给女儿的一封信——致刚上初中的陈玉茹 奥巴马给女儿的一封信

玉玉吾女:妈妈很久不给你写东西了,记得最近为你写的字还是前几天在一张小纸条的背面(正面是你给妈妈写的)。文字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有时候文字比话语更容易使人接受与感悟更深刻些,所以,妈妈喜欢用嘴巴唠叨你的日常起居,喜欢用文字和你沟通

声明:《马卡龙中间夹的是什么 我们是夹在中间的一群》为网友硬茬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