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基于外部性视角



[内容摘要]: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关键词]:技术外部性;货币外部性;产业集群;城市化

Industrial Cluster and Urbanization Based on Externality

Huang Po   Chen Liu-qin

(School of Economic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150028) (Tianj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300191)

Abstract: Pecuniary externality and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y are reasons which the industrial cluster be formed, they are also the important result of industrial cluster. Externality, industrial cluster impel the urbanization at agglomeration of factors and industry.

Key words: Pecuniary externality;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y; industrial cluster; urbanization

一、外部性概述

外部性(Externality),目前一般认为是由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A﹒Marshall)提出,他认为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①后来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和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加以改进、丰富和完善的外部性这一经济概念。作为经济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外部性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外部性问题不仅不断引发经济理论的创新,而且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外部性概念的定义至今仍然是一个难题。有的经济学家比如蒂博尔希托夫斯基(Tibor Scitovosky)认为“外部性是经济学文献中最难捉摸的概念之一。”②(Tibor Scitovosky,1954),甚至也有经济学家在其著作中干脆不提外部性,如斯蒂格利茨(Stiglitz)、范里安(Varian)等,但是,毕竟外部性确实存在的,并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市场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以作为经济学者,应该进行对外部性的系统研究,而只有赋予其准确的内涵我们才能进行一定的研究。现代意义上外部性的一般含义是指在竞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价格不反映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但它反映一个事实,那就是经济效果传播到市场机制之外,并改变接受效果的厂商的产出和由其操纵的投入之间的技术关系。对于目前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所作的定义,我们比较倾向于威廉·J.鲍莫尔和华莱士·E. 奥特斯(William J.Baumol and Wallace E.Oates)对外部性所作的定义:“如果某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效用或利润)中包含的某些实变量的值是由他人选定的,而这些人不会特别注意到其行为对于其他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此时就出现了外部性;对于某种商品,如果没有足够的激励形成一个潜在市场,而这种市场的不存在会导致非帕累托最优的均衡,此时就出现了外部性”①。对于外部性,不同经济学家也根据其出发点进行了分类,但限于本文讨论的重点,我们仅从影响效果和来源上进行分类。从影响效果来看,外部性可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又无需花费代价,负的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这种后果的经济行为主体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②;从这个视角来看,外部性的基本内涵是,在某一经济活动中,“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觉的损失)。”③从来源上分析,外部性可分为货币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y)和技术外部性(Technological externality)(瓦伊纳,1931)。瓦伊纳将货币外部性与技术外部性区分开来,他认为,一般而言货币外部性是通过时间来起作用的,而技术外部性则是在一个静态均衡的框架里起作用④。货币外部性是指生产者彼此之间通过市场所产生的外部性,技术外部性是指纯粹由技术或其他方面的关系而不是由市场机能所产生的外部性。前者强调生产函数(技术)上的相互依赖,后者强调价格体系(市场)的相互依赖。两者有时候也可以相互包容到一起,并不一定相互矛盾⑤。具体而言,货币外部性产生于经济活动中一些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变化,价格变化只表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收入转移,如果所有资源投入像以前一样使用,并且存在一个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机制,以补偿作为外部性调节手段的价格变化对收入的影响,所有经济成员将保持他们原来的效用水平。而技术外部性,最终的效果可能也是一些相关变量的价格和价值的变化,但其介入改变了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或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投入的初始集合将产生不同的产出的初始集合。无论货币性外部性还是技术外部性都有两种类型: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一般人们把货币性的外部性又分为(货币性)外部经济和(货币性)外部不经济,即按照马歇尔的分析,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包括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从而使个别厂商减低平均生产成本,得到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而使个别厂商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引起外部不经济的因素。包括由整个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招工困难、原材料和动力不足、交通运输紧张以及地价上涨等。 技术外部性也可以分为技术-外部经济和技术-外部性不经济⑥,这是福利经济学中常用的解释,是指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外部影响而言,而不是外部因素对一经济主体的影响。将一经济主体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作技术—外部经济,而将不利的外部影响称为技术—外部不经济(加“技术”是便于与货币外部性相区分)。货币外部性与整个产业规摸相关,对于货币外部性而言,由于外部经济的动力,生产要素产生了集聚的趋势;当集聚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开始上升,就出现了经济要素扩散的趋向。技术外部性与企业间关系、企业环境相关。对于技术外部性而言,吸引与技术—外部经济相关的经济要素(主体),而排斥与技术-外部不经济相关的经济要素(主体)。总之存在外部经济产生集聚引力,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导致经济要素的扩散。

二、外部性产生了产业集聚的主要向心力

国家或区域在经济上的成功,并不是在一切产业领域的成功,而是在一些特色的产业领域,形成国家或区域竞争优势产业。而竞争优势产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和机构在当地结群和结网。美国学者斯科特与斯多波则指出,在当今的世界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所谓“经济马赛克”,世界的财富主要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创造的①。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产业集群就生产了全美接近60%的产出。美国不仅在底特律有上世纪20年代就已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更有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80年代成型,而被誉为“经典产业集群”的加州硅谷IT产业集群。美国绝大多数州都有一个或多个某类产业集群。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竞争优势,成为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腾飞的骨干力量。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产业地理集群”②,但其实早在马歇尔(1890)时代就已经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马歇尔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③。马歇尔关于产业集群理论起源的外部性理论,成为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的经典,被称为“马歇尔外部性”。自从马歇尔(1890)提出产业集群,并指出著名的三原因(劳动市场共享、专业化投入品和技术、服务、知识外溢)后,产业集群及其原因、影响就成为经济学家一直进行研究的重点。并且不同学派从不同假设条件出发,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不少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各学派所取得的一致意见是外部性是产业集聚的源动力。在一般的经济区域,存在运输与通信等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熟练劳动力的供给等因素产生的正的外部性。产业集群也不例外,但产业集群还存在其他一般经济区域所不具备的正的外部性:创新的外部性、市场的外部性、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④。尽管产业集群离不开外部性,但不同产业对外部性的要求不同,集群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市场共享,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集群更依赖于技术溢出,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多依赖于中间产品投入的共享。从外部性对产业集群的作用看,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下面我们主要从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两个方面来论述产业集群的外部性。

1、货币外部性。瓦伊纳(Viner ,1931)指出,一个企业是某个行业的一部分,当整个行业增长时,企业为它的生产要素支付的价格降低而使企业的单位成本减少,这时候就存在货币外部性⑤。克鲁格曼(krugman,1991)也认为,正是与供给、需求相关的货币外部性导致了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和中心——外围模式的形成,他认为,在完全竞争性一般均衡中,货币外部性不产生福利影响,也不会产生动态性问题。但在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假设下,货币外部性则起着重要的作用⑥。从各个学派的研究结论以及我们的研究与整理分析,我们认为货币外部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成了产业集群:

(1)劳动市场共享(Labor market pooling)。这是克鲁格曼对马歇尔论述的总结。劳动力市场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劳动力快速流动对自身素质要求加大,也促进了信息、知识、技术的扩散和传播,并增加了创新的机会。在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下,劳动力总是趋向于向可提供充足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以及较高的要素报酬的地方流动,同样,企业也总是趋于在能够容易找到丰富的劳动力和专业化的劳动力的地方进行生产,“雇主们往往到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具有优良的专门技能的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既有的机能的地方去” ①。由于历史与偶然因素,某公司在某地干起(克鲁格曼,1991),在这个地方便产生了对劳动力有巨大吸引力的就业机会、发展机会和较高劳动力要素报酬,而经过训练的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工人的大量集中又是其他雇主所寻找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此地的结合成为早期企业“扎堆”的源泉,而随后由于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效应,劳动市场共享造成了企业集聚活动,劳动市场共享使企业节约了劳动力要素成本,搜寻成本和培训时间及搜寻时间。别的企业的专业化技术工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为我所用,现有的专业化劳动力使企业可以专心生产,而不用担心劳动力的短缺与非专业化,从马歇尔开始,劳动力市场共享因素就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正是对专门劳动的需求与供给促进了企业在空间上的集群。这种集群既降低了工人的失业概率,也确保了厂商无论是在“好时光”还是在“坏时光”的劳动力供应。这种潜在的供需关系又加强了既有的产业集群。

(2)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的投入品。古典经济学家从不使用规模经济概念,他们一般用分工和专业化的效果概念。亚当·斯密早就认识到分工的经济效果是网络效果。他虽不知道网络效果这个词,但在他有名的斯密定理里,他就指出,分工水平依赖于市场容量。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能从专业化分工得益依赖于参加分工网络的人数。亚当·斯密还认为,市场范围决定了专业化水平,美国经济学家杨格(Allyn Young)发展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专业化分工”,后人称之为“杨格定理”。专业化分工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力量,但如果集聚企业都是“小而全”,则引导比较困难。专业化分工形成的社会化分工网络,把人员的培训、销售网络的建立、运输成本的降低、原材料的供应全部纳入到专业化的分工里。这种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就有可能形成地区性的新产品、新技术孵化器,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就会向该地区聚集,从而形成企业集群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机制。由于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大量的劳动力得以就业,不仅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还能使生产效率成倍提高。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企业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交互过程。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的限制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专业化分工。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在其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对企业外部知识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要求企业集中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因此,通过深化专业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可以使所有的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从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化的投入品包括原料、专有设备、服务等,由于产业中心的企业对原料、中间投入品以及服务的巨大需求,这种需求反映到市场上(就是价格的上升),被敏锐的企业家获得,使得相关产业的企业进驻本地区,这种进驻是有经济原因的,因为附属产业和上下游产业的企业进驻中心产业所在的地区首先节省了运输成本,其次由于就近中心产业,获得市场信息迅速、准确,能根据中心产业市场变化迅速改变自己的生产,最后,这种进驻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容易获得专业人才,由于适应本地方的潜规则,交易的风险、交易的成本降低,并且由于人员的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方便,交易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低成本的公共设施共享。很明显,企业进行生产离不开公共设施,企业进行生产需要方便的交通,充足的水、电等供应,高效、专业的政府,完备的法律等,如果这些公共设施由一个企业承担,恐怕是无法想象的,起码许多小企业是无法承担的。但是正是由于大量企业的扎堆,使得单个公司负担的公共设施成本下降,这样公司在生产不变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收益就可以增加。公共设施需求的集中投入既可以使得原先不可能的投入变得可能,也使得可能的投入获得规模经济,从而提升产业经济的外部性。如政府可以直接建立科研机构或者对科研机构进行补贴,通过政策优惠或者资助鼓励某些检测设备、仪器等专业服务机构的成立,建立专业化的贸易市场等等。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转移费用,而降低成本,实现集聚经济。货币外部性具有正反馈机制,产业集聚在某一地区,这种外部性效应就会成为新企业进入这一地区的区位选择因子,从而促进集群整体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货币外部性由于是通过市场起作用的,作用不明显,但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货币外部性对产业集群的作用就十分大,甚至有些经济学家,如克鲁格曼,在解释一些工业区为何集聚时,更强调货币外部性的作用,Ouaviano和Thisse(2001)也通过研究认为不同区域的企业之间的集群倾向也是由于货币外部性的存在和作用而促成的。

2、技术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促成产业集群最早在马歇尔那里也可找到论述,虽然现代经济学家有人也认为技术外部性是“难以捉摸的”(Krugman,1987),在研究中偏爱容易模拟的货币外部性,但技术外部性对产业集群的促成作用是显而易见,我们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并结合新经济条件下的集群现状,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类:

(1)技术外溢。技术外溢是马歇尔分析产业集群时得出的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之一。马歇尔认为,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群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在扎堆的企业之间传播和应用,“行业的秘密变得不再是秘密,而成了众所周知的事件,……对于机械流程和企业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进,因其所取得的成绩,将迅速地为他人所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新思想,就会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又成为新思想之源泉”②根据Arrow(1962)关于知识界定:科学技术知识就其本性是不排他的,但就其产权而言是可以部分排他的,知识分两类: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专业化知识可以给个别厂商带来垄断利润,一般知识可以产生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使全社会都能获得规模经济。②事实上,由于企业扎堆,某企业的技术创新所获得的技术知识信息,包括管理方式、新技术、新工艺等,有很大一部分会外溢出去(原因是一般知识部分非排他性和技术工人的自由流动以及扎堆企业的非正式、正式交流)成为集群内企业的公共知识、技术。“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了许多秘密”③这些技术知识是企业地理位置距离的函数,只有在空间上扎堆的企业才能获得,而一旦离开集群就会丧失,原因是技术的时效性,正式、非正式交流缺失,以及技术工人的稀少。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技术、信息等手段使大量的中小企业有机集聚,会产生规模经济影响下的更大的邻近效应和社会化效应。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优势的制高点,它不仅要发挥大企业的技术领先作用,而且要通过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形成系统的波及途径和渗透效应,从而在某些产业中逐渐掌握核心技术能力。正是基于对技术溢出的追求,企业才有了集群的倾向,产业才会在地理空间上集群,从而形成产业集群。企业通过创新不仅获得源于技术上的超额垄断利润,而且通过群体效应形成共同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扩大垄断优势。产业集群利用地理接近性、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技术标准在产业集群内容易被认同,采纳的企业越多,产业集群的外部效应就越大。

(2)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根据阿罗建立的“边干边学”模型(Arrow K,1962),他认为边干边学是经验的产品,经验具有递增的生产力,随着经验的积累,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总量递减。所以在扩大资本投入的同时,知识水平也随之变化,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就有可能出现递增收益①。边干边学形象地勾勒出了扎堆企业享受技术外部性的一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企业是创新的后进者(原因是企业实力、管理水平以及市场机会等),但是在扎堆企业当中,由于可以准确、迅速掌握技术变化的信息(包括技术知识、技术市场动向),而部分新技术在被创新出来后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到就近企业里,这些企业可以免费(或者廉价)获得该技术或者管理经验、工艺的一部分,在自己的生产过程当中,边生产、边学习、边消化、边创新,这既节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要素的投入,又节省了技术创新时间,而自己又能够从边干边学中提高生产率和成本下降,从而达到企业自身的快速壮大。边干边学的方式有两个:模仿和逆向技术创新。通过模仿,企业可以很快学习消化集群中产生的新技术,并快速生产出新产品投入市场,在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获得创新利润。逆向技术创新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把其他技术创新企业的产品拆开,了解其内部设计和制造原理,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生产出自己的创新产品;二是企业为创新企业的产品提供上游或下游的相关配套产品(或中间品投入)。因为企业的创新必须得到上、下游产业企业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在集群内部是更可能发生,也是更匹配、更快捷的支持,这种外部性是集群外企业所得不到,也无法进行的。产业集群之所以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产业集群是一个学习性区域。产业集群内的创新网络和根植性又为群内企业相互学习创造了条件。

总之,外部性产生了产业集聚的主要向心力。产业集群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因其独特的生产组织方式而获得集群效应。在产业集群效应中,因聚集而产生的经济外部性,只是一种伴生的、被动的、静态的效应,它的强度有限;产业集群的最大效应是行动主体的共同行动,它是一种主动的、动态的、持续的效应。在发达的国家中,一个经过10年发展的产业集群趋于成熟,而成熟的产业集群是以获得较强的共同行动效应为特征的。纵观我国的产业集群,虽然经过了2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但目前能获得以共同行动为主要集群效应的产业集群寥若晨星,基本上还只能获得经济外部性所产生的集群效应。从静态角度看,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使得企业可以从本地区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或不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直接受益,其好处在于同一产业的企业能共享特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产业内部的联系等资源。如果同一产业的企业在某个地区集中,能进一步促进该产业在这个地区的增长(Krugman,1995)①。从动态角度来说,产业集聚的外部收益来源于地域性的技术外溢。这种技术外溢有利于当地就业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提高。

三、城市化研究的外部性视角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城市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城市化也是一个生产要素、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在城市地理位置上集聚,以及在此过程中伴随着的社会文化、制度、规则变迁的一个动态过程。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城市化的发展,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局高度化。城市即是这个空间载体的主角,而城市化是产业空间实现方式的主要形式。城市在本质上是集聚经济,聚集经济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聚集经济,其形成原因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部、产业内部的聚集经济,也被称为“区位经济”,主要是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性而形成;第三个层次是多个行业(产业)向城市地理集中形成的聚集经济,也称“城市化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产业间的外部性①。城市经济学强调城市中产业规模和空间分布的均衡点是积极外部性和消极外部性相同的时候。城市化是聚集经济在一国或一地区动态发展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达到某些标准,便实现了城市化。所以,只有城市的不断产生、发展,生产要素(主要表现是人口)、产业不断向城市转移才有城市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其实现。

城市的本质属性是提供丰富的正的外部经济。从外部性的作用结果看,正的外部性也可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由于行业扩大而导致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向下移动。也就是说,单个厂商已从行业规模扩大(国内的、国外的同行业规模扩大),或者是更普遍意义上的世界范围内生产规模扩大,经济增长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使其生产率提高,平均成本下降,而厂商原则上并不需要为此付费②。经济地理学认为,城市是一种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在产业集群内,表现在由于集群内企业高度专业分工与合作,每个企业仅仅承担产业产品生产中的一环,从而使企业实现柔性与规模的统一,使企业共享区内专业信息的外溢、专业化的供应商、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等等。其核心是“技术外溢”,即主要是企业共享技术外部性的经济利益(当然也有货币外部性的作用,但核心是技术外部性的作用)。不同行业的企业除了分享来自本行业的以私人产品生产表现的行业规模经济外,还共同分享整个城市的以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表现的城市规模经济,公共投入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企业实现了共享基础设施的好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门槛,越过最低临界条件,追求规模经济,倾向于在城市布局;而城市良好的投资软硬件环境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这样,企业与城市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功能完善,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更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此布局。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对企业的集群产生巨大引力作用,企业的“扎堆”与合作、分工,带来人口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为城市的诞生提供产业支持和人口、生产要素,从而推动城市的诞生,从而也就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同一区域内单个企业生产专业化而多个企业分工协作,构成地方生产系统,这样通过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形成各项成本的节约③。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蔓延,一方面,社会分工也已经高度发达,市场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也在日益增加。单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地获得内部范围经济;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蔓延为生产系统的垂直、水平分工提供可能。单个企业生产获得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形成地方生产系统,从相互集群中彰显外部范围经济。可以看出,外部范围经济主要是货币外部性的作用,是企业在产业集群中,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垂直方向),分包商(水平方向),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市场形成的联系,从而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是中小企业在面对市场风险中的趋利避害的市场反应,能够为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扎堆”提供巨大经济吸引力,让承担城市化过程中吸收农村转移生产要素(主要是人口)最多的中小企业在集群中享受外部范围经济,从而在面对市场风险时能够集众企业之力。所以,外部范围经济也对城市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部性还通过产业集群促进城市化。如前面所述,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城市的作用,从经济地理学的观点看,其实就是生产要素、产业的空间地理载体,而生产要素和产业之所以会在城市这个空间地理上集中,主要原因就是生产要素、产业的集中会产生聚集经济,聚集经济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也就获得聚集利益。这种利益的来源之一就是外部性,技术外部性的作用是:企业通过产业内或相关产业的其他企业的技术外溢和边干边学中获得新技术、新知识、新管理、新工艺,即企业通过零距离接触技术信息、技术知识以及技术市场信息,模仿其他企业技术以及由于技术工人的流动等,获得准确市场、技术信息和知识,并在自己的生产过程当中加以应用,从而带来自身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从而使企业获得外部性带来的好处。货币外部性的作用是:使企业从本产业以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聚集中获得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中间投入品以及专业化的服务等,这些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使企业获得聚群外企业所得不到的经济利益,即货币外部性带来的经济利益。正是为了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所带来的这些利益,一方面企业在空间地理上有集中的倾向,这种集中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这种地理上的集中吸引产业内和相关产业以及服务部门的加入,排斥不相关的产业进入。另一方面,要素也有在此地理上的集中,除了追求外部性经济利益外,还因为聚集企业对相关生产要素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市场经济的调节。而一旦某一产业和相关产业在某地扎堆,技术和货币外部性的作用将吸引更多的厂商进入这一地方,加入这一产业。这些一方面促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载体。厂商在地理上的集中又会产生更多的技术和货币外部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厂商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产业经济利益的提高也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利益,这是许多城市长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集群内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从而产生的外部性会降低集群企业的利益。由于企业众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使其价格猛涨,对专业化技术工人、中间投入品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其价格的上涨会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企业之间“挖墙脚”成为集群内司空见惯的事情,同时众多企业集群带来的公共设施短缺也影响企业的利益,像交通、水、电供应等,从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会很快在集群传播,创新技术会在集群内迅速流动,熟练的技术工人会在企业之间有更多的选择,给企业带来的是劳动力的不稳定,这些虽然使一些企业获得利益,但客观上却伤害了创新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如果企业都想坐享其他企业的创新成果,集群就会失去创新活力,技术的这种负的外部性可以使许多集群内的企业坐享创新外溢的利益,却对创新企业的利益造成“搭便车”是的损害,而对集群广泛存在的负的技术和货币外部性,生产要素和产业就开始趋于向外扩散,在新的区域进行落脚、生产,生产要素和产业在区域间的流动并在新的区域进行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为城市的兴起、发展带来最基本的条件:要素(主要是人口)、产业。而产业集群内由于“拥挤效应”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在此过程中,除了产业技术创新外,更需要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支持,以及承接更先进产业集群由于“拥挤效应”而转移来的产业、专业化工人。这些技术与货币的外部性,既是产生产业集群的原因,也是造成产业集群“拥挤效应”的源泉,从而推动集群的生产要素与产业向新的区域梯度推移,产业的梯度推移为处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城市带来了生产要素和不同经济水平的产业,使得城市发展在不同经济规模上动态进行,客观上推动了在不同经济水平上的城市发展,从而有力的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四、基于外部性的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分析

1、产业集群为城市化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城市是生产要素及各类经济活动在地理上规模集中的产物。在经济学中,城市化被认为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还包括非农产业投资及其技术、生产能力在城市的集聚。其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所以,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即人口)与产业是城市化的两个主要方面,产业集群为城市和城市化提供了这两个要素。产业集群为城市化提供了要素与产业的集聚力与承载力。在外部性的作用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有着更高的比较优势、要素回报率,高的回报率吸引着要素向产业集群地区流动和集聚,同时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外部性的作用,企业可以共享产业集群的专有劳动力市场、专业化的中间投入品,以及技术外溢,即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利益,这些经济利益的存在和产生,直接吸引大量企业的进入,甚至催生相关企业的诞生。大量企业的进入与产生最终导致更强的外部经济作用,从而对企业、生产要素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并最终导致产业聚集的形成。也就是说,产业集群的过程,也就是要素集聚与产业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要素在城市集聚的过程,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非农产业在城市产生、发展的过程。人口、产业在城市集群的过程当中,人们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思想状况产生了变化,从而推动城市文化、习惯、规则以及法律的产生与演进,从而形成了城市制度。产业集群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已经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动力。它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城市交通、宾馆、展览、商业等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集群及相关产业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镇人口比重上升,社会总产出中城市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

2、产业集群通过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化进程。产业集群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共享外部经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的利益,从而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能力。产业集群内主、次产业的合理分工与搭配提高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又提高产业的自生能力,从而促进了集群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竞争能力的提高。城市发展是城市化的最重要内容,而产业是城市经济的主体,产业集群的存在必定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过程。产业集群所根植的区域将形成一个经济增长极,不仅可在全球范围内吸纳资金与技术,还对周边地区的增长起了推动刺激的作用,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区域、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提高过程也是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城市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对城市的吸引、控制资源能力将更强,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福利,这样,各种要素与人口将不断地流向竞争力强的城市,在达到一定的城市规模之前,这个过程是良性循环的;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基础,而经济的增长使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福利,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一句话,产业集群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

3、产业集群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作为一个“经济景观”,本质上是空间集聚的经济。而聚集经济一般是指经济要素和经济主体在地理空间的聚集所产生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资源高效配置、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经济。从本质上看,聚集经济是规模经济的外延,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聚集经济包括同一产业内部同类企业聚集的地方化经济和不同产业多类企业聚集的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是指一种产业的聚集经济,即位于某个地区某一特定产业内的同类企业聚集而形成的由整个产业扩大而产生的成本节约。地方化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空间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是指多个产业的多类企业的聚集经济,即多个产业在城市集中,由于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所获得的利益。产业的区位选择和集聚过程是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力。产业集群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即是城市化的机能。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就是通过“黑箱”作用,组织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最终取得产品,并把产品推向市场以获得利益。由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在外部性的作用下,企业通过集聚可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以及技术外溢和品牌外部性,所以,假设土地、劳动力为同质生产要素,在要素和产品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得外部性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会有选择在某个地方进行联合生产的倾向,企业的员工为了减少工作成本和时间等就会选择在企业附近生活,从而形成人口的集中,企业与人口的集中为其他相关产业(像上下游产业、相关配套的服务业等)的进驻本区域产生巨大的社会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人口在此集聚,以共享外部性带来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城市的形成,城市化由此开始。米尔斯和汉密尔顿把这个过程分为两个层次:假如规模经济存在于某种经济活动中,那么从事这种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就必须在某地(具体的区位选择取决于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大规模生产,这就是经济活动的地方化或本土化(Localization)过程。这个经济主体的雇员为了避免通勤成本而在附近定居,这样就引起了人口(需求)的集中,在需求指向下,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其从业人员也就近选址(克服运输成本和通勤成本)。聚集在一起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又会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聚集经济甚至吸引了那些与最初活动无关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从而开始了城市化(Urbanization)过程①。产业在城市空间的集聚还增强了城市持续演进的自增强动力机制,导致城市地域的外延与扩展。

图1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米尔斯—汉密尔顿模型

资料来源:李清娟:《产业发展与城市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4、城市化给产业集群带来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需求是产业集群存在的根本原因。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个城市不断兴起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社会需求,例如,城市化需要农产品的大量剩余,工业提供基本建设品和资金,服务产业提供完善的服务等等。所以城市化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区域进行社会生产,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出了巨大的社会需求,促使企业开足马力进行生产,为城市化提供资本品。其结果是:一方面为城市建设、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基础,像基建品、公共设施、资金等,另一方面,给乡村生产要素转移到城市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引力和机会与可能。由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存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为了获得这些经济效益会在一定的范围进行集群,企业的集聚为人员、生产要素的集聚提供了引力和承载力,企业与人口的集聚又会强化外部经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企业、人口、生产要素等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最终形成产业的集群,以及产业集群的深化。

5、城市化为产业集群带来不断的要素与产业转移。城市化一旦开始,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比较经济利益就会随着时间不断扩大,这种比较利益来源于城市的外部经济、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这种比较利益会不断地把乡村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吸引到城市,加入城市经济中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更加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差距,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转移到城市中来。同时,为了共享外部经济、范围经济,企业的集群的倾向,从而引导生产要素的集聚。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不断扩大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比较优势。所以,城市化可以为产业集群带来持续不断生产要素的流入,这是生产要素驱利的直接结果,当且只有当城市化的结果使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比较优势消失,生产要素才会不再向城市转移,这时经济维持一个平衡发展的过程,这既是城市化完成的标志,也是工业化成功的标志。

城市的每一种经济功能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城市的产业。一个城市欲获得竞争优势,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相关产业在某个空间的聚集,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合作竞争的网络关系,以加快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分享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产业集群区(如专业化生产区、高科技工业园区)就是这样一个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在城市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聚集,信息交换便利,技术扩散迅速等,各种行为的关联度与依赖性增强,外部性特征和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市场效率往往比较高。城市化的本质是产业集聚,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群的学习过程不仅表现为产业群内部的技术创新推动技术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高的过程,也表现在产业群管理技术提高的过程和对经济要素的集聚力进一步增强的过程。产业群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优势,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城市化进程。产业集群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源泉,产业集群及其梯度转移客观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因此,产业集聚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所带来的巨大外部性经济利益,充分利用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以获事半功倍之成效。另一方面,只有将产业集聚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在空间上围绕城市或城区而展开,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更多地以近域推进的方式加快城市的发育和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日)藤田昌久等:《集聚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胡代光,高鸿业:《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赵范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孟庆民,杨开忠:《一体化条件下的空间经济集聚。[J],《人文地理》2001年第6期。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基于外部性视角

[5]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期。

[6]苏雪串:《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7]詹姆斯·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

[8]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余贵恒:《企业集聚形成原因探析》[J],《邵阳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

[10]杨宝良:《外部经济与产业地理集聚:一个基本理论逻辑及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6期。

[11]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

[12]李志远:《内外部收益递增,动态性与集群发展:浙江台州汽摩配产业集群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

[1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7年。

[14]胡爱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发展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

[15]苏雪串:《产业集群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J],《经济界》2003年第6期。

[16]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7]惠碧仙:《我国农村基于劳动力城市化转移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管理研究》[J],《理论导刊》2005年3期。

[18]黄建康:《产业集群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

[21]黄坡,陈柳钦:《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J],《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2]陈柳钦:《产业发展:城市化的动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1期。

[23]冯云廷:《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聚集机制》[J],《经济地理》2005年第6期。

[23]张平:《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24]赵红军:《从演进经济学视角解读城市形成原因》[J],《城市问题》2006年第1期。

[25]李涛、杨倚奇:《对新贸易理论中规模经济若干问题的认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期。

[26]卢向南、李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J],《经济论坛》2006年第1期。

[27]苗长虹、崔立华:《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J],《人文地理》2003年第3 期。

[28]陈桢:《新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及政策分析》[J],《学术论坛》2005年第11期。

[29]罗文:《产业集群对城市化进程的意义》[J],《科技与管理》2005年第1期。

[30]葛海鹰、丁永健、兆文军:《产业集群培育与城市功能优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1]李清娟:《产业发展与城市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李丽萍、郭宝华:《城市化形成及演进机制的比较》[J],《改革》2006年第3期。

[33] Krugman,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9,pp. 483-499.

[34]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1920(1890) .

[35]Viner,j,1931,“cost curves and supply curves,”zeitschrift für national?konomie,3,pp. 23-46,reprinted in aea readings(1952).

[36]Scitovsky. t.,1954,“two concept of external econom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2,pp. 70-82,reprinted in arrow and scitovsky (1969).

[37]Arrow K,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29,No.3,155-173.

[38]Krugman P., 1995, Development,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 Cambridge:MIT Press.

[39]Scott A. J. and Storper,M. 1992: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M. Storper and A. Scott (eds) 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pp3-20.


*本文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模式研究》(项目号:2005DGQ4D148)、国家社科基金《集群视角下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行为生态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集群行为研究》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黄坡(1980—),男,河南开封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 陈柳钦(1969—),男,湖南邵东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城市经济。

①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1920(1890)。

②Scitovsky. t.,1954,“two concept of external econom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2,pp. 70-82,reprinted in arrow and scitovsky (1969).

①转引自惠碧仙:《我国农村甚于劳动力城市化转移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管理研究》[J],《理论导刊》2005年3期第46页

②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0页。

③詹姆斯·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02页。

④Viner,j,1931,“Cost curves and supply curves,”zeitschrift für national?konomie,3,pp. 23-46,reprinted in aea readings(1952).

⑤Scitovsky. t.,1954,“Two concept of external econom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2,pp. 70-82,reprinted in arrow and scitovsky (1969).

⑥胡代光,高鸿业:《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8页。

①Scott A. J. and Storper,M. 1992: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M. Storper and A. Scott (eds) 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pp3-20.

②Krugman,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9,pp. 483-499.

③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1920(1890)。

④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⑤Viner,j,1931,“cost curves and supply curves,”zeitschrift für national?konomie,3,pp. 23-46,reprinted in aea readings(1952).

⑥Krugman,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9,pp. 483-499.

①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第23页。

②转引自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第24页。

②Arrow K,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29,No.3,155-173。

③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284页

①Arrow K,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29,No.3,155-173。

① Krugman P., 1995, Development,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 Cambridge:MIT Press.

①胡爱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发展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第23页。

②李涛、杨倚奇:《对新贸易理论中规模经济若干问题的认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期38页。

③张平:《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68页。

①冯云廷:《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聚集机制》[J],《经济地理》2005年第6期第815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8809.html

更多阅读

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亟需应急产业辅助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由于工业化持续发展和社会转型,我国正处于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等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而由于现代城市交通、市政、人居、公共设施等生存环境等的差距,以及各地资源禀赋条件与

产业集群效应 大朗:加快转型升级 服务产业集群

    大朗——“世界毛织之都”,全国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之一,全国首批“产业集群试点单位”,以大朗为中心、涵盖周边地区的毛织产业集群,集聚了近万家毛纺织行业企业,仅大朗就有3000多家。   近年来,大朗镇对全镇毛纺织产业结构

声明:《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基于外部性视角》为网友只對鉨癡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