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走笔文章(4)
大学毕业以后,笔者曾在高校任教10年,如果加上4年“寒窗”,坐“冷板凳”的时间超过10年。对我来说,这段时光是美好的,她使我无愧于“书生”这个名字,并在书斋里接受经济学的“洗礼”和“熏陶”。“美中不足”就是接触实际的机会不多,虽然时常能为实际部门的同志讲讲课,也试着当过几家企业的“顾问”,但是,接触实际犹如“蜻蜓点水”一般。
在书斋里“呆”久了,就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免得让人总在后面说“脱离实际”。1994年,笔者从事企业决策咨询。“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既使我感到学者“补课”是必要的,更使我感悟坐“冷板凳”是必备的。没有“寒窗苦”,或许对“外面世界”的领悟就不那么“铭心”。
读书强调“读进去”还要“读出来”,即读书不能“三心二意”,再枯燥的书也要硬着头皮读下去;但光“读进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书中“走出来”,悟出其中的“奥妙”之处,能够“为我所用”。
读书如此,深入实际是否也是如此?我以为道理是相通的,深入实际同样要“走进去”,再“走出来”。为了避免误会,我想强调一下,这里所说的“走出来”不是指工作调动,不是从实际部门调出来。
如果说“走进去”需要勇气和机会,那么,“走出来”则需要素养和毅力。对于学者来说,“走进去”旨在补上实际这门课,而要“走出来”还需补上文献这门课。因为“走进去”以后,往往没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年初,笔者应邀参加两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拜读两厚本分别超过10万字的博士论文,既为两位博士掌握的文献之多而折服,也为自己近来读书甚少而惭愧。
看来,既能“走进去”又要“走出来”,既深入实际又不会被学术界“遗忘”,无疑需要付出更多。但是,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近来拜读周其仁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周先生在文章中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自己说他的经济学训练主要是在商学院完成的。商学院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实例研究,也就是通过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来研究理论。他一面学习价格机制,一面对英国的公用事业下调查功夫。可能正是这种“两线学习法”(一线理论,一线实例),使年轻的科斯一上手就“碰”到问题。科斯说:“我尝试着从工厂和公司的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企业存在的理由。”
1932年,科斯利用伦敦经济学院提供的旅游奖学金,考察美国的企业和工业组织。在美国,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访问工厂和公司的主管,当然也访问了美国的学院和书斋,不过他只用“很少的时间去听课”。科斯关注的问题不是从先辈学者的著作里找到的,因此他也不指望从现成的著作里找到现成答案。
经济学的繁荣离不开“活生生”的实践,学术研究既要提倡“走进去”,更要关注“走出来”。
本文原载《中国经济时报》1997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