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无极》的风波已经平息,除了丢在外景地的垃圾有待清理,尊敬的陈大导演还是勇敢地为世人贡献了一句名言:人不能这样无耻!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最先将这句话奉为圭臬并身体力行的居然是如日中天的媒体。某位资深报人告诉我们:时下的媒体是三流的人才做内容、二流的人才做广告、一流的人才做发行,一言以蔽之,商业运营的成功与否已经或正在成为评判媒体的惟一标准。 在“公众知情权”的华美外衣掩盖下,媒体的荷尔蒙开始超量分泌有害的肾上腺素,当“富人地产”的代言人任志强被公众逼入道德的死角时,他掷出最后的护身符“我是一个商人,我不应该考虑穷人”,相比之下,动辄以喉舌自居的媒体自然可以堂而皇之的为满足人类的本能服务了,一切都是以生存的名义。 性是永恒的话题,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和压抑,正在成为一个空前绝后的景观,托了媒体的洪福,我们成了第一代经常观看性、收听性、考虑性、为性做准备、参预性、从性中恢复过来的人。性是媒体玩弄的最成熟的一种秀,电波里飘荡着图解式的流行歌曲,还有供人们倾诉春梦的热线直播,性技巧则是报刊两性专栏的必备要素,种类繁多的媒体肉搏攻阵,片刻不停地在我们的五观所及之处引爆着性。
![多巴胺和荷尔蒙的区别 媒体的荷尔蒙](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080242457013.jpeg)
炒作是一种手段,但把它变成谎言就是媒体的错了。前不久,某报曾以《孔子不如章子怡?北大教授新锐观点气坏国人》为题刊发了一篇文章,引发了万千网友对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的口诛笔伐,然而翻开始作俑者的《新周刊》,张颐武的原话只是说“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这样一个对流行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讨论到了无良的媒体手中,却变成了对孔子的否定,难怪张颐武斥之为闹剧一场。 对媒体来说,即使所有的伎俩都被拆穿,他们仍有最后的伪装-厚颜无耻。冯小刚曾因为家庭住址被公布而对北京某周刊破口大骂,“因为读者喜欢看,也说明我们的报纸有发行量啊!”娱记的职业自豪感险些令气头上的冯导失去最后的理智。事实上,时下很多媒体的老总都是以写检查为乐的,如果有哪篇报道“幸运”地遭到了舆论的口诛笔伐,他们是很愿意为增加的发行量和知名度而委屈自己的。 无良的媒体成了社会的风向标,他们在通往良知的道路上开掘了一个充斥着性、谎言和低级趣味的陷阱,当越来越多的公众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时,道德的现世报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