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行为 评判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言:“美国人经过日本人的冲击以后,开始有了一种反省:认为今年在寻求管理做法的狂热中,所缺乏的检讨管理的灵魂与管理的精神,这是管理哲学。(美国人称之为企业文化,日本人称之为经营理念,中国人称之为管理哲学,其实是指的同一个东西)。因此,我们要关切新的管理技术,而且要关切它的灵魂——管理哲学”。

  从定义上剖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企业文化是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思想、价值观、信念及行为规范等人文风貌的总和,是一种群体文化,需要借助先进文化的引导,并受领导者意识、行为、风格的影响;经营理念是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态度,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从概念的本质可以看出,哲学比较高端,是社会最高形态的学科,是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各领域学科的认识和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虽含有哲学的成分,但还没有完全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并不能等同于哲学。

  假设中国式管理对管理哲学的定性比较科学的话,那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调来定论中国式管理也是值得非议的。

  延伸中庸之道的一系列哲学观,中国式管理提出合理就是中国式管理,阐明“合理”就符合中国人性,并且以美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日本是集体主义,而中国是交互主义为依据、为荣耀,自圆其说的阐述了许多看似深刻的道理,在研究中国管理的学者们唇舌混战时期,特别是在缺乏权威学派清晰引导中国管理研究方向的时期,中国式管理的理论基调到底是对是错,一时间的确难以辨析,针对众多道行浅薄的管理学者而言,懵懵懂懂中仿佛“中国式管理”就将会成为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的代表,就将成为中国企业未来遵循的管理准则,中国式管理由此盛行。

  站在系统管理的、辩证管理的研究角度,我首先说:中国式管理的提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形势,中国式管理过分强调孔孟之道或中庸之道在中国管理中的科学地位,有倒退历史之嫌,其科学性成分自然需要质疑。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始终是在不断进步的。尽管,受利益的趋势,在自然环境保护、人性的真善美等方面,社会有一定的退化,但从科技、人文、物质生活水平及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综合评价,社会的进步非常巨大。我国中庸之道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虽然儒家学派哲学观博大精深,有很多符合人性及自然规律的哲理论调,蕴涵了中国人的无穷智慧,但受当期政治、经济与文明程度等环境的影响,有很多哲学观还是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君权主义、消极与迷信的色彩,而且还容易滋生中国人的一些劣根。无论是西方国家的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从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还难以有真正完全科学的哲学,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各哲学派别之间只能以科学成分的多少来予评判,哲学科学成分的相对性也是符合唯物主义哲学相对论的学说原理的。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先哲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提倡的,也是我们华夏子孙的一份责任,但这种继承不是强调固守,而更多是强调发扬。发扬就需要博采众长,吸纳先进文化。中国改革开放才二十多年,与有百年经济发展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经济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确十分落后,远古的中庸之道虽然充满着先哲的智慧,但在科技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如不进行创新与进化,其哲学思想还难以完全代表社会的先进文化,还不可能成为现代管理研究的主要依据,只能成为现代科学管理研究的补充。西方管理学派虽然开始重视中国的中庸之道,也仅仅是对其管理理论体系的一个补充。

  中国管理式特别强调“安人之道”“经权之道”“洁矩之道”,并称为中国的M理论,认为安排良好的工作环境就是安人之道;给员工相当的责任,让他自己想办法完成规定的目标即经权之道;都需要被了解和同情归类为洁矩之道,言语之间闪烁出中国人对人性化管理魅力和特色的崇尚,以此最终达到了“无为而治”的一种最高管理意境,这就是中国式管理结论的中国管理的精髓,宣扬的是讲究关系应该成为中国管理的根本,中国管理需要以围绕员工的满意度为先决。处理员工的关系,是领导艺术的体现,属公共关系学范畴,科学的管理离不开领导艺术,但我们首先要明确,管理离不开权力,服务于企业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就需要建立制度和标准规范员工的行为,人性化同管理往往是一对矛盾体,管理是硬性的,要求标准和原则,具有强制性;人性化是相对的,强调和谐性。过分强制的管理是僵化的管理,但没有强制力的管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强制力始终是管理的主体,服从是管理的根本,人性化体现的是管理的艺术性,但需要建立在管理的标准和原则之上。中庸之道宣扬的“无为而治”可以是管理追求的境界,但绝对不是现实中的管理。在宣扬关系为管理之本时,应该明确二个问题:企业的利益第一,还是员工的利益第一?管理是以标准、规则为主,还是人性为主?中国人利己思想严重,很多企业正是因为原则不明、标准不清,体制不全,以关系代替管理,从而导致管理一片混乱。

  管理是由诸多学科组合而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个系统,为了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将管理分成专业知识、管理哲学(或者说管理思想)、管理艺术三个体系来剖析,专业知识是管理的基础,管理哲学是管理的灵魂,管理艺术是管理的技能,专业知识、管理思想、管理艺术构成了管理的整体,三者紧密相连、相互交融、彼此补充。不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光有哲学是不能管理好一个企业的。缺乏系统观,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管理哲学就没有了辩证的基础,便显得空洞,仅仅依靠哲学观研究出的管理学术必然是片面的、狭隘的。

  受地域环境的影响,管理具有差异性。为此,我们可以按地域将管理划分成美式、日式、中国式或者香港式、广东式等诸多个类型的管理,但科学是不应该分地域、不应该分学派的。同时,我们应该承认,所有的先进文化都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强调科学就是需要吸纳先进文化,整合融会先进文化,从而引导社会文化。以中国远古2000年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调,按国界提出一个中国式管理,便想与日式、美式管理形成绝对的区别,这实质不是我国古人哲学思想的本意。面临全球经济,无论是美式、英式,还是中国式管理,都需去腐存新,吸纳先进文化,实现辩证管理。辩证是科学管理的基础,而系统是辩证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管理基础知识的普及阶段,许多学者对先进的专业知识还不能完全理解,还没能形成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还没能形成基本的辩证管理观,单纯强调管理哲学是不完整的管理,纯粹的管理哲学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去实践去修正,便很难形成科学的管理哲学,以哲学来主导中国式管理,只是中庸之道的延伸;以中庸之道来导论中国式管理,无形是一种自我崇拜、故步自封的排斥主义,对中国管理的成长必将害多益少。

 中国式管理行为 评判中国式管理

  在中国经济管理落后时期,强调中国管理还为时过早。当前,中国管理需要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但必须还要站在国际经济的环境中来研究。同时,研究管理的学者要树立谦逊的态度,注重理论的严谨性、系统性,强调客观务实、善于辩证取舍,决不能立足一个支点而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吸纳先进、剔除陈腐才是研究的精神。只有吸纳才能进步、只有吸纳才能超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管理研究学者的不懈努力,只要尊重现代管理科学的研究思维和方法,凭借中国人的群体智慧,我国的管理研究一定会早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水平,从而确立中国管理的影响地位。但那个时候的中国管理,不是强调中庸之道的中国式管理,而是博采了世界管理所长的辩证的、系统的中国管理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8357.html

更多阅读

读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有感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p3

读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有感10法本3班:苑琳琳【内容提要】曾仕强先生是中国式管理的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管理之父”。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

企业管理岗位界定 中国式企管的“管理”如何界定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名单,企业管理的“中国模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果我们把“中国模式”项下的企业管理经验称之为中国式企管,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式企管的“管理”到底应

鼻咽炎 中医溯源 “中医”溯源与管理的“中国式”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或“中国模式”的特别关注。折射到企业领域,是否存在着中国式企业管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也需要和此前台湾的一位教授提出的“中国式管理”区别开来,应当明确两者不是一回事。

管理咨询问题 管理咨询的中国式问题(上)

管理咨询属于典型的服务业,服务过程就是产品,人占据了主导要素。管理咨询这个舶来品,本意是让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来到中国市场多年之后,与中国式人性化决策模式,仍然貌合神离。好比西餐与中餐,是西餐坚持自己的技术标准,口味上

中国式管理采取的是 再论中国式管理的荒谬

  2008年我曾经撰《论中国式管理的荒谬》文章,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和80后的角度,细说中国式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曾仕强老先生宣扬的中国式管理进行反驳,由此引起了很多专业的管理人士的声讨,也获得了很多普通读者的支持和赞赏。在这

声明:《中国式管理行为 评判中国式管理》为网友超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