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谈论平面媒体的衰落,但新杂志仍旧不断诞生,而杂志矩阵中的少部分,大有摆脱生命限度的野心——
从《生活》看杂志奢侈力
杂志是有生命力的。不像报纸看了就可以扔,有了电脑与网络,剪报的手工活已经被淘汰了,但网络本身也缺乏收藏性,至少不可能有收藏的手感,而电台电视就更不用多说。
一些具有生命力的杂志,值得你永久收藏。优秀杂志承载的东西,自然有一种历史的穿透感,他们可能成为历史河流里的博物馆。在国外,TIME是这样的杂志,VOGUE也是这样的杂志,NationalGeographic更是。 中国有这样的杂志吗?《三联生活周刊》有没有可能?《生活》有没有可能?外国杂志的中国版有没有可能?我想,都有可能,问题在于他们的收藏价值的高低,以及能否他们在将来也成为经典杂志的潜质。 基于这种判断,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在中国也开始出现以杂志内容本身为原始冲动的杂志人。 以杂志内容本身为原始冲动,实际上与市场,甚至与读者无关,因此他们也就有着某种程度的悖论。所以,《生活》做成了50元/本,他标榜的不是价格,而是自己的品质,是一种杂志理念与内容的顶礼膜拜。你不要责怪《生活》远离了生活,因为,他本身更倾向于成为一件奢侈品。 他的制作者,似乎并没有想过要迎合普通人,他是做给自己,以及杂志癖看的。 奢侈杂志有他奢侈的力量。不过,对于中国来说,比较可悲的是,有多少人懂得将杂志当成酒一样去品读?《生活》宣称:要“令优质精神心生活成为可能”,我以为,这种优质的精神生活,不太可能在当下得以体现,也许过了很多年,人们重新翻看起这本杂志的时候,更能发现它的意义。 舍得花50元去买杂志的人,要么是令狐磊所宣称的“杂志癖”(极少,杂志爱好者不大可能买),要么就是办公室里堆满书籍,但从来不看的“有钱白丁”。直投、赠送有价值吗?更没用了,发行做到那个点子上,那简直就是对杂志的一种侮辱。 所以从某种程度说,《生活》是高端,是阳春白雪,看了,你可能生出更多的不理解。 眼下的中国是一个浮躁、忙碌的国家,人们生活劳累、忙碌,满脑子已经被房子、车子所需要的钱、钱、钱折腾得失去品读生活的兴趣了。正如压力过大、生活太累造成了ED性感官障碍,他们没有更多的闲心慢下来,品味慢杂志。 现实的尴尬在于,且不说投资人的急功近利与套现思维,连读者都难找,怎么能产生更多的经典杂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