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看了5月份的两期《中国企业家》杂志,有关万科的封面文章,其文笔超出我预期。多数文章都反映出记者和编辑是肯下功夫的。但这种表扬性的话不是我这里要说的。我想就这两期杂志的阅读感受谈谈它的缺陷与不足。
一、 生意味很浓,生活味太淡
“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我一直很欣赏这句口号。但整体看,中国企业家杂志对“生活”主题的关照和发掘不够,有些苍白无力。
在我看来,就多数而言,企业家群体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不懂生活,或者说不是真正的懂生活。这至少有三个层面涵义。
一是不懂得个人生活,因而人生境界不高。不善于处理和打点个人生活事务,个人生活乱七八糟,导致许多企业家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其实并不高,虽然的物质占有能力很强。这使得他们在健康、家庭、婚恋、子女教育、个人心性涵养等方面积累了大量问题,并长期受困扰。这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家的人生境界及企业的命运走向。我所强调的,一是对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感与节奏感的把握,二是就个人心态和精神层面对于生活的理解。
二是因为不懂生活,所以不懂生意。我所讲的“不懂生意”,跟多数企业家在金钱和财富游戏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明”没有关系。在我看来,一切生意最终是服务于生活的,是用来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生活的。所以,一个好的商人,应该首先是一个懂得生活的商人,当然这不是说他要象一个家庭主妇一家懂得洗衣做饭之类的生活琐事,而是说他对于个人、家庭、社会生活要有认真的和深刻的理解,要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生活观念,并由此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最好能如此)。由此,他将能够更敏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需求。他的心将更细腻、更敏感、更深沉、更富有洞察力和领悟力,他将更懂得如何去改善人们的生活观念,创新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的生命质量,而这些不正是商业服务的精髓所在吗?
三是生命观、人生观问题。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一定是真正懂得生命的。就个人而言,人生的一切作为,最终都是为了发展、丰富和完善我们的生命,而不是相反。就社会而言,一切商业活动和财富创造的过程,本质上都是为了促进消费者的生命利益的提升,而不是相反。因此,惟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才能拥有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由此才能建立正确和科学的财富观、资本观、企业观、经营观、管理观。这是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
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的德鲁克有言:今天的世界不是技术的革命,也不是硬件或软件的革命,而是观念与思维方式的革命。他的这句话,我相信多数企业家并没有真正听懂。事实上,当今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企业界经营管理领域的一切混乱,追根究底,是大家的观念上的混乱,这种观念上的混乱,追根究底源于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的混乱。这种混乱的直接表现,就是我们许多企业家谈起财富和赚钱之道就眼睛发直,脑门发亮,理论、逻辑、手段、经验一套一套的,但他们个人的生活品质其实并不高,尤其是个人的身心灵世界很贫乏,有些人甚至“穷得只剩下钱”。这样的境界是永远理解不了比尔·盖茨、巴菲特和李嘉诚的。
二、 批评性的东西太少了
有一个慧才培训公司,搞得非常好,他们的做法,大概是“拿企业家不太当人”,去那里就得挨骂,有时候把你骂得狗血喷头。但许多老板愿意去那里,因为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放下架子,找回作一个普通人的感觉,而这样被骂,能让他们发现和认识自己。
就是说,企业家需要被人骂,要骂得中听,骂到要害,骂到心坎上,骂得痛快,骂得悦耳!人往往就是这么“贱”!
在这里,我所说的“骂”,就是企业批评,企业家批评,对企业界的人物、事件、现象的批评,这种东西在这两本杂志上我好象没怎么看到!
我一直的观点:越是聪明人越是需要被不断的提醒。企业家尤其需要不断被提醒。曾经有一个咨询专家说:好的批评是免费的咨询。我认为好的杂志一定要有足够的发人深省的批评性的意见、观点和声音,不是滥竽充数的和人云亦云的,而是真正直指人心的、负责任的和发人深省的批评。
三、 对问题关注的太少,对焦点关注的不够
两本杂志看完,给我的感觉是, 中国经济一片大好,中国企业界一片大好,这当然有其真实的和正确性的一面。但中国企业界当前的问题在哪里?有哪些问题、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关注?至少就“面”上而言,这两本杂志对问题触及的太少!这就使得《中国企业家》杂志无论是资讯的丰富性、还是思想的厚重感,都显得不够,在整体上有一种挥之难去欲罢不能的浮躁感,对一些人物、事件或现象的报道,总有轻描淡写的感受。
整体而言,人云亦云的东西太多。没有几篇东西会让我感觉是从其它报刊杂志上肯定看不到的。这就深刻的反映了《中国企业家》和许多报刊杂志一样,处在一个主题和思想馈乏的境况。这种境况跟这些年来中国传媒领域普遍的幼稚化、弱智化的整体倾向,大体上是一致的。
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应该有重点地增加思想性、观点性、评论性的东西。这方面《中国企业家》杂志显然在用功。但我的观感,一些所谓的评论,其实只是资讯式的综叙性报道。要么就是不痛不痒的感觉。从选题上看,切中时代焦点的和打动企业家心灵、让大家感到为之一振的评论少,甚至没有,总是些人云亦云的东西。从表达形式上,多数评论缺乏生动性,读来要么费力,要么浅俗,让人不爱读。有些财富随笔形式上流于小资,内容上无肉亦无骨,更无魂,苍白得很。
一定要研究问题!一定要深入焦点!
四、过度关注明星企业,有些忽略中小企业
这一点《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同仁们大概不会认为,因为他们每年都要进行创业型明星企业的评比。可是,这些企业整体上看,依然大多数是明星企业,或者已大多具备一定的明星实力。而对于那些正在艰苦创业的、目前资产或资本可能只有区区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的的小鱼小虾型企业,这本杂志关注的太少。但是,他们当中的许多精英却是这本杂志的读者和潜在读者啊,从面上而言这样的人群我以为应该占《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读者群、或者说至少潜在读者群的大多数。我所认识的许多人就属于这一群体。他们许多人属于创业人群,但受教育层次并不低。他们是以大中企业为骨架的经济金字塔的底盘和基座。他们是企业界的群众。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可是无限的。在他们当中藏着真正的力量、真正的智慧。他们的许多生意的故事和生活的故事,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很有嚼头的。当然,他们当中有许多真正的“高人”,过得从容自在。他们当中在不断地涌现许多未来的明星和领袖。遗憾的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同仁们眼里只有要么是张瑞敏、柳传志这样的大佬,要么是杨元庆、李彦宏这样的新秀,而对这些目前看还处于小鱼小虾层面的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和他们当中的精英,缺乏实在有效的关注。我一直相信,这样的杂志,利润应该从大中型企业中来,而发行量恐怕应该从中小企业的“群众”中来。他们的群众路线走得如此差,其发行量如何上得去呢?
五、对于企业管理问题关注太少
无论是大企业从100亿到1000亿的集体冲刺,还是中小企业的创业与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是管理问题。这些管理问题是现在的所谓管理理论也好、模式也好,解决不了。
举例而言,企业界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是老板抱怨下属不忠诚,员工报怨老板不信任,这种两难困境如何解决?
再如,企业界普遍的问题是,无论老板还是普通员工,大家的工作幸福感越来越低,职场痛苦指数越来越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又如,现在企业界在管理的工具、技术、方法、手段、指标、制度等方面,可谓一套一套的,然而,奇怪的是,管理当中的问题并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了,管理的成本不是越来越低,而是越来越高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如此等等的诸多问题,反映出我们传统的企业管理思维、方式、模式等,肯定在其哲学根基上出了问题。对这个根基上的问题,《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表面是毫无敏感,毫无建树,甚至有些不闻不问,因为我在这里很难看到真正有见识有份量的管理方面的文章。
六、对于文化范畴关注太少
吴建民先生那篇《企业与文化》的文章,我认为点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就是企
业文化问题,进而言之,中国企业的文化问题。
企业管理的根本靠文化。商业的本质也是创造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文化是治国力量
的根本,也是创造财富的根本。
放眼世界,美国靠硅头和好莱坞,日本靠电子技术,德国靠精密制造,法国靠时尚,英国靠金融,这些都是他们各自最强有力的地方。中国靠什么呢?中国能够为全世界提供的最大的最核心的产品,就是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五千年文化当中所包含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方式。吴建民先生的文章只能起个点题的作用,他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谁来解开文化这个题、?怎样解文化这个题?我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使命,它需带领所有读者和中
国企业界长期关注和深入探讨的。
《万科与世界级企业的真正差距》这篇文章与吴建民的文化,其主旨是相呼应的,都
是在探讨中国的企业依靠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力量去走向世界的问题。这样的探讨应该继续。
治天下必先治已,治已必先治心;争天下必先争人,争人必先争心?现在有多少企业
家懂得治已心、争人心?而这恰恰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的力量所在。中国文化当中不仅蕴藏着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真智慧,而且藏着我们的一切产品和服务赖以增值和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之源泉。
七、 宏观报道太少
整体看,《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多数报道也好,评论也好,都是战术性的多,战略性的少,一些所谓的战略性报道,往往也就是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调研、观察报告。
今天,已不光是某一两个行业或领域的规则的改变,而是所有的领域的规则在调整在改变;也不光是各个领域的规则在改变,而是所有领域的棋盘在改变,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趋势的整体棋盘在改变。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重要使命和首要任务,应当是引领和帮助企业家认识这个整体变化格局与趋势的大盘。只有先把握大盘,才能看清小盘,如同炒股一样。这方面他们做得显然很不够。这种不够源于他们的研究不够。
八、其它
巴菲特的信,七页,全文转载,我以为太浪费,手法也太简单。这种硬梆梆的编译文字,读起来太吃力,大概很少有人有耐心读完,除非有研究目的有心人。应当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后,缩编成三页的介绍加评述性文章足够了。
书评《我的哲人王》,一是将痞子文学的代表王朔封为“哲人王”,合适么?二是《我的千岁寒》一书值得向企业家推介么?这篇书评试图向我们的企业家读者传达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关于俄罗斯金融寡头阿布的长篇纪事,其背后的编辑理念何在?我们在向企业家提供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否我们至少有必要增加一点编者按,对阿布的生活方式作一些必要的评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