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节目的创新 试论“广播体”创新



 “广播体”是指适合广播新闻传播、符合受众收听规律的独特传播形态。“广播体”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广播体”,是指广播新闻中,由记者撰写(播音员播报或记者口述)的“文字部份”所展现的语言文体。广义的“广播体”,应包括广播新闻的声音构成、表现形式、文字语言(由记者撰写、播音员播报或记者口述部分)等构成和表现形态。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广播界曾开展“广播体”的讨论。主要议题和结论是:广播新闻应摒弃书面化语言,增强“口语化”,即广播新闻应符合人们的“说话”语态、适合受众的“听觉”习惯。可以说,当年的这场讨论,只是对“广播体”狭义范畴,即对广播新闻“文字语体”的探讨。

  当前,广播新闻要以最佳的传播形态吸引受众,有必要从广义范畴重新探讨“广播体”的创新,从声音构成、表现形态到语言文体,不断探索广播新闻的新领域,展现广播新闻的新面貌。

  一

  广播是单一以声音为媒质的传播媒体。人类通过“听觉”与通过“视觉”接受新闻信息,有许多不同。首先,广播传播声情并茂,让听众感到亲切,能拉近传播与受众的距离;其次,新闻现场音响、被采访者谈话的出现,给人以亲临现场的感觉;再次,新闻现场声音的传递,给听众以想象的空间。

  以声音作为唯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然而,我们却走过一段弯路。

  我国的广播新闻,是从延安时期播送新华社新闻脱胎而成的。当初,广播新闻的声音构成只是单一的播音员口播。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广播新闻出现了少量的“点缀性”的录音报道,主体仍是播音员口播。广播新闻的单调“声音”构成,使其成为报纸的“声音版”。

  近年来,由新闻改革推动观念创新,促使广播新闻“走自己的路”;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推出,支撑广播新闻采录和使用现实多姿多彩的“声音源”成为可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明华指出:“典型音响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最具表现力,不用音响是极大的资源浪费。”为此,广播新闻应该遵循声音的传播规律和特性,重新认识和开拓使用丰富多彩的声音资源。 二

  声音的千变万化和丰富多彩,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重新认识广播新闻的声音构成,是充分发挥广播特色,实现“广播体”创新的基石。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和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奋。

  考察广播新闻的声音构成,发现其中有:新闻现场音响、新闻人物谈话、广播工作者(记者、编辑、播音员)口述、有关专家评说、音响资料、音乐等六个组成部份。

  “现场音响”是能将受众带往现场、最能展现广播传播特性的手段之一。这一手段为报纸、通讯社等平面媒体所不具备,广播记者发现、开拓、挖掘、运用新闻“现场音响”,已成为重要的业务素质之一。

  新闻事件丰富多彩的原生态声音,为广播新闻采集“音响”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声音源。从理论上说,只要发生在新闻现场,一切声音都可以用作广播报道的素材。从实践来看,当然不是所有的自然音响都是广播新闻要传递的。广播报道当然要精选有利于展示新闻、表现主题、烘托气氛的“现场音响”。

  “人物谈话”是广播新闻声音源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份。《实用新闻广播》一书中指出:“人的活动是新闻的主体。在录音报道中,新闻人物的谈话,有关当事人的谈话,事实知情者的谈话,常常是表现主题、述说背景、剖析事实的活生生的关键因素。”这一阐述已充分表明广播新闻的“人物谈话”的构成及其重要性。

  在广播报道中,被采访对象的谈话不仅传播新闻事实、背景及其意义,同时因为由“当事人亲口述说”,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和现场感。这一功能为记者或播音员无法替代。另外,由于每个人说话的音质、语调各不相同,不同声音的“人物谈话”的出现,将使广播报道的声音元素产生变化。

  综上所述,以上多种“音响”,都是“广播体”创新的构成元素。对其分析判断,目的是继续开拓、挖掘和运用一切有利于展现新闻的音响,充分发挥广播“声音见长”的优势。广播报道的声音构成越多,报道的表现形式也越丰富。充分挖掘广播新闻的声音元素,并将它们实施新的组合,便可产生一系列新的广播报道形式。

 广播节目的创新 试论“广播体”创新

  打开思路可以发现:广播报道中的人物声音源,除了传统的播音员播音、被采访对象谈话外,还可以挖掘和采用与新闻有关人物的声音。其中有广播记者、编辑、串连报道的主持人、解读新闻的权威人士或有关专家,也可以由电台评论员、编辑部领导亲自登场。今年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新春旅行线”栏目中,安排有关副总监出声,产生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可以说,“与新闻有关人物”在报道中出现,是“人物谈话声音变化”最可拓展的广阔的天地。

  在国外,广播新闻大多都由电台记者直接口述。主持人的作用只是介绍新闻背景、推出记者,并把整个节目串联成一个整体。然而以前我国广播新闻大都只由播音员播报,记者躲在幕后不露面。如今,广播新闻大量采用记者现场口述、编辑与记者电话连线、编辑述评等,是广播新闻的声音变化的突显部分。尽管记者口音不同,声调各异,新闻口述没有播音员那般字正腔圆,然而,不同音色的口述表达,把听众带进了新闻现场,增强了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不少广播新闻也有了自己的评论阵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评论》、上海电台的《每日评论》等。这些广播评论以针贬时弊、短小精悍见长,深受听众喜爱。遗憾的是,受众还没有亲耳聆听评论员的“声音”。也许其中原因是当今既会撰写评论,又会播报评论的人才缺失,但这不应该成为这一“缺憾”的理由,发现、挖掘和培养这类人才是广播评论的当务之急。

  广播新闻过去和现在都出现对某一新闻报道的“编辑点评”,不过大多是编辑写稿,播音员播报。从开拓“音响”资源考虑,完全可以让广播编辑登台亮相,出声点评。可以预见,各种男女声的“编辑点评”,将会大大增加广播新闻的“音响”色彩,让人耳目一新。

  邀请有关专家评说新闻,是目前广播新闻引进新“音响”的又一展现。专家评点让受众加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理性认识,也使新闻更有穿透力。专家评说的登场,从音响层面,也可增加声音的新鲜构成。

  为了实现传播和受众的互动,达到广播最佳的传播效果,目前不少广播电台开始注重受众对新闻的“反馈”,其表现形式为设置“听众手机短信平台”、“听众连线”等,有意识地请听众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发表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价和观点。这种手法增加了受众对新闻的参与,又丰富了“音响”的表现,可谓一举两得。

  音响资料是指已录制、保存的新闻事件或人物的录音素材。比如毛泽东、邓小平、xxx等领导人的讲话录音,比如庆祝南京长江大桥落成的大会、长江三峡大坝围堰合龙的实况录音等。此种音响资料在某些广播新闻中作为背景、对比等合理运用,会使报道增添色彩。当然,使用这类历史音响须加上解释性提示,以便与现实新闻以区别。

  音乐该不该在广播新闻中出现,有关专家一直持不同意见。持有“绝不能出现音乐”观点的,担心听众将作为艺术的音乐,误解成新闻的组成部份。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观念低估了听众的分辨能力。广播新闻中适当使用间隔音乐、背景音乐,能烘托气氛,使节目色彩斑烂。为此,有专家指出:“音乐是构成广播有声语言不可或缺的元素和符号。其功能有:作为广播节目的有机组成部份(或独立的节目);作为节目的间隔与过渡;必要时渲染与烘托气氛等。”

  四

  实现“广播体”创新,除充分展现其“声音优势”外,不断更新其表现形态,即创新“广播新闻”的体栽,也不可缺失。

  考察各种媒介报道体裁不断出现的“新面孔”,可以发现,其中最突出的是不同媒体间报道体裁的相互借鉴、为我所用、相互渗透。例如,报纸借鉴广播的录音访谈,用文字的形式记录记者、被采访对象的口头语言,以访谈录、座谈会纪录、述说、电话实录等形式,使读者在阅读时有“听其声、闻其言”之感。再如,有的报纸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等“广播新闻”的口语化文字,刊登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的“实况纪录”,就属“以他人之长为我所用”。另外,电视台在没有新闻图像的情况下,通过电话采访,播放前方记者或被采访对象的声音等,也是借用广播的表现手法。显然,这种借鉴其他媒体之长,弥补自我不足的创新,对活跃传播、吸引受众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综观我国当代“广播新闻”发展史,广播新闻的表现形态是学习、借鉴报纸、通讯社报道体裁发展而成的。长期以来,广播新闻以报纸常见的消息、通讯、评论、连续报道等体裁,随后再以自身的声音优势,开发出现场直播、录音报道、录音座谈、记者和编辑连线、听众热线等新闻表现形式。

 继续借鉴其他媒体的新闻体裁,并以此嫁接改造,可以说是广播新闻“广播体”创新的必由之路。如今在广播新闻中经常出现的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评论、专家录音点评等,就是借鉴报纸新闻体裁加上新闻音响改造创新而成的。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乘风破浪”专栏中,出现了在一则新闻中包括新闻报道、新闻背景、专家点评的全新报道形式,就是借鉴报纸在同一版面刊登上述三种内容的结果。

  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广播新闻体裁创新创造了条件。如今,大量的现场同步报道、新闻即时播报等,成为广播新闻经常使用、充分挥自身优势的载体。去年,从中央台对伊拉克战争、我国抗非典战役的众多即时报道,使广播收听率成倍上升便是明证。此外,广播记者在各地用手机播报新闻、广播编辑与远地记者、被访者利用电话“新闻连线”、“远程访谈”等,都为提高新闻时效、实现“广播体”创新成为可能。

  五

  “广播新闻”的语言,是指报道中由播音员或记者播报的部份,有区别于报纸语言的特殊要求。有关专家指出:“通俗、口语是广播这种媒体对语言的基本要求。阅读可以回过头来看,收听就没有这个方便。播音员以每分钟200个字的速度播读,有一个字你没有听懂,稍一愣神,下面的内容就播过去了。所以,广播新闻语言的口语通俗,不管你主观上愿意不愿意,只要你写广播新闻,就必须努力达到这个要求。因为这个要求是由广播工作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这一论述已充分阐述了广播新闻对语言的特殊要求。

  如今,随着广播新闻的不断创新,现场报道、即时播报大量出现在广播新闻中,要求记者在不写文字稿的情况下,随即口述新闻。实践表明,“现场播报”对广播语言的特殊要求,已成为广播记者的新课题。

  《广播新闻创优谈》一书指出:“广播语言是一门艺术,除应遵循新闻语言的共同规律——准确、朴实、简洁、通俗之外,还强调口语、明快和音韵。”该书还指出:“无庸讳言,这些年来,广播新闻界对‘广播体’的研究和探讨趋于弱化,广播语言贫乏、枯燥、晦涩、艰深的情况比比皆是,许多专家为此提出‘救救广播语言’的呼吁。”由此可见,深入探讨“广播语言”的特征及其规律,使广播新闻更加符合收听规律,更加具有审美属性,应是广播记者、编辑的共同追求。

  1944年6月6日,美国广播公司播出名为《乔治·赫克斯现在向各位播音》的现场直播报道,堪称记者娴熟运用广播语言的楷模。记者乔治·赫克斯在报道一开始就说:“各位听众,现在我在美国海军旗舰信号台上面的一座塔楼上向各位播音。这艘旗舰离法国海岸线只有几英里,在那里,欧洲登陆战已经打响了。现在是5时40分,登陆艇都已离开了母舰,向着法国蜿蜒的海岸线进发。纵目望去,海岸线尽收眼底。我军炮击舰队摆在旗舰周围,开始猛烈炮击对面的海岸,我们能清楚地见到黄色火焰不断地升起……”。

  显而易见,乔治·赫克斯的口播语言简洁朴实,又不失文采。他极其传神地描绘战争现场,让听众似乎“看”到了现场的紧张场景,弥补了广播只能“听”不能“看”的缺陷。在接下来的报道中,乔治·赫克斯在充分传递现场的军舰汽笛声、飞机轰炸声、爆炸声等的同时,还多次运用了人们日常的“口头语”,如见到一架低空飞行的飞机从头顶飞过时,他脱口而道:“乖乖,这家伙飞得真低”,充分展示了口语的特点。显然,以上特色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和感染力,是文字报道无法替代的。

  在当前广播记者尚未完全摆脱用笔撰稿的情况下,广播新闻、专题节目中的非录音部份,主要还是由记者采用文字表述。从现状来看,广播新闻由播音员播报的文字仍占报道的主要部份。为此,广播新闻采用“广播语体”写作,仍应占据重要的位置。

  广播记者注重“口语化”撰写“广播新闻”,并非是使用人们口头的“原始语言”。“广播语体”应对“口头语言”进行加工,具有准确、通俗、明快并富有文采的特点。广播新闻应在便于人们收听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语言,运用文学“白描”的手法,再现新闻场景,以弥补广播缺失可视画面的遗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8054.html

更多阅读

试论滑稽越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滑稽越剧方卿见姑

试论滑稽越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伊 亮越剧已经进入了新百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推动越剧艺术科学发展,已经成为杭州越剧人努力思索、探索、求索的重大课题和多方实践。近几

关于校车安全问题的探讨 试论校车安全问题

关于校车安全问题的探讨校车使用,隐患四伏什么是校车?自2007年9月1日起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校车”是指用于运送不少于5名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及其照管人员上下学的客车和乘用车。根据车辆的属

在创新时期更注重的是 试论新时期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创新

     1、更新管理会计观念  1.1 更新市场导向观念  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是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的产品生产,市场个性化需求较少,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主要竞争体现在市场占有率的不同。与此相适应,企业

声明:《广播节目的创新 试论“广播体”创新》为网友雾远邀青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