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座充满激情与欲望的城市,正在成为中国报业实践的又一片热土。因为《东莞日报》在十多年沉默后的突然崛起,更因为中国报业发行第一人谭军波的加盟,东莞对于每一个报业理想尚未泯灭,新闻激情尚未消失的报纸从业者,充满了诱惑。特别是由谭军波亲自运筹帷幄的《东莞时报》更让人满怀期待与向往。 十年前,当所有的人都选择采编业务实践自已的报业理想的时候,谭军波选择了发行;十年后,当更多的人选择一线城市的大报在血腥的“红海”中拼杀的时候,谭军波又选择了二线城市。虽然今天的二线城市报业市场已不是宁静的“蓝海”。但无论从报业理论的探索,还是从报业发展前景来看,二线城市都具有更多探索意义和实践意义。 就珠三角二线城市而,珠海太静(缺乏活力)、中山太小(经济总量)、佛山太散(城市布局相对分散和独立)、而且以上三地的本地媒体相对成熟,报业市场也相对饱和,格局基本稳定。只有东莞,由于《东莞日报》前几年发展滞后,外来媒体大肆扩张,造成了外强内弱的不平衡局面,也为政府的舆论宣传造成了诸多被动,东莞日报的振兴,实际上是政府主导话语权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行为。在这次行动中,政府也切实体会到了媒体的重要性,于是,《东莞时报》应运而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谭军波执掌的《东莞时报》肩负着收复失地和开疆拓拓土的双重使命,其目标是后来居上。对于一个报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极具挑战性工作,虽然有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东莞时报》一经诞生,就必然会身陷重围,必须杀出一条血路。对于谭军波来说,与京华时报和重庆商报的成功战役不同的是,这一次要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换局话说,以前是将,现在是帅,采编、发行、广告三套车要同时驾驭,通盘布局。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实践报业理想和丰富报业理论的机遇。 谭军波执掌《东莞时报》,据说是从体制外回到体制内。其实就报业而言,体制本身并无内外之分。且不说全中国所有的报纸都在党管媒体的这个大体制内运作,作为中国报人,谁也无法离开这个体制。所谓离开体制,也不过是人事制度上的离开,来去自由,但报业的基本思想仍然不可有超出体制的界限,不能带着镣铐跳舞的报人并不是最好的报人。对于已入不惑的谭军波来说,也必须完成一次从激情到理性的回归,才能实现从将才到帅才的超越。 报业兴衰,人才第一。有了一流的帅才,还要有一流的将才,一流的士兵,才能组成一流的团队。对于人才选拔,谭军波称之为“〈东莞时报〉集结号”,显示出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是成功的第一步。谭军波十多年南征北战,东成西就的经历与结交,本身就是一种人才储备,而他个性中对人对友的坦荡、真诚与为人的率性,更是一种号召力,如果再加上东莞这座梦想之城所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度,必能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可以说,《东莞时报》为谭军波提供了一个整合半生积累,实践一生理想的平台。 谭军波在〈发行中国〉一书中自称是一员“福将”,此福并非上天所赐,而是得益于周围的朋友和人才。我相信,这员“福将”一定能东莞的探索与实践中受封为中国报业的一名“福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