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过程模型 创新过程模型分析



  创新过程是技术的价值追加过程和战略优势的形成过程。企业不能仅仅局限于产品、技术和市场需求本身,必须从竞争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创新过程。因为创新并不仅仅是导致销售额的某些额外增加或产品性能改进的问题,它甚至不是新产品或服务的问题,而是使竞争地位发生根本性改观的问题。它在一种新的、更为有利的某一点上重新建立起竞争均衡。要做到这一点,决不能仅仅为顾客创造某些价值,还必须以某种方式给创新者以防御性竞争优势。没有这一点,创新就只是战术性的而非战略性的,也许它能提供一些额外的销售和利润,但它不可能产生长期的战略成功。

     对创新过程模型的研究说明,新的创新过程总是更注重各环节、各部门、各因素的战略联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五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过程模型,它们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简单的线性“技术推动”和“需要拉动”模型;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早期,创新的“交互作用”模型;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一体化的创新过程模型;直至最新的第五代,创新的战略集成与网络模型(5IN)。第四代创新过程模型标志着从将创新过程看成是严格的序列过程,转变到将创新看成主要是一种并行发展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归功于对处于产业竞争领先地位的日本企业的创新过程的观察。第五代模型是第四代模型的理想化发展,按照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型,创新正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地涉及企业联结网,以及采用新的信息工具(专家系统和仿真模型技术)。创新过程背后的基本哲学是将技术能力和市场需要联结在一起。换言之,即一项创新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确认某种市场需求和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手段。下列五种模型对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是如何在创新过程中实现匹配的进行了解释。

1.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

早期对创新过程的解释模型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研究开发是创新构思的主要来源,这种观点称作创新的技术推动或发现推动模型。它认为,一项新发现引发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发明得到了应用。具体地说,就是认为技术创新或多或少地是一种线性过程,这一过程起始于工业研究开发,经历工程和制造活动,最后是推向市场的产品或工艺。在这种观点下,市场只是被动地接受研究开发成果,目前这种思想在中国还相当流行。图3-1展示了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代表了一种极端的情形。对于计算机这类根本性的创新,技术推动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然而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并非如此。国际上对研究开发与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研究开发投入越多,所产生的创新并不一定就越多。这对我国是一个警示:如果只强调科技投入,而对创新过程的组织方式缺乏考虑,就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科技成果未被转化,或者会使这些成果大多一开始就先天不足。要么缺少市场导向,要么距工程化要求太远而没有商业价值,这些结果又会减弱科技投入的动力。

2.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能是因为创新实证研究不断增加和出于描述实际创新的需要,也可能是为了防止出现缺少市场潜力的创新,市场需求在创新中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使得需求拉动或市场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得以流行,如图3-2所示。按照这种模型,创新是由被企业感受到的且常常是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的市场需求所引发的。

 

 


在需求拉动的模型中,市场需求为产品创新创造了机会,这刺激了研究开发为之寻找可行的技术方案。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能让创新适于某一特定的市场需求,但它毕竟只考虑了一种因素。将企业所有资源全部投向单纯依靠来自市场需求的项目而未考虑潜在技术机会,这是不明智的。

3.创新过程的交互作用模型

美国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创新构思(60%-90%)来自市场需求和生产需求,而非来自对技术机会的确认。这一结论认为,如果不能很好地在创新过程早期将营销与创新过程相联结,就难以预料消费者会不会对引入市场的新产品作出正向反应,常常会严重影响新产品引入市场后的命运。因此,技术与市场的因素应放在一起考虑。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单纯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模型被当作是更为一般性的科学、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模型的极端和特例。理由是,前一个模型中,研究开发投入越多不一定就会产生越多的创新;第二种情况下,由于过分强调市场需求,会产生技术渐进主义的机制,从而缺少根本性创新。实证研究表明,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相对重要性在产业及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能有着显著的不同。弗里曼领导的著名的Shappo计划(对技术创新关键因素的调查),也十分强调营销与技术因素对创新成功的重要性。这正是第三代创新过程模型的核心(图3-3)。

 

 

 


                                       

 

 

 

 

 

图3-3中的模型虽然简单,但却是一个更具代表性的创新过程模型。按照国际著名创新经济学家罗斯韦尔(Roy Rothwell)的观点,这一模型把创新过程分成一系列职能各不相同但相互作用、相互独立的阶段,这些阶段虽然在过程上不一定连续,但逻辑上相继而起。

    创新过程的总体格局,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内外沟通交流网,这一网络将不同的内部职能部门联结在一起,并将企业与更广的科学和技术团体以及市场相联系。换言之,创新过程代表了创新组织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的融合。很清楚,渐进性的创新可以很容易地引入企业现有的结构与程序之中;而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如果要获得成功,常常要求同时有显著的组织和程序上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对于具有长期战略潜力的根本性创新,组织必须有足够的柔性和意愿来使自己更好地作出适应性变化,以满足创新的要求。设计的概念在这种创新过程中很重要。这一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曾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设计和创新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的讨论所引起的。英国分别从企业层次和产业部门层次研究了设计对创新与竞争力的作用。

    创新的交互作用模型,加强了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模型中营销与技术的联结,它意味着创新管理是将市场需求和新技术能力相匹配。这种情况下,营销和研究开发之间的反馈是实质性的环节。

各种研究表明,将驱动创新决策的推动和拉动因素结合,能产生更大的创新性,它比单纯的需求拉动或技术推动,更利于创新构思的产生和创新成功。

 4.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第四代创新过程模型标志着观念的转变,即从将创新过程看作主要是序列式的从一个职能到另一个职能的开发活动过程,到将创新看作是同时涉及R&D(研究开发)、原型开发、制造、营销等因素的并行过程的转变。对创新过程认识的这一深化,具有实质性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创新管理活动极为强调R&D和制造的界面交融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和导引用户(lead user)之间的密切合作。这些发展,主要是由于来自日本制造商的经验以及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的概念。同时横向合作(合资企业,战略联合)急剧增加,也使创新过程增添了新的内容,对创新管理者形成了新的挑战。第四代创新过程模型代表了国际上最好的创新行为方式。波音公司在新飞机的开发中、我国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都广泛采用了一体化的创新过程模式。一体化模型是概念化和实践的汇合及各种创新投入的交融。

   克莱因(KLINE)和罗森堡(ROSENBERG)提出了“链环一回路”创新过程模式。这个链环模型如图3-4。

 

 

 

 

 

 

 

 

 

 

 

 

 

 

 


                                

图3-4  “链环一回路”创新过程模式

5.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

当前出现的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型(5IN)表示一体化模型的理想化发展,但又添加了一些别的特征,例如合作企业之间更密切的战略联结。5IN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代表了创新的电子化和信息化过程。更多地使用专家系统来辅助开发工作,仿真模型技术部分替代了实物原型。5IN将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作为新产品合作开发过程的一部分,强调密切的电子化产品设计制造联系(一体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或柔性制造系统)。5IN不仅将创新看成是交叉职能联结过程,还把它看作是多机构网络过程。美国政府1994年组织的最新半导体技术的开发就是以多机构网络联结的方式进行的。

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代表了从创新构思形成到创新实现的全方位汇合,而5IN则代表由概念生成导致创新实践结果的创新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实质上,5IN代表目前少数产业领先者的创新管理方式的新发展。当许多企业致力于掌握第四代模型时,领先的创新者已经将第五代模型的因素引入其创新实践中去了。

 创新过程模型 创新过程模型分析

总而言之,不仅技术本身在快速变化,而且现有各种迹象表明,创新过程管理也在变化之中。创新过程正变得更有效率、更快和更灵活。同时由于比以前涉及更多的因素,创新过程的复杂性也在增加。这意味着,成功的创新管理需要更有能力的高质量经理人员,不仅要求管理上的柔性,还要求组织上的柔性。企业如果想要成功地转向第五代创新过程,则必须设计出具有适应性的、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进化中的5IN包括各种各样的内外部合作因素,这意味着更加强调将创新战略及技术战略置于企业战略的首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7417.html

更多阅读

五力模型分析虚拟创业_yuxiang 五力模型

虚拟中藏药代理当今社会中,各行业竞争激烈,作为大学生刚刚毕业想要创业的我们,如何在产业竞争的浪潮中扬帆远航,这就一定要有坚固的实力以及清晰透彻的分析能力,面对当前社会产业激烈的竞争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结合所学的实际专业知识,

青岛啤酒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主要包括: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企业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这五种因素是行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下面从这五个方面,结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公司)的实际进行分

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华为

波特五力作用: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五力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客户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替代程度、潜在进入者的进入能力、现有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1)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主要看供方给对方提供了什么投入要素,当这种投入要素的

多元化战略基本模型分析 基本粒子标准模型

企业发展多元化战略(也叫多角化战略)中,基本的多元战略方向是水平一体化战略、垂直一体化战略、相关综合多元化战略和非相关混合多元化战略。在实际的企业战略咨询过程中,挨个地分析解释虽然也能讲清楚,但对于接受者总是有概念绕圈的感觉

声明:《创新过程模型 创新过程模型分析》为网友心痛痛彻心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