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瑞大宗商品贸易中心 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

 

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推动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的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进行分析,来探讨这种高级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字:   产品结构       高级化    产业结构     服务贸易   

 

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推动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的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进行分析,来探讨这种高级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西瑞大宗商品贸易中心 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的具体表现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主要表现在货物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和服务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

第一.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

90 年代以来,世界商品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而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最具活力的是工业制成品贸易。从近10 年的情况看,在世界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年均增长9. 8 % ,而初级产品贸易仅增长2. 2 %。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03 年,工业制成品比重将上升到79. 5 % ,初级产品所占比例则将由60 年代的45 %降至20 %左右。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技术因素在国际货物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电子产业、海洋及微生物技术、太空航天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及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并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趋势。据联合国统计,1965年世界技术贸易额仅25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不足1%;进入90年代,这一比例猛增到25%,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所望尘莫及。

在国际技术贸易增长的同时,技术贸易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向着知识型、信息型等软件技术方面倾斜。以微电子技术为例,其产品及与其相关的办公信息设备类商品的增长速度2003年高达31%,其力度超过历来唱“主角”的化工、汽车、纺织、服装等主要出口商品,在世界贸易组织划分的11大类商品中增幅最大。1980年,这类产品的出口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仅为4.12%,目前这类高技术含量的商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到12%,已成为牵动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二.国际服务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国际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约为20%,但在90年代则上升到25%左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一直在60%以上。

在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商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同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呈正相关态势。二战以后,由于第三次产业产业革命,电讯金融以及各种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崛起并快速进入服务贸易领域,。从而使得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原有的运输,旅游及其他服务中,运输服务比重下降。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金融,信息服务业在新的世界服务贸易的构成中,国际运输服务占38.5%,国际旅游占28.2%。其他服务占30.8%。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种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截止2003年,国际运输服务比重由38.5%下降到27 %国际旅游的比重由28.2%上升到31.9%,其他服务的比重由30.8%上升到41.1%。2003年,全球运输业增长率为2%。旅游业增长率为6%。而金融服务,电信服务业的增长率为7%,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正体现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商品结构高级化趋势。

近年来,在国际服务贸易构成中,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相对下降,通讯、保险、广告、租赁、管理等新型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数据处理、咨询等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行业发展更快,使服务贸易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新兴服务业市场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所垄断,他们占据了服务贸易3/4的份额。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在电信、数据处理、银行、保险等新兴服务贸易行业有明显优势,其服务行业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的近1/5。世界服务贸易的其他份额也大部分为经合组织(OECD)成员所占据。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受经济整体水平的制约,其服务贸易内容主要局限在旅游、国际工程承包、一般劳务输出等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项目上。显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变化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二、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原因分析

第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的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越来越多的综合替代物被引入,天然原料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明显下降 ,世界市场对一些初级产品的需求随之减少 ,价格降低 ,甚至出现初级产品贸易的供应大于工业化国家需求量的局面。于是出现了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比重的上升以及初级产品比重的下降。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利用技术优势,降低对发展中国家资源消耗量大的产品的需求。他们采取的办法 ,一是降低初级产品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二是降低单位最终产品的资源和材料的消耗量;三是提高附加值在新技术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中的比重。此外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对制成品的保护急剧减少 ,使制成品贸易比初级产品贸易有更大范围的自由度,制成品贸易得以几乎不受限制地自由发展。正是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比重的上升以及初级产品比重的下降,使得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服务贸易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知识化和高科技化特征。目前,国际高科技领域发展最快的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IT)产业,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心及发展的方向则是软性化的服务。如果我们考察服务业的分类目录,就会发现服务业是高新科技产业化的主要领域。在服务业的各子目录中,很多产业都是目前技术水平发展变化最快的行业。由于世界服务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经营行业,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快。其他如金融、运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高新科技的发展,不仅使得世界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地高科技化,而且也使很多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的服务都被高科技手段所武装,金融的电子化、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信业务的数字化都体现了世界服务贸易的高科技化趋势。正是世界服务贸易的高科技化带来了国际服务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又是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的直接原因。因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包括:产业结构依次由第一产业为重心向第二产业为重心、进而向第三产业为重心演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演变。产业结构由低效化向功利化进而向知识化演进。正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带来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

第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是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的客观原因。

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突破国家、民族界限,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约翰8226;邓宁指出:“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面对全球化趋势,任何国家都只能接受和适应它,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由于每个国家几乎都从对外贸易中得到实惠,因此,它们在20 世纪90 年代纷纷加入到贸易自由化体系中去。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顺利运转,使贸易自由化具有制度上和组织上的保证。贸易政策和体制更趋向自由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不断的扩张。当前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络的兴起,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明显全球化。与此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出现全球化的趋势。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潮流.

三、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产业结构总体现状及缺陷

我国的产业结构经过长期的调整得到了较大改进 ,但与世界各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突出地表现为总体水平低下 ,结构严重失衡:第一产业严重滞后 ,第二产业过度超前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这种缺陷 ,可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对比中 ,看得十分明显。

产值结构。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数据 ,2004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为 ,第一产业占15.17 %,第二产业占 52.88 %,第三产业占 31.95 %。同年 ,中等收入国家 地区 第一产业占 18.18 %,第二产业占29.7%,第三产业占52.12 %,低收入国家 地区 第一产业占22.14%,第二产业占 38.19 %,第三产业占 39.67 %。2004 年世界平均为 ,第一产业占 41.3 %,第二产业占31.16 %,第三产业61.19 %;高收入国家 地区 第一产业占 11.7 %,第二产业占 30.12 %,第三产业占 58.18 %。从上述数据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我国第二产业的超前发展 ,是建立在大量消耗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因此 ,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 ,不仅与高收入、中等收入 地区 和世界平均值相比差距很大 ,即使是与低收入国家地区 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就业结构。2003 年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比重为48.15 %,第二产业为 25%,第三产业为26.85%。我国的这种就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悬殊。集中地表现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仅以第一产业为例 ,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一半 ,比 80 年代初的日本 10.13 % 高出 38.02个百分点 ,比英国1.16 % 高出46.99个百分点。据专家测算 ,中国三次就业的产业结构 ,相当于工业化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展水平。

第二. 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的现状及主要缺陷

1.农业结构。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 ,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以来 ,我国由于片面发展工业 ,忽视农业的基础作用 ,对农业的投入太少 ,造成农业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很低 ,导致农业生产率远远不及工业的局面。2003年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比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高出 6179 倍。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美、英相比差距更大。美国用2 %,英国用1.16 %的农业就业人口 ,以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 ,为轻工业提供所需原料 ,而我国要靠50%的就业人口。农业内部结构失调2002 年我国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3.17 %、31.3 %、3.012 %、8.16 %和 4.11 %。从中可以看出 ,我国片面地发展了种植业 ,而其他各业明显落后。再从粮经结构上看 ,2002年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比为847∶1 ,而发达国家经济作物的产值已超过了粮食作物的比重。如1977 年法国的两者比例为 0151∶1 ,78年德国为0139∶1 ,76 年美国为 0176∶1 ,英国为 0195∶1。可见我国粮食作物太多 ,经济作物太少。

2.工业结构。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严重脱节。主要表现为 ,低附加值的产品过剩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不足。据中华全国商品信息中心 ,2003 年对我国 609种主要产品的调查资料显示 ,供大于求的商品为 489种 ,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为 108 种 ,供不应求的商品仅为12种。这表明大多数商品是过剩的。但家电产品中的大屏幕显像管 ,VCD 的关键部件 ,钢材产品中的冷、热薄板、镀锌板和不锈钢板 ,纺织产品中的高级呢绒面料 ,计算机产品中的集成电路和软件产品等 ,大都依赖进口。产业集中度低 ,形不成规模效应。我国工业企业资源投入相当分散 ,“条块分割”十分严重。我国机械工业前 300 家企业集中度仅为 20%,煤炭工业94家重点煤矿集中度不到 40%,我国现有的 120 家汽车厂的年总产量 ,与国外中等汽车厂相仿。2002 年我国520家国家重点企业销售收入总额 ,仅为世界 500 强( )前两名年绡售收入之和的 98%。技术落后 ,设备陈旧 ,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的钢铁、石化、机电、煤炭等行业的发展水平 ,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仅以机电和冶金工业为例 ,分别比发达国家落后 15 —20年和25 —30年。我国工业的高增长 ,是以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我国 12种主要原料的物耗 ,比发达国家高5 —10倍。工业排放污染物高10倍以上。

3.服务业结构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为缓解资源和环境危机带来的各种压力 ,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 ,逐步实现从“工业化社会”向“服务化社会”的转变。如今 ,各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就业比重 ,已大大超出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之和。如 2001 年法国的服务业就业比重为 69.18 %,德国为 60.15 %,日本为65.2%,英国为77.5 %,美国为 79.15 %,而我国 2004年为31.95  %,还不及总就业人数的1/ 3。传统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过大 ,新型服务业过少。与西方发达国家以新型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状况相反 ,我国的服务业 ,仍以传统的商业和餐饮为主。而且这些行业已处于严重的饱和状态 ,发展空间不大。而金融、保险、证券、教育、文化、咨询、资产评估、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比重太少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在传统的服务业中 ,新型业态比重太少。仅以商业为例 ,连锁超市、专卖店、仓储式购物中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挑战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对我国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从需求、资源配置、增长方式和新兴主导产业群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

来自国际市场的需求,随着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重点便逐步向高层次转移。于是出现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的趋势。这种需求结构转换,使传统产业加速衰退,基础产业需求强劲,产业补“短’旧显迫切,产业结构高度化步伐加快。我国是出口大国,这种高级化对我国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结构有着直接影响,进而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构成新的挑战。目前 ,我国出口商品的总体结构已经实现了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出口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但必须承认 ,初级产品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这一高度概括的总体结构指标 ,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也不能真正说明其产品结构及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能够对此做出较好体现的是出口商品的质量结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 ,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别。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出口商品结构上,已不再是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差别,而主要是制造业中传统工业制成品与高技术产品的差别,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和粗加工或初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别,是商品质量结构的差别。因此 ,我们应根据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 ,以科学技术为先导 ,以动态比较利益为着眼点 ,坚持可持续性、资源效益性和竞争性原则,在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同时 ,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保持传统产品竞争优势的同时 ,创造新的优势 ,促进结构升级 ,实现质量结构的转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大大提高了人们需求结构高级化,国内的需求也呈现出旺盛的趋势,可是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落后在趋势中又显得力不从心,例如: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各个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占60%以上,而我国则为30%左右。传统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过大 ,新型服务业过少。与西方发达国家以新型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状况相反 ,我国的服务业 ,仍以传统的商业和餐饮为主。而且这些行业已处于严重的饱和状态 ,发展空间不大。而金融、保险、证券、教育、文化、咨询、资产评估、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比重太少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在传统的服务业中 ,新型业态比重太少。仅以商业为例 ,连锁超市、专卖店、仓储式购物中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面临高级化的挑战,形势更为严峻。

第二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要求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就要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由于地区分割、部门分割,形成“块块经济”和“条条经济”,产业地域分工不明显,结构同化。各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十分普遍,相互封锁、相互隔绝,自成体系、自我封闭、自我配套,强化了反分工协作的倾向,导致了竞争不足,资源配置背离比较优势,严重约束了有效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经过改革,这种“割据”有所松动,但“后遗症”仍在。同时,伴随着改革中的放权,衍生出体制上的多层管理和多重交叉,使竞争不足又走向“兄弟竞争”,重复布点,重复投资,形成一浪又一浪的产业“发烧”。这种状况造成资源配置背离比较优势,阻碍了动态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第一,经济非规模化,技术分散化,形不成产业“合力”优势;第二,技术低层次重复,缺乏升级动力;第三,产业关联度小,市场无力形成扩散和放大效应。因此,优化资源配置就要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建立主导产业群,实现经济规模化。必须运用财政金融的“整合力”,促进企业广泛开展分工与协作,使企业从“各自为阵”、“封闭全能型”向“市场牵动型”、“产业拉动型”、“群体联动型”转化,推动产业优化组合。消除兄弟竞争,形成有效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道挑战。

第三.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要求产品的生产是低成本,高产出的内涵式的增长方式。因为只有低成本,高产出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效率。而我国传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粗放型。这种模式以高投人和高消耗作为助推力,增长的外生力量依赖性较强,增长的成本、代价高昂。其一,资源消耗大,技术进步缓绳,人力资本素质不高,经济非规模化,经济效率差;其二,经济增长中,激励乏力,创新不足,产业结构背离资源比较优势,资源逆向配置,人力资本能量释放不足;其三,增长呈波动型,起伏较大,后劲乏力。我国的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结构的知识化水平低。农业落后的粗放式经营距现代农业相去甚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与现代农业相比还是有很大距离。工业制造业结构知识化、集约化水平低,工业增长方式还主要是粗放型。在我国曾占优势的行业如钢铁、机械、煤、发电、水泥、化肥、布、糖、化纤等,目前都面临着设备陈旧、技术老化、产品落后的局面,缺乏成型的支柱产业,缺乏拳头产品,知识化、集约化水平低。

第四:从新兴主导产业群来看

没有成型的新兴主导产业群,支柱产业仍然薄弱。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而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其他部门经济增长的关键部门便成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西方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以纺织产业、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和技术软件为核心的主导产业群的转换,而我国目前在主导产业群的选择和培养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确定未来主导产业群时,各种意见相左,大体认为2010年我国10大新兴产业是信息产业、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旅游服务业、沙漠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宇航业,这些产业都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共同构成知识经济的支柱,然而这些产业要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仍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

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针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挑战,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1. 积极开发高技术产品,使出口商品结构由低度化向高度化转变。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传统产品、主导产品、战略产品相结合 ,使出口商品结构由低度化向高度化转变。增加农副轻纺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 ,使其成为我国高附加值的出口支柱产品。大力发展机电仪化产品 ,使其成为我国今后出口的主导产 品。积极开发高技术产品 , 使其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使产业结构由低级化向高级化转变。商品结构的调整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结合。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该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一些出口产品档次层次低,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产业结构粗放 ,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为主 ,是制约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因此 ,应把出口增长纳入产业政策的目标体系 ,使之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目标一致 ,并以科学技术为动力 ,形成产业结构演进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配合三大出口产品群的形成 ,我国产业结构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形成出口支柱产业 农副轻纺等传统产业 、出口主导产业 机电仪化产业 、出口战略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三大出口产业群 ,使其呈梯度发展态势 ,并尽快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移。与之相适应 ,逐步形成传统技术、适度技术和高新技术渐进式传导的技术结构,为我国创造新的出口优势和贸易优势提供产业支持和技术支持。在具体调整中 ,要倾斜式对传统产业和起基础性作用的装备进行技术改造 ,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 ,使农副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化 ,并尽快跃升到现代化产业的水平 ,从而增强这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开发出新的两高质高、值高 战略产品 ,并使其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的增长点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新的支撑点。

2.我国应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服务业结构。积极开拓和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针对我国服务业中传统零售业和餐饮业为主的结构现状,必须加快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符合居民文化生活需要的新型服务业。如:旅游、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娱乐健身、影视制作、图书音像、法律、经济、科技、心理咨询业等等。现阶段要重点发展旅游、教育培训、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积极引进新型业态,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为了更好地改造传统服务业,必须引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型业态,并用全新的营销理念、经营战略和运行机制,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运作模式,不断从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发现机及时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实现传统服务业的结构优化。

3.用先进和适用性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改变我国农业陈旧的经济模式和落后面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作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把分散的农户纳入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体系,从而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步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要与传统工业的改造相结合。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要加强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设计、开发、采制造、销售等各方面的应用,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传统工业的振兴。

4.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确定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当前,以 IT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五次产业革命由创新阶段转向成本竞争阶段。国际产业转移处于活跃阶段。我国应该积极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成为IT产业制造业的主要承担者。因为,IT产业制造业事实上也是一个劳动要素密集的产业,它与传统的劳动要素密集型的制造业相比,主要的差别在于它的收入的需求弹性是递增的,从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因此,中国通过参与IT产业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既能实现充分就业,又能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中国一旦成为IT产业的制造大国,那么,通过不间断的“干中学”和“用中学”,一定会逐渐的积累起强大的IT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主张走“制造—开发—研究”的发展路径。

5.完善市场机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市场机制主要有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完善市场机制,使资源优化配置进而使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就要勇于制度创新 ,创造一个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产业调整机制。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有效的制度创新可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可为制度创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原有制度安排优势逐渐丧失和新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 ,持续的制度创新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我国应进行深层次的制度创新 ,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基础、以产业升级为主线、以技术进步为特点、以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升级、接受政府产业指导的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要重视基础研究 ,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基础研究是经济发展的最初驱动力 ,基础研究薄弱难以保证经济持续推进。现代的高、精、尖技术与基础研究的关系日益密切 ,像原子分光仪的诞生 ,就直接来自原子能研究的发展。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 ,导致核心技术周期日益缩短和后发优势削弱 ,现实迫使我国在大量引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加强基础研究 ,否则最终会因基础研究缺乏而导致创新乏力、经济增长后劲不足。长期以来 ,我国的研究总投入不足 ,2004年仅占 GDP的0.8 %,还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远低于发达国家 2 %~3 %的比例。我国应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同时进行制度创新 ,积极引导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解决好基础研究向开发研究、应用研究过渡的“瓶颈”问题 ,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并形成良性循环。在人才培养方面 ,可利用高校的有利条件大力培养开发、研制人才 ,增加人力资源的供给 ,造就一大批高级开发、研制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韩世坤. 九十年代全球跨国并购的产业分布及其演变趋势预测科技进步与对策,

杨宇光等. 从大型跨国公司的产业分布看我国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 世界经济情况, 1998, (20).

张纪康. 论世界经济全球华中的产业国际化及其不平衡发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5).

何枫等. 经济全球化下的我国产业发展及其升级战略. 安徽大学学报, 2001, (1).

何京. 我国国外经济合作事业又获新进展. 国际经济合作, 2001, (1)

邢厚媛. 千年之行,始于今朝——我国对外承包劳务事业新世.

贾继峰. 在国际竞争中调整产业结构. 世界经济研究, 2001, (1)

李争平. 我国利用外资额全球排名第几位. 经济日报, 2001-10-17

殷醒民《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实证研究》, 立信会计出版社。

张道根《把握好我国经济结构的独特性》, 《中国工业经济》, 1997.

秦永良《发展知识经济: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最佳战略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7295.html

更多阅读

新华大宗商品有高返佣吗? 浙商大宗商品开户返佣

新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是由新华社控股的大宗商品交易所,政府支持,平台优势较大,一方面是交易中心稳定,同时资金三方托管,安全可靠,同时交易手续费也不高,单边万分之六,双边万分之十二(天通银手续费万分之十六),点差6个点(天通银点差8个点),综合来讲

西安保税区网站 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落户西安综合保税区

      2月18日,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正式签约落户。这既是中国内陆港积极认真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西安港和青岛港“两港”合作的新举措。  据了解,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

宝钢“出海”:从贸易到投资的升级

      作为亚洲金融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及辐射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新加坡已成为诸多钢铁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钢铁企业在新加坡早已深耕多年,而中国的钢铁企业无疑是新来者。新

河南中原大宗商品商贸 银行收紧大宗商贸融资

     骗贷挪用现象频出  大宗商贸融资正处在风声鹤唳的时刻。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光大银行总行下发通知,针对铜、橡胶等大宗贸易的中小企业授信客户进行风险提示。通知要求加强对铜等大宗商品贸易背景的分析,保证贸

声明:《西瑞大宗商品贸易中心 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为网友首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